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3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多场合下,例如电影、短视频、电视节目等拍摄场景中,会需要用户根据拍摄目标与相机的距离实时手动调节对焦或变焦,对操作经验要求很高,并且难以准确地测算拍摄目标与相机之间的实施距离,导致对焦或变焦的调节效果较差,容易出现焦点模糊、成像不清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包括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用于检测被摄物体与所述测距装置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所述测距装置设置有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在获取到所述实时距离信息后能够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被操作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能够通过测距装置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并通过第一接口将该实时距离信息传输至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不仅能节省人力,还能使对焦和/或变焦更加准确,以使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本申请的拍摄辅助结构还能够根据用户对控制装置的操作实现驱动装置对镜头的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以在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的效果不符合预期时能够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拍摄辅助结构还包括第一传输件及第二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传输件用于传输所述实时距离信息至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传输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传输件用于传输电能至所述测距装置。所述第一传输件与所述第二传输件还共同用于传输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及共同用于传输电能至所述驱动装置。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件包括线缆或无线传输模块,和/或,所述第二传输件包括线缆或无线传输模块。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以及l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云台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均安装在所述云台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云台电连接。所述云台用于对所述拍摄装置进行增稳和/或拍摄角度的调节。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云台的遥控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遥控设备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遥控设备电连接。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还包括控制键。所述控制键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进入校准模式以及根据第二操作切换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当所述驱动装置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当所述驱动装置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控制键包括按钮、旋钮、滑动开关、虚拟触摸键中的任意一种。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还包括指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驱动装置的当前状态,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或待标定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待标定模式包括指示所述驱动装置未进入所述校准模式。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控制键和所述指示单元位于所述测距装置的顶部。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控制键和所述指示单元位于所述测距装置的任一侧面。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设有预设夹角,以使得所述发射单元的光轴的延长线与所述拍摄装置的光轴的延长线在预设位置交叉。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安装在所述拍摄装置的顶部、任一侧面或底部。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拍摄辅助结构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将所述测距装置与待连接部件连接。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结合件、压紧件及锁紧件。所述结合件的一端与所述测距装置抵接,所述结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待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压紧件安装在所述结合件的第一侧。所述锁紧件自所述结合件的第二侧安装在所述结合件中,并从所述结合件的第一侧穿出与所述测距装置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压紧件能够相对所述结合件转动,以调节与所述待连接部件之间的抵触力的大小。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结合件的第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侧面为斜面,用于与所述待连接部件抵接,以防止所述测距装置相对于所述待连接部件旋转。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待连接部件包括所述拍摄装置。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待连接部件,所述待连接部件包括安装件及紧固件,所述安装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紧固件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件中,并穿设所述安装件的第二端以与所述拍摄装置锁紧。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拍摄辅助结构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拍摄辅助结构电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被操作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云台,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云台的轴臂上,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云台的支撑机构或任意轴臂上,所述测距装置安装在所述拍摄装置或所述云台的轴臂上。

在某些所述方式中,所述云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能够通过所述拍摄辅助结构的第二传输件为所述测距装置和/或所述驱动装置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拍摄设备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拍摄装置,通过测距装置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并将该实时距离信息传输至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不仅能节省人力,还能使对焦和/或变焦更加准确,以使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本申请的拍摄设备还能够根据用户对控制装置的操作实现驱动装置对镜头的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以在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的效果不符合预期时能够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装置的光轴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辅助结构100,拍摄辅助结构100包括测距装置10。测距装置10用于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请结合图3及图4,测距装置10设置有第一接口11及第二接口12。第一接口11用于与驱动装置200电连接,驱动装置200在获取到实时距离信息后能够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第二接口12用于与控制装置300电连接,在控制装置300被操作时,驱动装置200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其中,测距装置10可以是一种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单点式测距传感器或者3d测距传感器。具体地,距离传感器可以为时间飞行(timeofflight,tof)测距传感器、结构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雷达测传感器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可以是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类型的接口,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接口11可以通过具有与第一接口11相匹配的接头的线缆60与驱动装置200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图未示出)与驱动装置200无线连接。第二接口12可以通过具有与第二接口12相匹配的接头的线缆60与控制装置300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驱动装置200无线连接。

拍摄装置400包括相机、摄像机、手机、ipad等具备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包括处理器(图未示出)、驱动电机210、和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210上的驱动齿轮220。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的外周壁上套设有跟焦环420,跟焦环420上设置有多个齿,驱动齿轮220上的齿与跟焦环420上的齿啮合,驱动齿轮220转动能够带动跟焦环420转动,从而带动与跟焦环420固定连接的镜头410转动从而实现对焦或变焦。实时距离信息可以是测距装置10感测的与距离相关的感测数据,也可以是测距装置10根据其自身感测的与距离相关的感测数据计算出的实时距离值。当实时距离信息为实时距离值时,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能够根据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直接计算出驱动电机210的实时输出力矩。当实时距离信息为感测数据时,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先根据感测数据计算出拍摄装置400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值,再根据该实时距离值计算出驱动电机210的实时输出力矩。无论是采用上述哪种方式获得实时输出力矩,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都能够控制驱动电机210以实时输出力矩带动驱动齿轮220转动,使驱动齿轮220带动跟焦环420转动,以带动与跟焦环420固定连接的镜头410转动,从而实现拍摄装置400的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如此,不仅能够节省人力,通过测距装置10获取的被摄物体与拍摄装置40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更加准确,使对焦和/或变焦的调节更加准确,进而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可以是拨轮、旋钮、滑动开关、虚拟触摸键中的任意一种。控制装置300被用户操作后产生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能够通过第二接口12传输至测距装置10,再由第一接口11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使驱动装置200能够根据用户操作控制装置300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能够在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无法选取到目标对焦点时人为地选取目标对焦点,使对焦和/或变焦的位置符合用户的预期,避免镜头410没有对焦和/或变焦到预期的位置导致拍摄的图像清晰度较低。

本申请的拍摄辅助结构100能够通过测距装置10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并通过第一接口11将该实时距离信息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使驱动装置200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不仅能节省人力,还能使对焦和/或变焦更加准确,以使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本申请的拍摄辅助结构100还能够根据用户对控制装置300的操作实现驱动装置200对镜头410的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以在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的效果不符合预期时能够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距装置10包括发射单元13和接收单元14。发射单元13能够发射检测信号至被摄物体,被摄物体能够反射检测信号,接收单元14能够接收由被摄物体反射的检测信号,测距装置10能够记录发射单元13发射检测信号的时间及接收单元14接收到反射回的检测信号的时间,以根据发射检测信号的时间、接收到反射回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及检测信号的速度获取测距装置10与被摄物体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

例如,当测距装置10为tof测距传感器时,发射单元13朝被摄物体发射光脉冲,接收单元14接收由被摄物体反射的光脉冲,测距装置10分别记录发射单元13发射光脉冲的时间及接收单元14接收到光脉冲的时间,以根据发射光脉冲的时间、接收到光脉冲的时间、及光速获取测距装置10与被摄物体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

再例如,当测距装置10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时,发射单元13朝被摄物体发射超声波信号,接收单元14接收由被摄物体反射的超声波信号,测距装置10分别记录发射单元13发射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及接收单元14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以根据发射超声波信号的时间、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及声速获取测距装置10与被摄物体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

请结合图5,其中,发射单元13的光轴oo1与水平面h之间设有预设夹角α,以使得发射单元13的光轴的延长线与拍摄装置400的光轴oo2的延长线在预设位置交叉,即确保拍摄装置400的拍摄区域与测距装置10的检测区域能够部分重合,使拍摄区域内的被摄物体能够被测距装置10检测到。预设夹角可以是1°到30°度之间的任意值,例如,预设夹角为1°、2°、3°、4°、5°、6°、7°、8°、9°、10°、11°、14°、15°、16°、17°、18°、19°、20°、21°、23°、25°、28°、29°、30°等,在此不一一列举。预设位置可以是距离拍摄装置400的2米、3米、4米、5米、6米等的位置处。

请参阅图1,测距装置10可以安装在拍摄装置400的顶部、任一侧面或底部,只需确保发射单元13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设有预设夹角即可。通常地,在拍摄装置400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其他设备的热靴或冷靴,测距装置10能够安装在拍摄装置400的顶部并与拍摄装置400的热靴或冷靴连接。测距装置10也可以配合夹持结构使用夹持在拍摄装置400的顶部、任一侧面或底部。

请参阅图3及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距装置10还可包括控制键15。控制键15可以位于测距装置10的顶部、底部或任一侧面。控制键15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控制驱动装置200进入校准模式以及根据第二操作切换驱动装置200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当驱动装置200在第一工作模式时,驱动装置200用于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此时,驱动装置200不依赖控制装置300的控制,而是自动根据实时距离信息来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

当驱动装置200在第二工作模式时,驱动装置200根据控制装置300的控制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此时,驱动装置200不再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而是响应用户对控制装置300的操作。

其中,控制键15包括按钮、旋钮、滑动开关、虚拟触摸键中的任意一种。以控制键为按钮为例,第一操作可以是双击按钮,第二操作可以是单击按钮。在进行第一操作后,能够主动控制驱动装置200进入校准模式,在校准模式下可以根据拍摄装置400当前配置的镜头410的焦距或焦段校准驱动装置200,使驱动装置200适配拍摄装置400当前配置的镜头410。在进行第二操作后,能够切换驱动装置200的工作模式,例如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或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以根据需求自动或手动控制驱动装置200,以实现自动或手动对焦和/或变焦。

请参阅图3及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距装置10还可包括指示单元16。指示单元16可以位于测距装置10的顶部、底部或任一侧面。指示单元16用于指示驱动装置200的当前状态,即用于指示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或待标定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待标定模式包括指示驱动装置200未进入校准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驱动装置200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对焦和/或变焦时,需要先进行标定操作,此时指示单元16指示驱动装置200当前处于待标定模式。若驱动装置200在进行标定前没有被校准,则可以通过对控制键15进行第一操作使驱动装置200进入校准模式以校准驱动装置200,或者驱动装置200自动进入校准模式。当驱动装置200已校准时,可以进行标定操作。在标定时,需要使驱动装置200控制镜头410在至少两个对焦标定点完成合焦,从而完成测距装置10或拍摄装置400与被摄目标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与驱动装置200的驱动电机210转动位置的映射关系的标定。在完成标定后,驱动装置200的工作模式自动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或者手动将驱动装置200的工作模式自动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此时指示单元16对应地指示驱动装置200的当前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6为显示屏,显示屏能够通过文字和/或图像指示驱动装置200的当前状态。此时,指示单元16可以安装在测距装置10的顶部或任一侧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6为声音提示器,例如扬声器,声音提示器能够通过语音播报指示驱动装置200的当前状态。此时,指示单元16可以安装在测距装置10的顶部、底部或任一侧面。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6为指示灯,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的颜色和/或指示灯的闪烁规律(例如闪烁频率)指示驱动装置200的当前状态。例如指示灯能够保持绿灯常亮以指示驱动装置200在第一工作模式,指示灯能够保持黄灯常亮以指示驱动装置200在第二工作模式,指示灯能够保持红灯常亮以指示驱动装置200在待标定模式。当需要使用驱动装置200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对焦和/或变焦时,若没有进行过标定,则指示灯保持红灯常亮。当标定完成后,指示灯根据驱动装置200的当前状态由红灯常亮变为黄灯常亮或绿灯常亮。当驱动装置200由第一工作模式变为第二工作模式时,指示灯由绿灯常亮变为黄灯常亮。当驱动装置200由第二工作模式变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指示灯由黄灯常亮变为绿灯常亮。当然,这里仅仅是以黄灯、绿灯、红灯为示例区分指示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待标定模式,实际可以采用其他的不同颜色来区分指示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待标定模式,只要三种模式对应的颜色彼此不同即可。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拍摄辅助结构100还可包括第一传输件20及第二传输件30。请结合图3及图4,第一传输件20电连接第一接口11与驱动装置200,第一传输件20用于传输实时距离信息至驱动装置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件20包括线缆60,该线缆60至少一端的接头能够与第一接口11相匹配,使第一传输件20能够与第一接口11连接,以将测距装置10检测到的实时距离信息传输至驱动装置200。线缆60传输的方式能够保证传输效率稳定,信号强度不受干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件20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例如第一传输件20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以及l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制。第一传输件20能够将测距装置10检测到的实时距离信息以无线信号的方式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使驱动装置200可以更加灵活地设置在不同位置处,避免复杂的接线连接。

第二传输件30电连接第二接口12与控制装置300,第二传输件30用于传输电能至测距装置10。第一传输件20与第二传输件30还共同用于传输控制装置300的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200、及共同用于传输电能至驱动装置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输件30包括线缆60,该线缆60至少一端的接头能够与第二接口12相匹配,使第二传输件30能够与第二接口12连接,以将操作控制装置300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测距装置10,再由测距装置10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以通过操作控制装置300使驱动装置300驱动镜头410运动实现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线缆60传输的方式能够保证传输效率稳定,信号强度不受干扰。当控制装置300包括电源600时,或者控制装置300与电源600电连接时,再或者控制装置300与包括电源600的设备电连接时,第二传输件30还能够传输电能至测距装置10,以为测距装置10提供电能。当测距装置10通电时,测距装置10还能够通过第一传输件20传输电能至驱动装置200,以为驱动装置200提供电能。即电能可通过第二传输件30直接传输至测距装置10,和/或经过第二传输件30经由测距装置10,再经由第一传输件20传输至驱动装置20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输件30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例如第二传输件30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以及l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制。第二传输件30能够将操作控制装置300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测距装置10,再由测距装置10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以通过操作控制装置300使驱动装置200驱动镜头410运动实现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当第二传输件30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时,第二传输件30能够将控制信号以无线信号的方式传输至测距装置10,再由测距装置10通过第一传输件20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驱动装置200,控制装置300可以更加灵活地设置在不同位置处,避免复杂的接线连接。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12可用于与云台500电连接。控制装置300和拍摄装置400均安装在云台500上,驱动装置200也可以安装在云台500上。云台500用于对拍摄装置400进行增稳,以确保拍摄画面稳定不晃动。云台500还用于拍摄角度的调节,即能够通过云台500调节安装在云台500上的拍摄装置400的拍摄角度,使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能够对准目标拍摄位置。控制装置300与云台500电连接,使用户操作控制装置300产生的控制信号能够依次经由云台500、第二传输件30、第二接口12、测距装置10、第一接口11、及第一传输件20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使用户能直接在云台500上操作控制装置300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12可以与云台500的遥控设备(图未示出)电连接,控制装置300安装在遥控设备上。云台500的遥控设备可以是控制云台500的遥控器,还可以是设有能够控制云台500的应用程序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在一些拍摄场景中,当拍摄装置400和装有拍摄装置400的云台500的位置距离用户较远时,可以通过操作遥控设备在距离云台500较远的位置处控制云台500调整拍摄装置400的拍摄角度,还可以通过操作云台500的遥控设备上的控制装置300在距离云台500较远的位置处进行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拍摄辅助结构100还包括安装组件40a。请结合图6,安装组件40a包括连接部件40,连接部件40用于将测距装置10与待连接部件50连接。

连接部件40可包括结合件41、压紧件43、及锁紧件45。

结合件41的一端与测距装置10抵接,结合件41的另一端与待连接部件50连接。结合件41的第一侧411设有凸台415,凸台415的侧面为斜面,用于与待连接部件50抵接,以防止测距装置10相对于待连接部件50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待连接部件50具有燕尾槽结构,结合件41的一部分伸入到燕尾槽中,与燕尾槽卡合。进一步地,燕尾槽的内壁可设有斜面,凸台415侧面的斜面与燕尾槽内壁的斜面抵接,以防止测距装置10相对于待连接部件50旋转。

压紧件43安装在结合件41的第一侧411,锁紧件45自结合件41的第二侧413安装在结合件41中,并从结合件41的第一侧411穿出而与测距装置10可拆卸连接。压紧件43能够相对结合件41转动,以调节与待连接部件50之间的抵触力的大小,使压紧件43与待连接部件50之间具有较大的抵触力,使结合件41无法相对待连接部件50移动,以使连接部件40牢固地安装在待连接部件50上。相反地,压紧件43能够相对结合件41转动(与加大抵触力采用的转动反向相反),可使压紧件43与待连接部件50之间的抵触力减小,使结合件41能够相对待连接部件50移动,以便于调整连接部件40相对待连接部件50的位置或拆卸连接部件40。

当需要将连接部件40从待连接部件50上拆卸时,只需以减小压紧件43与待连接部件50之间的抵触力,使结合件41能够相对待连接部件50移动,再解除结合件41与待连接部件50的抵接,即可实现连接部件40的快速拆卸。当需要将连接部件40安装在待连接部件50上时,只需使结合件41与待连接部件50抵接,再增大压紧件43与待连接部件50之间的抵触力,使结合件41无法相对待连接部件50移动,即可实现连接部件40的快速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连接部件50可以是拍摄装置400。换句话说,拍摄装置400上设置燕尾槽结构(冷靴结构),连接部件40可以直接安装在拍摄装置400上,例如连接部件40可以直接安装在拍摄装置400的热靴结构或冷靴结构上。此时,拍摄辅助结构100可适用于可设置冷靴结构的拍摄装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6,待连接部件50包括安装件51及紧固件53。安装件51的第一端511与连接部件40连接,紧固件53部分收容在安装件51中,并穿设安装件51的第二端513以与拍摄装置400锁紧。例如,安装件51的第一端511设有燕尾槽,拍摄装置400上设有螺纹结构,紧固件53为螺钉。连接部件40中的结合件41与燕尾槽卡合,再由压紧件43压紧,以实现连接部件40与待连接部件50的固定连接。螺钉部分收容在安装件51中,螺钉的螺杆穿设安装件51的第二端513并与拍摄装置400上的螺纹结构配合,通过锁紧螺钉实现待连接部件50与拍摄装置400的固定连接。此时,拍摄辅助结构100可适用于没有设置冷靴结构的拍摄装置,拍摄装置只需设计预留的螺纹孔与紧固件53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拍摄设备1000。拍摄设备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拍摄辅助结构100及驱动装置200。驱动装置200与拍摄辅助结构100电连接,在获取到所述实时距离信息时,驱动装置200能够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也就是说,驱动装置200可用于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包括处理器、驱动电机210、和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210上的驱动齿轮220。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的外周壁上套设有跟焦环420,跟焦环420上设置有多个齿,驱动齿轮220上的齿与跟焦环420上的齿啮合,驱动齿轮220转动能够带动跟焦环420转动,从而带动与跟焦环420固定连接的镜头410转动从而实现对焦或变焦。实时距离信息可以是测距装置10感测的与距离相关的感测数据,也可以是测距装置10根据其自身感测的与距离相关的感测数据计算出的实时距离值。当实时距离信息为实时距离值时,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能够根据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直接计算出驱动电机210的实时输出力矩。当实时距离信息为感测数据时,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先根据感测数据计算出拍摄装置400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值,再根据该实时距离值计算出驱动电机210的实时输出力矩。无论是采用上述哪种方式获得实时输出力矩,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都能够控制驱动电机210以实时输出力矩带动驱动齿轮220转动,使驱动齿轮220带动跟焦环420转动,以带动与跟焦环420固定连接的镜头410转动,从而实现拍摄装置400的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如此,不仅能够节省人力,通过测距装置10获取的被摄物体与拍摄装置40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更加准确,使对焦和/或变焦的调节更加准确,进而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拍摄设备1000还可包括控制装置300。控制装置300与拍摄辅助结构100电连接,在控制装置300被操作时,驱动装置200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可以是拨轮、旋钮、滑动开关、虚拟触摸键中的任意一种。控制装置300被用户操作后产生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能够通过第二接口12传输至测距装置10,再由第一接口11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使驱动装置200能够根据用户操作控制装置300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能够在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无法选取到目标对焦点时人为地选取目标对焦点,使对焦和/或变焦的位置符合用户的预期,避免镜头410没有对焦和/或变焦到预期的位置导致拍摄的图像清晰度较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拍摄设备1000还可包括云台500,驱动装置200安装在云台500的轴臂510上,控制装置300安装在云台500的支撑机构520或任意轴臂510上,测距装置10安装在拍摄装置400或云台500的轴臂510上。云台500用于对拍摄装置400进行增稳及对拍摄角度的调节。其中,云台500的支撑机构520包括云台500的手持部。

云台500可以是单轴云台,双轴云台、三轴云台、四轴云台等,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台500为三轴云台,测距装置10可以安装在云台500航向轴的轴臂510上,驱动装置200可以安装在云台500横滚轴的轴臂510上,控制装置300可以安装在云台500俯仰轴的轴臂5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台500包括电源600,电源600能够通过拍摄辅助结构100的第二传输件30为测距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200供电。具体地,电源600能够通过第二传输件30直接为测距装置10供电。电源600还能够通过第二传输件30为测距装置10供电,再由测距装置10通过第一传输件20为驱动装置200供电,即电源600间接为驱动装置200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拍摄设备1000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拍摄装置400,通过测距装置10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10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并将该实时距离信息传输至驱动装置200,使驱动装置200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400的镜头410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不仅能节省人力,还能使对焦和/或变焦更加准确,以使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本申请的拍摄辅助结构100还能够根据用户对控制装置300的操作实现驱动装置200对镜头410的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以在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的效果不符合预期时能够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技术特征:

1.一种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用于检测被摄物体与所述测距装置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所述测距装置设置有:

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在获取到所述实时距离信息后能够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及

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被操作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辅助结构还包括:

第一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传输件用于传输所述实时距离信息至所述驱动装置;

第二传输件,所述第二传输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传输件用于传输电能至所述测距装置;

所述第一传输件与所述第二传输件还共同用于传输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及共同用于传输电能至所述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件包括线缆或无线传输模块,和/或,所述第二传输件包括线缆或无线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以及l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云台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均安装在所述云台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云台电连接,所述云台用于对所述拍摄装置进行增稳和/或拍摄角度的调节;或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云台的遥控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遥控设备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遥控设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还包括控制键,所述控制键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进入校准模式以及根据第二操作切换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当所述驱动装置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

当所述驱动装置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键包括按钮、旋钮、滑动开关、虚拟触摸键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还包括指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驱动装置的当前状态,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或待标定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待标定模式包括指示所述驱动装置未进入所述校准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键和所述指示单元位于所述测距装置的顶部;或

所述控制键和所述指示单元位于所述测距装置的任一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设有预设夹角,以使得所述发射单元的光轴的延长线与所述拍摄装置的光轴的延长线在预设位置交叉;所述测距装置安装在所述拍摄装置的顶部、任一侧面或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辅助结构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将所述测距装置与待连接部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结合件,所述结合件的一端与所述测距装置抵接,所述结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待连接部件连接;

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安装在所述结合件的第一侧;及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自所述结合件的第二侧安装在所述结合件中,并从所述结合件的第一侧穿出与所述测距装置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压紧件能够相对所述结合件转动,以调节与所述待连接部件之间的抵触力的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的第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侧面为斜面,用于与所述待连接部件抵接,以防止所述测距装置相对于所述待连接部件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连接部件包括所述拍摄装置;或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待连接部件,所述待连接部件包括安装件及紧固件,所述安装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紧固件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件中,并穿设所述安装件的第二端以与所述拍摄装置锁紧。

14.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辅助结构;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拍摄辅助结构电连接,在获取到所述实时距离信息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拍摄辅助结构电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被操作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云台,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云台的轴臂上,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云台的支撑机构或任意轴臂上,所述测距装置安装在所述拍摄装置或所述云台的轴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能够通过所述拍摄辅助结构的第二传输件为所述测距装置和/或所述驱动装置供电。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设备。拍摄辅助结构包括测距装置。测距装置用于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之间的实时距离信息,测距装置设置有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用于与驱动装置电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在获取到实时距离信息后能够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第二接口用于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装置被操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手动对焦和/或手动变焦。本申请的拍摄辅助结构及拍摄设备通过测距装置检测被摄物体与测距装置之间的实时距离,并将实时距离信息传输至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根据实时距离信息驱动拍摄装置的镜头运动以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变焦,使对焦和/或变焦更加准确,拍摄的图像更清晰。

技术研发人员:杨乃旭;徐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60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