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料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机具有自动制袋、计量、充填、封合、打印批号、切易撕口、计数、分切等功能。工作原理是将复合膜打上批号后先热封成带,有下料装置将物料填充于袋之中,再经过热封合将物料密封于袋之中,再冲切成所需的袋。在粉状或颗粒物料的包装过程中,包装机的送料机构的内部与出料口是平衡的。在负压输送的包装流水线上,必须克服负压所产生的吸力,才能使物料流出。除此之外,在灌料过程中,储料腔内物料过多时,易发生堵塞。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颗粒剂自动颗粒包装机的下料装置[201521041206.5],其包括料斗、下料管和引导管,下料管与料斗固定相连,料斗位于下料管的上面,下料管的下面设有颗粒剂自动颗粒包装机,引导管穿过下料管的中心,其中引导管的一端与下料管的底端持平,下料管的另一端固定于下料管外壁处,引导管为中空管,引导管采用不锈钢,增加其抗冲击性,下料管的上端设有圆口,引导管通过圆口插入到下料管的中心部分,圆口的直径与引导管的外直径相同。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灌料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负压时易将包装袋体吸入送料机构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止负压倒吸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固定有灌料机主体,灌料机主体下端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开闭阀,开闭阀通过变速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开闭阀下方的出口处通过法兰机构安装有防吸筒,防吸筒下方内部布置有若干挡条组成的防吸网,挡条互相平行且宽度由上向下逐步增大,防吸筒内侧设置有阻料环,阻料环沿防吸筒内壁周向分布,阻料环设置在防吸网上方,防吸筒、防吸网和阻料环为一体式结构。防吸筒增大了开闭阀出口处的空间,从而减小了负压,配合内侧的防吸网和阻料环可有效阻挡包装袋和物流倒吸。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开闭阀呈十字形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法兰机构与灌料机主体和防吸筒连接,开闭阀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机构与阀盖和阀座封闭连接,开闭阀的放料腔内设置有转动放料机构。开闭阀上下连通,开闭由转动放料机构控制,两侧的阀盖和阀座将开闭阀封闭,避免物料泄漏。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转动放料机构包括转轴,转轴与变速机构连接且穿插过阀盖和阀座,转轴侧面固定有若干相对转轴中心轴线对称的阀板,阀板远离转轴的一侧中部弯曲设置。阀板相对转轴中心轴线转动,从而逐格排出物料,其下料量容易控制。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阀板两侧分别与阀盖和阀座抵靠而远离转轴的一侧与开闭阀内壁抵靠,开闭阀内部由阀板分隔为若干排料腔。排料腔由阀盖、阀座、阀板和开闭阀内壁封闭而成,每次转动承载定量的物料从下方导出。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开闭阀外侧开有泄压口,泄压口与开闭阀内的排料腔连通。泄压口避免转动放料机构转动过快导致内部负压,对于粉末状的物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阀盖和阀座内侧端面与开闭阀左右两端齐平,阀盖和阀座远离开闭阀的一端分别分布有中心对称的弧形缺口。阀盖和阀座为可拆卸式结构,当开闭阀内部堵塞时可打开阀盖进行疏通。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安装架体包括上框体,上框体拐角处下方分别竖直设置有支撑腿,其中一对相邻的支撑腿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变速机构与驱动电机的横条。安装架体用于支撑灌料机主体,其下方的出料口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上框体内布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中心开有与灌料机主体外侧卡合的安装孔,安装板厚度小于上框体的厚度。安装板用于固定灌料机主体,其边缘与上框体焊接固定。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灌料机主体包括通过法兰机构互相连接的进料筒和储料筒,进料筒整体呈圆锥状且下端设置有储料筒上端贴合的法兰盘,储料筒下端呈圆锥状且储料筒的出料口与开闭阀通过法兰机构连通。灌料机主体上下分为进料筒和储料筒,当物料过多时,大部分重量由安装板承受,避免下层物料受压导致的出料口堵塞。
在上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中,防吸筒外侧套有可相对防吸筒向下伸缩的延长筒。延长筒可伸缩调节,从而减少粉尘颗粒装袋时泄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开闭阀的出口处设置有防吸筒,增大空间减少负压的同时避免包装袋吸入开闭阀内,保证灌装正常进行;灌料机主体分为进料筒和储料筒,避免下层物料受压过大导致堵塞;开闭阀可拆卸,及时清理或更换内部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防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闭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安装架体1、上框体11、支撑腿12、横条13、安装板14、安装孔15、灌料机主体2、进料筒21、储料筒22、开闭阀3、阀盖31、阀座32、泄压口33、弧形缺口34、变速机构4、驱动电机5、法兰机构6、法兰盘61、防吸筒7、挡条71、防吸网72、阻料环73、转动放料机构8、转轴81、阀板82、排料腔83、延长筒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包括安装架体1,安装架体1上固定有灌料机主体2,灌料机主体2下端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开闭阀3,开闭阀3通过变速机构4与驱动电机5连接,开闭阀3下方的出口处通过法兰机构6安装有防吸筒7,防吸筒7下方内部布置有若干挡条71组成的防吸网72,挡条71互相平行且宽度由上向下逐步增大,防吸筒7内侧设置有阻料环73,阻料环73沿防吸筒7内壁周向分布,阻料环73设置在防吸网72上方,防吸筒7、防吸网72和阻料环73为一体式结构。物料输入灌料机主体2内,由开闭阀3控制落料,驱动电机5转动带动开闭阀3下料。
具体地,开闭阀3呈十字形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法兰机构6与灌料机主体2和防吸筒7连接,开闭阀3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机构6与阀盖31和阀座32封闭连接,开闭阀3的放料腔内设置有转动放料机构8。开闭阀3内部放置的转动放料机构8由驱动电机5提供转动力,从而实现灌料机的均匀落料。
深入地,转动放料机构8包括转轴81,转轴81与变速机构4连接且穿插过阀盖31和阀座32,转轴81侧面固定有若干相对转轴81中心轴线对称的阀板82,阀板82远离转轴81的一侧中部弯曲设置。阀板82中部弯曲方向与其转动方向相反,转动时将物料集中到阀板82中部,之后从下方出料口导出,避免开闭阀3内部物料积存。
进一步地,阀板82两侧分别与阀盖31和阀座32抵靠而远离转轴81的一侧与开闭阀3内壁抵靠,开闭阀3内部由阀板82分隔为若干排料腔83。根据阀板82划分排料腔83,每次输出定量的物料,多个阀板82对于开闭阀3起到多重封闭作用。
更进一步地,开闭阀3外侧开有泄压口33,泄压口33与开闭阀3内的排料腔83连通。转动放料机构8工作时,阀盖31下方产生负压,导致上下产生压差,泄压口33防止压差过大导致物料飞溅。
除此之外,阀盖31和阀座32内侧端面与开闭阀3左右两端齐平,阀盖31和阀座32远离开闭阀3的一端分别分布有中心对称的弧形缺口34。弧形缺口34方便操作者拆卸阀盖31或阀座32,阀盖31和阀座32相对开闭阀3对称设置且中心分别开有与转轴81相对的孔槽。
同时,安装架体1包括上框体11,上框体11拐角处下方分别竖直设置有支撑腿12,其中一对相邻的支撑腿12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变速机构4与驱动电机5的横条13。安装架体1支撑安装架体1,上框体11为方形用于固定安装板14,承载灌料机大部分重量。
可见地,上框体11内布置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中心开有与灌料机主体2外侧卡合的安装孔15,安装板14厚度小于上框体11的厚度。安装板14边缘与上框体11内侧卡紧,通过焊接固定,中心的安装孔15与灌料机主体2的储料筒22配合。
很明显,灌料机主体2包括通过法兰机构6互相连接的进料筒21和储料筒22,进料筒21整体呈圆锥状且下端设置有储料筒22上端贴合的法兰盘61,储料筒22下端呈圆锥状且储料筒22的出料口与开闭阀3通过法兰机构6连通。进料筒21和储料筒22之间的法兰机构6设置在安装板14的安装孔15上方。
优选地,防吸筒7外侧套有可相对防吸筒7向下伸缩的延长筒9。延长筒9向下延长进一步增加防吸筒7内部空间。在灌料时,延长筒9也可减少物料的飞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灌料机主体2由开闭阀3控制下料,其中开闭阀3的出口处设置防吸筒7增大空间,减小负压。防吸筒7内侧的阻料环73和防吸网72进一步避免物料和包装袋负压倒吸。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安装架体1、上框体11、支撑腿12、横条13、安装板14、安装孔15、灌料机主体2、进料筒21、储料筒22、开闭阀3、阀盖31、阀座32、泄压口33、弧形缺口34、变速机构4、驱动电机5、法兰机构6、法兰盘61、防吸筒7、挡条71、防吸网72、阻料环73、转动放料机构8、转轴81、阀板82、排料腔83、延长筒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1.一种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包括安装架体(1),所述的安装架体(1)上固定有灌料机主体(2),所述的灌料机主体(2)下端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开闭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闭阀(3)通过变速机构(4)与驱动电机(5)连接,所述的开闭阀(3)下方的出口处通过法兰机构(6)安装有防吸筒(7),所述的防吸筒(7)下方内部布置有若干挡条(71)组成的防吸网(72),所述的防吸网(72)中的挡条(71)平行排布或横竖交错,所述的挡条(71)互相平行且宽度由上向下逐步增大,所述的防吸筒(7)内侧设置有阻料环(73),所述的阻料环(73)沿防吸筒(7)内壁周向分布,所述的阻料环(73)设置在防吸网(72)上方,所述的防吸筒(7)、防吸网(72)和阻料环(73)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闭阀(3)呈十字形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法兰机构(6)与灌料机主体(2)和防吸筒(7)连接,所述的开闭阀(3)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机构(6)与阀盖(31)和阀座(32)封闭连接,所述的开闭阀(3)的放料腔内设置有转动放料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放料机构(8)包括转轴(81),所述的转轴(81)与变速机构(4)连接且穿插过阀盖(31)和阀座(32),所述的转轴(81)侧面固定有若干相对转轴(81)中心轴线对称的阀板(82),所述的阀板(82)远离转轴(81)的一侧中部弯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82)两侧分别与阀盖(31)和阀座(32)抵靠而远离转轴(81)的一侧与开闭阀(3)内壁抵靠,所述的开闭阀(3)内部由阀板(82)分隔为若干排料腔(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闭阀(3)外侧开有泄压口(33),所述的泄压口(33)与开闭阀(3)内的排料腔(8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31)和阀座(32)内侧端面与开闭阀(3)左右两端齐平,所述的阀盖(31)和阀座(32)远离开闭阀(3)的一端分别分布有中心对称的弧形缺口(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体(1)包括上框体(11),所述的上框体(11)拐角处下方分别竖直设置有支撑腿(12),其中一对相邻的支撑腿(12)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变速机构(4)与驱动电机(5)的横条(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体(11)内布置有安装板(14),所述的安装板(14)中心开有与灌料机主体(2)外侧卡合的安装孔(15),所述的安装板(14)厚度小于上框体(11)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料机主体(2)包括通过法兰机构(6)互相连接的进料筒(21)和储料筒(22),所述的进料筒(21)整体呈圆锥状且下端设置有储料筒(22)上端贴合的法兰盘(61),所述的储料筒(22)下端呈圆锥状且所述的储料筒(22)的出料口与开闭阀(3)通过法兰机构(6)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料机下料防倒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吸筒(7)外侧套有可相对防吸筒(7)向下伸缩的延长筒(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