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4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用量,因而被越来越多使用在工程领域。

目前通用的减水剂均为阴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在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向反应釜内滴加液体原料。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双氧水-抗坏血酸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如何精准的将原料加入制备装置内非常关键,现有技术一是采用人工添加,但是人为添加不准确,影响产品的质量,二是通过计量器设备,但是现有技术计量器使用经常出现原料堵塞计量器,清理不方便耗费时间长,从而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包括透明塑料管、上盖、出料管、光电传感器、滑板、搭扣、隔板、减水剂生产装置、气缸、把手,透明塑料管上端设置上盖,上盖通过若干搭扣与透明塑料管上端固定,上盖沿中线设置出料管,透明塑料管内壁左上侧设置一组光电传感器,透明塑料管下端固定连接滑板,滑板下端滑动连接底板,并且两端沿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把手,并且底板下端固定连接在减水剂生产装置上,隔板右端固定连接气缸,气缸固定在减水剂生产装置上;

底板包括底板座,底板座两端沿中线对称且平行设置两组压条,并且底板座上端面与滑板下端滑动连接,两组压条与滑板两端滑动连接,底板座右上端设置一组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一个通孔,通孔延伸进减水剂生产装置内,底板座左上端通过设置一组开孔与排料管固定连接,底板座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挡板。

优选的,上盖包括上盖壳体,上盖壳体上端沿中线设置一组出料口,出料口固定连接出料管,上盖壳体内滑动连接密封圈,上盖壳体四周通过若干搭扣固定在透明塑料管上端。

优选的,透明塑料管、上盖、滑板的中线和通孔的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搭扣使透明塑料管与上盖壳体形成挤压力,挤压设置在中间的密封圈,从而做到装置密封性,也使清理过程中方便拆卸,提过了工作效率;

2.两组压条通过螺栓在底板座两端形成两条轨道,使滑板在轨道上无法上下移动,可以来回平移,当容器中有多余的残料拉动把手,知道挡板挡住滑板,残料会直接从排料管处流出,回收残料可以重新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结构底板俯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结构滑板俯视图。

图中:1透明塑料管、2上盖、3出料管、4光电传感器、5滑板、6搭扣、7底板、8隔板、9减水剂生产装置、10气缸、11把手、201出料口、201上盖壳体、203密封圈、701底板座、702压条、703矩形槽、704通孔、705排料管、70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包括透明塑料管1、上盖2、出料管3、光电传感器4、滑板5、搭扣6、隔板8、减水剂生产装置9、气缸10、把手11,透明塑料管1上端设置上盖2,上盖2通过若干搭扣6与透明塑料管1上端固定,上盖2沿中线设置出料管3,透明塑料管1内壁左上侧设置一组光电传感器4,透明塑料管1下端固定连接滑板5,滑板5下端滑动连接底板7,并且两端沿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把手11,底板7包括底板座701,底板座701两端沿中线对称且平行设置两组压条702,并且底板座701上端面与滑板5下端滑动连接,两组压条702与滑板5两端滑动连接,底板座701右上端设置一组矩形槽703,矩形槽703内设置一个通孔704,通孔704延伸进减水剂生产装置9内,底板座701左上端通过设置一组开孔与排料管705固定连接,底板座701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挡板706,底板7左端滑动连接隔板8,并且底板7下端固定连接在减水剂生产装置9上,隔板8右端固定连接气缸10,气缸10固定在减水剂生产装置9上;其中透明塑料管1为圆柱体结构,塑料材质,并且内外光滑透明,便于观察容器内原料情况,搭扣6设置四组,四组搭扣6等角度分别公布在同一个圆周线上,矩形槽703滑动连接隔板8,隔板8在气缸10作用下,可在矩形槽703来回平移,两组压条702通过螺栓在底板座701两端形成两条轨道,使滑板5在轨道上无法上下移动,可以来回平移,当容器中有多余的残料拉动把手11,直到挡板706挡住滑板5,残料会直接从排料管705处流出,回收残料可以重新利用;

进一步地,上盖2包括上盖壳体202,上盖壳体202上端沿中线设置一组出料口201,出料口201固定连接出料管3,上盖壳体202内滑动连接密封圈203,上盖壳体202四周通过若干搭扣6固定在透明塑料管1上端,其中上盖壳体202为不锈钢材质,通过搭扣6使透明塑料管1与上盖壳体202形成挤压力,挤压设置在中间的密封圈203,从而做到装置密封性,也使清理过程中方便拆卸,提过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透明塑料管1、上盖2、滑板5的中线和通孔704的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原料在注入减水剂生产装置9过程为一个直线通道,方便原料进入注入减水剂生产装置9内,不容易形成堵塞。

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原料从出料管3进入透明塑料管1内,当原料添加到达光电传感器4的位置时,受光电传感器4控制原料就停止加注,同时气缸10拉动隔板8使原料从通孔704流入减水剂生产装置9内,原料完全流入减水剂生产装置9内后,容器将重新加注原料,当工作一段时间通过透明塑料管1可用肉眼看到容器内有残留的原料,拉动把手11使滑板5滑动直至被挡板706阻挡,来回碰撞挡板706一部分原料可从容器中流出,然后在打开上盖壳体201进一步将残留原料从容器内通过排料管705流出,收集起来还可以重新利用,最后在将各部为回复原来的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包括透明塑料管(1)、上盖(2)、出料管(3)、光电传感器(4)、滑板(5)、搭扣(6)、隔板(8)、减水剂生产装置(9)、气缸(10)、把手(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管(1)上端设置上盖(2),所述上盖(2)通过若干搭扣(6)与透明塑料管(1)上端固定,上盖(2)沿中线设置出料管(3),所述透明塑料管(1)内壁左上侧设置一组光电传感器(4),透明塑料管(1)下端固定连接滑板(5),所述滑板(5)下端滑动连接底板(7),并且两端沿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把手(11),所述底板(7)左端滑动连接隔板(8),并且底板(7)下端固定连接在减水剂生产装置(9)上,所述隔板(8)右端固定连接气缸(10),所述气缸(10)固定在减水剂生产装置(9)上;

所述底板(7)包括底板座(701),所述底板座(701)两端沿中线对称且平行设置两组压条(702),并且底板座(701)上端面与滑板(5)下端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压条(702)与滑板(5)两端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座(701)右上端设置一组矩形槽(703),所述矩形槽(703)内设置一个通孔(704),通孔(704)延伸进减水剂生产装置(9)内,所述底板座(701)左上端通过设置一组开孔与排料管(705)固定连接,底板座(701)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挡板(7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包括上盖壳体(202),所述上盖壳体(202)上端沿中线设置一组出料口(201),所述出料口(201)固定连接出料管(3),所述上盖壳体(202)内滑动连接密封圈(203),上盖壳体(202)四周通过若干搭扣(6)固定在透明塑料管(1)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管(1)、上盖(2)、滑板(5)的中线和通孔(704)的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原料添加装置,包括透明塑料管、上盖、出料管、光电传感器、滑板、搭扣、隔板、减水剂生产装置、气缸、把手,透明塑料管上端设置上盖,上盖通过若干搭扣与透明塑料管上端固定,上盖沿中线设置出料管,透明塑料管内壁左上侧设置一组光电传感器,透明塑料管下端固定连接滑板,滑板下端滑动连接底板,并且两端沿中线对称设置两组把手,并且底板下端固定连接在减水剂生产装置上,隔板右端固定连接气缸,气缸固定在减水剂生产装置上;通过搭扣使透明塑料管与上盖壳体形成挤压力,挤压设置在中间的密封圈,从而做到装置密封性,也使清理过程中方便拆卸,提过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坤;刘丽;李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恒顺达外加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3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