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含尘管道中用阀门,尤其是涉及高温水冷阀。
背景技术:
水冷式超高温蝶阀系我单位高温阀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进研制而成的,它广泛应用于环保、冶金、化工、热电厂等行业,因为环境温度高,容易出现整体变形,阀杆卡死,密封效果不佳泄漏严重,特别是蝶板断水处容易破裂等缺点,导致设备工作效率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水冷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水冷阀,包括阀体、阀轴和蝶板,所述阀体内形成阀腔,所述蝶板安装在阀腔内,所述阀轴贯穿阀体与蝶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内部形成蝶板内腔,所述阀轴包括上阀轴和下阀轴,所述上阀轴与下阀轴内均形成水冷通道,所述上阀轴一端和下阀轴一端均伸入蝶板内腔,所述水冷通道与蝶板内腔联通,所述蝶板内腔设置至少两个导流板使得蝶板内腔形成s形流道,所述导流板相互平行,导流板与上阀轴、下阀轴均垂直,导流板的一端与蝶板内壁之间形成联通口。
较佳的,所述导流板包括两个弧形导流板、一个直线导流板和两个弯折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弯折导流板均两两对称的设置在直线导流板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弧形导流板安装在蝶板内壁两侧,所述直线导流板安装在两侧弧形导流板之间,所述弯折导流板设置在直线导流板与弧形导流板之间,且所述直线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弯折导流板均与蝶板内壁连接固定。
较佳的,所述弧形导流板、直线导流板和弯折导流板之间联通形成连续的s形流道。
较佳的,所述蝶板内腔还设置拉力加强筋,所述拉力加强筋设置数条,所述拉力加强筋设置在回路导流板之间,且所述拉力加强筋两端与蝶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阀轴与蝶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阀轴与下阀轴内部均设置通道,所述通道与蝶板内腔连通,所述上阀轴伸出外部一侧设置蝶板进水口,所述蝶板进水口与通道连通。
较佳的,所述阀轴上方还设置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与上阀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蝶板内腔s型水流走向,能快速均匀地达到降温冷却作用,克服了高温时金属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可以很好地弥补现在技术中同类产品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水冷阀,包括阀体(图未示)、阀轴3和蝶板2,所述阀体内形成阀腔,所述蝶板2安装在阀腔内,所述阀轴3贯穿阀体7与蝶板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2内部形成蝶板内腔9,所述阀轴3包括上阀轴12和下阀轴8,所述上阀轴12与下阀轴8内均形成水冷通道,所述上阀轴12一端和下阀轴8一端均伸入蝶板内腔9,所述水冷通道与蝶板内腔9联通,所述蝶板内腔9设置至少两个导流板使得蝶板内腔9形成s形流道,所述导流板相互平行,导流板与上阀轴12、下阀轴8均垂直,导流板的一端与蝶板2内壁之间形成联通口。
具体的,所述回路导流板16包括弧形导流板14、直线导流板18和弯折导流板15,所述弧形导流板14安装在蝶板2内壁两侧,所述直线导流板18安装在两侧弧形导流板14之间,所述弯折导流板15设置在直线导流板18与弧形导流板14之间,且所述直线导流板18、弧形导流板14和弯折导流板15均与蝶板2内壁连接固定。
为了使蝶板内腔9内部能够均匀的进行冷却,所述弧形导流板14、直线导流板18和弯折导流板15之间联通形成连续的s形流道,s形流道能够使得冷却液在流道内充分的与蝶板2内壁接触,对蝶板2进行全面均匀的冷却。
所述弧形导流板14、直线导流板18和弯折导流板15之间形成连续的s形流道,s形流道使蝶板内腔9的任何角落都有蓄水流动冷却,决不会突然直流使蝶板2内某处无水容易引起干燥断裂。
参考附图1所示,所述蝶板内腔9还设置拉力加强筋17,所述拉力加强筋17设置数条,所述拉力加强筋17设置在回路导流板16之间,且所述拉力加强筋17两端与蝶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加强筋17的设置能更好的保护蝶板2,防止蝶板2因为形变造成的破裂。
具体的,所述阀轴3上方还设置气动执行器1,所述气动执行器与上阀轴12连接。
具体的,所述阀轴3与蝶板2为一体式结构,气动执行器(图未示)通过带动阀轴3,从而带动蝶板2,使得蝶板2在阀腔内转动,所述上阀轴12与下阀轴8内部均设置通道(图未示),所述通道与蝶板内腔9连通,所述上阀轴12伸出外部一侧设置蝶板进水口13,所述蝶板进水口13与通道连通,液体通过蝶板进水口13进入上阀轴12的通道,再经通道流入蝶板内腔9,对蝶板内腔9进行冷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高温水冷阀,包括阀体、阀轴和蝶板,所述阀体内形成阀腔,所述蝶板安装在阀腔内,所述阀轴贯穿阀体与蝶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内部形成蝶板内腔,所述阀轴包括上阀轴和下阀轴,所述上阀轴与下阀轴内均形成水冷通道,所述上阀轴一端和下阀轴一端均伸入蝶板内腔,所述水冷通道与蝶板内腔联通,所述蝶板内腔设置至少两个导流板使得蝶板内腔形成s形流道,所述导流板相互平行,导流板与上阀轴、下阀轴均垂直,导流板的一端与蝶板内壁之间形成联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水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两个弧形导流板、一个直线导流板和两个弯折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弯折导流板均两两对称的设置在直线导流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水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安装在蝶板内壁两侧,所述直线导流板安装在两侧弧形导流板之间,所述弯折导流板设置在直线导流板与弧形导流板之间,且所述直线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弯折导流板均与蝶板内壁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水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直线导流板和弯折导流板之间联通形成连续的s形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水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内腔还设置拉力加强筋,所述拉力加强筋设置数条,所述拉力加强筋设置在回路导流板之间,且所述拉力加强筋两端与蝶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水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与蝶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阀轴与下阀轴内部均设置通道,所述通道与蝶板内腔连通,所述上阀轴伸出外部一侧设置蝶板进水口,所述蝶板进水口与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水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上方还设置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与上阀轴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