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属于连接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经常发生因无法调整安装角度而影响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的问题甚至存在无法安装的情况,尤其针对安装空间有限的管道进行安装抗震支架过程中,其连接件无法调整安装角度问题将会极大的影响抗震支架的安装质量与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述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包括竖向转动机构、连接机构、横向转动机构、齿轮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竖向转动机构与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连接机构与齿轮定位装置连接,连接机构与定位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述竖向转动机构包括带轴承套支架一、固定轴一、锥齿轮一、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的一端与固定轴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轴一的中间与带轴承套支架一的一端轴承连接,固定轴一的另一端与锥齿轮一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锥齿轮二、带轴承套支架二、连接轴、齿轮一、连接角架,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相啮合,锥齿轮二与连接轴的一端键连接,连接轴的中间与带轴承套支架二的一端轴承连接,带轴承套支架二的另一端与连接角架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齿轮一键连接,齿轮一与齿轮定位装置相连接,齿轮定位装置与连接角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连接角架包括述通孔一、方形通孔、燕尾槽一、盲孔一,连接角架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一,通孔一外围具有多个盲孔一,盲孔一对称设置,连接角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方形通孔,连接角架设置有燕尾槽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述横向转动机构包括齿轮二、带轴承套支架三、固定轴二、自由转动连接架,带轴承套支架三的一端与连接角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带轴承套支架三的另一端与固定轴二轴承连接,固定轴二的中间与自由转动连接架键连接,固定轴二的另一端与齿轮二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述齿轮定位装置包括齿轮定位块、连接杆、高弹弹簧、拉手、盲孔二,齿轮定位块的一端与齿轮一相适应,齿轮定位块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穿过通孔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拉手固定连接,拉手的两端设置有盲孔二,盲孔二与高弹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高弹弹簧的另一端与盲孔一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燕尾连接件、定位螺钉、燕尾槽二、螺纹盲孔一、燕尾槽三、螺纹盲孔二、燕尾凸起一、通孔二、齿轮a,定位杆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燕尾槽二、燕尾槽三,燕尾槽二的中间设置有螺纹盲孔一,燕尾槽三设置有螺纹盲孔二,燕尾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凸起一,燕尾凸起一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二,燕尾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燕尾连接件,燕尾连接件与燕尾槽一相适应,燕尾凸起一与燕尾槽二相适应,定位螺钉穿过通孔二,定位螺钉与螺纹盲孔一螺纹连接,定位杆的另一端与齿轮a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可以水平方向转动一个自由度,也可以绕竖直方向转动的一个自由度,两个方向转动到所需方向后固定装置形态,方便安装,两个方向自由度也可以同步转动到所需方向,多种方法解决抗震连接支架因安装空间受限从而影响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自由转动连接架18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角架12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定位装置11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定位装置11的结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16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杆16-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有:竖向转动机构1;连接机构2;横向转动机构3;带轴承套支架一4;固定轴一5;锥齿轮一6;锥齿轮二7;带轴承套支架二8;连接轴9;齿轮一10;齿轮定位装置11;齿轮定位块11-1;连接杆11-2;高弹弹簧11-3;拉手11-4;盲孔二11-5;连接角架12;通孔一12-1;方形通孔12-2;燕尾槽一12-3;盲孔一12-4;齿轮二13;带轴承套支架三14;固定轴二15;定位装置16;定位杆16-1;燕尾连接件16-2;定位螺钉16-3;燕尾槽二16-4;螺纹盲孔一16-5;燕尾槽三16-6;螺纹盲孔二16-7;燕尾凸起一16-8;通孔二16-9;齿轮三16-10;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自由转动连接架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包括竖向转动机构1、连接机构2、横向转动机构3、齿轮定位装置11、定位装置16,竖向转动机构1与连接机构2的一端连接,连接机构2与齿轮定位装置11连接,连接机构2与定位装置16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竖向转动机构1包括带轴承套支架一4、固定轴一5、锥齿轮一6、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的一端与固定轴一5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轴一5的中间与带轴承套支架一4的一端轴承连接,固定轴一5的另一端与锥齿轮一6键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锥齿轮二7、带轴承套支架二8、连接轴9、齿轮一10、连接角架12,锥齿轮二7与锥齿轮一6相啮合,锥齿轮二7与连接轴9的一端键连接,连接轴9的中间与带轴承套支架二8的一端轴承连接,带轴承套支架二8的另一端与连接角架12固定连接,连接轴9的另一端与齿轮一10键连接,齿轮一10与齿轮定位装置11相连接,齿轮定位装置11与连接角架12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连接角架12包括述通孔一12-1、方形通孔12-2、燕尾槽一12-3、盲孔一12-4,连接角架12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一12-1,通孔一12-1外围具有多个盲孔一12-4,盲孔一12-4对称设置,连接角架12的另一端设置有方形通孔12-2,连接角架12设置有燕尾槽一12-3。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横向转动机构3包括齿轮二13、带轴承套支架三14、固定轴二15、自由转动连接架18,带轴承套支架三14的一端与连接角架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带轴承套支架三14的另一端与固定轴二15轴承连接,固定轴二15的中间与自由转动连接架18键连接,固定轴二15的另一端与齿轮二13键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齿轮定位装置11包括齿轮定位块11-1、连接杆11-2、高弹弹簧11-3、拉手11-4、盲孔二11-5,齿轮定位块11-1的一端与齿轮一10相适应,齿轮定位块11-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1-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1-2穿过通孔一12-1,连接杆11-2的另一端与拉手11-4固定连接,拉手11-4的两端设置有盲孔二11-5,盲孔二11-5与高弹弹簧11-3的一端固定连接,高弹弹簧11-3的另一端与盲孔一12-4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定位装置16包括定位杆16-1、燕尾连接件16-2、定位螺钉16-3、燕尾槽二16-4、螺纹盲孔一16-5、燕尾槽三16-6、螺纹盲孔二16-7、燕尾凸起一16-8、通孔二16-9、齿轮三16-10,定位杆16-1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燕尾槽二16-4、燕尾槽三16-6,燕尾槽二16-4的中间设置有螺纹盲孔一16-5,燕尾槽三16-6设置有螺纹盲孔二16-7,燕尾连接件16-2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凸起一16-8,燕尾凸起一16-8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二16-9,燕尾连接件16-2的另一端设置有燕尾连接件16-2,燕尾连接件16-2与燕尾槽一12-3相适应,燕尾凸起一16-8与燕尾槽二16-4相适应,定位螺钉16-3穿过通孔二16-9,定位螺钉16-3与螺纹盲孔一16-5螺纹连接,定位杆16-1的另一端与齿轮三16-10固定连接。

工作过程:拉动拉手11-4,将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转动到所需位置,松开拉手11-4,将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的位置固定,再转动自由转动连接架18到所需位置,拉动定位杆16-1,使齿轮三16-10同时与齿轮二13和齿轮一10相啮合,将燕尾凸起一16-8推入燕尾槽三16-6中,用定位螺钉16-3固定,从而使自由转动连接架18的位置也固定不动,装置形态固定不变,方便安装,另一种使用方法,拉动拉手11-4,转动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带动锥齿轮一6转动,锥齿轮一6带动锥齿轮二7转动,锥齿轮二7带动齿轮一10转动,齿轮一10带动齿轮三16-10转动,齿轮三16-10带动齿轮二13转动,使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竖向转动所需角度,同时使自由转动连接架3横向转动所需角度,达到安装位置需求,松开拉手11-4,固定装置安装形态,方便安装,多种方法解决抗震连接支架因安装空间受限从而影响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包括竖向转动机构(1)、连接机构(2)、横向转动机构(3)、齿轮定位装置(11)、定位装置(16),竖向转动机构(1)与连接机构(2)的一端连接,连接机构(2)与齿轮定位装置(11)连接,连接机构(2)与定位装置(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转动机构(1)包括带轴承套支架一(4)、固定轴一(5)、锥齿轮一(6)、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c型槽钢固定连接槽(17)的一端与固定轴一(5)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轴一(5)的中间与带轴承套支架一(4)的一端轴承连接,固定轴一(5)的另一端与锥齿轮一(6)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锥齿轮二(7)、带轴承套支架二(8)、连接轴(9)、齿轮一(10)、连接角架(12),锥齿轮二(7)与锥齿轮一(6)相啮合,锥齿轮二(7)与连接轴(9)的一端键连接,连接轴(9)的中间与带轴承套支架二(8)的一端轴承连接,带轴承套支架二(8)的另一端与连接角架(12)固定连接,连接轴(9)的另一端与齿轮一(10)键连接,齿轮一(10)与齿轮定位装置(11)相连接,齿轮定位装置(11)与连接角架(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连接角架(12)包括述通孔一(12-1)、方形通孔(12-2)、燕尾槽一(12-3)、盲孔一(12-4),连接角架(12)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一(12-1),通孔一(12-1)外围具有多个盲孔一(12-4),盲孔一(12-4)对称设置,连接角架(12)的另一端设置有方形通孔(12-2),连接角架(12)设置有燕尾槽一(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转动机构(3)包括齿轮二(13)、带轴承套支架三(14)、固定轴二(15)、自由转动连接架(18),带轴承套支架三(14)的一端与连接角架(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带轴承套支架三(14)的另一端与固定轴二(15)轴承连接,固定轴二(15)的中间与自由转动连接架(18)键连接,固定轴二(15)的另一端与齿轮二(13)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定位装置(11)包括齿轮定位块(11-1)、连接杆(11-2)、高弹弹簧(11-3)、拉手(11-4)、盲孔二(11-5),齿轮定位块(11-1)的一端与齿轮一(10)相适应,齿轮定位块(11-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1-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1-2)穿过通孔一(12-1),连接杆(11-2)的另一端与拉手(11-4)固定连接,拉手(11-4)的两端设置有盲孔二(11-5),盲孔二(11-5)与高弹弹簧(11-3)的一端固定连接,高弹弹簧(11-3)的另一端与盲孔一(12-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6)包括定位杆(16-1)、燕尾连接件(16-2)、定位螺钉(16-3)、燕尾槽二(16-4)、螺纹盲孔一(16-5)、燕尾槽三(16-6)、螺纹盲孔二(16-7)、燕尾凸起一(16-8)、通孔二(16-9)、齿轮三(16-10),定位杆(16-1)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燕尾槽二(16-4)、燕尾槽三(16-6),燕尾槽二(16-4)的中间设置有螺纹盲孔一(16-5),燕尾槽三(16-6)设置有螺纹盲孔二(16-7),燕尾连接件(16-2)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凸起一(16-8),燕尾凸起一(16-8)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二(16-9),燕尾连接件(16-2)的另一端设置有燕尾连接件(16-2),燕尾连接件(16-2)与燕尾槽一(12-3)相适应,燕尾凸起一(16-8)与燕尾槽二(16-4)相适应,定位螺钉(16-3)穿过通孔二(16-9),定位螺钉(16-3)与螺纹盲孔一(16-5)螺纹连接,定位杆(16-1)的另一端与齿轮三(16-1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自由度转位抗震连接件,属于连接件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竖向转动机构与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连接机构与齿轮定位装置连接,连接机构与定位装置连接,连接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水平方向转动一个自由度,也可以绕竖直方向转动的一个自由度,两个方向转动到所需方向后固定装置形态,方便安装,两个方向自由度也可以同步转动到所需方向,多种方法解决抗震连接支架因安装空间受限从而影响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齐行军;庄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日甲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63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