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中,一些反应装置需要加入药剂用于混凝或清洗等,药剂一般需要在原水进入时与原水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装置内,因此,需要在进水管上安装用于将药剂与水混合的管体混合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混合装置结构简单、混合能力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混合装置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装置维护困难、混合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包括管体及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向所述管体内注入药剂,所述管体配置有限定位于所述管体内介质流向的流道,其中,所述流道包括预混部分、混合部分和再混部分,所述加药管注入所述管体内的药剂随所述管体内的介质依次流经所述预混部分、混合部分和再混部分,所述预混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混合部分的直径,在所述混合部分配置有混流器,在所述混合部分上配置有限定所述混流器位置的限位面,所述混流器抵触于所述限位面上。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包括管体及加药管,管体配置限定管体内介质流向的流道,流道包括预混部分、混合部分和再混部分。预混部分的直径大于混合部分的直径。混合部分配置有混流器,混合部分上配置有限定混流器位置的限位面,混流器抵触于限位面。本方案,流道限定管体内介质的流向,改变介质流向,介质在改变流向的部位处即可产生紊流效果,从而优化了介质的混合性能。另外,混流器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混合器的混合性能。限位面限定混流器的位置,混合器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优化了混合器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部分配置至少两个不相同的直径,以限定流经所述混合部分的介质形成混合效果,所述限位面由所述混合部分两个不同的直径形成。
本方案中,混合部分具有多个不同的直径,介质在混合部分的流速是动态的,有利于提高混合器的混合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混流器包括外环、支架、中轴和叶片,所述中轴通过支架配置于所述外环,并且,所述中轴与所述外环同轴配置,所述叶片转动配置于中轴。
本方案中,混流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降低了混流器的应用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配置有减小所述外环与所述混合部分接触面积的凸部,所述凸部均匀布于所述外环的圆周上,并且,所述凸部沿所述外环的直径方向延伸。
本方案中,凸部的设置减小了外环与混合部分侧壁的接触面积,混流器易于装配或取出,混流器易于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上均布有通孔。
本方案中,通孔的配置进一步优化了混流器的混合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管配置有加药头,所述加药头均匀配置有加药喷孔,所述加药头配置于所述加药管的其中一端。
本方案中,加药头的配置使得药剂可以均匀进入流道内,优化了混合器的混合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头包括基体,所述加药喷孔配置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加药喷孔限定所述药剂进入所述加药喷孔后位于加药喷孔内的药剂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本方案中,药剂进入流道时更加均匀,优化了混合器的混合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喷孔的形状为圆台形。
本方案中,加药喷孔易于加工,降低了加药喷孔的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粘接于所述加药管上。
本方案中,基体与加药管易于装配,降低了加药管的制造成本。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1、预混部分的直径大于混合部分的直径,介质由预混部分进入混合部分时,介质流速发生变化,优化了混合器的混合性能。另外,混流器易于装配。
2、混流器的配置,优化了混合器的混合性能。
附图说明
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公开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公开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图1为本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中加药管的示意图。
图3为加药头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加药头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混流器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混流器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公开主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公开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公开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包括管体1及加药管2,所述加药管2向所述管体1内注入药剂,所述管体1配置有限定位于所述管体1内介质流向的流道,其中,所述流道包括预混部分3、混合部分4和再混部分5,所述加药管2注入所述管体1内的药剂随所述管体1内的介质依次流经所述预混部分3、混合部分4和再混部分5,所述预混部分3的直径大于所述混合部分4的直径,在所述混合部分4配置有混流器6,在所述混合部分4上配置有限定所述混流器6位置的限位面,所述混流器6抵触于所述限位面上。
本实施方案中,加药管2的轴线可以与管体1的轴线垂直,以使药剂沿管体1的直径方向进入流道内,药剂易于与流道内的液体混合。
流道由管体1本身限定,即,流道的直径及具体形状由管体1本身限定。
限定面由预混部分3与混合部分4之间过渡处的台阶面形成。由于流道内介质的流向是一定的,因此,混流器6仅需要限定面定位即可,简化了混合器的结构,降低了混合器的加工成本。
加药管2及管体1的材质不做限定,在实际实施时可以自由配置。
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合部分4配置至少两个不相同的直径,以限定流经所述混合部分4的介质形成混合效果,所述限位面由所述混合部分4两个不同的直径形成。
介质在混合部分4具有不同的流速,从而使得介质在混合部分4形成混合效果。混合部分4配置至少两个不同的直径是指,混合部分4具有变径特征,从而限定介质在混合部分4的流速时快时慢,形成混合效果。
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混流器6包括外环7、支架8、中轴9和叶片10,所述中轴9通过支架8配置于所述外环7,并且,所述中轴9与所述外环7同轴配置,所述叶片10转动配置于中轴9。
外环7、支架8、中轴9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制造形成。叶片10可以套设于中轴9上,在中轴9上可以配置限定叶片10位置的限位块,限位块通过螺纹配置于中轴9上。
叶片10与中轴9之间可以配置滚动轴承,以使叶片10旋转灵活。叶片10在介质的作用下旋转,以对介质进行混合。
所述外环7配置有减小所述外环7与所述混合部分4接触面积的凸部11,所述凸部11均匀布于所述外环7的圆周上,并且,所述凸部11沿所述外环7的直径方向延伸。
混流器6插入管体1内,凸部11的配置可以减小外环7与混合部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混流器6易于装配。
所述叶片10上均布有通孔12。通孔12的形状及数量不做限定,可以自由配置。
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加药管2配置有加药头13,所述加药头13均匀配置有加药喷孔14,所述加药头13配置于所述加药管2的其中一端。
所述加药头13包括基体15,所述加药喷孔14配置于所述基体15上,所述加药喷孔14限定所述药剂进入所述加药喷孔14后位于加药喷孔14内的药剂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加药喷孔14的形状为圆台形。
所述基体15粘接于所述加药管2上。
加药管2的轴线也可以与管体1的轴线平行。加药管2的配置方式不做限定,可以自由配置。
加药管2的轴线与管体1的轴线垂直时,在管体1上应配置装配加药管2的装配孔,加药管2配置于装配孔内。加药管2与装配孔之间应具有密封性能,以防止介质泄露。
在加药管2与装配孔之间可以涂设密封胶。
以上对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另外,在以上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并不存在并列的替代方案,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可以自由结合,以获取更佳的实施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主题技术方案以及附图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或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1.一种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包括管体(1)及加药管(2),所述加药管(2)向所述管体(1)内注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配置有限定位于所述管体(1)内介质流向的流道,其中,所述流道包括预混部分(3)、混合部分(4)和再混部分(5),所述加药管(2)注入所述管体(1)内的药剂随所述管体(1)内的介质依次流经所述预混部分(3)、混合部分(4)和再混部分(5),所述预混部分(3)的直径大于所述混合部分(4)的直径,在所述混合部分(4)配置有混流器(6),在所述混合部分(4)上配置有限定所述混流器(6)位置的限位面,所述混流器(6)抵触于所述限位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分(4)配置至少两个不相同的直径,以限定流经所述混合部分(4)的介质形成混合效果,所述限位面由所述混合部分(4)两个不同的直径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器(6)包括外环(7)、支架(8)、中轴(9)和叶片(10),所述中轴(9)通过支架(8)配置于所述外环(7),并且,所述中轴(9)与所述外环(7)同轴配置,所述叶片(10)转动配置于中轴(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7)配置有减小所述外环(7)与所述混合部分(4)接触面积的凸部(11),所述凸部(11)均匀布于所述外环(7)的圆周上,并且,所述凸部(11)沿所述外环(7)的直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0)上均布有通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2)配置有加药头(13),所述加药头(13)均匀配置有加药喷孔(14),所述加药头(13)配置于所述加药管(2)的其中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头(13)包括基体(15),所述加药喷孔(14)配置于所述基体(15)上,所述加药喷孔(14)限定所述药剂进入所述加药喷孔(14)后位于加药喷孔(14)内的药剂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喷孔(14)的形状为圆台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高效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5)粘接于所述加药管(2)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