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7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益快速发展的生活需求和科技进步,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织针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检测。

但是,现有的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不方便进行检测,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不方便进行检测,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侧的一侧安装有四个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所述检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与移动柱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焊接管,所述焊接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下端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下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拨环,所述拨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线,其中两个所述检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四个所述检测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其中两个所述蓄电池通过电信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块和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块相互贴合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块的下端与焊接管一端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大皮带和连接旋轮,所述大皮带内侧的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旋轮,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旋轮的内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径大小与卡柱的直径大小完全相同,所述固定轴套内侧的上端与卡柱下端的外表面通过焊接弹簧a连接,所述卡柱的下端与钢索一端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拨环与调节杆通过焊接弹簧b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内侧与丝杆一端的外表面通过滑动圆孔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的外表面与焊接管内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焊接管内侧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方槽,所述限位块与焊接管通过限位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传输杆和连接轮带,所述传输杆两端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轮带,所述连接轮带内侧的一侧与传动装置一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壳内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一侧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加工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滑轨和织针,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织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对检测板时,由于第二对检测板设置的宽度较小,需要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贴合,才不会触发蜂鸣器报警,使得该装置方便检测织针的宽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杆在转动时还会带动同步装置转动,同步装置带动另一边的丝杆转动,通过丝杆通过螺纹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拉动推杆,推杆拉动移动柱调节位置,使得该装置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壳;2、加工装置;3、检测板;4、支撑板;5、第一导电块;6、第二导电块;7、焊接板;8、移动柱;9、丝杆;10、限位块;11、推杆;12、压缩弹簧;13、焊接管;14、传动装置;15、调节杆;16、同步装置;17、卡柱;18、固定轴套;19、钢索;20、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壳1,支撑壳1内侧的一侧安装有四个检测板3,检测板3上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一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5,检测板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柱8,移动柱8一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推杆11,推杆11与移动柱8通过压缩弹簧12连接,推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焊接管13,焊接管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6,当织针的宽度小于第一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时,不会触发第一对检测板3,但是通过第二对检测板3时,由于第二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较小,需要第一导电块5和第二导电块6贴合,才不会触发蜂鸣器报警,使得该装置方便检测织针的宽度,限位块10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丝杆9,移动柱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14,传动装置14下端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柱17,卡柱17下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轴套18,固定轴套1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钢索19,钢索1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拨环20,拨环2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5,通过丝杆9通过螺纹带动限位块10移动,限位块10拉动推杆11,推杆11拉动移动柱8调节位置,使得该装置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块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线,其中两个检测板3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四个检测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蜂鸣器与其中两个蓄电池通过电信连接,其中两个第一导电块5和其中两个第二导电块6相互贴合连接,其中两个第二导电块6的下端与焊接管13一端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板7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对检测板3时,由于第二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较小,需要第一导电块5和第二导电块6贴合,才不会触发蜂鸣器报警,使得该装置方便检测织针的宽度。

进一步的,传动装置14包括大皮带和连接旋轮,大皮带内侧的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旋轮,其中两个连接旋轮的内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圆孔,圆孔的内径大小与卡柱17的直径大小完全相同,固定轴套18内侧的上端与卡柱17下端的外表面通过焊接弹簧a连接,卡柱17的下端与钢索19一端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拨环20与调节杆15通过焊接弹簧b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其中一个拨环20,使其拨环20拉动钢索19,钢索19拉动卡柱17从传动装置14的内侧取出,使其不再限位传动装置14,通过转动调节杆15,调节杆15带动另一个传动装置14转动,传动装置14带动丝杆9转动,使得该装置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移动柱8的内侧与丝杆9一端的外表面通过滑动圆孔连接,丝杆9另一端的外表面与焊接管13内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焊接管13内侧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方槽,限位块10与焊接管13通过限位方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9通过螺纹带动限位块10移动,限位块10拉动推杆11,推杆11拉动移动柱8调节位置,使得该装置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

进一步的,丝杆9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步装置16,同步装置16包括传输杆和连接轮带,传输杆两端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轮带,连接轮带内侧的一侧与传动装置14一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9在转动时还会带动同步装置16转动,同步装置16带动另一边的丝杆9转动,使得该装置方便传动。

进一步的,支撑壳1内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滑杆,支撑滑杆一侧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加工装置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工装置2进行作业,由于加工装置2包括滑轨和织针,利用织针进行作业,当织针被滑轨拉动作业时需要通过两对检测板3进行检测,使得该装置方便加工。

进一步的,加工装置2包括滑轨和织针,滑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织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织针进行作业,当织针被滑轨拉动作业时需要通过两对检测板3进行检测,织针先通过第一对检测板3,使得该装置方便检测。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加工装置2进行作业,由于加工装置2包括滑轨和织针,利用织针进行作业,当织针被滑轨拉动作业时需要通过两对检测板3进行检测,织针先通过第一对检测板3,第一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为织针的标准宽度,当织针的宽度大于第一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时,使其将两个检测板3顶开,由于两个第一导电块5和其中两个第二导电块6相互贴合连接,使其第一导电块5和第二导电块6分开断电,由此触动检测板3内侧的蓄电池通电,使其触发蜂鸣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更换织针,当织针的宽度小于第一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时,不会触发第一对检测板3,但是通过第二对检测板3时,由于第二对检测板3设置的宽度较小,需要第一导电块5和第二导电块6贴合,才不会触发蜂鸣器报警,使得该装置方便检测织针的宽度,通过拉动其中一个拨环20,使其拨环20拉动钢索19,钢索19拉动卡柱17从传动装置14的内侧取出,使其不再限位传动装置14,通过转动调节杆15,调节杆15带动另一个传动装置14转动,传动装置14带动丝杆9转动,丝杆9在转动时还会带动同步装置16转动,同步装置16带动另一边的丝杆9转动,通过丝杆9通过螺纹带动限位块10移动,限位块10拉动推杆11,推杆11拉动移动柱8调节位置,使得该装置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内侧的一侧安装有四个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所述检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与移动柱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焊接管,所述焊接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下端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下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拨环,所述拨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线,其中两个所述检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四个所述检测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其中两个所述蓄电池通过电信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块和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块相互贴合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块的下端与焊接管一端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大皮带和连接旋轮,所述大皮带内侧的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旋轮,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旋轮的内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径大小与卡柱的直径大小完全相同,所述固定轴套内侧的上端与卡柱下端的外表面通过焊接弹簧a连接,所述卡柱的下端与钢索一端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拨环与调节杆通过焊接弹簧b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的内侧与丝杆一端的外表面通过滑动圆孔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的外表面与焊接管内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焊接管内侧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方槽,所述限位块与焊接管通过限位方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传输杆和连接轮带,所述传输杆两端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轮带,所述连接轮带内侧的一侧与传动装置一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内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一侧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加工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滑轨和织针,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织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侧的一侧安装有四个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所述检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与移动柱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对检测板时,由于第二对检测板设置的宽度较小,需要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贴合,才不会触发蜂鸣器报警,使得该装置方便检测织针的宽度,通过丝杆通过螺纹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拉动推杆,推杆拉动移动柱调节位置,使得该装置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检测的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益家兴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67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