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平衡阀是一种特殊功能的阀门,阀门本身无特殊之处,只在于使用功能和场所有区别。在某些行业中,由于介质(各类可流动的物质)在管道或容器的各个部分存在较大的压力差或流量差,为减小或平衡该差值,在相应的管道或容器之间安设阀门,用以调节两侧压力的相对平衡,或通过分流的方法达到流量的平衡,该阀门就叫平衡阀。
目前阀门中的密封结构一般采用环形的密封圈,用于防止阀杆与阀体之间漏水漏气,该密封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逐渐磨损,环形密封圈与阀方及阀体之间的紧密程度下降,导致密封效果降低,出现漏水漏气的现象,且现有的阀门密封结构不具有密封调节功能,一旦漏水只能进行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两侧各焊接有一根阀管,所述阀腔与阀管连通,所述阀体的上端外壁上焊接有一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一个阀杆孔,所述阀杆孔的内壁上卡嵌有一个轴承,所述阀杆孔内转动连接有一根阀杆,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在阀杆上,所述阀杆孔向下延伸与阀腔连通,所述阀腔内设有阀芯,所述阀杆的底端与阀芯的上端面中心固定焊接,所述阀杆孔位于阀体部分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环,所述阀杆孔位于阀体部分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圈与环形密封槽的槽壁胶合密封,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圈与阀杆密封转动连接,所述阀杆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圈胶合有一圈凸出密封条,所述凸出密封条与阀杆上环形凹槽密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环内开设有多个压腔,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围绕阀杆开设有多个竖直的连通孔,每个所述连通孔与一个压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环,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以阀杆为轴线开设有一个圆柱槽,所述阀杆孔与圆柱槽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端面与圆柱槽的底部槽壁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上端部分开设有螺纹段,所述阀杆的上端螺纹段通过螺纹连接有圆形的阀盖和圆柱型的压块,所述压块与圆柱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阀盖的下端面与压块的上端面焊接,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第二密封环相抵。
优选地,每个所述压腔均设置成向阀杆方向倾斜的腔体,所述压腔靠近阀杆的一侧腔壁呈竖直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环由顺丁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密封装置,环形凹槽与凸出密封条的连接配合,将原有密封圈单接触面的密封方式变成多接触面相抵密封,提高了第一密封环的密封效果,当阀芯打开闭合,利用阀腔内的瞬间水压或气压的压力变化,加强第一密封环外圈对阀杆的紧密贴合从而提高整个阀体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二密封装置,一方面起到双重密封保障的效果,避免因第一密封条损坏而使整个阀门失灵,另一方面增加了阀门的密封调节功能,当第二密封环出现磨损缝隙,密封性降低时,可以通过转动阀盖带动压块向下移动,使第二密封环压缩产生变形来弥补磨损缝隙,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腔、3阀管、4固定座、5阀杆孔、6轴承、7阀杆、8阀芯、9环形密封槽、10第一密封环、11环形凹槽、12凸出密封条、13压腔、14连通孔、15阀盖、16圆柱槽、17压块、18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2,阀体1的两侧各焊接有一根阀管3,阀腔2与阀管3连通,阀体1的上端外壁上焊接有一个固定座4,固定座4内开设有一个阀杆孔5,阀杆孔5的内壁上卡嵌有一个轴承6,阀杆孔5内转动连接有一根阀杆7,轴承6的内圈固定套在阀杆7上,阀杆孔5向下延伸与阀腔2连通,阀腔2内设有阀芯8,阀杆7的底端与阀芯8的上端面中心固定焊接,阀杆孔5位于阀体1部分设有第一密封装置,固定座4上设有第二密封装置。
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环10,阀杆孔5位于阀体1部分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9,第一密封环10的外圈与环形密封槽9的槽壁胶合密封,第一密封环10的内圈与阀杆7密封转动连接,阀杆7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第一密封环10的内圈胶合有一圈凸出密封条12,凸出密封条12与阀杆7上环形凹槽11密封滑动连接,第一密封环10内开设有多个压腔13,阀体1的内壁上围绕阀杆7开设有多个竖直的连通孔14,每个连通孔14与一个压腔13连通,每个压腔13均设置成向阀杆7方向倾斜的腔体,压腔13靠近阀杆7的一侧腔壁呈竖直状态。
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环18,固定座4的顶部以阀杆7为轴线开设有一个圆柱槽16,阀杆孔5与圆柱槽16连通,第二密封环18的下端面与圆柱槽16的底部槽壁固定连接,阀杆7的上端部分开设有螺纹段,阀杆7的上端螺纹段通过螺纹连接有圆形的阀盖15和圆柱型的压块17,压块17与圆柱槽16的侧壁转动连接,阀盖15的下端面与压块17的上端面焊接,压块17的下端面与第二密封环18相抵,第二密封环18由顺丁橡胶制成,顺丁橡胶具有特别优异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还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适合作为第二层密封保障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阀杆7转动带动阀芯8打开闭合时,此瞬间的压力变化较大,对第一密封环10的造成的冲击力和磨损最大,此时最容易造成漏水漏气情况的发生,通过环形凹槽11与凸出密封条12的连接配合,将原有密封圈单接触面的密封方式变成多接触面相抵密封,提高了第一密封环10的密封效果,同时阀腔2内的水压或气压会从阀体1的连通孔14处进入第一密封环10的压腔13内撞击在竖直的腔壁上,加强第一密封环10外圈对阀杆7的紧密贴合从而提高整个阀体的密封效果,第二密封环18可以起到第二层密封保障的作用,当第二密封环18发生磨损时,可以转动阀盖15带动压块17向下移动,将第二密封环18压缩变形,弥补与阀杆之间磨损造成的缝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2),所述阀体(1)的两侧各焊接有一根阀管(3),所述阀腔(2)与阀管(3)连通,所述阀体(1)的上端外壁上焊接有一个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内开设有一个阀杆孔(5),所述阀杆孔(5)的内壁上卡嵌有一个轴承(6),所述阀杆孔(5)内转动连接有一根阀杆(7),所述轴承(6)的内圈固定套在阀杆(7)上,所述阀杆孔(5)向下延伸与阀腔(2)连通,所述阀腔(2)内设有阀芯(8),所述阀杆(7)的底端与阀芯(8)的上端面中心固定焊接,所述阀杆孔(5)位于阀体(1)部分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固定座(4)上设有第二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环(10),所述阀杆孔(5)位于阀体(1)部分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9),所述第一密封环(10)的外圈与环形密封槽(9)的槽壁胶合密封,所述第一密封环(10)的内圈与阀杆(7)密封转动连接,所述阀杆(7)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第一密封环(10)的内圈胶合有一圈凸出密封条(12),所述凸出密封条(12)与阀杆(7)上环形凹槽(11)密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0)内开设有多个压腔(13),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围绕阀杆(7)开设有多个竖直的连通孔(14),每个所述连通孔(14)与一个压腔(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环(18),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以阀杆(7)为轴线开设有一个圆柱槽(16),所述阀杆孔(5)与圆柱槽(16)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环(18)的下端面与圆柱槽(16)的底部槽壁固定连接,所述阀杆(7)的上端部分开设有螺纹段,所述阀杆(7)的上端螺纹段通过螺纹连接有圆形的阀盖(15)和圆柱型的压块(17),所述压块(17)与圆柱槽(16)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阀盖(15)的下端面与压块(17)的上端面焊接,所述压块(17)的下端面与第二密封环(18)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腔(13)均设置成向阀杆(7)方向倾斜的腔体,所述压腔(13)靠近阀杆(7)的一侧腔壁呈竖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态压差平衡阀调节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环(18)由顺丁橡胶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