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签检测装置及检针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检针机广泛的应用于鞋子、衣服等轻工业物品的生产线中,用于对鞋子、衣服等轻工业物品进行检测,从而发现在制作过程中遗落在鞋子或衣服里的针头,避免将针头包装在鞋子或衣服里。当鞋子或衣服通过检针机时,检针机的检针部能够对鞋子或衣服进行扫描。当检针部扫描到鞋子或衣服中存在有针头时,检针机能够发生警报。此时需要人工对存有针头的鞋子或衣服进行挑拣和统计。
在统计时,需要人工对鞋子或衣服的标签(如二维码、rfid标签、条形码等)进行扫描,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枪或者读码器获取鞋子或衣服上的条码信息或者电子标签的信息。工作人员在使用描枪或者读码器等标签读取设备对标签进行扫描时,标签读取设备的电磁波对检针部有明显的干扰,只能放置在检针机前后的位置使用,使用不方便。而且,人工进行标签扫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和标签漏扫描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种不会对检针部有干扰且能够进行自动扫描的标签检测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鞋子或衣服等物品进行标签扫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和标签漏扫描以及标签读取设备的电磁波对检针部有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签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检测部,检测部设于壳体内,壳体为金属壳体,能够屏蔽信号,壳体至少部分设有开口,检测部能够通过开口进行信号传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标签检测装置的壳体设置为金属壳体,不仅能够避免壳体外部的信号对检测部进行干扰,也可以避免检测部发出的信号四处发散,对附近的设备产生干扰,确保检测部以及检测部附近的设备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工作。同时,壳体上设有用于检测部进行信号传输的开口,通过控制开口的位置和大小能够有效控制检测部发出或者接收电磁波的范围和辐射方向,不仅能够避免外界电磁波对检测部的干扰,也能够避免检测部发出的电磁波对附近设备的干扰和影响,确保整个装置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开口设有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封板为亚克力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检测部通过安装架设于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与壳体的内上壁连接,安装板的两端与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检测部设于安装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检测部包括读写器和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设于安装板上,且位于安装板和开口之间,读写器通过固定板设于安装板上,且位于安装板和壳体的内上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信号收发器为无线天线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壳体上设有电磁波吸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壳体为倒u型金属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检针设备,包括传输部、检针部和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标签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签检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签检测装置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签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检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签检测装置1,包括壳体10和检测部11,检测部11设于壳体10内,壳体10为金属壳体,能够屏蔽信号,壳体10至少部分设有开口12,检测部11能够通过开口12进行信号传输。
也就是说,标签检测装置1主要由壳体10和检测部11组成,检测部11安装在壳体10内部,壳体10为金属壳体,也即壳体10是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能够屏蔽信号。
具体的,壳体10能够屏蔽壳体10外部的信号,避免壳体10外部的信号对检测部11进行干扰,如屏蔽壳体10外部的电磁波,使其不会对检测部11进行影响,确保检测部11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检测。同时,壳体10也能够屏蔽壳体10内部的信号,避免检测部11发出的信号四处发散,对附近的设备产生干扰,如屏蔽检测部11发出的电磁波,使其不会对附近的设备产生干扰,确保检测部11以及检测部11附近的设备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工作。
进一步,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至少部分设有开口12,检测部11能够通过开口12进行信号传输。也即,壳体10上设有用于检测部11进行信号传输的开口12,通过控制开口12的位置和大小能够有效控制检测部11发出或者接收电磁波的范围和辐射方向,不仅能够避免外界电磁波对检测部11的干扰,也能够避免检测部11发出的电磁波对附近设备的干扰和影响,确保整个装置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同时,将标签检测装置1设置在检针设备上能够避免标签检测装置1与检针部之间的互相干扰,能够稳定可靠的对经过的物品进行标签扫描和统计,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而且高效准确,不易出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壳体的具体结构和开口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具体的,参见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倒u型金属壳体。开口12为壳体上部内侧的整个内侧面,也即,开口12为矩形开口,位于壳体上部的内侧,大小为壳体上部内侧的整个内侧面,这样可以确保检测部11有足够的空间朝向从下方经过的物品辐射电磁波和接收信号,同时避免外部电磁波从前后侧面和上方对检测部11的干扰,也能够避免检测部11的电磁波从壳体内朝向前后侧面和上方辐射,确保检测部11的电磁波不会对附近的设备进行干扰。
另外,为了增强壳体10阻隔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壳体10上还可以设有电磁波吸收部件,如介电陶瓷板等材料。
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如矩形结构,开口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和设置成其他大小,如为多个小的矩形开口,均匀分布在壳体的某一侧面上,本实用新型对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确保检测部不会干扰附近的设备和不受附近设备的干扰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标签检测装置的壳体设置为金属壳体,不仅能够避免壳体外部的信号对检测部进行干扰,也可以避免检测部发出的信号四处发散,对附近的设备产生干扰,确保检测部以及检测部附近的设备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工作。同时,壳体上设有用于检测部进行信号传输的开口,通过控制开口的位置和大小能够有效控制检测部发出或者接收电磁波的范围和辐射方向,不仅能够避免外界电磁波对检测部的干扰,也能够避免检测部发出的电磁波对附近设备的干扰和影响,确保整个装置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将标签检测装置设置在检针设备上能够避免标签检测装置与检针部之间的互相干扰,能够稳定可靠的对经过的物品进行标签扫描和统计,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而且高效准确,不易出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开口12设有封板13。通过在开口12处设置封板13,能够使得检测部11与外界进行阻隔,避免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进入,确保检测部11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优选地,封板13为亚克力板。在其他实施例中,封板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非金属板材,如木板、塑料板、橡胶板、玻璃板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只要能够确保检测部与外界进行阻隔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检测部11通过安装架14设于壳体10内。具体的,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4包括安装板140和连接板141,连接板141的上端与壳体10的内上壁连接,安装板140的两端与连接板141的下端连接,检测部11设于安装板140上。
也就是说,安装架14主要由安装板140和连接板141组成,连接板141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40的两端,连接板141的下端与安装板140的端部连接,使得整个安装架14为u型结构,连接板141的上端与壳体10的内上壁连接,检测部11设于安装板上。通过设置安装架14能够使得检测部11稳定可靠安装在壳体10内,便于检测部11的安装和拆卸。
另外,为了便于其他部件(如连接器等)安装在安装架14上,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40上还设有支撑架143。在需要时,可以直接将其他部件安装在支撑架143上,增强了设备的可扩展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检测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具体的,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部11包括读写器111和信号收发器110,优选地,读写器111为rfid标签读写器,信号收发器110为无线天线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读写器和信号收发器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和类型,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物品上标签进行可靠准确的检测和统计即可。
进一步地,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收发器110设于安装板140上,且位于安装板140和开口12之间,读写器111通过固定板142设于安装板140上,且位于安装板140和壳体10的内上壁之间。将信号收发器110设置在安装板140和开口12之间,便于信号收发器110通过开口12进行信号传输,将读写器111设置安装板140和壳体10的内上壁之间,使得读写器111位于安装板140、连接板141和壳体10的内上壁共同围成的空腔内,避免读写器111受到外界的干扰。
具体的,参见图2-3所示,信号收发器110通过铰接头144与安装板140铰接,便于信号收发器110的拆装,读写器111通过固定板142设于安装板140,便于读写器111的固定。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检针设备00,包括传输部01、检针部02和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标签检测装置1。其中,标签检测装置1可以设置在检针部02的前侧,也可以设置在检针部02的后侧,还可以同时设置在检针部02的前侧和后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鞋子或者衣服等物品03通过检针部02时,如果物品03内遗落有针头,检针部02会发出警报,并根据控制指令将警报信号传递给标签检测装置1,标签检测装置1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带有针头的物品03上的标签进行检测和扫描,将其标签信息进行统计,便于后续进行分拣和进一步处理,同时,标签检测装置1设置在检针设备00上能够避免标签检测装置1与检针部02之间的互相干扰,可以稳定可靠的对经过的物品03进行标签扫描和统计,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而且高效准确,不易出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签检测装置通过将标签检测装置的壳体设置为金属壳体,不仅能够避免壳体外部的信号对检测部进行干扰,也可以避免检测部发出的信号四处发散,对附近的设备产生干扰,确保检测部以及检测部附近的设备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工作。同时,壳体上设有用于检测部进行信号传输的开口,通过控制开口的位置和大小能够有效控制检测部发出或者接收电磁波的范围和辐射方向,不仅能够避免外界电磁波对检测部的干扰,也能够避免检测部发出的电磁波对附近设备的干扰和影响,确保整个装置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将标签检测装置设置在检针机上能够避免标签检测装置与检针机之间的互相干扰,能够稳定可靠的对经过的物品进行标签扫描和统计,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而且高效准确,不易出错。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标签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能够屏蔽信号,所述壳体至少部分设有开口,所述检测部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行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有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为亚克力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通过安装架设于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上壁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读写器和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开口之间,所述读写器通过固定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壳体的内上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为无线天线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电磁波吸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倒u型金属壳体。
10.一种检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部、检针部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标签检测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