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7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属于调配罐供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调配罐又名拌料缸、混料缸,有节能、耐腐蚀、生产能力强、清洗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主要用于乳品和食糖及其它元素和各种药物再配合后进行搅拌均匀作用,是乳品、饮料、制药厂不可缺少的设备,采用材质为sus304或316不锈钢,调配罐根据用途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用于制药药液调配系统,常称为配液罐、浓配罐、稀配罐、不锈钢配液罐、卫生级配液罐、针剂配液罐、制药卫生级配液罐等,食乳品行业有的称为调配罐、配制罐或者无菌配液罐,根据配液罐的容积分为实验室用配液罐、中试配液罐、大型配液罐,根据是否可以移动可分为固定式配液罐和移动式配液罐,有的也是可拆式配液罐,根据搅拌形式的不同又有磁力搅拌配液罐和搅拌叶式配液罐,也有缓冲配液罐,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层配液罐、保温搅拌配液罐、三层保温配液罐。

传统的大型调配罐大多通过水泵持续抽水,或通过其他特殊装置吊装盛有水的容器将水注入罐中,这种注水方式较为复杂,耗能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处理箱、虹吸管、承载台以及扶梯,所述承载台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处理箱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左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处理箱上表面中间安装有水泵,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右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泵内的叶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右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泵上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从储水箱后表面上端通入储水箱内,所述承载台前表面的左侧安装有扶梯,所述扶梯的左方设置有调配罐,所述虹吸管的左端设置在调配罐内,所述虹吸管的右端设置在储水箱内,所述虹吸管的顶端安装有密封阀一,所述虹吸管的左端安装有密封阀三,所述虹吸管的右端安装有密封阀二,所述密封阀一上端安装有漏斗,所述漏斗顶端安装有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通过焊接与四个支撑柱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净化器和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上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盖下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表面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管右端的高度高于调配罐内部顶端的高度,所述虹吸管的左端位于调配罐内部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通过设计一种通过虹吸原理向调配罐进行注水的供水装置,可以简化调配罐的供水操作流程,同时降低供水能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的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2-处理箱、3-承载台、4-支撑柱、5-底板、6-电动机、7-水泵、8-进水管、9-出水管、10-扶梯、11-虹吸管、12-密封阀一、13-漏斗、14-顶盖、15-密封阀二、16-密封阀三、17-调配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调配罐17用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处理箱2、虹吸管11、承载台3以及扶梯10,承载台3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下端安装有底板5,处理箱2安装在底板5的上表面,处理箱2上表面左侧安装有电动机6,处理箱2上表面中间安装有水泵7,处理箱2上表面右侧安装有进水管8,电动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泵7内的叶轮轴固定连接,水泵7右端设有进水口,水泵7上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管8连接,出水口与出水管9连接,出水管9的上端从储水箱1后表面上端通入储水箱1内,承载台3前表面的左侧安装有扶梯10,扶梯10的左方设置有调配罐17,虹吸管11的左端设置在调配罐17内,虹吸管11的右端设置在储水箱1内,虹吸管11的顶端安装有密封阀一12,虹吸管11的左端安装有密封阀三16,虹吸管11的右端安装有密封阀二15,密封阀一12上端安装有漏斗13,漏斗13顶端安装有顶盖14。

底板5通过焊接与四个支撑柱4固定连接在一起,焊接的连接方式可以确保底板5与支撑柱4之间的连接强度,使连接处不容易产生疲劳断裂。

处理箱2与外部水源连接,处理箱2内设置有净化器和过滤器,用于过滤水源供水中的杂质,并对水体进行净化,防止污染调配罐17。

漏斗13上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顶盖14下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可以确保顶盖14不容易从漏斗13顶端脱落,起到防尘作用。

顶盖14上表面设有把手,方便将顶盖14从漏斗13上拧下。

虹吸管11右端的高度高于调配罐17内部顶端的高度,虹吸管11的左端位于调配罐17内部的底端,用于通过虹吸原理使储水箱1中的水进入调配罐17中。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水源供水进入处理箱2中,处理箱2中的净化器和过滤器对水进行净化和过滤,然后电动机6带动水泵7工作,水泵7将处理箱2中处理过的水通过进水管8和出水管9泵入储水箱1中,密封阀一12、密封阀二15以及密封阀三16初始状态均为关闭,需要对调配罐17进行供水时,操作人员利用扶梯10攀爬至承载台3上,然后用手握住顶盖14的把手,打开顶盖14,然后打开密封阀一12,通过漏斗13向虹吸管11内注水,虹吸管11内水满时,关闭密封阀一12,将顶盖14重新安装到漏斗13顶端,然后同时打开密封阀二15和密封阀三16,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储水箱1中的水经过虹吸管11自动注入到调配罐17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处理箱、虹吸管、承载台以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处理箱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左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处理箱上表面中间安装有水泵,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右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泵内的叶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右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泵上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从储水箱后表面上端通入储水箱内,所述承载台前表面的左侧安装有扶梯,所述扶梯的左方设置有调配罐,所述虹吸管的左端设置在调配罐内,所述虹吸管的右端设置在储水箱内,所述虹吸管的顶端安装有密封阀一,所述虹吸管的左端安装有密封阀三,所述虹吸管的右端安装有密封阀二,所述密封阀一上端安装有漏斗,所述漏斗顶端安装有顶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通过焊接与四个支撑柱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净化器和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上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盖下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表面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右端的高度高于调配罐内部顶端的高度,所述虹吸管的左端位于调配罐内部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配罐用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处理箱、虹吸管、承载台以及扶梯,所述承载台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处理箱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左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处理箱上表面中间安装有水泵,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右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泵内的叶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右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泵上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一种通过虹吸原理向调配罐进行注水的供水装置,可以简化调配罐的供水操作流程,同时降低供水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协和制药厂
技术研发日:2020.09.12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60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