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叠合板钢筋的绑扎工作主要集中摆放于地面上,其存在的缺陷为,一是由于钢筋直接摆放在地上容易造成钢筋锈蚀,二是由于摆在地上,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三是叠合板钢筋长短不一,使整个工厂看起来杂乱不整洁,针对以上现象,本申请发明了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解决了现有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中存在的钢筋绑扎效率低、绑扎过程容易造成钢筋腐蚀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包括矩形操作框,所述操作框的顶部设有若干定位槽、底部四角处设有可伸缩支腿,所述操作框的内壁处设有可移动限位板,且操作框对应限位板的位置处设有导轨,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有定位槽、中部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操作框设有第二条形孔,且操作框和限位板通过固定部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支腿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操作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为空心套管,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的管壁均设有若干定位孔,且二者通过固定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有滑轮,可沿导轨来回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为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螺栓和与其相适配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整限位板的水平移动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钢筋的需要,同时还可通过调节不同支腿长度以调整操作框的倾斜程度,以适应不平整的操作面,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完成绑扎,操作简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框,1a-定位槽,1b-导轨,2-支腿,2a-固定杆,2b-活动杆,3-限位板,3a-滑轮,4-第一条形孔,5-第二条形孔,6-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相关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包括矩形操作框1,操作框1的顶部设有若干用于卡设钢筋的定位槽1a、底部四角处设有可伸缩支腿2,进一步地,定位槽1a为u型槽;操作框1的内壁处设有可移动限位板3,且限位板3与操作框1的顶部位置相齐平;操作框1对应限位板3底部的位置处设有导轨1b,限位板3的底部设有滑轮3a,可沿导轨1b来回水平移动,限位板3的顶部同样设有定位槽1a、中部设有第一条形孔4,操作框1设有第二条形孔5,第一条形孔4和第二条形孔5的位置相同,操作框1和限位板3通过固定部件6相连接。
可伸缩支腿2包括固定杆2a和活动杆2b,固定杆2a的顶部与操作框1的底部相连接,活动杆2b为空心套管,且固定杆2a和活动杆2b的管壁均设有若干定位孔,且二者同样通过固定部件6连接,进一步地,固定部件6为螺栓和与其相适配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需根据不同规格钢筋的直径,移动限位板3,使其与操作框1的相对位置改变,则二者间的定位槽1a宽度发生改变,便于固定钢筋,其次,通过调节不同支腿2中的固定杆2a和活动杆2b的相对距离,以调整操作框1的倾斜程度,以不平整的操作面,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完成绑扎。
1.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操作框,所述操作框的顶部设有若干定位槽、底部四角处设有可伸缩支腿,所述操作框的内壁处设有可移动限位板,且操作框对应限位板的位置处设有导轨,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有定位槽、中部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操作框设有第二条形孔,且操作框和限位板通过固定部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腿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操作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为空心套管,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的管壁均设有若干定位孔,且二者通过固定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有滑轮,可沿导轨来回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u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螺栓和与其相适配的螺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