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6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网购的出现使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各种物品,但是网购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买家只能通过图片来选择商品,无法试用,买家收到商品后觉得不满意,会选择退货来避免损失,被退物品包裹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拣,但是人工分拣效率低下,为了即快速、又准确的分拣快递,需要用到分拣机,分拣机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计算机指令对被退包裹进行分拣,并将分检出的被退包裹送达指定位置的机械,被检货物通过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等方式,将其送入分拣系统,经汇流合流后送入一条输送机上,被退包裹接受扫描,然后分拣单元将被退包裹送到指定的位置,现有分拣机多为环形分拣机,占地面积大,只能用于大型物流中心,一些小型物流中心中没有足够的地方利用环形分拣机,而且现分拣机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改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分拣机的高度,如果分拣机更换了一个位置,可能又需要对分拣机的支撑装置进行改装,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组件和若干个分拣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个输送轴和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轴设置在输送带的两端,所述输送轴和固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输送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机和传动链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若干个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所述分拣组件包括若干个滑杆、推板、驱动板、螺纹杆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和螺纹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和固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和螺纹杆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滑杆分别穿过所述驱动板,且和驱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两端和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驱动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推板连接,所述推板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且所述推板的底端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和若干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底端和所述导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分拣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所述分隔板远离输送带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滑槽,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设置在滑槽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内杆和支撑外杆,所述支撑内杆的顶端和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内杆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外杆中,所述支撑内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外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内杆和支撑外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外杆的侧面均设置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倾斜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座和固定支架活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杆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滑杆对称设置在驱动板的两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增加摩擦力,使的输送带上的被退包裹能够和输送带同步运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底端和支撑外杆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防滑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和所述分拣组件对应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拣组件,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分拣,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仅需少量工人便能完成分拣,而且装置整体有若干个分拣组件和输送组件组成,装置整体占用空间不会很多,能够满足小型物流中心的分拣需求,导向板和分隔板能够保证每一个经过分拣的被退包裹会落到相应的输送装置中,当输送装置已经装满,可以用挡板挡住接下来经过分拣的被退包裹,以便于更换输送装置,支撑组件可以伸缩,利用千斤顶或液压缸等装置,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输送带的高度进行调整,辅助支撑杆能够使装置整体更加的稳定,使装置整体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固定支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板、螺纹杆和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固定支架;2、输送轴;3、输送带;4、传动齿轮;5、第一驱动电机;6、传动链条;7、滑杆;8、推板;9、驱动板;10、螺纹杆;11、第二驱动电机;12、连接杆;13、导向板;14、分隔板;15、滑槽;16、挡板;17、支撑内杆;18、支撑外杆;19、第一固定孔;20、第二固定孔;21、辅助支撑杆;22、支撑板;23、运输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组件和若干个分拣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个输送轴2和输送带3,两个所述输送轴2设置在输送带3的两端,所述输送轴2和固定支架1活动连接,所述输送轴2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4,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机5和传动链条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轮4啮合,若干个所述传动齿轮4通过传动链条6连接,所述分拣组件包括若干个滑杆7、推板8、驱动板9、螺纹杆10和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和螺纹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另一端和固定支架1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穿过所述驱动板9,所述驱动板9和螺纹杆10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滑杆7分别穿过所述驱动板9,且和驱动板9活动连接,所述滑杆7的两端和固定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9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和驱动板9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和推板8连接,所述推板8设置在输送带3的上方,且所述推板8的底端靠近所述输送带3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13和若干个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的底端和所述导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14和所述分拣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13倾斜设置所述分隔板14远离输送带3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5,相邻所述分隔板14之间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两端设置在滑槽15中,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内杆17和支撑外杆18,所述支撑内杆17的顶端和固定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内杆17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外杆18中,所述支撑内杆17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9,所述支撑外杆1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20,所述第一固定孔19和第二固定孔20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内杆17和支撑外杆1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外杆18的侧面均设置有辅助支撑杆21,所述辅助支撑杆21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10通过轴承座和固定支架1活动连接。轴承座上有轴承,能够让螺纹杆10随意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杆7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滑杆7对称设置在驱动板9的两端。滑杆7的作用是导向和使驱动板9保持平衡,至少需要两个滑杆7才能让驱动板9保持平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增加摩擦力,使的输送带3上的被退包裹能够和输送带3同步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杆21的底端和支撑外杆18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能够增加辅助支撑杆21和支撑外杆18底端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支撑外杆18和辅助支撑杆21支撑的更加的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2的底面设置有防滑齿。防滑齿能够增加摩擦力,使装置整体不会因为意外的碰撞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运输小车23,所述运输小车23和所述分拣组件对应设置。运输小车23用来承接被推板8推下的被退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使使其中一个传动齿轮4转动,然后通过传动链条6使其它的传动齿轮4转动,进而使输送轴2转动,使输送带3转动,将被退包裹放到固定支架1一端的输送带3上,相邻被退包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会有两个被退包裹出现同一个输送带3上,固定支架1上还有用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11的控制器以及扫描装置等,被退包裹经过扫描装置后,被退包裹继续在输送带3上移动,被退包裹移动到和被退包裹种类对应的输送带3上的时候,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11转动,第二驱动电机11使螺纹杆10转动,进而使驱动板9沿着滑杆7滑动,带动着推板8移动,推板8将被退包裹推下输送带3,被退包裹在导向板13上滑动,因为有分隔板14,被退包裹只能落到和其对应的运输小车23中,当运输小车23中的被退包裹已经满了,将挡板16插在两个分隔板14之间,挡板16被滑槽15固定,然后将运输小车23拉走,在快速换上新的运输小车23,这段时间中经过分拣的被退包裹会被挡板16挡住,在导向板13上堆积,只要更换运输小车23的时间不是很长,被分拣的被退包裹就不会落到地上,如果需要改变输送带3的高度,可以在固定支架1的下方放置一些千斤顶和液压缸,用来使固定支架1升高,以及支撑固定支架1,当固定支架1的高度合适的时候,将连接支撑外杆18和支撑内杆17的螺栓拆下,当支撑板22接触地面后,调整支撑外杆18底部的高度,使第一固定孔19和第二固定孔20对齐,在第一固定孔19和第二固定孔20中插入螺栓固定,然后将固定支架1放下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组件和若干个分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个输送轴(2)和输送带(3),两个所述输送轴(2)设置在输送带(3)的两端,所述输送轴(2)和固定支架(1)活动连接,所述输送轴(2)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4),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机(5)和传动链条(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轮(4)啮合,若干个所述传动齿轮(4)通过传动链条(6)连接,所述分拣组件包括若干个滑杆(7)、推板(8)、驱动板(9)、螺纹杆(10)和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和螺纹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另一端和固定支架(1)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穿过所述驱动板(9),所述驱动板(9)和螺纹杆(10)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滑杆(7)分别穿过所述驱动板(9),且和驱动板(9)活动连接,所述滑杆(7)的两端和固定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9)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和驱动板(9)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和推板(8)连接,所述推板(8)设置在输送带(3)的上方,且所述推板(8)的底端靠近所述输送带(3)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13)和若干个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的底端和所述导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14)和所述分拣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13)倾斜设置所述分隔板(14)远离输送带(3)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5),相邻所述分隔板(14)之间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两端设置在滑槽(15)中,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内杆(17)和支撑外杆(18),所述支撑内杆(17)的顶端和固定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内杆(17)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外杆(18)中,所述支撑内杆(17)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9),所述支撑外杆(1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20),所述第一固定孔(19)和第二固定孔(20)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内杆(17)和支撑外杆(1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外杆(18)的侧面均设置有辅助支撑杆(21),所述辅助支撑杆(21)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通过轴承座和固定支架(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7)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滑杆(7)对称设置在驱动板(9)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增加摩擦力,使的输送带(3)上的被退包裹能够和输送带(3)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杆(21)的底端和支撑外杆(18)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的底面设置有防滑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运输小车(23),所述运输小车(23)和所述分拣组件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物流退货线的智能分拣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输送组件和分拣组件,所述分拣组件包括滑杆、推板、驱动板、螺纹杆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和分隔板,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内杆和支撑外杆,所述支撑外杆的侧面均设置有辅助支撑杆,通过控制器控制,分拣组件可以将输送组件上的被退包裹推下输送组件,达到快速分拣的目的,分隔板可以在导向板的下方没有承接被退包裹的装置的时候,用来挡住被推下的被退包裹,使其不会落到地上,支撑组件能够使固定支架改变高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环境,辅助支撑杆能够使支撑组件更加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曹善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小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7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