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玻璃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摔玻璃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有的手机屏幕盖板通常为玻璃制成,在摔落时容易破碎,由于现有的手机玻璃盖板通常直接贴合在手机壳体的上部,在摔落时,直接接触地面,非常容易受损,而更换整块玻璃盖板的费用又十分昂贵,使得手机的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抗摔玻璃盖板,以解决现有手机摔落时,手机玻璃盖板容易受到,而更换整块玻璃盖板的费用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抗摔玻璃盖板,包括:
盖板本体,包括呈棱台形或圆台形的主体部和包覆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的边缘部;以及
透明弹性垫片,垫设于所述边缘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弹性垫片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透明胶水粘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边缘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强化膜,所述边缘部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强化膜,所述第一强化膜和所述第二强化膜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透明弹性垫片斜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嵌设于所述第一缝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化膜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强化膜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增透膜,所述第一增透膜和所述第二增透膜之间形成连通于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延伸部斜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嵌设于所述第二缝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边缘部的上表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强化膜包覆于所述边缘部。
进一步的,所述边缘部包括首尾相连的多段单元节。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节为有机玻璃单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抗摔玻璃盖板在手机跌落盖板本体的边缘处受到撞击力,利用边缘部抵消部分撞击力,其次,在边缘部与主体部之间的透明弹性垫片也能抵消部分撞击力,再者,在手机跌落受到撞击由于主体部的侧面呈斜面,利用透明弹性垫片的弹力,使得边缘部可以沿主体部的侧面产生相对滑动,以抵消部分撞击力,进而提高了手机玻璃盖板的抗摔性能。在撞击力足够强时,边缘部先破碎以保护主体部不被击碎。在边缘部被击碎的情况下,手机维修更换只需更换边缘部即可,降低了手机维护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摔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摔玻璃盖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摔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摔玻璃盖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摔玻璃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和透明弹性垫片2。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盖板本体1包括两个部分,一为主体部11,二为边缘部12。
主体部11呈棱台形或圆台形。
边缘部12包覆于主体部11的侧面(棱台或圆台的侧面)。边缘部与主体部拼合在一起为完整的盖板本体。如图3所示,盖板本体盖合于机壳7的上部端口的端面上。
在边缘部12和所述主体部11之间垫设有透明弹性垫片2。
当手机跌落时,在盖板本体的边缘处受到撞击力,利用边缘部抵消部分撞击力,其次,在边缘部与主体部之间的透明弹性垫片也能抵消部分撞击力。继续参阅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的外缘通过胶粘层粘接于机壳7的上端口的端面上,在手机跌落受到撞击由于主体部的侧面呈斜面,利用透明弹性垫片的弹力,使得边缘部可以沿主体部的侧面产生相对滑动,以抵消部分撞击力。
在撞击力足够强时,边缘部先破碎以保护主体部不被击碎。在边缘部被击碎的情况下,手机维修更换只需更换边缘部即可,降低了手机维护维修成本。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盖板本体的主体部和边缘部为透明玻璃,透明弹性垫片2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透明胶水粘接于主体部11和边缘部12,使得使用者不能肉眼发现透明弹性垫片的存在,提高了盖板本体的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胶水可以选用普通粘性的胶水,以便后期维护维修更换手机盖板玻璃方便从主体部上将破碎的边缘部拆卸下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边缘部12包括首尾相连的多段单元节7。多端单元节沿主体部的圆周方向设置一圈。进一步的,单元节7可以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有机玻璃单元节7。
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段单元节之间通过透明弹性垫片粘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当某个区域的单元节受撞击破碎后,只需要更换该区域的破碎的单元节即可,而不需要更换全部的单元节,进一步降低手机维护维修成本和难度。
为了提高手机的持握手感,边缘部12的上表面呈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强化膜3。边缘部12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强化膜4。第一强化膜3和第二强化膜4之间形成第一缝隙。透明弹性垫片2斜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嵌设于第一缝隙中。第二强化膜4包覆于边缘部12,以提高边缘部的抗摔能力。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主体部的第一强化膜3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增透膜5。第二强化膜4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增透膜6。第一增透膜5和第二增透膜6之间形成连通于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第一延伸部斜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嵌设于第二缝隙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1.一种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本体,包括呈棱台形或圆台形的主体部和包覆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的边缘部;以及
透明弹性垫片,垫设于所述边缘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弹性垫片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透明胶水粘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边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强化膜,所述边缘部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强化膜,所述第一强化膜和所述第二强化膜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透明弹性垫片斜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嵌设于所述第一缝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膜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强化膜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增透膜,所述第一增透膜和所述第二增透膜之间形成连通于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延伸部斜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嵌设于所述第二缝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的上表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强化膜包覆于所述边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包括首尾相连的多段单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摔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节为有机玻璃单元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