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7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一般指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一种或多种原料制成一种或多种产品。

现有冶金材料生产线一般需要多种设备按照相应的工艺进行生产,包括对原材料加水通过制浆机进行搅拌制浆,通过研磨机进行充分研磨,通过振动筛进行料浆分离,以及通过烘干造粒塔进行烘干造粒等过程,其中,对水、电和燃料等资源需求量比较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余热排放到环境中。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施例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以下问题:

现有冶金材料生产线本身对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余热没有充分利用就排放到环境中,导致成本较高并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解决了现有冶金材料生产线本身对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余热没有充分利用就排放到环境中,导致成本较高并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包括在该生产线中依次连接的制浆装置、柱塞泵和烘干造粒装置,用于生产该冶金材料;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烘干造粒装置和所述制浆装置连接的余热交换装置,用于将从所述烘干造粒装置排出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后又提供给所述烘干造粒装置和所述制浆装置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造粒装置包括烘干造粒塔和供热机构;所述余热交换装置包括空气热交换器;所述供热机构的出风口与所述烘干造粒塔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烘干造粒塔的出风口与所述空气热交换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热交换器的混合出风口与所述供热机构的热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热机构还设有自然进风口以及用于开合所述自然进风口的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交换装置还包括气水热交换器、循环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空气热交换器的直接排风口与所述气水热交换器进风口连通;所述循环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进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气水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气水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箱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供水泵、计量桶、制浆机、研磨机构、低速搅拌机和振动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机外围为其供热的热水池;所述循环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热供水泵输入端连通,所述热供水泵输出端与所述热水池和所述计量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环球式磨机、循环泵、多通接头和控制阀;所述环球式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多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环球式磨机和所述低速搅拌机连通;所述多通接头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包括排放风机和喷淋塔;所述排放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气水热交换器的直接排风口连通;所述排放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喷淋塔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造粒塔和所述空气热交换器之间,用于为所述空气热交换器提供从所述烘干造粒塔排出的经过处理的热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成品处理装置,所述成品处理装置包括分筛机构、输送机构、储料仓、计量漏斗和输送台;所述分筛机构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烘干造粒塔的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分筛机构的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计量漏斗的上进料口;所述输送台设置于所述计量漏斗下出料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包括分别与烘干造粒装置和制浆装置连接的余热交换装置,该余热交换装置与烘干造粒装置连接,将从烘干造粒装置排出的热风经余热交换器交换后,又提供给烘干造粒装置和制浆装置进行循环利用;与现有冶金材料生产线相比,该冶金材料生产线通过对烘干造粒装置产生余热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本身对资源的需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热气的排放,从而降低了成本且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冶金材料生产线的平面示意图。

图标:100-制浆装置;200-柱塞泵;300-烘干造粒装置;400-余热交换装置;600-排放装置;700-除尘装置;800-成品处理装置;

110-热供水泵;120-计量桶;130-制浆机;140-研磨机构;150-低速搅拌机;160-振动筛;170-热水池;310-烘干造粒塔;320-供热机构;410-空气热交换器;420-气水热交换器;430-循环水箱;440-循环水泵;610-排放风机;620-喷淋塔;810-分筛机构;820-输送机构;830-储料仓;840-计量漏斗;850-输送台;

321-自然进风口;141-环球式磨机;142-循环泵;143-多通接头;14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参照图1所示,包括在该生产线中依次连接的制浆装置100、柱塞泵200和烘干造粒装置300,用于生产该冶金材料;还包括分别与烘干造粒装置300和制浆装置100连接的余热交换装置400,用于将从烘干造粒装置300排出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后又提供给烘干造粒装置300和制浆装置100进行循环利用。

具体的,余热交换装置400与烘干造粒装置300连接,将从烘干造粒装置300排出的热风经余热交换装置400交换后,又提供给烘干造粒装置300和制浆装置100进行循环利用;与现有冶金材料生产线相比,该冶金材料生产线通过对烘干造粒装置300产生余热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本身对资源的需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热气的排放,从而降低了成本且节约了资源。

本实施例中,烘干造粒装置300包括烘干造粒塔310和供热机构320;余热交换装置400包括空气热交换器410;供热机构320的出风口与烘干造粒塔310的进风口连通,烘干造粒塔310的出风口与空气热交换器410的进风口连通,空气热交换器410的混合出风口与供热机构320的热进风口连通。

具体的,供热机构320为烘干造粒塔310提供热量,热风经烘干造粒塔310利用后由其出风口排出,排出的热风经空气热交换器410与新风混合,预热混合后由空气热交换器410顶部的混合出风口输出又提供给供热机构320,供热机构320在热风余热的基础上继续加热至烘干造粒塔310所需的预设温度,该烘干造粒塔310的余热能够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另外,供热机构320包括加热器和设置于其上方的加热炉,可选的,加热器可采用燃烧器和电加热器。

本实施例中,供热机构320还设有自然进风口321以及用于开合自然进风口321的盖体。

具体的,加热器除了热进风口外,还设有自然进风口321,可作为备用口,在供热机构开始供热时可以使用。

本实施例中,余热交换装置400还包括气水热交换器420、循环水箱430和循环水泵440;空气热交换器410的直接排风口与气水热交换器420进风口连通;循环水箱430出水口与循环水泵440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440的出水口与气水热交换器420的进水口连通,气水热交换器420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430进水口连通。

具体的,热风经空气热交换器410右部的直接排风口排出,排出的热风为气水热交换器420提供热源;气水热交换器420与循环水箱430通过循环水泵440进行气水热交换循环,从而加热水至预设温度,供制浆装置100使用。

本实施例中,制浆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热供水泵110、计量桶120、制浆机130、研磨机构140、低速搅拌机150和振动筛160,还包括设置于搅拌机外围为其供热的热水池170;循环水箱430的输出端与热供水泵110输入端连通,热供水泵110输出端与热水池170和计量桶120连通。

具体的,循环水箱430的热水通过热供水泵110一方面传送到计量桶120,计量桶120又将定量的热水提供给制浆机130并与原材料混合进行搅拌制浆,同时提高了料浆的温度,使料浆进行更充分地混合和溶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热水提供给为低速搅拌机150供热的热水池170对料浆进行加热,并配合低速搅拌机150搅拌来保持料浆的混合溶解度,并对烘干造粒就行预热;另外,振动筛160输出端与柱塞泵200输入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研磨机构140包括环球式磨机141、循环泵142、多通接头143和控制阀144;环球式磨机141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42的输入端连通;循环泵142的输出端通过多通接头143分别与环球式磨机141和低速搅拌机150连通;多通接头143上设有控制阀144。

具体的,环球式磨机141与循环泵142、多通接头143和控制阀144进行配合,使料浆在循环泵142与环球式磨机141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和研磨,从而使料浆更充分的混合溶解,并将研磨好的料浆从循环泵142排出到低速搅拌机150。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放装置600,排放装置600包括排放风机610和喷淋塔620;排放风机610的进风口与气水热交换器420的直接排风口连通;排放风机610的出风口与喷淋塔620的进风口连通。

具体的,当烘干造粒塔310排出的热风较多时,多余的热风经过气水热交换器420直接由排风口排出,再通过排放风机610输送到喷淋塔620,喷淋塔620对热气同时起到降温和清洁的作用,排放更环保;另外,塔底设有回流水箱和水泵,还可将该回流水箱内的热水输送至循环水箱430进行余热再利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除尘装置700;除尘装置700设置于烘干造粒塔310和空气热交换器410之间,用于为空气热交换器410提供从烘干造粒塔310排出的经过处理的热风。

具体的,从烘干造粒塔310排出的热风先经过除尘装置700处理,提高了气体的清洁度,然后再提供给空气热交换器410和气水热交换器420进行循环利用,最后经排放装置二次处理后排出,这样有利于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并且使生产更环保。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成品处理装置800,成品处理装置800包括分筛机构810、输送机构820、储料仓830、计量漏斗840和输送台850;分筛机构810的进料口设置于烘干造粒塔310的出料口;输送机构820的进料口设置于分筛机构810的出料口;输送机构820的出料口设置于储料仓830的进料口;储料仓830的出料口设置于计量漏斗840的上进料口;输送台850设置于计量漏斗840下出料口。

具体的,成品处理装置800包括分筛机构810、输送机构820、储料仓830、计量漏斗840和输送台850,用于对生产的冶金材料就行分筛、输送、储存、计量和包装等;此外,该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制浆装置100一侧的配料装置,用于对原材料进行混合配制,然后通过行吊将配制好的原料包运送至制浆装置100再加水制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该生产线中依次连接的制浆装置(100)、柱塞泵(200)和烘干造粒装置(300),用于生产该冶金材料;

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烘干造粒装置(300)和所述制浆装置(100)连接的余热交换装置(400),用于将从所述烘干造粒装置(300)排出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后又提供给所述烘干造粒装置(300)和所述制浆装置(100)进行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造粒装置(300)包括烘干造粒塔(310)和供热机构(320);所述余热交换装置(400)包括空气热交换器(410);

所述供热机构(320)的出风口与所述烘干造粒塔(310)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烘干造粒塔(310)的出风口与所述空气热交换器(410)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热交换器(410)的混合出风口与所述供热机构(320)的热进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机构(320)还设有自然进风口(321)以及用于开合所述自然进风口(321)的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交换装置(400)还包括气水热交换器(420)、循环水箱(430)和循环水泵(440);

所述空气热交换器(410)的直接排风口与所述气水热交换器(420)进风口连通;

所述循环水箱(430)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440)进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泵(440)的出水口与所述气水热交换器(42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气水热交换器(420)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箱(430)进水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热供水泵(110)、计量桶(120)、制浆机(130)、研磨机构(140)、低速搅拌机(150)和振动筛(1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机外围为其供热的热水池(170);

所述循环水箱(430)的输出端与所述热供水泵(110)输入端连通,所述热供水泵(110)输出端与所述热水池(170)和所述计量桶(1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140)包括环球式磨机(141)、循环泵(142)、多通接头(143)和控制阀(144);

所述环球式磨机(141)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142)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循环泵(14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多通接头(143)分别与所述环球式磨机(141)和所述低速搅拌机(150)连通;

所述多通接头(143)上设有控制阀(14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放装置(600),所述排放装置(600)包括排放风机(610)和喷淋塔(620);

所述排放风机(610)的进风口与所述气水热交换器(420)的直接排风口连通;

所述排放风机(610)的出风口与所述喷淋塔(620)的进风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装置(700);

所述除尘装置(700)设置于所述烘干造粒塔(310)和所述空气热交换器(410)之间,用于为所述空气热交换器(410)提供从所述烘干造粒塔(310)排出的经过处理的热风。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品处理装置(800),所述成品处理装置(800)包括分筛机构(810)、输送机构(820)、储料仓(830)、计量漏斗(840)和输送台(850);

所述分筛机构(810)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烘干造粒塔(310)的出料口;

所述输送机构(820)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分筛机构(810)的出料口;

所述输送机构(820)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仓(830)的进料口;

所述储料仓(830)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计量漏斗(840)的上进料口;

所述输送台(850)设置于所述计量漏斗(840)下出料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冶金材料生产线,涉及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冶金材料生产线本身对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余热没有充分利用就排放到环境中,导致成本较高并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该冶金材料生产线包括在该生产线中依次连接的制浆装置、柱塞泵和烘干造粒装置,用于生产该冶金材料;还包括分别与烘干造粒装置和制浆装置连接的余热交换装置,用于将从烘干造粒装置排出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后又提供给烘干造粒装置和制浆装置进行循环利用。该冶金材料生产线通过对烘干造粒装置产生余热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本身对资源的需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热气的排放,从而降低了成本且节约了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关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邢台市龙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7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