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



背景技术:

互感器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目前纳米晶合金材料也已广泛应用在电力、电子领域,且开始向高频、小型化、节能方向发展,应用领域和场所也愈来愈广泛。现有技术中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输出线性度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包括主体壳体、线轴盖、上壳体、张紧构件、纳米晶铁芯和支撑装置;

主体壳体和上壳体结合后,通过紧固销固定连接;纳米晶铁芯包括下部铁芯和上部铁芯;

主体壳体容纳下部铁芯,线轴盖被紧固到主体壳体的上表面,线轴盖设置在线轴的上方,线轴插入并安装在下部铁芯中;

在主体壳体中,线轴盖在容纳下部铁芯的状态下与上壳体结合,线轴盖中形成有通孔,下部铁芯的端部通过该通孔暴露于外部;

上壳体在张紧构件联接到其中的同时容纳上部铁芯,并且支撑装置联接到上部铁芯的下部,上壳体具有半圆柱形的上部,并且形成有具有张紧构件联接凹槽;主体壳体和上壳体一侧通过铰链构件旋转而另一侧通过紧固构件联接;

主体壳体由下部外壁和与下部外壁正交的四个侧面外壁构成,以形成下部容纳空间,下部铁芯嵌入下部容纳空间中;

上壳体具有上部容纳空间,上部铁芯被嵌入上部容纳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壳体的外壁形成为具有比下部铁芯的高度低的高度,使得下部铁芯容纳在下部容纳空间中的一端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

进一步地,主体壳体设置有多个分隔壁,以将下部容纳空间划分为多个空间。

进一步地,主体壳体包括下铰链装置,该下铰链装置用于在一侧与上壳体联接,在主体壳体中,与形成有下铰链装置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形成有下部紧固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a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晶铁芯互感器的侧视图,b为局部分解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晶铁芯互感器的具备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晶铁芯互感器的主体壳体的细节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晶铁芯互感器的上壳体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4,纳米晶铁芯互感器10被配置为包括主体壳体11,线轴盖12,上壳体13,张紧构件14和支撑装置15。纳米晶铁芯互感器10是用于通过使用从电力线产生的磁感应现象来获取电力或感测电流的互感器。紧固销25用于紧固主体壳体11和上壳体13结合之后的壳体。

主体壳体11在其中容纳下部铁芯21。在主体壳体11中,覆盖上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线轴盖12在容纳下部铁芯21的状态下与上壳体结合。在线轴盖12中形成通孔,并且下部铁芯21的端部通过该通孔暴露于外部。

上壳体13在张紧构件14联接到其中的同时容纳上部铁芯22,并且支撑装置15联接到其下部。上壳体13具有半圆柱形的上部,并且形成有供线插入的凹槽。主体壳体11和上壳体13以一侧可通过铰链构件旋转而另一侧通过紧固构件联接的状态联接。

主体壳体11具有下部容纳空间101,下部铁芯21嵌入其中。即,主体壳体11由下部外壁102和与下部外壁102正交的四个侧面外壁103构成,以形成下部容纳空间101,主体壳体11的外壁形成为具有比下部铁芯21的高度低的高度,使得下部铁芯21的容纳在容纳空间101中的一端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

同时,主体壳体11可以设置有多个分隔壁104,以将下部容纳空间101划分为多个空间。即,可以在下部容纳空间101中形成多个分隔壁104,以将下部容纳空间101划分为下部铁芯容纳空间和电路板容纳空间。这里,多个分隔壁104形成为具有比主体壳体11的高度低的高度,并且用于支撑安装在下部铁芯21中的线轴23。

主体壳体11包括下铰链装置105,该下铰链装置105用于在一侧与上部壳体13联接。下铰链装置105形成为从主体壳体11的一侧的上部向外延伸。下铰链装置105以与形成在上壳体13中的上铰链装置135相对应的结构形成,并且在与上铰链装置135组合之后,铰链销24插入孔135a中。

主体壳体11具有用于在另一侧与上部壳体13联接的下部紧固装置106。即,在主体壳体11中,与形成有下铰链装置105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形成有下部紧固装置106。

在这种情况下,下紧固装置106形成为从主体壳体11的另一侧的上部向外延伸,成为与形成在上壳体13中的上紧固装置相对应的结构,并且在主壳体11和上壳体13结合之后,紧固销25插入供螺栓等插入的紧固销插入的插入孔106a中。在此,可以在紧固销插入孔106a的内壁上形成与紧固销25相对应的螺纹。

主体壳体11可以形成有具有用于固定纳米晶铁芯互感器10的固定槽107a的多个固定突起107。即,主体壳体11形成有从下侧向外延伸的多个固定突起107。在多个固定突起107的每一个中形成有固定槽107a。这里,可以在固定槽107a的内壁上形成与用于固定纳米晶铁芯互感器10螺栓的相对应的螺纹。

主体壳体11可具有多个主体紧固突起108,用于与线轴盖12联接。即,主体壳体11可具有形成在与上铰链构件的一侧相邻的侧面上的多个主体紧固突起108。此时,在主体紧固突起108上形成有用于紧固线轴盖12的主体紧固槽108a,在该主体紧固槽108a的内壁上形成有与用于紧固线轴盖12的螺栓对应的螺纹。

线轴盖12被紧固到主体壳体11的上表面。即,线轴盖12形成为具有覆盖主体壳体11的一部分或整个上表面的区域。线轴盖12设置在线轴23的上方,线轴23插入并安装在容纳在主体壳体11中的下部铁芯21中。

线轴盖12具有芯通孔121,下部铁芯21的一端穿过芯通孔121。即,由于下部铁芯21的两端必须联接至容纳在上壳体13中的上部铁芯22,因此两端的一部分必须暴露于主体壳体11的外部。因此,线轴盖12具有芯通孔121,该芯通孔121将下部铁芯21的一端暴露于外部。线轴盖12可以与线轴23一体地形成。

线轴盖12具有多个线轴盖紧固突起122,其形成在与形成在主体壳体11中的多个主体紧固突起108相对应的位置处。在线轴盖紧固突起122中形成有线轴盖紧固槽122a,并且线轴盖紧固槽122a的内壁对应设有用于将线轴盖12紧固至主体壳体11的螺栓的螺纹。在将螺栓对准紧固槽(即,主体紧固槽108a和线轴盖紧固槽122a)之后,将螺栓紧固到主体壳体11。

上壳体13具有上部容纳空间131,上部铁芯22被嵌入其中。上壳体13可具有张紧构件联接凹槽132,张紧构件14联接至该张紧构件联接凹槽132。即,在上壳体13中形成的上部容纳空间的上部中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张紧构件联接凹槽132。

上壳体13形成为半圆柱形,因为安装了具有在上壳体13的两端延伸的形状的上部铁芯22。此时,上壳体13具有线容纳槽133,在该线容纳槽133的下部(即,与主体壳体11接触的部分)中安装有线。

因此,上壳体13形成为具有预定直径的半圆柱形和六面体相结合的形状,并且形成具有预定直径的半圆柱形和六面体相结合的形状的线容纳槽133。这里,可以考虑用于电线的电力线的最大值来设置线容纳槽133的半圆柱形部分,并且其直径小于上壳体13的半圆柱形部分的直径。

此时,上壳体13的半圆柱形部分形成为具有比线容纳槽133的半圆柱形形状更大的直径。上壳体13在形成线容纳槽133时在下部的一部分(即六面体形状的下部方向)上形成有开口。

上壳体13具有在形成有线容纳槽133的下部处耦合至支撑装置15的支撑装置耦合槽134。即,上壳体13具有在与线容纳槽133相邻的两侧上形成的支撑装置耦合槽134,并且联接到支撑装置15。

上壳体13在一侧上具有与下铰链装置105相对应的上铰链装置135。在这种情况下,从上壳体13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形成有上延伸部136。上铰链装置135形成为从上延伸部分136的下部沿向下的方向(即,主体壳体11的方向)延伸。上铰链装置135形成为与下铰链装置105相对应的结构,并且在与下铰链装置105结合之后形成供铰链销24插入其中的铰链销插入孔105a。

上壳体13在另一侧上设有用于与主体壳体11联接的上紧固装置。即,上壳体13在与形成有上铰链装置135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上形成有上紧固装置。上紧固装置形成为从上壳体13的另一侧的下部向外延伸。上紧固装置形成为与下紧固装置106相对应的结构,并且在主壳体11和上壳体13结合之后在紧固销插入孔106a中插入紧固销25(例如,螺栓等)。在此,可以在紧固销插入孔106a的内壁上形成与紧固销25相对应的螺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壳体、线轴盖、上壳体、张紧构件、纳米晶铁芯和支撑装置;

主体壳体和上壳体结合后,通过紧固销固定连接;纳米晶铁芯包括下部铁芯和上部铁芯;

主体壳体容纳下部铁芯,线轴盖被紧固到主体壳体的上表面,线轴盖设置在线轴的上方,线轴插入并安装在下部铁芯中;

在主体壳体中,线轴盖在容纳下部铁芯的状态下与上壳体结合,线轴盖中形成有通孔,下部铁芯的端部通过该通孔暴露于外部;

上壳体在张紧构件联接到其中的同时容纳上部铁芯,并且支撑装置联接到上部铁芯的下部,上壳体具有半圆柱形的上部,并且形成有具有张紧构件联接凹槽;主体壳体和上壳体一侧通过铰链构件旋转而另一侧通过紧固构件联接;

主体壳体由下部外壁和与下部外壁正交的四个侧面外壁构成,以形成下部容纳空间,下部铁芯嵌入下部容纳空间中;

上壳体具有上部容纳空间,上部铁芯被嵌入上部容纳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体的外壁形成为具有比下部铁芯的高度低的高度,使得下部铁芯容纳在下部容纳空间中的一端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其特征在于,主体壳体设置有多个分隔壁,以将下部容纳空间划分为多个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其特征在于,主体壳体包括下铰链装置,该下铰链装置用于在一侧与上壳体联接,在主体壳体中,与形成有下铰链装置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形成有下部紧固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输出线性度的纳米晶铁芯互感器,包括主体壳体、线轴盖、上壳体、张紧构件、纳米晶铁芯和支撑装置;主体壳体和上壳体结合后,通过紧固销固定连接;纳米晶铁芯包括下部铁芯和上部铁芯;主体壳体容纳下部铁芯,线轴盖被紧固到主体壳体的上表面,在主体壳体中,线轴盖在容纳下部铁芯的状态下与上壳体结合,上壳体在张紧构件联接到其中的同时容纳上部铁芯,并且支撑装置联接到上部铁芯的下部,主体壳体由下部外壁和与下部外壁正交的四个侧面外壁构成,以形成下部容纳空间,下部铁芯嵌入下部容纳空间中;上壳体具有上部容纳空间,上部铁芯被嵌入上部容纳空间中。

技术研发人员:王依民;杨明展;唐吉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诺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7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