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7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是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有机肥料的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同时有机肥料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大部分氮元素和钾元素,还是作物所需的碳索营养的源泉,通常为了施肥时更加方便,需要通过制粒装置来将有机肥料制成粒状。

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921267655.x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该种新型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具有通过过筛挡网、端板和拉环能够将产出的有机肥料颗粒进行过筛处理,使不同大小的有机肥料颗粒分别进行存储的效果;其中,不足点如下:

现有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在制粒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导致稳定性不好,且对肥料颗粒的筛选不够完善,进而降低了有机肥料的制粒质量的问题。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筛选不够完善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包括喂料口,所述喂料口的下端嵌套设置有拌和箱,所述拌和箱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制粒机,所述制粒机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分类箱,所述分类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筛和传送带,所述电动筛的一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肥料盒,所述分类箱的一端配套设置有电机,所述分类箱的下端焊接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的内部下端中部通过联动杆转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底座的下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踏座。

其中,所述滑动块外侧设置有弹簧,且滑动块为两个,与底座之间呈三角分布。

其中,所述拌和箱内部焊接设置有拌和机,且拌和机外壁焊接设置有若干拌和叶片。

其中,所述电动筛有大、中、两组,由上向下依次排列,且每组电动筛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圆形筛孔,且大组电动筛筛孔直径1.5厘米、中组电动筛筛孔直径1厘米。

其中,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两组踏座,且踏座底端均覆盖一层橡胶。

其中,所述拌和机、制粒机、电动筛、传送带、电机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有机肥料制粒装置设置有底座,底座内部两端设置有弹簧,且中部利用滑动块可以进行滑动,进行第一减震,且踏座底端均覆盖一层橡胶,利用橡胶特性,减少有机肥料制粒装置与地面摩擦,进行第二减震,解决了现有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在制粒时,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电动筛有大、中、两组,通过利用大小不同的筛孔,使肥料进行筛选,利用电动传送带特性进行肥料传送,将筛选好的肥料传送到不同肥料盒,进行分类储存,解决了现有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在制粒时,不能更好的进行过筛和分类存储的功能,导致产出的大小不一的有机肥料颗粒无法进行分选,进而降低了有机肥料的制粒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筛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喂料口;2、拌和箱;3、制粒机;4、分类箱;5、电动筛;501、传送带;6、肥料盒;7、电机;8、底座;801、固定块;803、滑动块;802、弹簧;9、踏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底座、弹簧、电机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包括喂料口1,喂料口1的下端嵌套设置有拌和箱2,拌和箱2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制粒机3,制粒机3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分类箱4,分类箱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筛5和传送带501,电动筛5的一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肥料盒6,分类箱4的一端配套设置有电机7,分类箱4的下端焊接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801,固定块8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02,底座8的内部下端中部通过联动杆转动设置有滑动块803,底座8的下端通过弹簧802弹性连接有踏座9。

进一步的,滑动块803外侧设置有弹簧,且滑动块803为两个,与底座8之间呈三角分布,该种形状分布,通过利用弹簧特性使有机肥料制粒装置进行减震。

进一步的,拌和箱2内部焊接设置有拌和机,且拌和机外壁焊接设置有若干拌和叶片。

进一步的,电动筛5有大、中、两组,由上向下依次排列,且每组电动筛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圆形筛孔,且大组电动筛5筛孔直径1.5厘米、中组电动筛5筛孔直径1厘米,利用大小不同的筛孔,使肥料进行筛选,分类。

进一步的,底座8的下端设置有两组踏座9,且踏座9底端均覆盖一层橡胶,通过利用橡胶特性,减少有机肥料制粒装置与地面摩擦,进行第二减震。

进一步的,拌和机、制粒机3、电动筛5、传送带501、电机7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有机肥料制粒装置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801,固定块8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02,底座8的内部下端中部通过联动杆转动设置有滑动块803,通过滑动块803进行滑动,利用弹簧802进行第一减震,且底座8的下端通过弹簧802弹性连接有踏座9,且踏座底端均覆盖一层橡胶,利用橡胶特性,减少有机肥料制粒装置与地面摩擦,进行第二减震,接着,有机肥料制粒装置设置有电动筛5,电动筛5有大、中、两组,由上向下依次排列,且每组电动筛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圆形筛孔,且大组电动筛5筛孔直径1.5厘米、中组电动筛5筛孔直径1厘米,且电动筛5下端设置有传送带501,且每组电动筛5、传送带501下端分别设置有肥料盒6,通过利用大小不同的筛孔,使肥料进行筛选,利用电动传送带特性进行肥料传送,将筛选好的肥料传送到不同肥料盒6,进行分类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包括喂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口(1)的下端嵌套设置有拌和箱(2),所述拌和箱(2)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制粒机(3),所述制粒机(3)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分类箱(4),所述分类箱(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筛(5)和传送带(501),所述电动筛(5)的一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肥料盒(6),所述分类箱(4)的一端配套设置有电机(7),所述分类箱(4)的下端焊接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801),所述固定块(8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02),所述底座(8)的内部下端中部通过联动杆转动设置有滑动块(803),所述底座(8)的下端通过弹簧(802)弹性连接有踏座(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803)外侧设置有弹簧,且滑动块(803)为两个,与底座(8)之间呈三角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箱(2)内部焊接设置有拌和机,且拌和机外壁焊接设置有若干拌和叶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筛(5)有大、中、两组,由上向下依次排列,且每组电动筛(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圆形筛孔,且大组电动筛(5)筛孔直径1.5厘米、中组电动筛(5)筛孔直径1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下端设置有两组踏座(9),且踏座(9)底端均覆盖一层橡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机、制粒机(3)、电动筛(5)、传送带(501)、电机(7)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属于有机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喂料口,喂料口的下端嵌套设置有拌和箱,拌和箱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制粒机,制粒机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分类箱,分类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筛和传送带,电动筛的一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肥料盒,分类箱的一端配套设置有电机,分类箱的下端焊接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踏座。本实用新型,有机肥料制粒装置设置有底座,底座内部两端设置有弹簧,且中部利用滑动块可以进行滑动,进行第一减震,且踏座底端均覆盖一层橡胶,利用橡胶特性,减少有机肥料制粒装置与地面摩擦,进行第二减震,解决了现有的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在制粒时,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倩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施沃特生物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1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7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