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4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基甲醇制丙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及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低碳烯烃尤其丙烯、乙烯的需求日趋攀升,传统的石油化工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神华集团宁煤公司采用甲醇制丙烯(mtp)装置采用德国鲁奇技术,该技术是将精甲醇制备二甲醚(dme),dme在mtp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以丙烯为主的气态烃混合物。该混合物经急冷后送至压缩、精馏单元,分离出聚合级丙烯供下游装置;同时,副产一定量的lpg、混合芳烃及乙烯。在这些副产物中,c5/c6主要是以循环烃形式返回mtp反应器控制床层温度。

c5/c6循环烃为mtp反应器进料的一种物料,它能提高mtp反应器的空速,控制反应器床层温度;同时,c5/c6循环烃在反应中有利于生产丙烯前体或抑制副反应的进行。但是,在mtp反应器初始投料时,反应器的空速较低,床层温度波动较大,易发生超温现象,损坏催化剂,并且投料时间长,物料放火炬时间长,损失大。mtp反应器的投料时间约为25小时,投料时的装置负荷约为120t/h甲醇,能源消耗较大。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实现节能、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均匀、稳定mtp反应器中各床层温度的系统,利用该系统有利于延长mtp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循环烃储罐、脱己烷塔、冷却器、回流罐、加热器、过热器和mtp反应器;

所述脱己烷塔上设置有进料口ⅰ,所述进料口ⅰ与用于输送c5/c6循环烃的物料的管线连接,所述脱己烷塔的塔顶设置有出料口,用于将经所述脱己烷塔处理后的c5/c6循环烃的物料排出塔外,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冷却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回流罐的进口,所述回流罐的出口连接至泵的进口,所述泵的出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至所述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ⅲ、所述循环烃储罐的进口和所述加热器的进口;

所述循环烃储罐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ⅱ;

所述加热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过热器的进口,所述过热器的出口与所述mtp反应器的进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再沸器,所述再沸器与所述脱己烷塔连接,用于加热所述脱己烷塔的塔底物料;

其中,所述脱己烷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再沸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再沸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ⅱ。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泵上设置有开关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进料口ⅰ和所述进料口ⅲ设置在所述脱己烷塔的上部,所述进料口ⅱ设置在所述脱己烷塔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循环烃储罐的出口与所述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ⅱ之间通过管线ⅳ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管线ⅳ上设有循环烃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循环烃储罐出口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ⅱ。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泵的出口与所述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ⅲ之间通过管线ⅰ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泵的出口与加热器的进口之间通过管线ⅱ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泵的出口与所述循环烃储罐的进口之间通过管线ⅲ连通。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通过将回流罐与循环烃储罐连接,使得系统停工时可提前将脱己烷塔内的c5/c6循环烃通过泵送至循环烃储罐中贮存,待系统开车时可将这部分物料送回至脱己烷塔中,在mtp反应器具备进料条件后可降低反应器中甲醇分压、增加空速,进而快速地建立c5/c6循环,防止mtp反应器床层超温,加快开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循环烃储罐,2、脱己烷塔,3、冷却器,4、回流罐,5、加热器,6、过热器,7、泵,8、再沸器,9、循环烃输送泵,10、管线ⅰ,11、管线ⅱ,12、管线ⅲ,13、管线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甲醇制丙烯(mtp)的反应过程是将精甲醇制备二甲醚,二甲醚在mtp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以丙烯为主的气态烃混合物;该混合物经急冷后再进行压缩、精馏处理后可分离出聚合级丙烯。上述处理过程中会副产一定量的液化石油气、混合芳烃及乙烯。在这些副产物中,c5/c6主要会以循环烃的形式返回mtp反应器中控制床层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包括有循环烃储罐1、脱己烷塔2、冷却器3、回流罐4、加热器5、过热器6和mtp反应器;

如图1所示,脱己烷塔2上设置有进料口ⅰ,所述进料口ⅰ可以设置在脱己烷塔2的上部,所述进料口ⅰ与上述经mtp反应器处理后得到的c5/c6循环烃(主要由c5、c6、c7、c8组分组成)的输送管线连接。在脱己烷塔2内处理后的物料通过设置在塔顶的出料口将处理后的c5/c6循环烃的物料排出塔外。

脱己烷塔2塔顶上的出料口与冷却器3的进口连通,冷却器3的出口连接至回流罐4的进口,回流罐4的出口连接至泵7的进口,泵7的出口分别通过如下方式连接至脱己烷塔2、加热器5和循环烃储罐1,泵7的出口通过管线ⅰ10与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ⅲ连通,以将回流罐4中的部分c5/c6循环烃返回至脱己烷塔2中,继续反应;其中,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ⅲ和进料口ⅰ可以均设置在脱己烷塔2的上部;泵7的出口通过管线ⅱ11与加热器5的进口连接,用于将回流罐4中的部分c5/c6循环烃输送至加热器5、过热器6中经处理后送入至mtp反应器中;泵7的出口通过管线ⅲ12与循环烃储罐1的进口连接,以将部分c5/c6循环烃直接输送至循环烃储罐1中进行储存。在上述泵7上设置有开关装置,可用于控制回流罐4与脱己烷塔2、加热器5和循环烃储罐1的连通或关闭状态,该开关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任意结构,比如,手动截止阀门,电动调节截止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循环烃储罐1的出口通过管线ⅳ13与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连通,用于将循环烃储罐1内的c5/c6循环烃输送至脱己烷塔2内。在该条管线ⅳ13上设有循环烃输送泵9,用于为循环烃储罐1出口的物料提供动力,将其输送至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还包括有再沸器8,脱己烷塔2的外部与再沸器8连接,脱己烷塔2塔底出口连接至再沸器8的进口,再沸器8的出口连接至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具体地,脱己烷塔2的塔底液相进入至再沸器8后,在其中液相被再次气化,气化后的两相流分别送回至脱己烷塔2中,返回脱己烷塔2中的气相组分向上通过塔盘,而液相组分回落到塔底。其中,再沸器8和脱己烷塔2的具体结构属于本领域所常规结构设计,对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含有c5/c6循环烃的物料通过进料口ⅰ输送至脱己烷塔2内,该物料在脱己烷塔2内分离进行精馏,得到的液相组分通过塔底出口进入再沸器8中,在再沸器8中气化后的组分返回至脱己烷塔2内;在脱己烷塔2中处理得到的气相组分通过设置在塔顶的出料口送入冷却器3,气相组分在冷却器3内经过冷却后成为液相,然后液相由回流罐4的进口进入回流罐4中。

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泵7上的开关处于连通回流罐4与脱己烷塔2和加热器5的状态,即从回流罐4出口流出的液相在泵7的作用下一部分液相通过管线ⅰ10送回至脱己烷塔2中继续反应,剩余部分液相经管线ⅱ11输送至加热器5中进行加热。在加热器5中,液相物料被加热至150-160℃,经加热后的物料输送至过热器6后被进一步加热至180-200℃,最后送入至mtp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在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需要停车时,泵7上的开关处于连通回流罐4与脱己烷塔2和循环烃储罐1的状态,即从回流罐4出口流出的液相在泵7的作用下一部分液相通过管线ⅲ12输送至循环烃储罐1储存起来,剩余部分液相经管线ⅰ10送回至脱己烷塔2中。由于mtp反应属于放热反应,mtp反应器需要大量的循环烃、工艺蒸汽来进行降低反应器中甲醇分压、增加空速以启动反应。当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重新运行时,贮存在循环烃储罐1中的物料(即c5/c6循环烃)利用循环烃输送泵9提供的动力经管线ⅳ13输送至脱己烷塔2内,经脱己烷塔2处理后再经冷却器3、回流罐4后进入mtp反应器中,使得在运行初期能够及时供给mtp反应器循环烃,以稳定、均匀反应器中各床层温度,快速地建立了反应平衡;同时缩短了mtp反应器的投料时间,延长了mtp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反应器出口物料放火炬量(反应器一次投料可减少损失约210万元)。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循环烃储罐(1)、脱己烷塔(2)、冷却器(3)、回流罐(4)、加热器(5)、过热器(6)和mtp反应器;

所述脱己烷塔(2)上设置有进料口ⅰ,所述进料口ⅰ与用于输送c5/c6循环烃的物料的管线连接,所述脱己烷塔(2)的塔顶设置有出料口,用于将经所述脱己烷塔(2)处理后的c5/c6循环烃的物料排出塔外,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冷却器(3)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器(3)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回流罐(4)的进口,所述回流罐(4)的出口连接至泵(7)的进口,所述泵(7)的出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至所述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ⅲ、所述循环烃储罐(1)的进口和所述加热器(5)的进口;

所述循环烃储罐(1)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所述加热器(5)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过热器(6)的进口,所述过热器(6)的出口与所述mtp反应器的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再沸器(8),所述再沸器(8)与所述脱己烷塔(2)连接,用于加热所述脱己烷塔(2)的塔底物料;

其中,所述脱己烷塔(2)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再沸器(8)的进口连通,所述再沸器(8)的出口连接至所述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7)上设置有开关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ⅰ和所述进料口ⅲ设置在所述脱己烷塔(2)的上部,所述进料口ⅱ设置在所述脱己烷塔(2)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烃储罐(1)的出口与所述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之间通过管线ⅳ(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ⅳ(13)上设有循环烃输送泵(9),用于将所述循环烃储罐(1)出口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7)的出口与所述脱己烷塔(2)的进料口ⅲ之间通过管线ⅰ(1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7)的出口与加热器(5)的进口之间通过管线ⅱ(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7)的出口与所述循环烃储罐(1)的进口之间通过管线ⅲ(12)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缩短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的系统,包括循环烃储罐、脱己烷塔、冷却器、回流罐、加热器、过热器和MTP反应器;脱己烷塔上设置有进料口Ⅰ,进料口Ⅰ与输送C5/C6循环烃的物料的管线连接,脱己烷塔的塔顶设置有出料口,其与冷却器的进口连通,冷却器的出口连接至回流罐的进口,回流罐的出口连接至泵的进口,泵的出口分别连接至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Ⅲ、循环烃储罐的进口和加热器的进口;循环烃储罐的出口连接至脱己烷塔的进料口Ⅱ;加热器的出口连接至过热器的进口,过热器的出口与MTP反应器的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缩短了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MTP反应器投料时间,延长了MTP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梁吉宝;杨国梁;杨进福;苟纪;李德荣;刘超;温润娟;王鹏成;乃国星;姚强;王伟;伍利军;武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6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3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