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也极为迅速。近年来,屏占比的提高是移动终端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前置摄像头模组的存在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屏占比提高的发展。
以手机为例,一般地,手机包括后置摄像头模组以及前置摄像头模组。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模组均是设置在屏幕之下,且通过在屏幕上挖孔的方式使光线可通过该孔而进入前置摄像头模组中的摄像头。但通过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会减少手机的可显示区域,降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为克服因在屏幕上开孔而导致手机可显示区域减小的不足,有些厂商并不在屏幕上开孔,而是采用弹出式摄像头模组的方案。具体地,手机的中框顶部开设有过孔,前置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以及摄像头驱动组件,摄像头可在摄像头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伸出手机或回缩于手机内部。当摄像头伸出手机时,用户可进行自拍;当用户不需要自拍时,摄像头回缩于手机内部,手机整体外观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弹出式摄像头模组的摄像头与摄像头驱动模组之间刚性连接,当摄像头伸出手机且用户意外跌落移动终端时,摄像头落地瞬间受到的冲量较大,其受冲击的时间极短,摄像头或摄像头驱动模组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及移动终端,以提升弹出式摄像头模组中的摄像头在落地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头驱动组件,包括:
支架,用于安装功能模组;
丝杆,沿预设方向延伸;
连接件,包括回弹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弹部连接,所述回弹部与所述丝杆配合,以使所述回弹部可在所述丝杆转动的过程中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以及
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所述支架受到沿所述预设方向且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时,所述回弹部至少部分可发生弹性弯曲,以使所述支架相对所述丝杆沿所述预设方向发生位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回弹部包括基部与啮合部,所述丝杆设有螺纹槽;
所述基部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基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啮合部连接;
所述啮合部自所述基部朝靠近所述丝杆的方向凸出,所述啮合部与所述螺纹槽卡合连接;
所述丝杆转动时可通过所述螺纹槽和所述啮合部的连接带动所述连接件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当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螺纹槽的槽壁抵推所述啮合部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当所述连接件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回弹部相对所述连接部向背离所述丝杆的方向发生弹性弯曲,以使所述啮合部可自所述螺纹槽的一槽位滑动至所述螺纹槽的另一槽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回弹部由具有回弹能力的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丝杆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与连接部之间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支架固定,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回弹部;
所述固定部、所述回弹部与所述连接部由同一弹性片形成,且所述回弹部与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固定部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基座,所述支架与所述丝杆均安装于所述基座;
所述基座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导槽相适配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导槽;和/或,所述功能模组驱动组件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安装于所述基座并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导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功能模组为摄像头、闪光灯与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包括支架、丝杆、连接件和电机。其中,丝杆沿预设方向延伸。连接件包括回弹部与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回弹部连接;回弹部与丝杆配合,以使得回弹部可在丝杆转动的过程中沿预设方向运动。电机用于驱动丝杆转动。支架受到沿预设方向且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时,回弹部的至少部分可发生弹性弯曲,以使支架相对丝杆发生沿预设方向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以驱动摄像头,且在摄像头伸出移动终端并落地时,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可依靠回弹部的弹性,使摄像头随支架一同向移动终端内部回缩一定距离;在此过程中,回弹部可吸收摄像头受到的冲击的部分能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摄像头或摄像头驱动模组受损的程度或概率。故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可提升摄像头或摄像头驱动模组在落地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功能模组驱动组件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功能模组驱动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以及两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包括支架200、丝杆300、连接件400与电机500。其中,支架200用于安装功能模组(图中未示出)。丝杆300沿上述预设方向x延伸。电机500与丝杆300连接,其用于驱动丝杆300转动。连接件400包括回弹部410与连接部420;其中,回弹部410与上述丝杆300配合,而使得回弹部410可在丝杆300转动的过程中沿上述预设方向x运动,连接部420的一端与支架200连接,另一端与回弹部410连接。在支架200受到沿预设方向x且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时,回弹部410至少部分可发生弹性弯曲,支架200可相对丝杆300沿上述预设方向x发生相对位移,以卸除或在一定程度上卸除支架200以及安装于支架200的摄像头突然受到的冲击,以及降低丝杆300和电机500受到的冲击。具体的,在回弹部410至少部分发生弹性弯曲时,回弹部410脱离或暂时脱离与丝杆300的配合。接下来,以功能模组为摄像头为例,对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的具体结构作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功能模组还可以是闪光灯或传感器,亦或是摄像头、闪光灯及传感器中至少两个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具体限定。上述提到的预设方向x为功能模组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功能模组移动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还包括基座100,该基座100用于承载安装支架200、丝杆300、连接件400与电机500。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基座100整体呈一板状结构。当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应用于移动终端(图中未示出)时,该基座100安装于移动终端内部,即,基座100与移动终端的壳体为各自独立的两部件;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应用方式中,基座100亦可以是移动终端壳体中的局部结构。
请具体参阅图2与图3,同时结合图1,支架200安装于基座100,并用于安装摄像头。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00整体呈一板状或块状结构。为使摄像头可沿预设轨迹伸出移动终端或缩回移动终端内部,该支架200与基座100之间沿预设方向x滑动配合。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配合”意为具有直接或间接连接关系的两部件之间,其中一部件可相对另一部件沿某一特定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支架200与基座100同时通过导槽110与导向部210的配合,以及导杆120与导孔220的配合,而实现滑动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同时设置导槽110与导向部210的配合,以及导杆120与导孔220的配合,提高了支架200移动的稳定性。具体地,基座100上设有沿图示预设方向x延伸的导槽110,支架200上述设有沿预设方向x延伸且与该导槽110相适配的导向部210,导向部210插入导槽110并可在导槽110内滑动。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还包括导杆120,该导杆120沿预设方向x延伸并安装于基座100,支架200设有与该导杆120相适配的导孔220,支架200通过该导孔220套设于导杆120;则支架200与基座100之间沿上述预设方向x滑动配合。可以理解的是,支架200与基座100之间实现滑动配合的方式是多样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支架200与基座100如何实现滑动配合作出具体限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00与基座100之间通过两对导槽110与导向部210实现滑动配合;又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00与基座100之间通过两对导杆120与导孔220而实现滑动配合。
具体的,支架200还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一侧的安装部,支架200通过安装部连接于功能模组。其中,安装部与功能模组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胶粘等,也可以是可拆卸式的连接,如螺接、卡合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为定位柱和安装孔。相应的,功能模组上有与安装部相配合的结构。
对于上述丝杆300,请具体参阅图2,该丝杆300沿预设方向x延伸,其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00,并且沿预设方向x,丝杆300相对基座100固定。具体来说,丝杆300仅在基座100上转动,并不发生位移。丝杆300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形且沿预设方向x螺旋延伸的螺纹槽。
对于上述连接件400,请具体参阅4,其示出了连接件400的立体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至图3,连接件400包括彼此连接的回弹部410与连接部420;回弹部410与上述丝杆300配合,连接部420远离回弹部410的一端与支架200固定,即,连接件400与支架200的整体结构与基座100之间沿预设方向x滑动配合。回弹部410用于与丝杆300共同配合,而使得回弹部410可在丝杆300相对基座100转动的过程中相对基座100沿预设方向x运动,进而使支架200可带动摄像头于伸出移动终端的伸出位置(图中未示出)以及收容于移动终端的回缩位置(图中未示出)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20呈矩形块装或矩形板状,回弹部410连接于连接部420的一侧边,支架200连接于连接部420的另一侧边,所述一侧边与所述另一侧边垂直。如此设置,当支架200受到外力时,可将外力较快地通过连接部420传导至回弹部410,以减少连接部420本身的受力导致太大的形变。当连接部420为其他形状时,所述一侧边和所述另一侧边呈一夹角。
对于前述回弹部410,请继续参阅图4,并结合其他附图,其包括沿预设方向x连续设置的基部411与啮合部412。其中,基部411呈沿上述预设方向x延伸的片状或板状结构,其一端与连接部420连接,另一端与啮合部412连接。啮合部412自基部411的尾端朝靠近丝杆300的方向凸出,并与丝杆300的螺纹槽卡合连接,其可相对基部411发生弹性弯曲,亦或是说,基部411可相对其发生弹性弯曲。具体地,啮合部412整体呈面向丝杆300凸出的v形结构,并与丝杆300的螺纹槽相适配,其插入至丝杆300的螺纹槽,啮合部412的相对的两折弯结构分别与上述螺纹槽的槽壁抵接,从而与螺纹槽卡合连接。故在丝杆300转动时,啮合部412可相对丝杆300沿丝杆300的螺纹槽相对滑动,其在螺纹槽的槽壁的抵推作用下将沿丝杆300的轴向,即上述预设方向x运动;亦即,丝杆300转动时可通过其螺纹槽和啮合部412的连接带动连接件400沿预设方向x运动,进而带动支架200沿预设方向x滑动,以实现摄像头位置的变换。较优地,啮合部412弯折呈上述v形,且其壁厚与基部411一致,即是啮合部412背离丝杆300的一侧具有v形的槽空间。可选地,回弹部410还包括一固定于啮合部412远离基部411一端,并沿预设方向x延伸的延伸部413,进一步可选地,该基部411、啮合部412与延伸部413由同一弹性片形成。
回弹部410由具有回弹能力的弹性材料制成,在支架200或摄像头受到沿预设方向x的外力时,如在摄像头受到地面撞击时,该外力使得回弹部410相对连接部420向背离丝杆300的方向发生弹性弯曲,从而使啮合部412整体可沿预设方向x自其原本位于的一槽位脱离并滑动至另一槽位,以将上述外力卸除。其中,回弹部410与连接部420之间的变形过程以及啮合部412越过丝杆300的螺纹槽的过程,吸收了上述外力冲击的部分能量,在冲量变化相同的条件下,该两过程延长了摄像头实际受冲击的时间,从而使摄像头在该过程中受到的瞬时冲击力较小,故回弹部410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摄像头及支架200和/或电机500和丝杆300的受损程度,以及损坏的概率。在冲击力基本卸除完成后,啮合部412将稳定嵌于上述另一槽位,并与螺纹槽卡合连接;而当冲击力完全卸除后,或冲击力消失时,回弹部410与连接部420恢复原状,即两者的夹角恢复至初始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本实施例中的回弹部410呈图示部分弯折的板状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回弹部410还可是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其与丝杆300装配后,可随丝杆300转动而沿预设方向x有序运动即可,同时在支架200受到预设方向x且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时,其可至少部分发生弹性弯曲,而使得支架200可相对丝杆300发生沿预设方向x的位移即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啮合部412还可以是与丝杆300相适配的螺母,或所述螺母的部分结构,如截面呈半圆或弓形的半螺母结构等;基部411为与啮合部412相连接的v形形状;可理解的,当支架200受到上述外力时,该回弹部410仍然可以对支架200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回弹部410可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x排列的啮合部412,以增加连接件400与丝杆300连接的稳定性。
对于前述连接部420,请继续参阅图4,并结合其他附图,连接部420整体呈一片状或板状结构,其相对回弹部410弯折设置,并相对丝杆300垂直设置;该连接部420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支架200、回弹部410连接,从而使支架200可随连接件400一同沿预设方向x运动。
进一步地,为提升连接件400对支架200受到外力冲击的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20亦是由具有回弹能力的弹性材料制成,在支架200或摄像头受到沿预设方向x的外力时,如在摄像头受到地面撞击时,连接部420靠近支架200的一端相对回弹部410的一端发生弹性弯曲,则支架200可相对回弹部410沿预设方向x发生位移而卸除所述外力。当外力消失时,连接部400则恢复原状。连接部420具有回弹能力的设置,使连接件400在支架200所受外力较小时,不必依靠回弹部410相对连接件420发生形变,从而降低回弹部410塑性形变的概率,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回弹部410的寿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连接部420的厚度设置的相对较大,从而使连接部420的形变发生在回弹部410的形变之后,也即是,在缓冲外力的过程中,回弹部420先滑动至螺纹槽极限位置的槽位,以卸除大部分的外力,再通过连接部420的形变卸除剩余的小部分外力。
进一步地,该连接件400还包括固定部430,上述连接部420通过该固定部430间接与支架200连接。具体地,请参阅图4,同时结合图1至图3,固定部430呈平行于预设方向x延伸的片状或板状结构,其设于支架200与基座100之间,其与支架200之间通过若干对轴、孔配合实现定位,同时以过渡配合的方式设于支架200与基座100的间隙之间,以与支架200保持相对固定;上述连接部420相对固定部430弯折设置,其边缘与固定部430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30、连接部420以及回弹部410由同一弹性片依次折弯形成,且连接部420及回弹部410均与固定部430垂直设置。固定部430的设置可避免连接部420与支架200之间通过焊接、螺接等其他繁琐的工艺固定,而仅通过简单的装配即可使整个连接件400与支架200相对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430亦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支架200。
更进一步地,该连接件400还包括抱紧部440。具体请参阅图4,并结合其他图2,抱紧部440整体呈片状或板状结构,其相对上述固定部430弯折设置,并与该固定部430的边缘连接。支架200面向基座100的一面设有沿上述预设方向x延伸的凹槽230,上述固定部430、连接部420及回弹部410位于该凹槽230与丝杆300之间,抱紧部440紧贴凹槽230靠近丝杆300一侧的槽壁,以强化连接件400与支架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对于上述电机500,请参阅图1至图3,其安装于基座,并与丝杆300的一端连接,该电机500用于驱动丝杆300转动,以使支架200及连接件400沿预设方向x运动,进而使安装于支架200的摄像头可于上述伸出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1包括基座100、支架200、丝杆300、连接件400和电机500。其中,支架200与基座100沿之间沿预设方向x滑动配合,并用于安装功能模组。丝杆300沿预设方向x延伸并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00。连接件400包括连接部420与回弹部410,连接部420的一端与支架200连接,另一端与回弹部410连接;回弹部410与丝杆300配合,以使得回弹部410可在丝杆300转动的过程中沿预设方向x运动。电机500用于驱动丝杆300转动。支架200受到沿预设方向x且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时,回弹部410的至少部分可发生弹性弯曲,以使支架200相对丝杆300发生沿预设方向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以驱动摄像头,且在摄像头伸出移动终端并落地而受地面冲击时,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可依靠回弹部410的弹性,使摄像头随支架200一同向移动终端内部回缩一定距离;在此过程中,回弹部410发生形变和越过丝杆300的螺纹槽,从而可吸收摄像头受的外力的部分能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摄像头和/或电机500和丝杆300受损的程度或概率。故该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可提升摄像头和/或电机500和丝杆300在落地时的安全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由于包括上述功能模组驱动组件,故该移动终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功能模组受损的程度或概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用于安装功能模组;
丝杆,沿预设方向延伸;
连接件,包括回弹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弹部连接,所述回弹部与所述丝杆配合,以使所述回弹部可在所述丝杆转动的过程中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以及
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所述支架受到沿所述预设方向且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时,所述回弹部至少部分可发生弹性弯曲,以使所述支架相对所述丝杆沿所述预设方向发生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包括基部与啮合部,所述丝杆设有螺纹槽;
所述基部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基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啮合部连接;
所述啮合部自所述基部朝靠近所述丝杆的方向凸出,所述啮合部与所述螺纹槽卡合连接;
所述丝杆转动时可通过所述螺纹槽和所述啮合部的连接带动所述连接件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螺纹槽的槽壁抵推所述啮合部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件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回弹部相对所述连接部向背离所述丝杆的方向发生弹性弯曲,以使所述啮合部可自所述螺纹槽的一槽位滑动至所述螺纹槽的另一槽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由具有回弹能力的弹性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丝杆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与连接部之间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支架固定,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回弹部;
所述固定部、所述回弹部与所述连接部由同一弹性片形成,且所述回弹部与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固定部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支架与所述丝杆均安装于所述基座;
所述基座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导槽相适配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导槽;和/或,所述功能模组驱动组件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安装于所述基座并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导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为摄像头、闪光灯与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模组驱动组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