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将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blu)做面内挖孔的结构,作为摄像模块放置区的结构的手机应用已经面向市场推出。
3.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90包括背光模组91以及位于背光模组91上方的显示面板92。
4.其中,所述背光模组91包括铁框挡墙911、反射片912、导光板913、光学膜片组914以及口字形遮光胶915,所述铁框挡墙911被弯折构成穿孔916,且通过胶框挡墙917贴合至反射片912、导光板913、光学膜片组914的侧面。所述口字形遮光胶915下表面部分贴附于所述穿孔916侧壁的上表面,另一部分贴附于所述光学膜片组914的上表面,起到遮光作用。所述显示面板92包括下偏光片921、背光模组923、彩膜基板924和上偏光片925。具体地讲,所述下偏光片922设于所述背光模组91上;所述背光模组923设于所述下偏光片922上;所述彩膜基板924设于所述背光模组923上;所述上偏光片925设于所述彩膜基板924上;其中,所述下偏光片922和所述上偏光片925在对应所述穿孔916位置设有透光孔或透明区。
5.但在图1中的所述穿孔916的内侧均无光源提供亮度,穿孔916的作用仅是作为设置在穿孔916下方的摄像模块环境光的收发通道。当将该收发通道与其相对设置的显示区具备显示功能时,则需要取消所述穿孔916四周的铁框挡墙911和胶框挡墙917,且在所述穿孔916内设置一个遮光柱900,参照图2所示。其中,图2为现有技术具有遮光柱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该遮光柱900的侧壁上仅设有一层遮光层,虽然该遮光柱900可以遮挡大部分的光线进入所述穿孔916内部,但是该遮光柱900的遮光层不能百分之百反射光线,依然会有轻微光线透过所述遮光层侧壁进入所述穿孔916内,或者从所述遮光柱900的顶部进入所述穿孔916内,这些轻微的光线会折射到显示面板92的下表面。由于显示面板92的膜层结构具有膜层图案、金属走线,会将光线反射至摄像模块(图未示)的ccd镜头,对摄像模块的拍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拍摄的画面泛白、模糊不清,从而导致拍摄画质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的通孔内部设置遮光组件,以解决目前背光装置拍摄的画面泛白、模糊不清的技术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设有一通孔;以及遮光组件,嵌入至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筒,其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以及遮光柱,其外侧壁与所述遮光筒的内侧壁相切。
9.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筒包括:第一遮光层,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以及透光层,其一面贴合至所述第一遮光层,其另一面与所述遮光柱的外侧壁相切。
10.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筒包括:第一遮光层,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第二遮光层,其一面与所述遮光柱的外侧壁相切;以及透光层,设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柱包括:一透光本体,其为柱状;以及第三遮光层,其覆盖于所述透光本体的外侧壁。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三遮光层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0.05mm。
13.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筒和所述遮光柱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抛光面;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5mm;所述遮光筒的外侧壁与所述遮光柱的外侧壁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03mm且小于或等于0.08mm。
14.进一步地,所述的背光装置,还包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所述摄像模组通过所述通孔进行图像采集。
15.进一步地,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模组依次包括胶铁框、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及增光膜;所述通孔依次贯穿所述胶铁框、所述反射膜、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膜、所述增光膜。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装置。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装置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增光膜上;遮光胶,贴附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增光膜之间且靠近所述通孔;阵列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上;彩膜基板,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以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的通孔内部设置遮光组件,使得所述通孔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漏光效果,当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时,有利于提升摄像模块的拍摄效果,从而实现更清晰的拍摄效果和画面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0.图1为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现有技术具有遮光柱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部件标识如下:
26.显示装置1000;
ꢀꢀꢀꢀꢀꢀꢀꢀꢀꢀꢀꢀꢀꢀꢀ
背光装置100a、100b;
27.显示面板200;
ꢀꢀꢀꢀꢀꢀꢀꢀꢀꢀꢀꢀꢀꢀꢀꢀ
背光模组10;
28.遮光组件20;
ꢀꢀꢀꢀꢀꢀꢀꢀꢀꢀꢀꢀꢀꢀꢀꢀꢀ
摄像模块30;
29.通孔110;
ꢀꢀꢀꢀꢀꢀꢀꢀꢀꢀꢀꢀꢀꢀꢀꢀꢀꢀꢀꢀ
胶铁框101;
30.反射膜102;
ꢀꢀꢀꢀꢀꢀꢀꢀꢀꢀꢀꢀꢀꢀꢀꢀꢀꢀ
导光板103;
31.扩散膜104;
ꢀꢀꢀꢀꢀꢀꢀꢀꢀꢀꢀꢀꢀꢀꢀꢀꢀ
增光膜105;
32.遮光筒201;
ꢀꢀꢀꢀꢀꢀꢀꢀꢀꢀꢀꢀꢀꢀꢀꢀꢀ
遮光柱202;
33.第一遮光层2011;
ꢀꢀꢀꢀꢀꢀꢀꢀꢀꢀꢀꢀ
透光层2012;
34.透光本体2021;
ꢀꢀꢀꢀꢀꢀꢀꢀꢀꢀꢀꢀꢀꢀ
第三遮光层2022;
35.第一偏光片21;
ꢀꢀꢀꢀꢀꢀꢀꢀꢀꢀꢀꢀꢀꢀ
遮光胶22;
36.阵列基板23;
ꢀꢀꢀꢀꢀꢀꢀꢀꢀꢀꢀꢀꢀꢀꢀꢀ
彩膜基板24;
37.第二偏光片25。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9.实施例1
4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包括背光装置100a及显示面板200。
42.背光装置100a包括背光模组10以及遮光组件20。其中,通过在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通孔110内设置所述遮光组件20,使得所述通孔110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漏光效果,当摄像模块30与所述通孔110相对设置时,有利于提升摄像模块30的拍摄效果,从而实现更清晰的拍摄效果和画面显示效果。
43.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胶铁框101、反射膜102、导光板103、扩散膜104以及增光膜105。所述反射膜102、所述导光板103、所述扩散膜104、所述增光膜105依次设置在所述胶铁框101上。在所述背光模组10中,各层膜材通过粘接实现相互之间的固定,进而保证所述导光板103对光的传导性好,减小光的损失,使得所述导光板103的结构稳定牢固。
44.所述背光模组10设有一通孔110,该通孔110依次贯穿所述胶铁框101、所述反射膜102、所述导光板103、所述扩散膜104、所述增光膜105,使得所述胶铁框101具有一胶铁框孔,所述反射膜102具有一反射膜孔,所述导光板103具有一导光板孔,所述扩散膜104具有一扩散膜孔,所述增光膜105具有一增光膜孔。所述胶铁框孔、所述反射膜孔、所述导光板孔、所述扩散膜孔的孔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其中,所述通孔110可以的俯视面为环形,如矩环形,圆环形等。
45.所述遮光组件20嵌入至所述通孔110内。该遮光组件20包括遮光筒201、遮光柱202,所述遮光筒201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110的内侧壁相切,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与所述遮光筒201的内侧壁相切。
46.具体的,所述遮光筒201包括第一遮光层2011、透光层2012。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与所述通孔110的内侧壁相切,所述透光层2012的一面贴合至所述第一遮光层,所述透光层2012的另一面与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相切。
47.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所用的材质为银,可以采用蒸镀工艺在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镀膜,其中蒸镀工艺相对喷涂等工艺,蒸镀工艺有利于提升成膜的有效性,使得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稳固的贴附在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且不易脱落。在实验中,申请人发现,
虽然在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镀银
‑
黑
‑
银的多层结构相对于单纯在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镀银的单层结构会具有更好的遮光效果,但是银
‑
黑
‑
银的多层结构形成的遮光层的厚度较厚,容易影响显示画面,且银
‑
黑
‑
银的多层结构的稳固性相较于银的单层结构更差,银
‑
黑
‑
银的多层结构的表面银层易脱落,因此,本实施例采用银的单层结构形成的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且其膜厚小于或等于0.05mm,优选为0.02mm、0.022mm、0.025mm、0.03mm,使得所述遮光筒201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的稳固性和防脱落性。
48.所述透光层2012所用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但不限于其他材质,只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即可。
49.所述遮光柱202包括透光本体2021、第三遮光层2022。所述透光本体2021为柱状,所述第三遮光层2022覆盖于所述透光本体2021的外侧壁。
50.所述透光本体2021所用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但不限于其他材质,只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层2012与所述透光本体2021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51.所述第三遮光层2022的结构、材料、厚度、作用等与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和所述第三遮光层2022的材料具有阻隔光线的作用。
52.所述遮光筒201的外侧壁与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03mm且小于或等于0.08mm,即相当于所述遮光筒20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3mm且小于或等于0.08mm。所述遮光筒201和所述遮光柱202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抛光面,该抛光面具备高高透光性(一般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所述摄像模块30的拍摄画质的清晰度。
5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装置100a,其还包括一摄像模块30,与所述通孔110相对设置,所述摄像模块30通过所述通孔110进行图像采集。
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孔110的孔径越大,所述背光模组10的漏光对所述摄像模块30的ccd镜头的影响就越小,但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通孔110的位置一般设置在显示区的边缘处,从而限制了所述通孔110的孔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0的孔径大于或等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5mm,这样可以减少所述背光模组10的漏光对所述摄像模块30的图像传感器ccd的影响。
55.与现有技术的单个遮光柱相比,该遮光组件20的双层遮光层可以有效地遮挡光线进入所述通孔110内部,其中被遮挡光线预计大于95%。当少量的光线从所述遮光组件20的侧壁进入其内部时,所述遮光筒201会对光线进行一次遮挡,所述遮光柱202会对该光线进行二次遮挡,使得这些光线无法进入所述遮光柱202内部。
56.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200设于所述背光装置100a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21、遮光胶22、阵列基板23、彩膜基板24、第二偏光片25。
57.所述第一偏光片21、所述遮光胶22、所述阵列基板23、所述彩膜基板24、所述第二偏光片25依次设置在所述增光膜105上,其中所述遮光胶22贴附于所述第一偏光片21与所述增光膜105之间且靠近所述通孔110。所述遮光胶22用以进一步遮挡光线,以防止光线进入所述通孔110影响拍摄效果,从而提升所述摄像模块30的拍摄效果,提升拍摄画质清晰度。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当所述摄像模块30拍摄的过程中,不会有光线在进入所述通孔110,从而提升所述摄像模块30拍摄效果,防止拍摄画面泛白、模糊不清,提高拍摄画质。
60.实施例2
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装置及,实施例2包括实施例1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所述遮光筒还包括第二遮光层。
62.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3.具体的,所述遮光筒201包括第一遮光层2011、第二遮光层2013以及透光层2012。
64.其中,所述透光层2012设于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和所述第二遮光层2013之间,所述第一遮光层2011与所述通孔101的内侧壁相切,所述第二遮光层2013与所述遮光柱202的外侧壁相切。
6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所述遮光筒201采用双层的遮光层,有利于进一步地遮挡光线进入所述通孔110内部,从而使得所述摄像模块30拍摄的过程中,不会有光线在进入所述通孔110,进一步提升所述摄像模块30拍摄效果,防止拍摄画面泛白、模糊不清,提高拍摄画质。
6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6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的通孔内部设置遮光组件,使得所述通孔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漏光效果,当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时,有利于提升摄像模块的拍摄效果,从而实现更清晰的拍摄效果和画面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设有一通孔;以及遮光组件,嵌入至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筒,其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以及遮光柱,其外侧壁与所述遮光筒的内侧壁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筒包括:第一遮光层,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以及透光层,其一面贴合至所述第一遮光层,其另一面与所述遮光柱的外侧壁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筒包括:第一遮光层,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第二遮光层,其一面与所述遮光柱的外侧壁相切;以及透光层,设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柱包括:一透光本体,其为柱状;以及第三遮光层,其覆盖于所述透光本体的外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第三遮光层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0.0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筒和所述遮光柱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抛光面;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5mm;所述遮光筒的外侧壁与所述遮光柱的外侧壁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03mm且小于或等于0.08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所述摄像模组通过所述通孔进行图像采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依次包括胶铁框、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及增光膜,所述通孔依次贯穿所述胶铁框、所述反射膜、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膜、所述增光膜。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
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装置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增光膜上;遮光胶,贴附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增光膜之间且靠近所述通孔;阵列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上;彩膜基板,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以及
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装置、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设有一通孔;以及遮光组件,嵌入至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筒,其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切;以及遮光柱,其外侧壁与所述遮光筒的内侧壁相切。本发明通过在背光模组的通孔内部设置遮光组件,使得所述通孔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漏光效果,当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时,有利于提升摄像模块的拍摄效果,从而实现更清晰的拍摄效果和画面显示效果。的拍摄效果和画面显示效果。的拍摄效果和画面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