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
背景技术:
2.轮胎是汽车正常情况下唯一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承受着汽车的重量,缓解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轮胎和路面良好的附着性,是一切性能的基础。
3.越野车辆轮胎要应对不同道路条件与不同气候条件,目前的越野车辆轮胎,在普通道路具有高速机动能力,但松软、泥泞、积水、湿滑等低附着道路上的附着能力较低。具有高附着能力的轮胎又缺乏高速机动能力,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在变换时,需更换轮胎才能达到行驶需求。
4.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的骑乘工具,也曾被广泛用于沙漠考察等工作。骆驼,步幅大而轻快,持久力强,加之其蹄部的特殊结构,因此,适合作为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短距离骑乘时,双峰驼的速度可达10~15千米/小时,长距离骑乘时,每天可行程30~35千米。受骆驼趾端结构性能启发,进行花纹设计,提高轮胎在松软地面的通过能力。
5.树蛙生活在热带雨林潮湿环境下,生存活动主要在树上,可以长时间的附着在物体表面。树蛙足端的趾尖上长有特殊的吸盘,在爬行过程中可以粘附在湿滑的基底上,表现出高粘附、高摩擦力的特点。因此,受树蛙趾端粘附性能启发,进行积水路面胎面花纹设计,以提高轮胎的摩擦粘附性能和排水性能,实现车辆在积水路面平稳行驶。
6.仿生学理论是向生物学习而得出的对科学技术具有指导意义的原理。骆驼脚趾和树蛙足底结构特征使其具有良好排水性和附着性,将其引入到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中,对解决轮胎全地域通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不同道路状况与不同气候条件,可适应软硬地面环境,实现高速机动行驶的步行轮,且可应用在越野车辆、沙漠行驶车辆,以及积水路面的行走机械上。
8.本发明的一种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由轮毂a和轮胎b组成,所述的轮毂a由轮辋1、轮辐组2和内轮圈3组成,轮辋1经轮辐组2的4
‑
6根轮辐与内轮圈3固接;所述的轮胎b由胎面4和胎帮5组成,其中胎面4的圆周周向中心设有沟槽6,沟槽6一侧设有花纹块组ⅰ7,沟槽6另一侧设有花纹块组ⅱ8,花纹块组ⅰ7和花纹块组ⅱ8均由30
‑
36个花纹块组成;俯视状态下,每个花纹块的外围轮廓线均由ab直线、bc曲线、cd曲线、da曲线顺序连接而成,其中:
9.ab直线的长度l1为:90
‑
100mm;
10.bc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
‑
0.2407x2 3.77x 103.7,其中0≤x≤45mm;
11.cd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
‑
0.7466x2‑
0.2135x 106.87,其中45≤x≤75mm;
12.da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0.2575x2‑
4.6353x 7.2714,其中:0≤x≤75mm;
13.外围轮廓线内为均布的正六边形柱结构,正六边形的边长l4为:10
‑
15mm;正六边形柱的高度l5为:10
‑
13mm;随轮胎胎压的升高,花纹块内相邻正六边形柱的间距l3为0
‑
5mm;花纹块底部高度l2为:10
‑
15mm;轮胎b的胎帮5与轮毂a的轮辋1固接。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发明的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能根据路面状况改变胎压,从而切换成不同类型的胎面花纹,同一条轮胎可以应对各种不同路况。
16.1.在松软地面,花纹块组与沟槽构成具有良好包络性的胎面花纹,能增加轮胎局部刚度、提高驱动能力。
17.2.在积水路面,正六边形柱状结构相邻之间的间距具有良好排水性和附着性,能提高轮胎的附着能力、增大摩擦,解决车辆在积水路面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18.3.在泥泞路面,花纹块组ⅰ和花纹块组ⅱ为仿骆驼趾端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切土、支撑和沟槽排泥效果,解决由于路面湿滑,黏附带来的摩擦力和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19.本发明根据路况变换不同的花纹,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轮胎在特定路况下所需要的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正六边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低压状态下仿生轮与路面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仿生轮低压状态下行驶与路面形成的包络结构示意图;
27.其中:a.轮毂;b.轮胎;1.轮辋;2.轮辐组;3.内轮圈;4.胎面;5.胎帮;6.沟槽;7.花纹块组ⅰ;8.花纹块组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
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由轮毂a和轮胎b组成,所述的轮毂a由轮辋1、轮辐组2和内轮圈3组成,轮辋1经轮辐组2的4
‑
6根轮辐与内轮圈3固接;所述的轮胎b由胎面4和胎帮5组成,其中胎面4的圆周周向中心设有沟槽6,沟槽6一侧设有花纹块组ⅰ7,沟槽6另一侧设有花纹块组ⅱ8,花纹块组ⅰ7和花纹块组ⅱ8均由30
‑
36个花纹块组成;轮胎b的胎帮5与轮毂a的轮辋1固接。
30.如图4和图5所示,俯视状态下,每个花纹块的外围轮廓线均由ab直线、bc曲线、cd曲线、da曲线顺序连接而成,其中:
31.ab直线的长度l1为:90
‑
100mm;
32.bc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
‑
0.2407x2 3.77x 103.7,其中0≤x≤45mm;
33.cd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
‑
0.7466x2‑
0.2135x 106.87,其中45≤x≤75mm;
34.da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0.2575x2‑
4.6353x 7.2714,其中:0≤x≤75mm;
35.外围轮廓线内为均布的正六边形柱结构,正六边形的边长l4为:10
‑
15mm;正六边形柱的高度l5为:10
‑
13mm;随轮胎胎压的升高,花纹块内相邻正六边形柱的间距l3为0
‑
5mm;花纹块底部高度l2为:10
‑
15mm;此结构为树蛙足部的生物材料特征为摹本,以其足部的湿性高附着表面结构为基础,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排水性,提供较大的摩擦力。解决在积水路面行驶时摩擦力低,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36.如图6和图7所示,仿生轮低压状态与路面接触结构示意图,由于轮胎胎压较低与车辆自身重量,与沙漠地表接触产生在松软地面支撑的包络结构,解决松软地面承载能力差,沉陷驱动能力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其特征在于,由轮毂(a)和轮胎(b)组成,所述的轮毂(a)由轮辋(1)、轮辐组(2)和内轮圈(3)组成,轮辋(1)经轮辐组(2)的4
‑
6根轮辐与内轮圈(3)固接;所述的轮胎(b)由胎面(4)和胎帮(5)组成,其中胎面(4)的圆周周向中心设有沟槽(6),沟槽(6)一侧设有花纹块组ⅰ(7),沟槽(6)另一侧设有花纹块组ⅱ(8),花纹块组ⅰ(7)和花纹块组ⅱ(8)均由30
‑
36个花纹块组成;俯视状态下,每个花纹块的外围轮廓线均由ab直线、bc曲线、cd曲线、da曲线顺序连接而成,其中:ab直线的长度l1为:90
‑
100mm;bc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
‑
0.2407x2 3.77x 103.7,其中0≤x≤45mm;cd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
‑
0.7466x2‑
0.2135x 106.87,其中45≤x≤75mm;da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0.2575x2‑
4.6353x 7.2714,其中:0≤x≤75mm;外围轮廓线内为均布的正六边形柱结构,正六边形的边长l4为:10
‑
15mm;正六边形柱的高度l5为:10
‑
13mm;随轮胎胎压的升高,花纹块内相邻正六边形柱的间距l3为0
‑
5mm;花纹块底部高度l2为:10
‑
15mm;轮胎(b)的胎帮(5)与轮毂(a)的轮辋(1)固接。
技术总结
一种越野车辆全地域仿生轮属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两组花纹块组的各30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辉 陈冲 钟孟华 邢兰坤 卢霄 常志勇 杨逍 佟金 马云海 孙霁宇 郭丽 李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