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我们平时在给手机充电时,一般情况都是将手机放在桌子上,但是有时候难免因为一些急事需要在手机充电时使用,这个时候会由于某些原因使其从桌子上掉落到地面上,使得充电头折弯或折断。如果不能及时修理,会影响手机的充电效率,甚至无法充电。
目前市场上存在在手机保护壳后面增加一块充电宝的样式,使保护壳自带充电插头,然而这样会增加手机壳额外的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用于手机在充电时掉落在地上,防止手机充电线的充电头损坏,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一个容纳手机的凹槽,边缘开设有与手机的充电口相匹配的第一充电孔;以及充电头保护壳,设置在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第一充电孔的一端,充电头保护壳远离手机保护壳主体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充电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充电孔,第二充电孔用于供充电头穿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手机保护壳主体包括:第一底板,用于覆盖手机的底面;以及第一侧板,竖直地设置在第一底板边缘,具有第一充电孔,用于覆盖手机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充电头保护壳包括:第二底板,设置在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第一充电孔的一侧,沿与第一底板平行方向向外延伸;第二侧板,设置在第二底板远离手机保护壳主体的一端,沿第二侧板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充电孔,第二侧板与第二底板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充电头的空腔;以及护盖,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底板靠近第一充电孔的一端,用于覆盖空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手机保护壳主体与充电头保护壳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手机壳主体出声口,设置在第一充电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充电头保护壳出声口,设置在第二充电孔的两侧。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一个容纳手机的凹槽,边缘开设有与手机的充电口相匹配的第一充电孔;以及充电头保护壳,设置在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第一充电孔的一端,充电头保护壳远离手机保护壳主体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充电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充电孔,第二充电孔用于供充电头穿过。因为通过设置充电头保护壳,所以可以防止手机充电头在充电时折弯或折断,同时还可以插直充式或弯头充电头,提高了手机使用者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保护充电头手机保护壳的第一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主体1、充电头保护壳2。
手机保护壳主体1为塑料材质,包括第一底板11、第一侧板12、第一充电孔13以及手机壳主体出声口14。
第一底板11呈长方形,与手机尺寸相匹配,用于覆盖在手机的底面。在第一底板11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板(图中未示出),用于包裹手机的边框。
第一侧板12竖直地设置在第一底板11边缘,用于覆盖手机的侧面。
第一充电孔13开设在第一侧板12的中间,与手机充电线的充电头大小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孔13为直插式充电孔。
手机壳主体出声口14设置在第一充电孔13的两侧,与手机的出声口相适配。手机壳主体出声口14包括第一出声口141以及第二出声口142。
第一出声口141设置在第一充电孔13的一侧。
第二出声口142设置在第一充电孔13的另一侧。
充电头保护壳2由塑料材质制成,设置在第一充电孔13的一端,包括第二底板21、第二侧板22、第二充电孔23、充电头保护壳出声口24以及护盖25。
第二底板21设置在顶板的水平延伸方向。
第二侧板22设置在第二底板21远离手机保护壳主体1的一端。第二侧板22、第一侧板12及第二底板21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充电头的空腔。第一侧板12与第一侧板22之间的距离为2cm。
第二充电孔23开设在第二侧板22的中间,用于供手机充电线的充电头穿过。
充电头保护壳出声口24设置在第二充电孔23的两侧,与手机的出声口相适配,用于供手机充电头穿过。充电头保护壳出声口24包括第一出声口241以及第二出声口242。
第一出声口241设置在第二充电孔23的一侧。
第二出声口242设置在第二充电孔23的另一侧。
护盖25可转动地设置在靠近第一充电孔13的第一底板11上,用于覆盖空腔。在手机需要充电时,打开护盖25,方便手机充电头插入和拔出。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插弯头充电头时,从护盖25的左右任意一端插入第一充电孔13即可。
当手机充电线的充电头为直插式充电头时,将直插式充电头穿过第二充电孔23,连接到第一充电孔13。
当手机充电线的充电头为弯头充电头时,从护盖25的左右任意一端插入第一充电孔13即可。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一个容纳手机的凹槽,边缘开设有与手机的充电口相匹配的第一充电孔;以及充电头保护壳,设置在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第一充电孔的一端,充电头保护壳远离手机保护壳主体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充电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充电孔,第二充电孔用于供充电头穿过。因为通过设置充电头保护壳,所以可以防止手机充电头在充电时折弯或折断,同时还可以插直充式或弯头充电头,提高了手机使用者的使用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用于手机在充电时掉落在地上,防止手机充电线的充电头损坏,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一个容纳所述手机的凹槽,边缘开设有与所述手机的充电口相匹配的第一充电孔;以及
充电头保护壳,设置在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第一充电孔的一端,所述充电头保护壳远离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充电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充电孔,所述第二充电孔用于供所述充电头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包括:
第一底板,用于覆盖所述手机的底面;
第一侧板,竖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边缘,具有第一充电孔,用于覆盖所述手机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充电头保护壳包括:
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具有第一充电孔的一侧,沿与所述第一底板平行方向向外延伸;
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远离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的一端,沿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充电孔,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充电头的空腔;以及
护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第一充电孔的一端,用于覆盖所述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与所述充电头保护壳的材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手机壳主体出声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充电孔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充电头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头保护壳出声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充电孔的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