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密度加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dna合成柱往往采用单柱管或是96孔过滤板,现有单柱管的规格多,体积大,不利于批量化、规模化和小型化操作,对于微量、超微量、大批量dna合成,单柱管很难实现;现有96孔过滤板,主要有1.5和2ml的两种规格,同时可以完成96个dna样本的合成工作,其对于批量化dna的合成,较单管要快捷很多,但在处理的样本量上,还是无法满足微量、超微量dna的批量化、规模化合成。因此,市面上又开发出了384孔板,可同时完成384个dna样本的合成工作。但对于384孔板的样本添加而言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现一种加样装置,能够配合384孔板这种高密度的加样,导致加样效率低,合成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加样装置,可实现384孔板中384个合成孔的样本同时添加,大大的提高了加样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密度加样装置,其包括支撑板、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若干加样组件,所述加样组件包括分配管安装座、排列插接在所述分配管安装座上的若干分配管,所述分配管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第一孔段、第二孔段以及第三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为螺纹孔,所述分配管位于底端向上一段位置设置有一段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比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管安装座呈条状结构且挨个排列设置或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管安装座包括条状支撑部、位于所述条状支撑部下表面的限位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导向部的外轮廓所围区域位于条状支撑部的外轮廓所围区域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支撑部的两端向外延伸突出所述限位导向部端部,且在延伸的两端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分配管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供所述限位导向部穿过的条形孔。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分配管之间的安装中心距为4~8mm。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管的下端还插接有一插管,所述插管的上端插接在所述分配管内孔中且底端延伸突出所述分配管安装座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孔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第三孔段利用所述锥形孔结构挤压所述分配管的下段区域将其与所述插管实现密封,并抱紧所述插管实现两者的固定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加样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样组件的排列设置,可实现高密度的加样操作,并配合384合成孔板实现384组样本的自动加样操作,大大提高了加样效率,为缩短合成时间奠定了基础,在加样组件中设置分配管安装座,利用分配管安装座内的螺纹孔与分配管外周的螺纹结构实现两者的螺纹连接,达到位置固定和稳定高度位置的作用;另外,在分配管安装座内的安装孔下段设置锥形孔,利用锥形孔挤压分配管,使得分配管能够紧紧的抱住下端的插管,在实现抱紧夹持作用的同时也实现了分配管与插管的密封连接;分配管外周的螺纹结构设置在末端往上一部分区域,通过螺纹连接装配在分配管安装座上,在保障位置稳定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分配管内腔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配管安装座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样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高密度加样装置;
1支撑板,11条形孔;2加样组件,21分配管安装座,211第一安装孔,2111第一孔段,2112第二孔段,2113第三孔段,212条状支撑部,213限位导向部,214第二安装孔,22分配管,221外螺纹结构,23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为高密度加样装置100,其包括支撑板1、排列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若干加样组件2,加样组件2包括分配管安装座21、排列插接在分配管安装座21上的若干分配管22,分配管安装座21上设置有若干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安装孔211,第一安装孔211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第一孔段2111、第二孔段2112以及第三孔段2113,第二孔段2112为螺纹孔,第三孔段2113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分配管22靠近下部区域设置有一段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结构221。
第一孔段2111的内径比第二孔段2112的直径大。
分配管安装座21呈条状结构且挨个排列设置或间隔排列设置在支撑板1上。分配管安装座21包括条状支撑部212、位于条状支撑部212下表面的限位导向部213。条状支撑部212的两端向外延伸突出限位导向部213端部,且在延伸的两端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将分配管安装座2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的第二安装孔214。限位导向部213的宽度小于条状支撑部212的宽度。
支撑板1上设置有若干供限位导向部213穿过的条形孔11。
相邻两个分配管22之间的安装中心距为4~8mm。相邻两个分配管22之间的安装中心距与384合成孔板中的孔腔中心距离对应一致,可根据合成板中的孔腔灵活设计。
分配管22的下端还插接有一插管23,插管23的上端插接在分配管22内孔中且底端延伸突出分配管安装座21的下表面。第三孔段2113利用其锥形孔结构挤压分配管22的下段区域将其与插管23实现密封,并抱紧插管23实现两者的固定密封连接,防止插管23打滑下移,保障插管23伸出的长度保持不变。
当分配管22的内径较小时,也可以不插入插管23进行样品添加操作。
本实施例高密度加样装置100,通过加样组件的排列设置,可实现高密度的加样操作,并配合384合成孔板实现384组样本的自动加样操作,大大提高了加样效率,为缩短合成时间奠定了基础,在加样组件中设置分配管安装座,利用分配管安装座内的螺纹孔与分配管外周的螺纹结构实现两者的螺纹连接,达到位置固定和稳定高度位置的作用;另外,在分配管安装座内的安装孔下段设置锥形孔,利用锥形孔挤压分配管,使得分配管能够紧紧的抱住下端的插管,在实现抱紧夹持作用的同时也实现了分配管与插管的密封连接;分配管外周的螺纹结构设置在末端往上一部分区域,通过螺纹连接装配在分配管安装座上,在保障位置稳定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分配管内腔变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板、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若干加样组件,所述加样组件包括分配管安装座、排列插接在所述分配管安装座上的若干分配管,所述分配管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第一孔段、第二孔段以及第三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为螺纹孔,所述分配管位于底端向上一段位置设置有一段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比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安装座呈条状结构且挨个排列设置或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安装座包括条状支撑部、位于所述条状支撑部下表面的限位导向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部的外轮廓所围区域位于条状支撑部的外轮廓所围区域之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支撑部的两端向外延伸突出所述限位导向部端部,且在延伸的两端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分配管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供所述限位导向部穿过的条形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分配管之间的安装中心距为4~8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的下端还插接有一插管,所述插管的上端插接在所述分配管内孔中且底端延伸突出所述分配管安装座的下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密度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第三孔段利用所述锥形孔结构挤压所述分配管的下段区域将其与所述插管实现密封,并抱紧所述插管实现两者的固定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