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药膏是用中医药材加成制作而成的膏状固体药物,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医药膏制作的关键步骤就是搅拌熬制加工的这一步骤,但目前市面上的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大多采用的是在容器内设置搅拌装置,容器置于火炉上加热这种设计,这会导致在药膏的制作过程中药材受热不均匀,药材的药物成分无法充分均匀的释放融入到药膏中,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具有搅拌的同时均匀加热药材、使药材的药物成分充分均匀的释放融入药膏之中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圆桶容器、电机、分隔板、转动轴承、转轴、刀具、加热丝、电机开关和加热丝开关;水平设置的圆桶容器的底部上表面中心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朝向上方设置;位于电机上方的圆桶容器内部水平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中心设有转动轴承;圆桶容器内垂直设有转轴,转轴的下端穿过转动轴承后,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置;位于分隔板上方的转轴上等角度设有数排刀具;转轴和刀具内部设有加热丝;圆桶容器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开关和加热丝开关,电机开关与电机电控连接,加热丝开关与加热丝电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的外侧设有刮片,刮片外边缘与圆桶容器内壁相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桶容器的外侧壁上左右位置对称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圆桶容器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圆桶容器的顶部开口盖设有顶盖,顶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顶盖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分隔板上方的圆桶容器右侧开口贯通插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具有搅拌的同时均匀加热药材、使药材的药物成分充分均匀的释放融入药膏之中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圆桶容器1、电机2、分隔板3、转动轴承4、转轴5、刀具6、加热丝7、电机开关8、加热丝开关9、刮片10、把手11、万向轮12、顶盖13、顶盖把手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圆桶容器1、电机2、分隔板3、转动轴承4、转轴5、刀具6、加热丝7、电机开关8、加热丝开关9、刮片10、把手11、万向轮12、顶盖13和顶盖把手14;水平设置的圆桶容器1的底部上表面中心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轴朝向上方设置;位于电机2上方的圆桶容器1内部水平通过螺钉固定有分隔板3;分隔板3的中心嵌设有转动轴承4;圆桶容器1内垂直设有转轴5,转轴5的下端穿过转动轴承4后,与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转动轴承4和转轴5配合的部分设有防水密封圈;位于分隔板3上方的转轴5上围绕转轴5等90°角从上到下焊接固定有三排刀具6;转轴5和刀具6内部铺设有加热丝7,转轴5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丝7的电源;电机2电源外接;圆桶容器1的外侧壁上嵌设有电机开关8和加热丝开关9,加热丝开关9采用无线遥控开关,可以远程控制加热丝7,电机开关8与电机2电控连接,加热丝开关9与加热丝7电控连接;刀具6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刮片10,刮片10外边缘与圆桶容器1内壁相接触设置;圆桶容器1的外侧壁上左右位置对称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11;圆桶容器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12;圆桶容器1的顶部开口盖设有顶盖13,顶盖13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顶盖把手14;分隔板3上方的圆桶容器1右侧开口贯通插设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上设有出料阀1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时,首先,打开万向轮12上的刹车片,将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推动放置到需要的地方,再闭合万向轮12上的刹车片使得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位置固定;打开顶盖13,将处理过后的药材和药液放置在圆桶容器1内,同时打开打电机开关8、加热丝开关9,电机2开始转动,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上的刀具6开始切割粉碎药材,搅拌药液;加热丝7开始工作,使得转轴5和刀具6的温度上升,从而对药材和药液边搅拌边加热熬制,在搅拌熬制的过程中,刮片10可以防止药材等粘连在圆桶容器1内壁上;等观察到药液熬制成膏状成品之后,即可按下电机开关8和加热丝开关9,让电机2和加热丝7停止工作,打开出料阀16,取出药膏。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设计有刀具6,可以在搅拌的同时对药材进行切割粉碎,省去了使用者需要切碎药材的工作,节约了人力;
2、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在转轴5和刀具6设计有加热丝7,起到一边搅拌一边对药材和药液进行加热熬制的作用,加热更加均匀,效果更加显著,使得药材的药物成分更加充分均匀的释放到药液中;
3、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且底部设计有万向轮12,便于移动和放置;
4、该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中刀具6的边缘设计有刮片10,可以有效防止药材粘连在圆桶容器1内壁上,更加方便实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圆桶容器(1)、电机(2)、分隔板(3)、转动轴承(4)、转轴(5)、刀具(6)、加热丝(7)、电机开关(8)和加热丝开关(9);水平设置的圆桶容器(1)的底部上表面中心设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轴朝向上方设置;位于电机(2)上方的圆桶容器(1)内部水平设有分隔板(3);分隔板(3)的中心设有转动轴承(4);圆桶容器(1)内垂直设有转轴(5),转轴(5)的下端穿过转动轴承(4)后,与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设置;位于分隔板(3)上方的转轴(5)上等角度设有数排刀具(6);转轴(5)和刀具(6)内部设有加热丝(7);圆桶容器(1)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开关(8)和加热丝开关(9),电机开关(8)与电机(2)电控连接,加热丝开关(9)与加热丝(7)电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6)的外侧设有刮片(10),刮片(10)外边缘与圆桶容器(1)内壁相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桶容器(1)的外侧壁上左右位置对称设有把手(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桶容器(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桶容器(1)的顶部开口盖设有顶盖(13),顶盖(13)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顶盖把手(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膏用搅拌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3)上方的圆桶容器(1)右侧开口贯通插设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上设有出料阀(1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