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6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壁波纹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管材,80年代初在德国首先研制成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由单一的品种发展到完整的产品系列。目前在生产工艺和使用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在我国,hdpe双壁波纹管的推广和应用正处在上升势态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使用标准。双壁波纹管内壁颜色通常有蓝色和黑色,部分品牌内壁会使用黄色。双壁波纹管在生产加工的时候,一般需要先对粉料进行混合。

现有技术中,生产双壁波纹管,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对粉料进行混合的,或者通过传统的混合装置进行混合。

但是,通过人工对粉料进行混合,较为的耗时耗力,而且混合效果较为的不理想,通过传统的混合装置对粉料进行混合,只能进行单纯的混合工序,不能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粉料混合,耗时耗力,混合效果不理想,通过传统的混合装置对粉料进行混合,混合的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混合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混合箱一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的一侧,且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的一端与混合箱内腔另一侧的上部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传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刀片,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刀片之间间距相等,混合箱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内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底部的中心处,且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混合杆,混合杆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v型杆,且每相邻的两个v型杆之间间距相等,混合箱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的,若干个v型杆的内侧均设置有短杆,且短杆的两端与v型杆内侧的两侧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若干个短杆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刀片,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刀片之间间距相等。

优选的,混合杆下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且l型杆竖直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并且刮板与混合箱内腔的底部相互贴合,l型杆位于若干个v型杆中从上至下排列的位于末端的一个v型杆的下方。

优选的,混合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螺旋杆,并且螺旋杆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板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混合箱的外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

优选的,混合箱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将粉料从进料口放入到混合箱中,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从而带动第二刀片进行旋转,对粉料中的大颗粒进行粉碎,便于混合的更为均匀,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混合杆进行转动,混合杆带动v型杆旋转对粉料进行混合搅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传动杆、第二刀片、混合杆、第二驱动电机和v型杆之间的配合,首先对粉料进行粉碎,使其变得更为的细腻,然后通过v型杆对其混合,可以使得混合的更为的均为,混合效果更好,而且还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l型杆和刮板之间的配合,防止粉料沉积在混合箱的底部,同时,刮板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加快混合后粉料排出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混合箱;2、出料管;3、刮板;4、l型杆;5、v型杆;6、第一刀片;7、短杆;8、混合杆;9、第二刀片;10、第一驱动电机;11、进料口;12、固定板;13、螺旋杆;14、传动杆;15、固定框;16、第二驱动电机;17、支撑腿;18、箱门;1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混合箱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混合箱1一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1的一侧,且第一驱动电机10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4,并且传动杆14的一端与混合箱1内腔另一侧的上部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传动杆14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刀片9,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刀片9之间间距相等,混合箱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5,固定框15内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1底部的中心处,且第二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混合杆8,混合杆8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v型杆5,且每相邻的两个v型杆5之间间距相等,混合箱1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料管2,且出料管2上安装有控制阀19,具体的,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0、传动杆14、第二刀片9、混合杆8、第二驱动电机16和v型杆5之间的配合,首先对粉料进行粉碎,使其变得更为的细腻,然后通过v型杆5对其混合,可以使得混合的更为的均为,混合效果更好,而且还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0和第二驱动电机16,将粉料从进料口11放入到混合箱1中,第一驱动电机10带动传动杆14进行转动,传动杆14从而带动第二刀片9进行旋转,对粉料中的大颗粒进行粉碎,便于混合的更为均匀,第二驱动电机16带动混合杆8进行转动,混合杆8带动v型杆5旋转对粉料进行混合搅拌。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本结构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0、传动杆14、第二刀片9、混合杆8、第二驱动电机16和v型杆5之间的配合,首先对粉料进行粉碎,使其变得更为的细腻,然后通过v型杆5对其混合,可以使得混合的更为的均为,混合效果更好,而且还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若干个v型杆5的内侧均设置有短杆7,且短杆7的两端与v型杆5内侧的两侧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若干个短杆7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刀片6,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刀片6之间间距相等,具体的,通过第一刀片6和短杆7之间的配合,在v型杆5旋转的同时,短杆7会跟随旋转,从而通过第一刀片6对粉料进行二次粉碎,便于混合的更为均匀细腻。

进一步的,混合杆8下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4,且l型杆4竖直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3,并且刮板3与混合箱1内腔的底部相互贴合,l型杆4位于若干个v型杆5中从上至下排列的位于末端的一个v型杆5的下方,具体的,通过l型杆4和刮板3之间的配合,防止粉料沉积在混合箱1的底部,同时,刮板3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加快混合后粉料排出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混合箱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2,且两个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螺旋杆13,并且螺旋杆13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板12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具体的,通过固定板12和螺旋杆13之间的配合,混合杆8和v型杆5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水转动,水旋转带动螺旋杆13进行转动,对甩到外缘的粉料进行粉碎混合,提高细腻度和均匀度。

进一步的,混合箱1的外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18,具体的,设置箱门18,便于维护混合箱1内部结构。

进一步的,混合箱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具体的,设置支撑腿17,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刀片6和短杆7之间的配合,在v型杆5旋转的同时,短杆7会跟随旋转,从而通过第一刀片6对粉料进行二次粉碎,便于混合的更为均匀细腻;通过l型杆4和刮板3之间的配合,防止粉料沉积在混合箱1的底部,同时,刮板3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加快混合后粉料排出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固定板12和螺旋杆13之间的配合,混合杆8和v型杆5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水转动,水旋转带动螺旋杆13进行转动,对甩到外缘的粉料进行粉碎混合,提高细腻度和均匀度;设置箱门18,便于维护混合箱1内部结构;设置支撑腿17,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混合箱(1)一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1)的一侧,且第一驱动电机(10)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4),并且传动杆(14)的一端与混合箱(1)内腔另一侧的上部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4)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刀片(9),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刀片(9)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混合箱(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内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1)底部的中心处,且第二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混合杆(8),所述混合杆(8)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v型杆(5),且每相邻的两个v型杆(5)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混合箱(1)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料管(2),且出料管(2)上安装有控制阀(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v型杆(5)的内侧均设置有短杆(7),且短杆(7)的两端与v型杆(5)内侧的两侧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短杆(7)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刀片(6),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刀片(6)之间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杆(8)下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4),且l型杆(4)竖直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3),并且刮板(3)与混合箱(1)内腔的底部相互贴合,所述l型杆(4)位于若干个v型杆(5)中从上至下排列的位于末端的一个v型杆(5)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2),且两个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螺旋杆(13),并且螺旋杆(13)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板(12)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外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壁波纹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粉料混合,耗时耗力,混合效果不理想,通过传统的混合装置对粉料进行混合,混合的不均匀的问题。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混合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混合箱一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贯穿混合箱的一侧,且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延伸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的一端与混合箱内腔另一侧的上部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传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刀片。本实用新型取代人工对粉料混合,节省时间和人力,混合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混合的更为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韦良;周明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兴辉腾塑胶有限公司;南宁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65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