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监控产品领域,尤其涉及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
背景技术:
车载bsd(blindspotdetection的英文缩写,盲区监控的意思)摄像头在汽车产品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车载bsd摄像头,存在以下的问题:
(1)结构单一、安装位置单一,造成盲区太多,行车安全隐患大;
(2)结构单一,导致摄像头安装后角度不能灵活调节;
(3)安装位置单一,导致在安装位置上无法弥补角度及盲区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发明了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载bsd摄像头,存在结构单一、安装位置单一,导致盲区太多、行车安全隐患大、安装后角度不能灵活调节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包括主机,与主机匹配的可旋转并固定的转接机构。所述主机上设有防滑机构,主机通过转轴与转接机构连接,所述转接机构可安装于汽车的车头或者车尾或者车厢侧面,实现多视角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包括椭圆形机壳,设于机壳下部的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壳下侧的防滑纹,以及转轴的下端端面的凸点区。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上侧还设有拨动槽,可用手指拨动调节视角。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形凹槽,用于转接机构中的机米螺丝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装饰块。
可选方案1: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的第一转动座,通过螺钉与第一转动座合扰的第二转动座,设于第一转动座的半圆弧和第二转动座的半圆弧内壁上的两个弧形硅胶块,硅胶块用于压接汽车的车镜连杆杆体,第一转动座上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
可选方案2: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的直角弯架,直角弯架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直角弯架的一端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直角弯架可通过螺钉安装于汽车的车头或者车尾或者车厢侧面部位,通过所述转轴的360度转动,可实现椭圆形主机的横向或者纵向安装。
可选方案3: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的转接支架,转接支架上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转接支架设置于防砸机构中,防砸机构用于防护碎石砸击或车辆刮蹭。所述防砸机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部的梯形防爆罩,底板与汽车安装面焊接固定,底板通过螺丝与所述转接支架固定连接,防爆罩为向前开口的封闭结构,梯形两侧通过螺丝与底板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解决了现有车载bsd摄像头,存在结构单一、安装位置单一,导致盲区太多、行车安全隐患大、安装后角度不能灵活调节的问题。本方案将车载bsd摄像头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主机与安装支架分开。主机不变,安装支架灵活选择,一种支架可适配多种环境。安装支架采用硅胶夹块,转轴端部采用凸点结构,增大点的摩擦力,防止松动。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适配车型广;
(2)安装位置多种选择;
(3)摄像头监测角度灵活调节;
(4)安装后,牢固不松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纵向安装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横向安装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机,11-转轴,12-机壳,13-防滑纹,14-凸点区,15-拨动槽,16-环形凹槽,17-装饰块,18-第一转动座,19-第二转动座,20-半圆弧,21-硅胶块,22-机米螺丝孔,23-直角弯架,24-螺钉固定孔,25-转接支架,26-底板,27-防爆罩,28a-细螺丝,28b-粗螺丝,251-圆台,252-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包括主机10,与主机10匹配的可旋转并固定的转接机构。主机10上设有防滑机构,主机10通过转轴11与转接机构连接,转接机构可安装于汽车的车头或者车尾或者车厢侧面,实现多视角监控。
进一步地,主机10包括椭圆形机壳12,设于机壳12下部的转轴11。
进一步地,防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壳10下侧的防滑纹13,以及转轴11的下端端面的凸点区14(用于增加阻力,提高调节角度的精度)。
进一步地,机壳12的上侧还设有拨动槽15,可用手指拨动调节视角。
进一步地,转轴11上设有环形凹槽16,用于转接机构中的机米螺丝(图中未画出)的定位。
进一步地,机壳12的前侧设有装饰块17。
可选择地,转接机构包括与转轴11套接的第一转动座18,通过螺钉(图中未画出)与第一转动座18合扰的第二转动座19,设于第一转动座18的半圆弧20和第二转动座19的半圆弧20内壁上的两个弧形硅胶块21,硅胶块21用于压接汽车的车镜连杆杆体(硅胶块21具有弹性、防滑、防松,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图中未画出),第一转动座18上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22。
实施例2:
如图3、4、5所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转接机构包括与转轴11套接的直角弯架23,直角弯架23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24,直角弯架23的一端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22,直角弯架23可通过螺钉(图中未画出)安装于汽车的车头或者车尾或者车厢侧面部位。通过转轴11的360度转动,可实现椭圆形主机10的横向(也就是水平方向,如图5)或者纵向(也就是竖直方向,如图4)安装。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6、7所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转接机构包括与转轴11套接的转接支架25,转接支架25上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22,转接支架25设置于防砸机构中,防砸机构用于防护碎石砸击或车辆刮蹭等环境下使用。防砸机构包括底板26,设于底板26上部的梯形防爆罩27,底板26与汽车安装面焊接固定,底板26通过细螺丝28a与转接支架25固定连接,防爆罩27为向前开口的封闭结构,梯形两侧通过粗螺丝28b与底板26固定连接。转接支架25包括中间的圆台251,及圆台周边的平板252,平板252的厚度低于圆台251的高度,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解决了现有车载bsd摄像头,存在结构单一、安装位置单一,导致盲区太多、行车安全隐患大、安装后角度不能灵活调节的问题。本方案将车载bsd摄像头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主机10与安装支架(也就是转接机构)分开。主机10不变,安装支架灵活选择,一种支架可适配多种环境。安装支架采用硅胶夹块(也就是实施例1中的硅胶块21),转轴11端部采用凸点结构(也就是凸点区14),增大点的摩擦力,防止松动。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适配车型广;
(2)安装位置多种选择;
(3)摄像头监测角度灵活调节;
(4)安装后,牢固不松动。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1.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与主机匹配的可旋转并固定的转接机构;所述主机上设有防滑机构,主机通过转轴与转接机构连接,所述转接机构可安装于汽车的车头或者车尾或者车厢侧面,实现多视角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椭圆形机壳,设于机壳下部的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壳下侧的防滑纹,以及转轴的下端端面的凸点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上侧还设有拨动槽,可用手指拨动调节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形凹槽,用于转接机构中的机米螺丝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装饰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的第一转动座,通过螺钉与第一转动座合扰的第二转动座,设于第一转动座的半圆弧和第二转动座的半圆弧内壁上的两个弧形硅胶块,硅胶块用于压接汽车的车镜连杆杆体,第一转动座上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的直角弯架,直角弯架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直角弯架的一端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直角弯架可通过螺钉安装于汽车的车头或者车尾或者车厢侧面部位;通过所述转轴的360度转动,可实现椭圆形主机的横向或者纵向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的转接支架,转接支架上设有多个机米螺丝孔,转接支架设置于防砸机构中,防砸机构用于防护碎石砸击或车辆刮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全方位安装的车载bsd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砸机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部的梯形防爆罩,底板与汽车安装面焊接固定,底板通过螺丝与所述转接支架固定连接,防爆罩为向前开口的封闭结构,梯形两侧通过螺丝与底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