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联电抗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采用的并联电抗器大多为固定电抗器,或者采用直流励磁调节电抗器。然而,固定电抗器不能适应系统无功补偿的需要,会导致过补偿或欠补偿。虽然直流励磁调节电抗器可以实现无极可调电抗器容量,但是饱和磁通密度高,可达1.95t,噪声大,约为85~95dba,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声低、成本低且容量可调的并联电抗器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电抗器,其容量可调且结构简单、噪声低、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抗器,包括:
上铁轭、下铁轭、铁饼、气隙、三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
所述线圈组包括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所述细调线圈引出多个分接头,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可选择的连接所述分接头中的一个;所述细调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或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时,接入所述粗调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时,不接入所述粗调线圈。
可选的,所述气隙为石片或陶瓷片。
可选的,所述细调线圈引出13个分接头。
可选的,还包括:
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线圈组。
可选的,所述线圈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连接有电流互感器。
可选的,还包括:
套管以及与所述套管一一对应的套管升高座。
可选的,还包括:
储油柜与电抗器油箱。
可选的,还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电抗器油箱。
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包括:上铁轭、下铁轭、铁饼、气隙、三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所述线圈组包括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所述细调线圈引出多个分接头,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可选择的连接所述分接头中的一个;所述细调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或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时,接入所述粗调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时,不接入所述粗调线圈。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设置有三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由此,通过三相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档位,改变线圈接入的匝数即可调节电抗器的电抗值和补偿无功容量。较之传统的直流励磁调节电抗器,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在能够实现容量可调的同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噪声更低且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抗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的并联电抗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档位与电抗器容量的对应关系曲线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抗器外观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并联电抗器,其容量可调且结构简单、噪声低、成本低。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并联电抗器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并联电抗器主要包括:
上铁轭10、下铁轭20、铁饼30、气隙40、三个线圈组50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所述线圈组50包括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所述细调线圈引出多个分接头,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触头可选择的连接所述分接头中的一个;所述细调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或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时,接入所述粗调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时,不接入所述粗调线圈。
具体的,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主要包括上铁轭10、下铁轭20、铁饼30、气隙40、三个线圈组50(图1中仅展示了一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其中,上铁轭10与下铁轭20作为电抗器的磁路,可采用由高导磁硅钢片制造的上铁轭10与下铁轭20。铁饼30作为电抗器的磁路,同样可采用由高导磁硅钢片制造的铁饼30。气隙40位于两个铁饼30之间,且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气隙40可采用石片或陶瓷片,以增加磁路的磁阻。
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设置有三个线圈组50,对应三相电压。每个线圈组50均包含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其中,各线圈组50中的细调线圈引出多个分接头,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触头可选择的连接分接头中的一个,通过切换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触头所连接的分接头,即可改变接入的细调线圈的匝数。
另外,各线圈组50中的细调线圈的一端连接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一个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该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对应的线圈组50中的粗调线圈的第一端,该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对应的线圈组50中的粗调线圈的第二端。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选择的连接第一固定端或第二固定端,当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一固定端时,接入粗调线圈,当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时,不接入粗调线圈。另外,粗调线圈的第二端连接主线圈。由此,通过改变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的连接位置,即可实现接入与不接入粗调线圈的切换,从而改变电抗器的电抗值。
对于细调线圈引出的分接头的个数本申请不做唯一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差异性设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细调线圈引出13个分接头。
具体而言,参考图2所示,图2中h1、h2以及h3分别表示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以及第三线圈组。以图2中的第一线圈组h1为例,第一线圈组h1包括细调线圈h11,粗调线圈h12以及主线圈h13。细调线圈h11引出13个分接头(图中所示1~13),细调线圈h11的一端连接对应的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一个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图中0所示),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图中 所示)连接粗调线圈h12的第一端,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图中-所示)连接粗调线圈h12的第二端,粗调线圈h12的第二端进一步连接主线圈h13。
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触头a可选择的连接细调线圈h11引出13个分接头的任意一个,例如,连接细调线圈引出的分接头8,等。另外,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以连接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中的一个。由此,在此情况下,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可以包含27个档位,电抗器容量与有载分接开关60的档位的对应关系可参考图3所示。其中,13档与15档为通过档。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线圈组50。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并联电抗器还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连接线圈组50。由于线圈组50为3个,所以至少电流互感器的个数为3个,一个电流互感器对应一个线圈组50。从而通过电流互感器来采集流经线圈的电流大小,并进一步将所采集的电流大小传输给外部系统,可以实时掌握流过线圈组50中各线圈的电流情况。
在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一固定端,接入粗调线圈的情况下,对应的电流互感器可以采集流经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的电流大小。在三相有载分接开关60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不接入粗调线圈的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可以采集流经细调线圈与主线圈的电流大小。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线圈组50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连接有电流互感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线圈组50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由此通过连接线圈组50的输入端的电流互感器采集线圈组50输入端的电流大小,通过连接线圈组50的输出端的电流互感器采集线圈组50输出端的电流大小。另外,在三组线圈相连处也可以设置电流互感器,通过此处的电流互感器采集三个线圈组50相连处的电流大小。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套管70以及与所述套管70一一对应的套管升高座。
具体而言,参考图4所示的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主视图或图5所示的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俯视图,并联电抗器还包括套管70以及与套管70一一对应的套管升高座80。其中,套管70用于外接电网系统。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储油柜90与电抗器油箱100。
具体而言,参考图4所示的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主视图或图5所示的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俯视图,并联电抗器还包括储油柜90与电抗器油箱100。由此可利用储油柜90储存油,满足电抗器运行时变压器油的体积的变化需要。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散热器110;所述散热器110连接所述电抗器油箱100。
具体而言,参考图4所示的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主视图或图5所示的并联电抗器的外观俯视图,并联电抗器还包括散热器110,散热器110连接并联电抗器的电抗器油箱100,用于散热。其中,散热器110可以为片式散热器110,且可在电抗器油箱100四周均设置散热器110。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包括:上铁轭、下铁轭、铁饼、气隙、三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所述线圈组包括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所述细调线圈引出多个分接头,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可选择的连接所述分接头中的一个;所述细调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或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时,接入所述粗调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时,不接入所述粗调线圈。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设置有三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由此,通过三相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档位,改变线圈接入的匝数即可调节电抗器的电抗值和补偿无功容量。较之传统的直流励磁调节电抗器,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在能够实现容量可调的同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噪声更低且更加安全可靠。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基本原理下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多个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并联电抗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一种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铁轭、下铁轭、铁饼、气隙、三个线圈组以及三相有载分接开关;
所述线圈组包括细调线圈、粗调线圈以及主线圈;所述细调线圈引出多个分接头,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可选择的连接所述分接头中的一个;所述细调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或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粗调线圈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时,接入所述粗调线圈,当所述分接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第二固定端时,不接入所述粗调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隙为石片或陶瓷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调线圈引出13个分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线圈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连接有电流互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管以及与所述套管一一对应的套管升高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油柜与电抗器油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电抗器油箱。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