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板和视频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插卡式视频拼接器发展,市场需求上面对产品支持多种接口子卡的数量有了更高要求,但是当设计确定子卡的卡槽通常都是相应类型的卡槽插该类型的子卡。支持多样性不灵活,无法根据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子卡数量和子卡类型已经确定。如果设计多张不同的背板来支持多种子卡应用的话,一是会增加产品成本和维护成本,需要设计不同子卡类型的背板;二是无法做到根据需求应用来灵活更换。
通常插卡式设备设计都是只有一张主控卡的方案,当主控卡出现故障时,设备将处于不能使用的情况。只能临时紧急断电更换主控卡。对于正在使用的会议现场来说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事故。
针对上述由于相关技术中插卡式视频拼接器只能使用一张主控卡,在主控卡故障时,导致的视频拼接器无法使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和视频处理设备,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插卡式视频拼接器只能使用一张主控卡,在主控卡故障时,导致的视频拼接器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板,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其中,第一卡槽包括:第一类连接器,其中,第一类连接器包括:第一输入卡连接器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其中,第一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连接;第一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与背板连接;第二卡槽包括:第二类连接器,其中,第二类连接器包括:第二输入卡连接器或预监卡连接器,其中,第二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连接;预监卡连接器用于将预监卡与背板连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位于背板,并通过预设管脚集合接入背板;
背板还包括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其中,第二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通过预设管脚集合与背板连接。
可选的,第一主控卡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子连接器,至少两个子连接器并排设置于第一卡槽;第一主控卡连接器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结构相同。
可选的,第一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主槽位,第二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备用槽位;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备用槽位,第二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主槽位。
可选的,背板还包括: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通过预设管脚集合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管脚集合获取第一卡槽中第一主控卡连接器中的主控卡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主控卡的运行状态,以及与第一主控卡连接器中主控卡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主控卡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可选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
可选的,预设管脚集合包括:串口管脚组、信号检测管脚组和脉冲检测管脚组。
进一步地,可选的,串口管脚组包括:第一串口管脚和第二串口管脚,其中,第一串口管脚,分别与第一卡槽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卡槽中的主控卡和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第二串口管脚,分别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控制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的主控卡和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信号检测管脚组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和第二信号检测管脚,其中,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一卡槽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卡槽中是否插入主控卡;第二信号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是否插入主控卡;
脉冲检测管脚组包括: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和第二脉冲检测管脚,其中,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一卡槽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卡槽中的主控卡是否正常;第二脉冲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的主控卡是否正常。
可选的,背板还包括:第三卡槽,其中,第三卡槽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卡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输出卡连接器用于输出待显示数据。
可选的,背板还包括:第四卡槽,其中,第四卡槽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卡连接器,第四卡槽与第一卡槽位置相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设备,包括:背板,其中,背板包括上述背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对同一个槽位进行不同子卡的兼容设计的方式,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其中,第一卡槽包括:第一输入卡连接器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其中,第一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连接;第一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与背板连接;第二卡槽包括:第二输入卡连接器或预监卡连接器,其中,第二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连接;预监卡连接器用于将预监卡与背板连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位于背板,并通过预设管脚集合接入背板;背板还包括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其中,第二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通过预设管脚集合与背板连接,达到了满足主备卡设计需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障视频拼接器正常使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插卡式视频拼接器只能使用一张主控卡,在主控卡故障时,导致的视频拼接器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的pcb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每个槽位中主控卡连接器分布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第一输入卡连接器或第二输入卡连接器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控制装置与主备卡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第三卡槽中输出卡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背板10包括:
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4,其中,第一卡槽12包括:第一类连接器,其中,第一类连接器包括:第一输入卡连接器121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其中,第一输入卡连接器121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10连接;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用于将主控卡与背板10连接;第二卡槽14包括:第二类连接器,其中,第二类连接器包括:第二输入卡连接器141或预监卡连接器142,其中,第二输入卡连接器141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10连接;预监卡连接器142用于将预监卡与背板10连接;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4位于背板10,并通过预设管脚集合接入背板10;背板10还包括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其中,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用于将主控卡通过预设管脚集合与背板10连接。
如图1所示,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通过预设管脚集合将主控卡接入背板10。
具体的,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卡槽12分别设置有:输入卡连接器(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入卡连接器121)或主控卡连接器(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第二卡槽14分别设置有:输入卡连接器(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输入卡连接器141)或预监卡连接器(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监卡连接器142);为解决插卡式设备对于不同子卡类型应用,同一卡槽设计应用两张不同子卡兼容设计,可以根据需求切换选择使用相应规格的子卡;即,输入卡和主控卡分别设计为不同的连接器。在结构布局上面。两者做了布局区分。固定该卡槽为兼容子卡设计,实际应用上可在第一卡槽12,选配选择为输入卡或者为主控卡;在第二卡槽14,选配选择为输入卡或预监卡。
其中,为了根据应用需求调度第一卡槽12中的主控卡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的主控卡,设置第一卡槽12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通过预设管脚集合接入背板10。通过设计双主控备份方案,两张主控卡一张为主卡,另一张为备卡。当主卡故障时,备卡可及时切换作为主卡使用,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具体的,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的pcb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具体如下:
可选的,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结构相同,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均包括:至少两个主控卡子连接器1221(161),至少两个子连接器并排设置于第一卡槽12或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其中,至少两个主控卡子连接器1221(161)分别将对应的主控卡接入背板10;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主控卡在接入背板10的时候,需要两个主控卡子连接器1221(161)。
可选的,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设置为主槽位,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设置为备用槽位;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设置为备用槽位,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设置为主槽位。
具体的,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每个槽位中主控卡连接器分布的示意图,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均设置有两个主控卡子连接器1221(16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主控卡子连接器1221接入主控卡,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主控卡子连接器(161)接入主控卡,将两张主控卡分别设置为主卡和备卡,从而在作为主槽位中的主控卡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备用槽位中的主控卡互为主备,继续执行主备卡的业务,从而确保进一步地故障发生时,仍有后备计划应对故障情况,确保每次应用的顺利进行。如图3a所示,第一卡槽12记作卡槽1,第二卡槽14记作卡槽2。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主槽位中的主控卡发生故障后,若故障排除,则业务数据从备用槽位的主控卡同步至主槽位的主控卡,重新以主槽位的主控卡为主卡进行业务处理;或,切换主卡和备卡权限,将备用槽位的主控卡作为主卡,将原主槽位中的主控卡作为备卡继续进行业务处理,直至触发恢复出厂设置或人工设置时切换回原主槽位中的主控卡为主卡,备用槽位的主控卡为备卡。
其中,如图3c所示,图3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第一输入卡连接器或第二输入卡连接器分布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仅以上述示例以及连接器的数量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的,背板10还包括: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卡槽12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通过预设管脚集合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管脚集合获取第一卡槽12中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中的主控卡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主控卡的运行状态,以及与第一主控卡连接器122中主控卡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主控卡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可选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
可选的,预设管脚集合包括:串口管脚组、信号检测管脚组和脉冲检测管脚组。
进一步地,可选的,串口管脚组包括:第一串口管脚和第二串口管脚,其中,第一串口管脚,分别与第一卡槽12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卡槽12中的主控卡和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第二串口管脚,分别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控制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的主控卡和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信号检测管脚组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和第二信号检测管脚,其中,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一卡槽12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卡槽12中是否插入主控卡;第二信号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是否插入主控卡。
脉冲检测管脚组包括: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和第二脉冲检测管脚,其中,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一卡槽12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卡槽12中的主控卡是否正常;第二脉冲检测管脚,分别与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和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的主控卡是否正常。
具体的,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控制装置与主备卡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双主控备份方案,其中,第一卡槽12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分别插入主控卡,其中,位于主槽位的主控卡为主卡,位于备用槽位的主控卡为备卡。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简称mcu),mcu与第一卡槽12中主控卡和第二主控卡连接器16中主控卡之间的通信分别通过预设管脚集合中的串口管脚组、信号检测管脚组和脉冲检测管脚组进行,其中,如图4所示,串口管脚组中的第一串口管脚和第二串口管脚标记为uart,信号检测管脚组中的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和第二信号检测管脚标记为det,脉冲检测管脚组中的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和第二脉冲检测管脚标记为pulse。在应用过程中,uart串口信号,用于主控卡和背板mcu之间信息交换;信号检测信号det,用来背板mcu来进行判断主控卡槽位上是否有主控卡插入;脉冲检测信号pulse,用于主控卡持续给背板mcu发送脉冲信号来判断主控卡正常还是挂死。
对于双主控选择可切换的判断过程如下:
硬件设计上背板默认det信号电平是拉高设计,在主控卡上该信号为拉低设计。插入主控卡后,det信号会被拉低。
当设备上电后,背板mcu首先通过两个主控卡槽位的det信号检测,当检测到低电平,则判断该卡槽有主控卡插入。
当检测为高电平,则判断该槽位没有插入主控卡。
当检测到其中一个主控卡连接器的det信号为低,另一个主控卡连接器的det信号为高时,则判断信号为低的主控卡连接器的主控卡做为主卡使用。当检测到两个槽位的主控卡的det信号都为低的时候。则说明两个槽位主控卡都有插入。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pulse信号检测。
当主控卡正常工作的时候,会给背板mcu持续输出一个pulse信号,此时背板mcu来读取两张主控卡pulse信号。当其中一张主控卡有pulse信号,另一张主控卡没有的话,可判断没有pulse的主控卡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死机或者损坏,背板mcu通过uart串口指令切换设置有pulse信号的主控卡为主卡。
当两张主控卡都有pulse信号的时候,则判断主槽位的主控卡为主卡,备用槽位的主控卡为备卡。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背板mcu检测不到主槽位的主控卡发来的pulse信号时,则通过uart串口指令切换备用槽位主控卡为主卡。
可选的,背板10还包括:第三卡槽,其中,第三卡槽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卡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输出卡连接器用于输出待显示数据。
具体的,如图3a和5所示,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板中第三卡槽中输出卡连接器的示意图。
可选的,背板10还包括:第四卡槽,其中,第四卡槽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卡连接器,第四卡槽与第一卡槽位置相邻。如图3a所示,第四卡槽的位置为图3a中设置有:输入卡1-5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对同一个槽位进行不同子卡的兼容设计的方式,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其中,第一卡槽包括:第一输入卡连接器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其中,第一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连接;第一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与背板连接;第二卡槽包括:第二输入卡连接器或预监卡连接器,其中,第二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背板连接;预监卡连接器用于将预监卡与背板连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位于背板,并通过预设管脚集合接入背板;背板还包括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其中,第二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通过预设管脚集合与背板连接,达到了满足主备卡设计需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障视频拼接器正常使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插卡式视频拼接器只能使用一张主控卡,在主控卡故障时,导致的视频拼接器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设备,包括:背板,其中,背板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的背板。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视频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视频拼接器。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其中,
所述第一卡槽包括:第一类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类连接器包括:第一输入卡连接器或第一主控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与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第二类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类连接器包括:第二输入卡连接器或预监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输入卡连接器用于将视频输入卡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预监卡连接器用于将预监卡与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背板,并通过预设管脚集合接入所述背板;
所述背板还包括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用于将主控卡通过所述预设管脚集合与所述背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子连接器,所述至少两个子连接器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主槽位,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备用槽位;或,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备用槽位,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设置为主槽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通过所述预设管脚集合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预设管脚集合获取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中的主控卡和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主控卡的运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控卡连接器中主控卡和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主控卡进行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管脚集合包括:串口管脚组、信号检测管脚组和脉冲检测管脚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串口管脚组包括:第一串口管脚和第二串口管脚,其中,所述第一串口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卡槽中的主控卡和所述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串口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和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的主控卡和所述控制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信号检测管脚组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和第二信号检测管脚,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卡槽中是否插入主控卡;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和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是否插入主控卡;
所述脉冲检测管脚组包括: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和第二脉冲检测管脚,其中,所述第一脉冲检测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卡槽中的主控卡是否正常;所述第二脉冲检测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和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主控卡连接器中的主控卡是否正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第三卡槽,其中,所述第三卡槽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卡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输出卡连接器用于输出待显示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第四卡槽,其中,所述第四卡槽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卡连接器,所述第四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位置相邻。
10.一种视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其中,所述背板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