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3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气球领域,具体是一种在热气球着陆后人工操纵排放球囊内热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热气球球囊内的热空气,通过贴合在上孔口的顶伞封闭在球囊内。当需要减少球囊升力时(即排放一部分热空气从而使得球囊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减小),可操纵顶伞使其与球囊上孔口分离,从而达到排放热空气的目的。国、内外现常采用的操纵球囊的方式为:将顶伞1底边缘系上系冠绳13、定位绳14,并最终将每根系冠绳汇聚在一点,该点穿过一根操纵绳12,通过移动该点达到分离顶伞与球囊上孔口的目的(见图1)。

一方面该放气装置需克服顶伞1表面内外压差所产生的力,得用较大的力才能将顶伞与球囊上孔口分离,顶伞表面积越大,拉力亦越大。另一方面由于顶伞下移距离的不确定,特别是在顶伞被拉下过多时将会有被燃烧器火焰烧毁的风险,影响热气球的操纵(见图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用于确保将球囊内热空气排出的同时,对顶伞进行限位,使其不致被燃烧器火焰所烧毁,进一步提升热气球飞行的安全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系球环位于球囊顶部中心位置,球囊垂直载荷带汇集于系球环上,顶伞载荷带的某点位置与其所对应的球囊垂直载荷带的某点位置固定。n根顶伞连接带缝制在顶伞载荷带上,n根载荷带连接带缝制在球囊垂直载荷带上;每根顶伞连接带与载荷带连接带均通过一个连接扣连接,用于固定顶伞载荷带与球囊垂直载荷带。系伞绳组系伞段的一端穿入顶伞下缘的伞绳扣并与之固定,定位段的一端与球囊上对应的载荷带上的扣袢固定。排气拉绳通过滑轮与系伞绳组的末端连接。顶伞通过尼龙粘扣带与球囊贴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传统顶伞上进行改制,将顶伞载荷带与其对应的球囊载荷带的某一点固定,使得排气拉绳在操纵拉下顶伞时仅将顶伞边缘打开,从而达到改变顶伞形状、避免顶伞被燃烧器火焰烧毁的目的;(2)经改制后的顶伞,亦可提高排气的效率,能够提高热气球的操纵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放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放气形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气球半固定式放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伞操纵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装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更加可靠的热气球球囊放气装置,放气顶伞的载荷带(圆周若干根)某点位置与所对应球囊垂直载荷带的某点位置固定;系伞绳组一端(系伞段)穿入顶伞下缘的伞绳扣并与之固定,另一端(定位段)再与球囊上对应的载荷带上的扣袢固定。排气拉绳通过一只滑轮与系伞绳组的末端连接。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案为:改变顶伞被拉下的方式,由原来的“托盘型”整体拉下变化为“蘑菇型”局部被拉下,从而避免顶伞被燃烧器喷射的火焰所烧毁,同时也增大热空气排放的空间。

结合图4,顶伞1在排气拉绳5的作用下被改变为“蘑菇型”,将球囊内的热空气迅速排出,同时顶伞1上部分与球囊垂直载荷带3固定。释放排气拉绳5后顶伞1在球囊内热空气所产生升力的作用下恢复至“托盘型”并再次与球囊上孔口贴合,以达到密封球囊内热空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放气顶伞载荷带2圆周若干根某点位置与所对应球囊垂直载荷带3某点位置固定;系伞绳组4一端系伞段穿入顶伞下缘的伞绳扣并与之固定,另一端定位段再与球囊上对应的载荷带上的扣袢固定。排气拉绳5通过一只滑轮与系伞绳组的末端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排气的同时对顶伞进行限位,以避免较长的燃烧器火焰将顶伞烧毁。

所述放气顶伞载荷带2与对应位置的球囊垂直载荷带3上某点固定,系伞绳组4一端系伞段穿入顶伞下缘的伞绳扣并与之固定,另一端定位段再与球囊上对应的载荷带上的扣袢固定。

排气拉绳5通过一只滑轮与系伞绳组的末端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排气的同时对顶伞进行限位,以避免较长的燃烧器火焰将顶伞烧毁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3-6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顶伞1在起飞前使用尼龙粘扣带与球囊贴合,在整个起飞准备的过程中顶伞1承担密闭球囊内空气的作用。

该放气装置包含一个顶伞1(展开直径大于球囊上孔口直径)、一根排气拉绳5、一个系球环6、二十四根顶伞连接带9、二十四个连接扣10、二十四根载荷带连接带11。装配时,先将系伞绳组4捋顺、按绳组顺序依次穿过顶伞对应位置的绳扣并按划线位置扎牢,再穿过球囊上孔口某对应位置的绳扣并按划线扎牢。装配完成后依次检查系伞绳组4,不应有绞扭。

排气拉绳5一端扣结在球囊下孔口处某位置的纵向载荷带的扣袢上,另一端穿过系伞绳组4的滑轮并由滑轮中穿出,垂放在吊篮内。

热气球飞行中,欲通过排放球囊内热空气操纵气球下降,需解锁顶伞1与球囊上孔口的贴合状态。拉动排气拉绳5,系伞绳组4汇聚点下移,顶伞下半部分被逐渐拉下,定位段绳被拉直,使得顶伞1由“托盘状”变为“蘑菇状”,球囊上孔口开放,实施排放热空气。结束排气时,松开排气拉绳5,顶伞1在球囊内升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与球囊上孔口再次贴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球环(6)位于球囊顶部中心位置,球囊垂直载荷带(3)汇集于系球环(6)上,顶伞载荷带(2)的某点位置与其所对应的球囊垂直载荷带(3)的某点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n根顶伞连接带(9)缝制在顶伞载荷带(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n根载荷带连接带(11)缝制在球囊垂直载荷带(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顶伞连接带(9)与载荷带连接带(11)均通过一个连接扣(10)连接,用于固定顶伞载荷带(2)与球囊垂直载荷带(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系伞绳组(4),系伞绳组(4)系伞段的一端穿入顶伞(1)下缘的伞绳扣并与之固定,定位段的一端与球囊上对应的载荷带上的扣袢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拉绳(5),排气拉绳(5)通过滑轮与系伞绳组(4)的末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顶伞(1)通过尼龙粘扣带与球囊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顶伞(1)的展开直径大于球囊上孔口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气球球囊半固定式放气装置,放气顶伞(1)载荷带(2)(圆周若干根)某点位置与所对应球囊垂直载荷带(3)某点位置固定;系伞绳组(4)一端(系伞段)穿入顶伞下缘的伞绳扣并与之固定,另一端(定位段)再与球囊上对应的载荷带上的扣袢固定。排气拉绳(5)通过一只滑轮与系伞绳组的末端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排气的同时对顶伞进行限位,以避免较长的燃烧器火焰将顶伞烧毁。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震;李鹏程;周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宏光通用航空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72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