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9月20日、发明名称为“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申请号为201880055576.4(pct/jp2018/03492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下述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具有多个扁平管和多个鳍片,所述多个扁平管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通道,所述多个鳍片将相邻的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扁平管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收纳于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的热交换器存在采用如下热交换器的情况:具有多个扁平管和多个鳍片,所述多个扁平管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通道,所述多个鳍片将相邻的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作为这种热交换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61799号)所示,有扁平管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现有热交换器有时应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与除霜的空调装置上。此时,空调装置在实施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在空调装置实施除霜运转的情况下,上述现有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具体而言,上述现有热交换器在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在各热交换路径中被加热,从各热交换路径流出而汇聚。此外,上述现有热交换器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气体状态的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在各热交换路径中被冷却,从各热交换路径流出而汇聚。
但是,采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存在在制热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趋势。因此,在除霜运转时,使附着在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上的霜融化所需的时间要比使附着在比最下层侧热交换路径靠上层侧的层其他热交换路径上的霜融化所需时间长,存在即使在除霜后在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仍残留有霜、除霜不充分的情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将如下热交换器应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抑制最下层侧热交换路径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和多个鳍片,所述多个扁平管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通道,所述多个鳍片将相邻的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扁平管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
第1方面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和多个鳍片,所述扁平管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通道,所述多个鳍片将相邻的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扁平管被划分为在层方向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其中,若将热交换路径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热交换路径设为第1热交换路径,将各热交换路径中从冷媒流的一端至另一端之间的通道长度设为路径有效长度,则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长。
首先,对上述现有热交换器被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的情况)和除霜运转(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在制热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原因进行说明。
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中,各热交换路径通过具有同一形状(管长度、成为冷媒通道的贯通孔大小、数量)的扁平管以相同的数量串联而构成。也就是说,上述传统热交换器构成为各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均相同。
在该现有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的冷媒容易流入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因此其结果是,出现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倾向。也就是说,能够推定,在上述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的冷媒容易流入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是导致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原因。
但是,与现有热交换器不同,如上所述,本发明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长。
在将具有该结构的热交换器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变长,因此,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不易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冷媒的温度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的结霜。再者,此处,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变长,因此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的传热面积,从而能够促进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冷媒温度上升。由此,与采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第1热交换路径上的霜残留。
综上所述,通过在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上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上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2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是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的2倍以上。
此处,如上所述,由于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足够长,因此能够充分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中冷媒的流动阻力、传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抑制效果。
根据第1或第2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3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第1热交换路径具有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和在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的上侧与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串联的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
此处,如上所述,通过将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串联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由此能够加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
根据第3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4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构成为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的入口。
如果将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串联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则从制热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在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容易存积液态冷媒。
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在将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的入口。
这样做在除霜运转时,在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也就是说,此处在除霜运转时,包含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时,能够使气态的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对存积在最下层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的液态冷媒积极地进行加热,使之蒸发,从而使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温度快速上升。由此,此处能够进一步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霜残留。
根据第1或第2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5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各热交换路径具有串联的多个热交换部,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的数量多。
此处,如上所述,将多个热交换部串联构成各热交换路径并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的数量多于其他热交换路径,由此能够加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
根据第1或第2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6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在空气通过通风道的通风方向即列方向上多列配置。第1热交换路径之外的各热交换路径具有列方向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和在上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与上风侧热交换部串联的下风侧热交换部。第1热交换部具有: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其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的上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其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且包括最下层的所述扁平管;和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的上侧的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并且,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串联连接。
此处,如上所述,通过将上风侧热交换部以及下风侧热交换部串联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且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串联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由此能够加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
根据第6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7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构成为,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的入口。
如果将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串联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则从制热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在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容易存积液态冷媒。
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的入口。
这样做在除霜运转时,在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也就是说,此刻在除霜运转时,包含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时,能够使气态的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对存积在最下层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的液态冷媒积极地进行加热,使之蒸发,从而使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温度快速上升。由此,此处能够减小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霜残留。
根据第6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8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构成为,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的入口。
在构成上,各热交换路径如果具有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对于第1热交换路径而言为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和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下风侧热交换部(对于第1热交换路径而言为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则在制热运转时附着于上风侧热交换部的霜量容易增多。因此,除霜运转时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特别是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的霜残留有可能增多。
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的入口。
这样做在除霜运转时,在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也就是说,此刻在除霜运转时,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时,能够使气态的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或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对在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上附着的霜积极地进行加热,使之融化。由此,此处能够进一步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霜残留。
第9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其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内部形成冷媒通道;和多个鳍片,其将相邻的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扁平管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而且此处,假若将热交换路径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热交换路径设为第1热交换路径,将各热交换路径的通道的流路截面积设为路径有效截面积,则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小。
首先,对在将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和除霜运转(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下)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在制热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原因进行说明。
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中,各热交换路径通过具有同一形状(管长度、成为冷媒通道的贯通孔的大小、数量)的扁平管以相同的数量串联而构成。也就是说,上述现有热交换器构成为各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均相同。
这种现有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的冷媒容易流入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因此其结果是,出现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倾向。也就是说,能够推定,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在制热时液态冷媒容易流入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是导致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原因。
但是,此处与上述现有热交换器不同,如上所述,本发明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最下层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小。
而且在将具有该结构的热交换器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变小,因此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不易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冷媒的温度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的结霜。由此,与采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霜残留。
综上所述,此处通过在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根据第9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10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是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的0.5倍以下。
此处,如上所述,由于充分减小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因此能够充分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中冷媒的流动阻力,从而能够提高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抑制效果。
根据第9或第10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11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具有成为通道的多个贯通孔,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贯通孔的尺寸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贯通孔的尺寸小,或/和,构成第1热交换部路径的扁平管的贯通孔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贯通孔的数量少。
此处,如上所述,扁平管的通道由多个贯通孔形成,通过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多个贯通孔的尺寸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贯通孔的尺寸小、使构成第1热交换部路径的扁平管的多个贯通孔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贯通孔的数量少,由此能够减小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
根据第1~第11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12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数量少。
如果采用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的数量少的结构,则在使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中时,容易发生偏流。
但是,此处如上所述,通过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长的结构、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小的结构,由此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使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时产生偏流。
根据第1~第12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第13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鳍片具有:多个缺口部,其沿从空气通过通风道的通风方向的下风侧向上风侧的方向延伸,供插入扁平管;多个鳍片主体部,其夹在相邻的缺口部之间;和鳍片上风部,其在比缺口部靠通风方向的上风侧与多个鳍片主体部连续延伸。
其中,如上所述,构成为:用于在鳍片中插入扁平管的缺口部形成为沿从通风方向的下风侧向上风侧的方向延伸,且在比缺口部靠通风方向的上风侧,形成有与夹在缺口部之间的多个鳍片主体部连续延伸的鳍片上风部。在具有该结构的热交换器中,除霜运转时在鳍片上风部附着的霜量容易增多,因此在除霜运转时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的融化残留有可能增多。
但是,此处如上所述,通过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长的结构、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比其他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小的结构,能够抑制包括在鳍片上风部附着的霜在内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从而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第14方面所述的空调装置,具备第1~第13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
此处,由于采用上述第1~第13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构成空调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及具备该室外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室外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室外单元的主视图(图示去除了室外热交换器以外的冷媒回路构成部件)。
图4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热交换路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下风侧图示)。
图7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上风侧图示)。
图8是连结头的平面剖视图。
图9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第1热交换路径附近的路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a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1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b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2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c的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3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d的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4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e的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5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f的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6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g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9相对应的图。
图17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18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下风侧图示)。
图19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上风侧图示)。
图20是示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第1热交换路径附近的路径结构的图。
图21是示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a的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图,是与图20相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1)空调装置的结构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及具备其该室外热交换器11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
空调装置1是一种通过实施蒸汽压缩式的冷却循环能够对建筑等的室内进行制冷及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具有: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a、3b;液体冷媒连接管4和气体冷媒连接管5,它们将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a、3b连接起来冷媒冷媒;以及控制部23,其对室外单元2及室内单元3a、3b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并且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冷媒回路6,通过冷媒连接管4、5将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a、3b连接起来。
室外单元2设置在室外(建筑屋顶、建筑墙面附近等),构成冷媒回路6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储液器7、压缩机8、四通阀10、室外热交换器11、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外膨胀阀12、液体侧断流阀13、气体侧断流阀14、室外风扇15。各设备及阀门之间通过冷媒管16~22连接。
室内单元3a、3b设置在室内(居室、天棚里面空间等),构成冷媒回路6的一部分。室内单元3a主要具有,室内膨胀阀31a、室内热交换器32a、室内风扇33a。室内单元3b主要具有,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内膨胀阀31b、室内热交换器32b、室内风扇33b。
冷媒连接管4、5是在建筑等设置场所设置空调装置1时现场施工的冷媒管。液体冷媒连接管4的一端与室内单元2的液体侧断流阀13连接,液体冷媒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室内单元3a、3b的室内膨胀阀31a、31b的液体侧端部连接。气体冷媒连接管5的一端与室内单元2的气体侧断流阀14连接,气体冷媒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室内单元3a、3b的室内热交换器32a、32b的气体侧端部连接。
控制部23通过设置在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a、3b上的控制基板等(未图示)被通信连接而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出于方便考虑,在图1中将控制部23图示于与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a、3b相分离的位置。控制部23对空调装置1(此处是指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a、3b)的构成设备8、10、12、15、31a、31b、33a、33b进行控制,即控制空调装置1的整体运转。
(2)空调装置的动作
以下参照图1说明空调装置1的动作。空调装置1执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是使冷媒依次在压缩机8、室外热交换器11、室外膨胀阀12以及室内膨胀阀31a、31b、室内热交换器32a、32b冷媒循环,制热运转是使冷媒依次在压缩机8、室内热交换器32a、32b、室内膨胀阀31a、31b及室外膨胀阀12、室外热交换器11冷媒循环。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实施用于使附着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上的霜融解的的除霜运转。此时,实施与制冷运转时相同地使冷媒依次在压缩机8、室外热交换器11、室外膨胀阀12以及室内膨胀阀31a、31b、室内热交换器32a、32b循环的逆循环除霜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及除霜运转均由控制部23实施。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阀10被切换为室外散热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状态)。在冷媒回路6中,制冷循环的低压气体冷媒被压缩机8吸入,被压缩至制冷循环的高压后排出。从压缩机8排出的高压气体冷媒通过四通阀10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1。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1的高压气体冷媒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1处,与室外风扇15提供的作为冷却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态冷媒。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中散热的高压液体冷媒通过室外膨胀阀12、液体侧断流阀13以及液体冷媒连接管4,被输送至室内膨胀阀31a、31b。被输送至室内膨胀阀31a、31b的冷媒由室内膨胀阀31a、31b减压至制冷循环的低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通过室内膨胀阀31a、31b减压后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32a、32b。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32a、32b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在室内热交换器32a、32b中,与室内风扇33a、33b提供的作为加热源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如此,室内空气被冷却,之后提供给室内为室内制冷。在室内热交换器32a、32b处,蒸发了的低压气体冷媒通过气体冷媒连接管5、气体侧断流阀14、四通阀10以及储液器7,再次被压缩机8吸入。
制热运转时,四通阀10被切换为室外蒸发状态(图1的虚线所示状态)。在冷媒回路6中,制冷循环的低压气体冷媒被压缩机8吸入,被压缩至制冷循环的高压后排出。从压缩机8排出的高压气体冷媒,通过四通阀10、气体侧断流阀14以及气体冷媒连接管5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32a、32b。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32a、32b的高压气体冷媒在室内热交换器32a、32b处,与室内风扇33a、33b提供的作为冷却源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冷媒。如此,室内空气被加热,之后提供给室内为室内制热。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a、32b散热后的高压液体冷媒,通过室内膨胀阀31a、31b、液体冷媒连接管4以及液体侧断流阀13,被输送至室外膨胀阀12。被输送至室外膨胀阀12的冷媒由室外膨胀阀12减压至制冷循环的低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通过室外膨胀阀12减压后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1。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1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1处,与室外风扇15提供的作为加热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成为低压气体冷媒。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1蒸发的低压冷媒经四通阀10以及储液器7,再次被压缩机8吸入。
上述制热运转时,当因室外热交换器11中的冷媒温度低于所定温度等引发室外热交换器11中被检测到结霜时,也就是说,当达到开始对室外热交换器11的除霜的条件时,即开始实施使附着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上的霜融解的除霜运转。
除霜运转与制冷运转相同,通过将四通阀22切换至室外散热状态(图1实线所示状态),使室外热交换器11作为冷媒的散热器发挥功能而执行。如此能够融解附着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上的霜。除霜运转实施至考虑除霜运转前的制热运转的状态等而设定的除霜时间过去,或者判定为因室外热交换器11中冷媒的温度高于所定温度等使得室外热交换器11中除霜结束,之后恢复制热运转。需要说明的是,除霜运转时的冷媒回路10中的冷媒流动,与制冷运转时相同,此处不再说明。
(3)室外单元的整体构成
图2是室外单元2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室外单元2的主视图(图示去除了室外热交换器11以外的冷媒回路构成)。
室外单元2是从壳体40的侧面吸入空气,从壳体40的顶面排出空气的顶吹型热交换单元。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壳体40、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15、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器等设备7、8、11、包括四通阀及室外膨胀阀等阀门10、12~14以及冷媒管16~22等构成冷媒回路6的一部分的冷媒回路构成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无特别指出,则“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表示从前方(附图的左斜前侧)观察图2所示的室外单元2的方向。
壳体40主要具有:底框架42,其架设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安装脚41上;支柱43,其从底框架42的角部沿铅锤方向延伸;风扇模块44,其安装在支柱43的上端;和正面面板45。在侧面(此处为背面以及左右两侧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40a、40b、40c,在顶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40d。
底框架42形成壳体40的底面,底框架42上设有室外热交换器11。其中,室外热交换器11是朝向壳体40的背面以及左右两侧面的平面观察大致呈u字形状的热交换器,,实质上形成壳体40的背面以及左右两侧面。此外,底框架42与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下端部分相接,作为在制冷运转或除霜运转时接收室外热交换器11中产生的排水的接水盘发挥功能。
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上侧,设有风扇模块44,形成有壳体40的比正面、背面以及左右侧面的支柱43靠上侧的部分和壳体40的顶面。其中,风扇模块44是一种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开口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中收容有室外风扇15的集合体。风扇模块44的顶面的开口是吹风口40d,在吹风口40d设有吹风格栅46。室外风扇15是一种送风机,在壳体40内面对吹风口40d配置,空气从吸入口40a、40b、40c吸入壳体40内,从吹风口40d排出。
正面面板45架设在正面侧的支柱43之间,形成壳体40的正面。
壳体40内还收容有除室外风扇15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1之外的冷媒回路构成部件(图2中图示出储液器7以及压缩机8)。其中,压缩机8以及储液器7设于底框架42上。
综上所述,室外单元2具有:壳体40,其在侧面(此处为背面及左右两侧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40a、40b、40c,在顶面形成有空气吹风口40d;室外风扇15(送风机),其在壳体40内面对吹风口40d配置;和室外热交换器11,其在壳体40内配置于室外风扇15的下侧。在这种顶吹型单结构中,如图3所示,在室外风扇15的下侧配置室外热交换器11,因此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1的空气的风速存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上部比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下部快的趋势。
(4)第1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
<结构>
图4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概略立体图。图5为图4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概略立体图(下风侧图示)。图7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概略立体图(上风侧图示)。图8为连结头90的平面剖面图。图9为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附近的路径结构的图。此外,图4、图6、图7及图9的指示冷媒流动的箭头,为制热运转时(使室外热交换器11作为冷媒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冷媒流向。
室外热交换器11是实施冷媒与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主要具有第1头域集合管70、第2头域集合管80、连结头90、多个扁平管63、多个鳍片64。其中,第1头域集合管70、第2头域集合管80、连结头90、扁平管63以及鳍片64,均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相互之间通过钎接等接合。
第1头域集合管70是上端及下端均为封闭的纵长中空的圆筒状的部件。第1头域集合管70立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侧(此处为图4的左前端侧或图6的左端侧)。
第2头域集合管80是上端及下端均为封闭的纵长中空的圆筒状的部件。第2头域集合管80立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侧(此处为图4的左前端侧或图7的右端侧)。其中,第2头域集合管80配置于比第1头域集合管70靠空气通风方向的上风侧。
连结头90是上端及下端均为封闭的纵长中空的圆筒状的部件。第2头域集合管80立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侧(此处为图4的右前端侧、图6的右端侧或图7的左端侧)。
扁平管63是一种扁平多孔管,具有:平面部63a,其成为传热面,朝向铅锤方向;和通道63b,其由在扁平管63的内部形成的供冷媒流动的多个小贯通孔形成。扁平管63在上下方向(层方向)配置多层,并在空气通风方向(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配置于空气的通风方向的下风侧的扁平管63的一端与第1头域集合管70连接,另一端与连结头90连接。配置于空气通风方向的上风侧的扁平管63的一端与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另一端与连结头90连接。鳍片64将相邻的扁平管63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形成有沿水平细长地延伸的多个缺口部64a,以便能插入多个扁平管63。其中,扁平管63的平面部63a的朝向为上下方向(层方向),且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为沿壳体40的侧面(在此为左右两侧面)及背面的水平方向,因此,缺口部64a延伸的方向就是指与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交差的水平方向(列方向),与壳体40内的空气通风方向(列方向)大致一致。缺口部64a在水平方向(列方向)上细长地延伸,以便于扁平管63从通风方向的下风侧向上风侧插入。鳍片64的缺口部64a的形状っ几乎与扁平管63的剖面的外形一致。鳍片64的缺口部64a在鳍片64的上下方向(层方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鳍片64具有多个鳍片主体部64b,其夹设于在上下方向(层方向)上相邻的缺口部64a之间;和鳍片上风部64c,其在比多个缺口部64a靠通风方向(列方向)的上风侧与多个鳍片主体部64b连续延伸。鳍片64与扁平管63一样,在空气通过通风道的方向(通风方向、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
室外热交换器11中,扁平管63被划分为在上下方向(层方向)上多层(此处为10层)排列的热交换路径60a~60j。此外,扁平管63在空气通过通风道的方向(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具体而言,此处从下至上依次形成有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即第1热交换路径60a、第2热交换路径60b···第9热交换路径60i、第10热交换部60j。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2层2列(计4根)扁平管63。第2热交换路径60b及第3热交换路径60c分别具有12层2列(计24根)扁平管63。第4热交换路径60d具有11层2列(计22根)扁平管63。第5热交换路径60e及第6热交换路径60f分别具有10层2列(计20根)扁平管63。第7热交换路径60g具有9层2列(计18根)扁平管63。第8热交换路径60h具有8层2列(计16根)扁平管63。第9热交换路径60i具有7层2列(计14根)扁平管63。第10热交换路径60j具有6层2列(计12根)扁平管63。
第1头域集合管70通过由隔板71将其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与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连通空间72a~72j。此外,与第1热交换路径60a相对应的第1连通空间72a,通过被隔板73进一步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下侧的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和上侧的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连通空间72a以外的连通空间72b~72j作为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72j。
并且,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一端连通。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路径61al的上侧的扁平管63(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路径61au)的一端连通。第2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与构成第2热交换路径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一端连通。第3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c与构成第3热交换路径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一端连通。第4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d与构成第4热交换路径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1根(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一端连通。第5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e与构成第5热交换路径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一端连通。第6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f与构成第6热交换路径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一端连通。第7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g与构成第7热交换路径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9根(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一端连通。第8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h与构成第8热交换路径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8根(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一端连通。第9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i与构成第9热交换路径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7根(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一端连通。第10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j与构成第10热交换路径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6根(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一端连通。
第2头域集合管80通过由隔板81将其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与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连通空间82a~82j。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连通空间82a作为第1纵折返空间82a,将第1连通空间82a之外的连通空间82b~82j作为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82j。
并且,第1纵折返空间82a的下部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一端连通。第1纵折返空间82a的上部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路径62al的上侧的扁平管63(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路径62au)的一端连通。第2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与构成第2热交换路径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2上风侧热交换部62b)的一端连通。第3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c与构成第3热交换路径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3上风侧热交换部62c)的一端连通。第4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d与构成第4热交换路径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1根(第4上风侧热交换部62d)的一端连通。第5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e与构成第5热交换路径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5上风侧热交换部62e)的一端连通。第6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f与构成第6热交换路径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6上风侧热交换部62f)的一端连通。第7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g与构成第7热交换路径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9根(第7上风侧热交换部62g)的一端连通。第8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h与构成第8热交换路径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8根(第8上风侧热交换部62h)的一端连通。第9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i与构成第9热交换路径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7根(第9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一端连通。第10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j与构成第10热交换路径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6根(第10上风侧热交换部62j)的一端连通。
连结头90通过由隔板91将其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与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连通空间92a~92j。此外,与第1热交换路径60a相对应的第1连通空间92a,通过被隔板93进一步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下侧的第1下侧横折返空间92al、和上侧的第1上侧横折返空间92au。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连通空间92a以外的连通空间92b~92j作为横折返空间92b~92j。
并且各横折返空间92a~92j与构成相对应的热交换部60a~60j的扁平管63连通。也就是说,第1下侧横折返空间92al与构成第1热交换部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1热交换部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另一端连通。第1上侧横折返空间92au与构成第1热交换部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上侧的扁平管63(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1热交换部60a的扁平管63中位于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上侧的扁平管63(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另一端连通。第2横折返空间92b与构成第2热交换部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2上风侧热交换部62b)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2热交换部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另一端连通。第3横折返空间92c与构成第3热交换部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3上风侧热交换部62c)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3热交换部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另一端连通。第4横折返空间92d与构成第4热交换部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1根(第4上风侧热交换部62d)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4热交换部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1根(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另一端连通。第5横折返空间92e与构成第5热交换部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5上风侧热交换部62e)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5热交换部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另一端连通。第6横折返空间92f与构成第6热交换部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6上风侧热交换部62f)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6热交换部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另一端连通。第7横折返空间92g与构成第7热交换部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9根(第7上风侧热交换部62g)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7热交换部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9根(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另一端连通。第8横折返空间92h与构成第8热交换部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8根(第8上风侧热交换部62h)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8热交换部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8根(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另一端连通。第9横折返空间92i与构成第9热交换部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7根(第9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9热交换部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7根(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另一端连通。第10横折返空间92j与构成第10热交换部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6根(第10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10热交换部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6根(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另一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以使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各扁平管63的另一端彼此连通的方式设置隔板91、93,由此横折返空间92a~92j形成为使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各扁平管63的另一端彼此连通。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相同的热交换部61a~61j、62a~62j内不设置隔板91、93,由此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各热交换部61a~61j、62a~62j之间形成有横折返空间92a~92j。
此外,第1头域集合管70以及第2头域集合管80上连接有:液体侧分流部件85,其在制热运转时将从室外膨胀阀12(参见图1)输送的冷媒分流输送至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82b~82j;气体侧分流部件75,其在制冷运转时将从压缩机8(参见图1)输送的冷媒分流输送至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
液体侧分流部件85具有,与冷媒管20(参见图1)连接的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和从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延伸并与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82b~82j连接的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f。其中,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f具有毛细管,其长度与向热交换部60a~60j分流的分流比率相匹配。
气体侧分流部件75具有,与冷媒管19(参见图1)连接的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和从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延伸并与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连接的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
由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之外的各热交换路径60b~60j具有在列方向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和在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下风侧与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串联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即,第2热交换路径60b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2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连通的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12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上风侧、与第2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连通的第2上风侧热交换部62b的12根扁平管63通过通过第2横折返空间92b而构成串联连接。第3热交换路径60c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3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c连通的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12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上风侧、与第3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c连通的第3上风侧热交换部62c的12根扁平管63通过第3横折返空间92c而串联。第4热交换路径60d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4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d连通的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11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上风侧、与第4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d连通的第4上风侧热交换部62d的11根扁平管63通过第4横折返空间92d而串联。第5热交换路径60e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5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e连通的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10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上风侧、与第5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e连通的第5上风侧热交换部62e的10根扁平管63通过第5横折返空间92e而串联。第6热交换路径60f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6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f连通的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10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上风侧、与第6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f连通的第6上风侧热交换部62f的10根扁平管63通过第6横折返空间92f而串联。第7热交换路径60g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7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g连通的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9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上风侧、与第7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g连通的第7上风侧热交换部62g的9根扁平管63通过第7横折返空间92g而串联。第8热交换路径60h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8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h连通的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8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上风侧、与第8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h连通的第8上风侧热交换部62h的8根扁平管63通过第8横折返空间92h而串联。第9热交换路径60i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9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i连通的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7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上风侧、与第9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i连通的第9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7根扁平管63通过第9横折返空间92i而串联。第10热交换路径60j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10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j连通的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6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上风侧、与第10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j连通的第10上风侧热交换部62j的6根扁平管63通过第10横折返空间92j而串联。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其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上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其包括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62al、62au的下风侧且在最下层的所述扁平管63ad;和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上侧的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也就是说,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连通的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构成位于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构成位于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上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以及构成与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连通的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扁平管63依次串联。其中,构成与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连通的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通过第1下侧横折返空间92al与构成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串联。构成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通过第1下纵折返空间82a与构成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串联。构成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通过第1上侧横折返空间92au与构成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扁平管63串联。
<动作(冷媒的流动)>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外热交换器11中冷媒的流动。
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1起散热器的功能,对压缩机8(参见图1)排出的冷媒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冷媒向与图4、图6、图7以及图9中指示冷媒流动的箭头相反的方向流动。
压缩机8(参见图1)排出的冷媒通过冷媒管19(参见图1)被输送至气体侧分流部件75。被输送至气体侧分流部件75的冷媒从气体侧液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被分流至各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被输送至第1头域集合管70的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
被输送至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以外的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72j的冷媒被分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b~60j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通过连结头90的各横折返空间92b~92j,被输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b~60j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在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82j中汇聚。也就是说,冷媒按照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顺序,通过热交换路径60b~60j。此时,冷媒从过热的气体状态开始散热,直至变为饱和液态或过冷却液态为止。
被输送至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的冷媒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扁平管63(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通过连结头90的第1下侧横折返空间92al,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扁平管63(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通过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1纵折返空间82a,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通过连结头90的第1上侧横折返空间92au,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被输送至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也就是说,冷媒按照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顺序,通过第1热交换路径60a。此时,冷媒从过热的气体状态开始散热,直至变为饱和液态或过冷却液态为止。
被输送至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82b~82j的冷媒被输送至液体侧冷媒分流部件85的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中,在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中汇聚。在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中汇聚了的冷媒通过冷媒管20(参见图1)被输送至室外膨胀阀12(参见图1)。
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1作为在室外膨胀阀12(参见图1)减压后的冷媒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冷媒向与图4、图6、图7以及图9中指示冷媒流动的箭头方向流动。
在室外膨胀阀12中减压后的冷媒通过冷媒管20(参见图1)被输送至液体侧冷媒分流部件85。被输送至液体侧冷媒分流部件85的冷媒,从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被分流至各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f,被输送至第1第2头域集合管70及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82b~82j。
被输送至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以外的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82j的冷媒被分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b~60j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通过连结头90的各横折返空间92b~92j,被输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b~60j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加热,在第1头域集合管70的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72j中汇聚。也就是说,冷媒按照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的顺序,通过热交换路径60b~60j。此时,冷媒从液态或气液两相状态起开始蒸发,被加热至变为过热气态为止。
被输送至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的冷媒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通过连结头90的第1上侧横折返空间92au,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加热,通过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1纵折返空间82a,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扁平管63(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加热,通过连结头90的第1下侧横折返空间92al,被输送至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扁平管63(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被输送至该扁平管63的冷媒在该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加热,被输送至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也就是说,冷媒按照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顺序,通过第1热交换路径60a。此时,冷媒从液态或气液两相状态起开始蒸发,被加热至变为过热气态为止。
被输送至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的冷媒被输送至气体侧冷媒分流部件75的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中,在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中汇聚。在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中汇聚了的冷媒通过冷媒管19(参见图1)被输送至压缩机8(参见图1)的吸入侧。
在除霜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1与制冷运转时相同,作为从压缩机8(参见图1)排出的冷媒的散热器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除霜运转时的室外热交换器11中的冷媒流动与制冷运转时相同,故此处不再说明。但是,与制冷运转时不同,除霜运转时,冷媒主要在融解附着在热交换部60a~60j上的霜的同时进行散热。
<特点>
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1具有如下特征。
-a-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如上所述,具有:多个扁平管63,其上下排列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媒通道;和多个鳍片64,其将相邻的扁平管63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扁平管63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此处为10个)排列的热交换路径60a~60j。而且,如果将各热交换路径60a~60j中的从冷媒从流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的通道63b的长度设为路径有效长度la~lj,则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具体而言,第2~第10热交换路径60b~60j分别为在从作为冷媒流的一端的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82j到作为冷媒流的另一端的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72j之间,构成各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扁平管63和构成各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的扁平管63串联。因此,各第2~第10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为构成各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扁平管63的通道63b以及构成各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的扁平管63的通道63b相加而得到的长度(2根扁平管的通道63b的长度)。第1热交换路径60a是在从作为冷媒流的一端的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到作为冷媒流的另一端的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之间,构成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扁平管63、构成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构成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以及构成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串联。因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为构成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构成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构成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的通道63b以及构成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的通道63b相加而得到的长度(4根扁平管的通道63b的长度)。如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
与之相对,在现有热交换器中,各热交换路径通过具有同一形状(管长度、成为冷媒通道的贯通孔的大小、数量)的扁平管以相同的数量串联而构成。也就是说,上述现有热交换器构成为各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长度均相同。而且,当像这样的现有热交换器被应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的情况)和除霜运转(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的空调装置时,在制热运转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首先对其原因进行说明。
在这种现有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容易流入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因此其结果是,存在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倾向。也就是说,能够推定,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的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容易流入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是导致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原因。
因此,此处与现有热交换器不同,如上所述,本发明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
而且,当将具有该结构的热交换器11应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1时,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变长,因此,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不易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再者,此处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变长,因此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传热面积,故而能够促进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上升。由此,与采用现有热交换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的霜残留。
综上所述,此处通过在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1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11,由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将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设为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的2倍,因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变得足够长。因此,能够充分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冷媒的流动阻力、传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抑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并不限定为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的2倍。例如,也可以通过将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热交换部(扁平管)在上层侧进一步增加并串联,由此以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为6根扁平管的通道63b的长度等的方式,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为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的2倍以上。
-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包括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3au、63ad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和在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的上侧与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串联的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61au。特别是,此处扁平管63在空气通过通风道的通风方向即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第1热交换路径60a之外的各热交换路径60b~60j具有在列方向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和在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的下风侧与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串联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其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的扁平管63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上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其包括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62al、62au的下风侧且在最下层的所述扁平管63ad;和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上侧的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并且,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串联。
因此,此处能够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没有上层侧与下层侧的串联的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特别是,此处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及下风侧热交换部61b~61j串联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以外的各热交换路径60b~60j,且通过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串联来构成将第1热交换路径60a,由此能够加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
-d-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各热交换路径60a~60j具有串联的多个热交换部61a~61j、62a~62j,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1a的热交换部61al、61au、62al、61au的数量(4个)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热交换部61b~61j、62b~62j的数量(每个路径2个)多。因此,能够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
-e-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在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以及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61au中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之一即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特别是,此处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在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中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
如上所述,如果将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以及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u、61au串联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则在从制热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在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u、61au容易存积液态冷媒。
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当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将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及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61au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此处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之一即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
这样做在除霜运转时,在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此处为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也就是说,此处在除霜运转时,包含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此处为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的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处能够使气态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以及第1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61au中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此处为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的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对存积在最下层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此处为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中的液态冷媒积极加热,使之蒸发,从而迅速提高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温度。由此,此处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f-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以外的热交换路径60b~60j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在第2头域集合管80上形成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82j、上风侧热交换部62b~62j、在连结头90上形成的横折返空间92b~92j、下风侧热交换部62b~62j、在第1头域集合管70上形成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72j。此外,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在第1头域集合管70上形成的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在连结头90上形成的第1上侧横折返空间92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在第2头域集合管80上形成的第1纵折返空间82a、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在连结头90上形成的第1下侧横折返空间9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在第1头域集合管70上形成的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
而且,出处如上所述,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气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下风侧的热交换部61al、61b~61j上,因此能够将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均汇总形成于第1头域集合管70上。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热交换路径60a~60j的在连结头90的折返方向均为横向,因此,能够通过仅将连结头90的内部空间各层上下分隔开的简单结构而构成。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当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构成最下层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热交换部61au、62au、62al、61al中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上层侧的第2热交换路径60b的第2热交换部61b、62b分离配置。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60a与第2热交换路径60b之间的热损,由此不易妨碍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上升,从而能够有助于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
-g-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数量少。
此处,如果采用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数量少的结构,则在使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60a~60j中时,容易发生偏流。
但是,此处如上所述,通过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的结构,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能够抑制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60a~60j中时产生偏流。
此外,此处构成除第1热交换路径60a以外的各第2热交换部60b~60j的扁平管63数量如下:与通过室外风扇15(送风机)获得的空气的风速快的部分相对应的热交换部的扁平管63数量少于与通过室外风扇15(送风机)获得的空气的风速慢的部分相对应的热交换部的扁平管63的数量。因为在进行冷媒与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中,越是空气的风速快的部分,热交换效率越高,越是空气风速慢的部分,热交换效率越低。具体而言,以构成空气的风速比第10热交换部60j慢的第9热交换部60i的扁平管63的根数(7层2列共计14根)比构成空气的风速最快的第10热交换部60j的扁平管63的根数(6层2列共计12根)多的方式,越是空气的风速慢的下侧的热交换路径,构成热交换路径63的根数越多。
因此,此处,关于热交换器11的大部分(除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之外的热交换路径60b~60j),通过越是空气的风速慢的下侧热交换路径,越增多构成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数量,由此使风速分布与热交换效率相对应。而且,出于对结霜量与霜残留问题的考虑,关于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使路径有效长度la较长,并与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不同,减少扁平管63的根数。
-h-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鳍片64具有:多个缺口部64a,其沿从空气通过通风道的通风方向的下风侧向上风侧的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扁平管63;多个鳍片主体部64b,其夹在相邻的缺口部64a之间;和鳍片上风部64c,其在比缺口部64a靠通风方向的上风侧与多个鳍片主体部64b连续延伸。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热交换器11中,除霜运转时在鳍片上风部64c附着的霜量容易变多,因此,除霜运转时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有可能增多。
但是,此处如上所述,因为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包括附着在鳍片上风部64c上的霜在内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方式,将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
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在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除霜运转时,通过对存积在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中的液态冷媒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蒸发,能够迅速提高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温度,从而能够减少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并且,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位置。此处,若在构成上各热交换路径60a~60j具有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对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而言为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及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和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a~61j(对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而言为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则制热运转时附着于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的霜量容易增多。因此,在除霜运输时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特别是第1上风侧热交换部62al及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霜残留有可能增多。但是,此处如上所述,当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将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位置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因此,在除霜运转时,在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也就是说,此处在除霜运转时,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处能够使气态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对在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上附着的霜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融化。由此,此处能够进一步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为了与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连通而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为了与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连通而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并且,第1纵折返空间82a为了将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和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之间连通起来,而形成于第1头域集合管70。而且,此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液体冷媒侧出入口均配置在下风侧的热交换部62au、62b~62j,因此能够将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82b~82j均汇总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此外,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热交换路径60a~60j的在连结头90的折返方向均为横向,因此能够通过仅将连结头90的内部空间各层上下分隔开的简单结构而构成。此外,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当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构成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热交换部61au、62au、62al、61al中位于冷媒流的下游侧位置的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61al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上层侧的第2热交换路径60b的第2热交换部61b、62b分离配置。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60a与第2热交换路径60b之间的热损,由此不易妨碍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上升,从而能够有助于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
-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将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方式,将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
此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减少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及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形成于第1头域集合管70,但两出入口空间的上下位置相反。也就是说,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与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连通,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与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连通。而且,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气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下风侧的热交换部61al、61b~61j,因此能够将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均汇总形成于第1头域集合管70。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不配置在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与第2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的上下方向之间,而配置在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的下侧,因此能够简化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结构,缩短第1头域集合管70的长度。此外,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热交换路径60a~60j的在连结头90的折返方向均为横向,因此能够通过仅将连结头90的内部空间各层上下分隔开的简单结构而构成。
-c-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将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构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方式,将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
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减少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在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将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位置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u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因此,在除霜运转时,在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也就是说,此处在除霜运转时,与上述变形例a相同,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处能够使气态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对在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上附着的霜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融化。由此,此处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及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与上述变形例a(参见图10)相同,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但两出入口空间的上下位置相反。也就是说,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与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连通,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与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连通。而且,此处与上述变形例a相同,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液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上风侧的热交换部62al、62b~62j,因此能够将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82b~82j均汇总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上。并且,与上述变形例a不同,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不配置在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与第2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的上下方向之间,而配置在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u的下侧,因此能够简化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结构,缩短第2头域集合管80的长度。此外,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热交换路径60a~60j的在连结头90的折返方向均为横向,因此能够可以通过仅将连结头90的内部空间各层上下分隔开的简单结构而构成。
-d-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将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的方式,将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连结头90的与第1热交换路径60a相对应的第1连通空间92a隔开的隔板93设置为将第1连通空间92a上下分隔开。但是,此处需要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与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之间的纵向的折返连接以及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与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之间的纵向的折返连接,因此隔板93(未图示)设置为将第1连通空间92a分隔为上风侧和下风侧。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头域集合管80的与第1热交换路径60a相对应的第1连通空间82a为第1纵折返空间,但此处,与将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连通空间72a上下分隔开的隔板73相同,设置将第1连通空间82a上下分隔开的隔板(未图示)。并且,此处需要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与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之间的横向的折返连接,因此设置将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连通空间72a与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2连通空间82a之间连通的连通管(未图示)。
此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当将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其构成为:气流与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的冷媒流动整体形成逆流关系。因此,在制热运转时,能够促进空气与流经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之间的热交换,流经最下层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提高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抑制效果。
此外,此处当热交换器11被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与上述变形例c相同,将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位置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u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因此,在除霜运转时,当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也就是说,此处在除霜运转时,与上述变形例c相同,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处,通过使气态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对在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上附着的霜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融化。由此,此处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e-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将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将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此外,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此外,此处与上述变形例d相同,设置隔板93(未图示)将第1连通空间92a分隔为上风侧和下风侧,设置将第1连通空间82a上下分隔开的隔板(未图示),设置将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连通空间72a与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2连通空间82a之间连通的连通管(未图示)。
此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除霜运转时,对存积在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中的液态冷媒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蒸发,由此能够迅速提高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其中,此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气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下风侧的热交换部61al、61b~61j,因此能够将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均汇总形成于第1头域集合管70。此外,此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液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上风侧的热交换部62al、62b~62j,因此能够将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l、82b~82j均汇总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
-f-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的方式,将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此外,此处与上述变形例d相同,设置隔板93(未图示)将第1连通空间92a分隔为上风侧和下风侧,设置将第1连通空间82a上下分隔开的隔板(未图示),设置将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连通空间72a与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2连通空间82a之间连通的连通管(未图示)。
此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气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下风侧的热交换部61au、61b~61j,因此能够将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均汇总形成于第1头域集合管70。此外,此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液体侧冷媒出入口均配置在上风侧的热交换部62au、62b~62j,因此能够将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l、82b~82j均汇总形成于第2头域集合管80。
-g-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上,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的方式,将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串联(参见图4~图9)。但是,第1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以当第1热交换路径60a被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依次流过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的方式,将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冷媒的流动与上述相反。此外,此处与上述变形例d相同,设置隔板93(未图示)将第1连通空间92a分隔为上风侧和下风侧,设置将第1连通空间82a上下分隔开的隔板(未图示),设置将第1头域集合管70的第1连通空间72a与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2连通空间82a之间连通的连通管(未图示)。
此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此处当将热交换器11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时,其构成为:气流与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的冷媒流动整体形成逆流关系。因此,在制热运转时,能够促进空气与流经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之间的热交换,流经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提高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抑制效果。
此外,此处,当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时,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入口,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除霜运转时,通过对存积在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中的液态冷媒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蒸发,由此能够迅速提高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并且,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位置。因此,在除霜运转时,使气态冷媒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时,气态冷媒流入第1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也就是说,此处在除霜运转时,与上述变形例a相同,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位于冷媒流的上游侧位置。因此,此处,能够使气态冷媒流入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2au、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l以及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61au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对在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2al上附着的霜积极进行加热,使之融化。由此,此处能够进一步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h-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根数为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2列2层(共计4根),这4根扁平管63分别构成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并且这4个热交换部之间串联,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根数设为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2列4层(共计8根),这8根扁平管63中的各2根分别构成热交换部61au、61al、62au、62al,并且这4个热交换部之间串联。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1中,构成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的列数为2列,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构成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的列数为1列,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多层扁平管63,并在上下多次折返地串联,从而路径有效长度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及其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1中,热交换路径的层数(10层)、热交换部的列数(2列)、扁平管63的数量(87根)、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扁平管63的数量等均有规定,但这些数量只是示例,并非限定为这些数量。
(5)第2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
<结构>
图17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的概略立体图。图18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的概略立体图(下风侧图示)。图19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的概略立体图(上风侧图示)。图20为示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1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附近的路径结构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7~图20指示冷媒流动的箭头为制热运转时(在使室外热交换器11作为冷媒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的冷媒流向。
室外热交换器11是实施冷媒和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主要具有第1头域集合管70、第2头域集合管80、连结头90、多个扁平管63、多个鳍片64。此处,第1头域集合管70、第2头域集合管80、连结头90、扁平管63以及鳍片64均由铝或铝合金形成,彼此通过钎接等接合。
第1头域集合管70是上端及下端均为封闭的纵长中空的圆筒状部件。第1头域集合管70立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此处为图17的左前端侧或图18的左端侧)。
第2头域集合管80是上端及下端均为封闭的纵长中空的圆筒状部件。第2头域集合管80立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此处为图17的左前端侧或图19的右端侧)。其中,第2头域集合管80配置于比第1头域集合管70靠空气通风方向的上风侧。
连结头90是上端及下端均为封闭的纵长中空的圆筒状部件。第2头域集合管80立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的一端(此处为图17的右前端侧、图18的右端侧或图19的左端侧)。
扁平管63是一种扁平多孔管,具有:平面部63a,其成为传热面,朝向铅垂方向;和通道63b,其由在扁平管63的内部形成的供冷媒流动的多个小贯通孔形成的通道。扁平管63在上下方向(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空气通风方向(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配置于空气通风方向的下风侧的扁平管63的一端与第1头域集合管70连接,另一端与连结头90连接。配置于空气通风方向的上风侧的扁平管63的一端与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另一端与连结头90连接。鳍片64将相邻的扁平管63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形成水平且细长延伸的多个缺口部64a,以便能插入多个扁平管63。其中,扁平管63的平面部63a的朝向为上下方向(层方向),且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为沿壳体40的侧面(在此为左右两侧面)及背面的水平方向,因此,缺口部64a延伸的方向是指与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交差的水平方向(列方向),与壳体40内的空气通风方向(列方向)也大体一致。缺口部64a在水平方向(列方向)上细长延伸,以使扁平管63从通风方向的下风侧向上风侧插入。鳍片64的缺口部64a的形状几乎与扁平管63的剖面外形一致。鳍片64的缺口部64a在鳍片64的上下方向(层方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鳍片64具有:多个鳍片主体部64b,其夹设于在上下方向(层方向)上相邻的缺口部64a之间;和鳍片上风部64c,其在比多个缺口部64a靠通风方向(列方向)上的上风侧与多个鳍片主体部64b连续延伸。鳍片64与扁平管63一样,在空气通过通风道的方向(通风方向、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
室外热交换器11中,扁平管63被划分为在上下方向(层方向)上多层(此处为10层)排列的热交换路径60a~60j。此外,扁平管63在空气通过通风道的方向(列方向)上配置多列(此处为2列)。具体而言,其中,从下向上,依次形成有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即第1热交换路径60a、第2热交换路径60b···第9热交换路径60i、第10热交换部60j。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2层2列(计4根)扁平管63。第2热交换路径60b及第3热交换路径60c分别具有12层2列(计24根)扁平管63。第4热交换路径60d具有11层2列(计22根)扁平管63。第5热交换路径60e及第6热交换路径60f分别具有10层2列(计20根)扁平管63。第7热交换路径60g具有9层2列(计18根)扁平管63。第8热交换路径60h具有8层2列(计16根)扁平管63。第9热交换路径60i具有7层2列(计14根)扁平管63。第10热交换路径60j具有6层2列(计12根)扁平管63。
第1头域集合管70通过由隔板71将其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与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连通空间72a~72j。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通空间72a~72j设为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72j。
并且,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中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在内的2根(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61a)的一端连通。第2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与构成第2热交换路径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一端连通。第3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c与构成第3热交换路径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一端连通。第4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d与构成第4热交换路径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1根(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一端连通。第5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e与构成第5热交换路径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一端连通。第6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f与构成第6热交换路径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一端连通。第7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g与构成第7热交换路径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9根(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一端连通。第8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h与构成第8热交换路径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8根(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一端连通。第9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i与构成第9热交换路径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7根(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一端连通。第10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j与构成第10热交换路径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6根(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一端连通。
第2头域集合管80通过由隔板81将其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与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连通空间82a~82j。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通空间82a~82j设为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
并且,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与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中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在内的2根(第1上风上侧热交换部62a)的一端连通。第2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与构成第2热交换路径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2上风侧热交换部62b)的一端连通。第3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c与构成第3热交换路径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3上风侧热交换部62c)的一端连通。第4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d与构成第4热交换路径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1根(第4上风侧热交换部62d)的一端连通。第5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e与构成第5热交换路径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5上风侧热交换部62e)的一端连通。第6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f与构成第6热交换路径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6上风侧热交换部62f)的一端连通。第7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g与构成第7热交换路径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9根(第7上风侧热交换部62g)的一端连通。第8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h与构成第8热交换路径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8根(第8上风侧热交换部62h)的一端连通。第9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i与构成第9热交换路径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7根(第9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一端连通。第10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j与构成第10热交换路径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6根(第10上风侧热交换部62j)的一端连通。
连结头90通过由隔板91将其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开,从而形成有与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连通空间92a~92j。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通空间92a~92j设为横折返空间92a~92j。
并且各横折返空间92a~92j与构成相对应的热交换部60a~60j的扁平管63连通。也就是说,第1横折返空间92a与构成第1热交换部60a的扁平管63中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在内的2根(第1上风侧热交换部62a)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1热交换部60a的扁平管63中包括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且为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在内的2根(第1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另一端连通。第2横折返空间92b与构成第2热交换部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2上风侧热交换部62b)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2热交换部60b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另一端连通。第3横折返空间92c与构成第3热交换部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2根(第3上风侧热交换部62c)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3热交换部60c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2根(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另一端连通。第4横折返空间92d与构成第4热交换部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1根(第4上风侧热交换部62d)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4热交换部60d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1根(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另一端连通。第5横折返空间92e与构成第5热交换部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5上风侧热交换部62e)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5热交换部60e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另一端连通。第6横折返空间92f与构成第6热交换部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10根(第6上风侧热交换部62f)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6热交换部60f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10根(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另一端连通。第7横折返空间92g与构成第7热交换部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9根(第7上风侧热交换部62g)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7热交换部60g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9根(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另一端连通。第8横折返空间92h与构成第8热交换部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8根(第8上风侧热交换部62h)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8热交换部60h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8根(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另一端连通。第9横折返空间92i与构成第9热交换部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7根(第9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9热交换部60i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7根(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另一端连通。第10横折返空间92j与构成第10热交换部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上风侧的6根(第10上风侧热交换部62j)的另一端连通;与构成第10热交换部60j的扁平管63中位于列方向的下风侧的6根(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另一端连通。此外,此处通过以使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各扁平管63的另一端彼此连通的方式设置隔板91,由此横折返空间92a~92j形成为使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各扁平管63的另一端彼此连通。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相同的热交换部61a~61j、62a~62j内不设隔板91,而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各热交换部61a~61j、62a~62j之间形成有横折返空间92a~92j。
此外,在第1头域集合管70以及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有以下部件:液体侧分流部件85,其在制热运转时将来自室外膨胀阀12(参见图1)的冷媒分流输送至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气体侧分流部件75,其在制冷运转时将从压缩机8(参见图1)输送的冷媒分流输送至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72j。
液体侧分流部件85具有,与冷媒管20(参见图1)连接的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和从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延伸并与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连接的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f。其中,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f具有毛细管,其长度与向热交换部60a~60j的分流的分流比率相匹配。
气体侧分流部件75具有,与冷媒管19(参见图1)连接的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和从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延伸并与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72j连接的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
由此,热交换路径60a~60j具有在列方向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和在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的下风侧与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串联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a~61j。即,第1热交换路径60a具有如下结构:包括构成与第1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连通的第1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d在内的2根扁平管63和包括构成位于第1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上风侧且与第1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连通的第1上风侧热交换部62a的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在内的2根扁平管63通过第1横折返空间92a构成串联连接。第2热交换路径60b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2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b连通的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12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2下风侧热交换部61b的上风侧且与第2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b连通的第2上风侧热交换部62b的12根扁平管63通过第2横折返空间92b构成串联连接。第3热交换路径60c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3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c连通的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12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3下风侧热交换部61c的上风侧且与第3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c连通的第3上风侧热交换部62c的12根扁平管63通过第3横折返空间92c构成串联连接。第4热交换路径60d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4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d连通的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11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4下风侧热交换部61d的上风侧且与第4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d连通的第4上风侧热交换部62d的11根扁平管63通过第4横折返空间92d构成串联连接。第5热交换路径60e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5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e连通的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10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5下风侧热交换部61e的上风侧且与第5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e连通的第5上风侧热交换部62e的10根扁平管63通过第5横折返空间92e构成串联连接。第6热交换路径60f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6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f连通的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10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6下风侧热交换部61f的上风侧且与第6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f连通的第6上风侧热交换部62f的10根扁平管63通过第6横折返空间92f构成串联连接。第7热交换路径60g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7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g连通的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9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7下风侧热交换部61g的上风侧且与第7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g连通的第7上风侧热交换部62g的9根扁平管63通过第7横折返空间92g构成串联连接。第8热交换路径60h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8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h连通的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8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8下风侧热交换部61h的上风侧且与第8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h连通的第8上风侧热交换部62h的8根扁平管63通过第8横折返空间92h构成串联连接。第9热交换路径60i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9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i连通的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7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9下风侧热交换部61i的上风侧且与第9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i连通的第9上风侧热交换部62i的7根扁平管63通过第9横折返空间92i构成串联连接。第10热交换路径60j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第10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j连通的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6根扁平管63和构成位于第10下风侧热交换部61j的上风侧且与第10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j连通的第10上风侧热交换部62j的6根扁平管63通过第10横折返空间92j构成串联连接。
此外,如图20所示,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4根扁平管63的成为冷媒的通道63ba的贯通孔数量(此处为3个)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成为冷媒的通道63b的贯通孔数量(此处为7个)少。此外,其中,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的贯通孔63ba的每个尺寸(口径、流路截面积)与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d的扁平管的贯通孔63b的每个尺寸相同。
<动作(冷媒的流动)>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外热交换器11中的冷媒的流动。
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1起散热器的功能,对压缩机8(参见图1)排出的冷媒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冷媒向与图17~图20中指示冷媒流动的箭头相反的方向流动。
压缩机8(参见图1)排出的冷媒通过冷媒管19(参见图1)被输送至气体侧分流部件75。被输送至气体侧分流部件75的冷媒从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被分流至各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被输送至第1头域集合管70的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l、72b~72j。
被输送至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72j的冷媒被分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a~61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通过连结头90的各横折返空间92a~92j,被输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在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中汇聚。也就是说,冷媒按照下风侧热交换部61a~61j、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的顺序,通过热交换路径60a~60j。此时,冷媒从过热的气体状态开始散热,直至变为饱和液态或过冷却液态为止。
被输送至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的冷媒被输送至液体侧冷媒分流部件85的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中,在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中汇聚。在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中汇聚了的冷媒通过冷媒管20(参见图1)被输送至室外膨胀阀12(参见图1)。
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1作为在室外膨胀阀12(参见图1)减压后的冷媒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冷媒向与图17~图20中指示冷媒流动的箭头的方向流动。
在室外膨胀阀12中减压后的冷媒通过冷媒管20(参见图1)被输送至液体侧冷媒分流部件85。被输送至液体侧冷媒分流部件85的冷媒从液体侧冷媒分流器86被分流至各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f,被输送至第1头域集合管70及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
被输送至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82a~82j的冷媒被分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通过连结头90的各横折返空间92a~92j,被输送至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2a~62j的扁平管63。被输送至各扁平管63的冷媒在各扁平管63的通道63b流动期间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加热,在第1头域集合管70的各气体侧出入口空间72a~72j中汇聚。也就是说,冷媒按照上风侧热交换部62a~62j、下风侧热交换部61a~61j的顺序,通过热交换路径60a~60j。此时,冷媒从液态或气液两相状态起开始蒸发,被加热至变为过热气态为止。
被输送至各液体侧出入口空间72a~72j的冷媒被输送至气体侧冷媒分流部件75的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中,在液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中汇聚。在气体侧冷媒分流母管76中汇聚了的冷媒通过冷媒管19(参见图1)被输送至压缩机阀8(参见图1)的吸入端。
在除霜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1与制冷运转时相同,作为压缩机8(参见图1)排出的冷媒的散热器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除霜运转时的室外热交换器11中的冷媒流动与制冷时相同,故此处不再说明。但是,与制冷运转时不同,除霜运转时,冷媒主要在融解附着在热交换部60a~60j上的霜的同时进行散热。
<特点>
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1具有以下特征。
-a-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具有上下排列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的通道的多个扁平管63和将相邻的扁平管63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的多个鳍片64。扁平管63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此处为10个)排列的热交换路径60a~60j。并且,如果将各热交换路径60a~60j中的通道63b的流路截面积作为路径有效截面积sa~sj,则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具体而言,第2~第10热交换路径60b~60j分别由具有成为冷媒的通道63b的7个贯通孔的扁平管63构成。因此,各第2~第10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为成为冷媒的通道63b的7个贯通孔的流路截面积,如果将每个贯通孔的流路截面积设为s,则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为7×s。第1热交换路径60a由具有成为冷媒的通道63ba的3个贯通孔的扁平管63(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构成。因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为成为冷媒的通道63b的3个贯通孔的流路截面积,如果将每个贯通孔的流路截面积设为s,则路径有效截面积sa为3×s。如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
与之相对,在现有热交换器中,各热交换路径通过具有同一形状(管长度、成为冷媒的通道的贯通孔的大小、数量)的扁平管以相同的数量串联而构成。也就是说,上述现有热交换器构成为各热交换路径的路径有效截面积均相同。而且,当上述现有热交换器被应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作为冷媒的蒸发器使用的情况)和除霜运转(作为冷媒的散热器使用的情况)的空调装置时,在制热运转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首先对其原因进行说明。
在该现有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的冷媒容易流入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其结果是,出现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倾向。也就是说,能够推定,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的结构中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流入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并保持冷媒的温度不充分上升的状态流出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是导致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的结霜量容易增多的原因。
但是,此处与上述现有热交换器不同,如上所述,本发明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
而且,当将具有该结构的热交换器11用于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1时,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小,因此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在制热运转时液态冷媒不易流入第1热交换路径60a,流经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冷媒温度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由此,与采用上述现有热交换器相比,能够减少除霜运转时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
综上所述,通过在切换实施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空调装置1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11,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为了获得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而使用成形为贯通孔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少的扁平管,作为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对所有的热交换路径60a~60j,使用具有相同形状(管长、成为冷媒的通道的贯通孔的尺寸、数量)的扁平管63,并在第1头域集合管70及第2头域集合管80的第1出入口空间72a、82a上形成对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中的若干个进行堵塞的部分,由此减少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贯通孔63ba的数量。
-b-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将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设为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的0.4倍,因此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变得足够小。因此能够充分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冷媒的流动阻力,从而能够提高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抑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并不限定于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的0.4倍。但是,为了充分获得增大冷媒的流动阻力的效果,优选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为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的0.5倍以下。
-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数量少。
其中,如果采用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数量少的结构,则在使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60a~60j中时,容易发生偏流。
但是,此处如上所述,通过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能够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冷媒的流动阻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使冷媒分开流入各热交换路径60a~60j时产生偏流。
其中,构成除第1热交换路径60a以外的各第2热交换部60b~60j的扁平管63的数量如下:与通过室外风扇15(送风机)获得的空气的风速快的部分相对应的热交换部的扁平管63的数量少于与通过室外风扇15(送风机)获得的空气的风速慢的部分相对应的热交换部的扁平管63的数量。因为在进行冷媒与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中,越是空气的风速快的部分,热交换效率越高,越是空气的风速慢的部分,热交换效率越低。具体而言,以构成空气的风速比第10热交换部60j慢的第9热交换部60i的扁平管63的根数(7层2列共计14根)比构成空气的风速最快的第10热交换部60j的扁平管63的根数(6层2列共计12根)多的方式,越是空气的风速慢的下侧的热交换路径,构成热交换路径63的根数越多。
因此,此处,关于热交换器11的大部分(除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之外的热交换路径60b~60j),通过越是空气的风速慢的下侧热交换路径,越增多构成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数量,由此使风速分布与热交换效率相对应。而且,出于结霜量与残留问题的考虑,关于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使路径有效截面积sa较小,并与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不同,减少扁平管63的根数。
-d-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1中,如上所述,鳍片64具有:多个缺口部64a,其沿从空气通过通风道的通风方向的下风侧向上风侧的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扁平管63;多个鳍片主体部64b,其夹在相邻的缺口部64a之间;和鳍片上风部64c,其在比缺口部64a靠通风方向的上风侧与多个鳍片主体部64b连续延伸。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热交换器11中,在除霜运转时在鳍片上风部64c附着的霜量容易增多,因此除霜运转时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霜残留有可能增多。
但是,此处如上所述,因为采用使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大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包括附着在鳍片上风部64c上的霜在内的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为了获得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而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的数量少(参见图17~图20)。但是,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21所示,通过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的尺寸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的尺寸小,从而能够获得使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
此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加大第1热交换路径60a中的冷媒的流动阻力,优选将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设定为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的0.5倍以下。只要是使用如图21所示的具有四边形状的贯通孔的扁平管的结构,例如,只要通过将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四边形状的贯通孔63ba的尺寸(纵向长度、横向长度)设为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四边形状的贯通孔63b的尺寸(纵向长度、横向长度)的0.7倍以下来将流路截面积设为0.5倍以下即可。
-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为了获得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而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的数量少。此外,在上述变形例a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为了获得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而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的尺寸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的尺寸小。
但是,获取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的结构的方法不限于上述任一项,两者可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可以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的数量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的数量少并使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a的尺寸比构成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扁平管63的贯通孔63b的尺寸小。
此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因此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c-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根数是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2列2层(共计4根),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根数设为仅有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2列1层(共计2根),这2根扁平管63中的每1根分别构成热交换部61a、62a,并且可以将构成第1热交换路径的扁平管63的根数设为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3根2列3层(共计6根),这6根扁平管63中的各3根各自构成热交换部61a、62a。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1中,构成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的列数为2列,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将构成热交换路径的热交换部列数设为1列,依据贯通孔63b、63ba的尺寸、数量,构成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及其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1中,热交换路径的层数(10层)、热交换部的列数(2列)、扁平管63的根数(87根)、构成各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扁平管63的数量等均有规定,但这些数量只是示例,并非限定。
(6)其他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室外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中,为了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而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此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1中,为了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而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
但是,用于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的方法,不限于上述任意一项,可以两者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可以使包含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在内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长度la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长度lb~lj长并使包括最下层的扁平管63au、63ad的最下层的第1热交换路径60a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a为比其他热交换路径60b~60j的路径有效截面积sb~sj小。
此处也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最下层的热交换路径60a的结霜,减少除霜运转时的霜残留。
产业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如下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和多个鳍片,所述多个扁平管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配置多层,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的通道,所述多个鳍片将相邻的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扁平管被划分为在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
附图标记说明
60a~60j热交换路径
61a~61j、62a~62j热交换部
61al第1下风下层侧热交换部
61au第1下风上层侧热交换部
62al第1上风下层侧热交换部
62au第1上风上层侧热交换部
63、63au、63ad扁平管
63b、63ba冷媒的通道、贯通孔
64鳍片
64a缺口部
64b鳍片主体部
64c鳍片上风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13/161799号
1.一种热交换器(11),其中,
具有:多个扁平管(63),其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多层配置,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的通道(63b);
和多个鳍片(64),其将相邻的所述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
所述扁平管被划分为在所述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60a~60j),
若将所述热交换路径中包括最下层的所述扁平管(63au、63ad)的热交换路径设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将各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通道的流路截面积设为路径有效截面积,则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比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为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的0.5倍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扁平管具有成为所述通道的多个贯通孔,
构成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a)的尺寸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的尺寸小,
和/或,
构成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a)的数量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的数量少。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构成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数量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数量少。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鳍片具有:多个缺口部(64a),其沿所述空气通过所述通风道的通风方向的从下风侧向上风侧的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扁平管;多个鳍片主体部(64b),其夹在相邻的所述缺口部之间;和鳍片上风部(64c),其在比所述缺口部靠所述通风方向的上风侧与多个所述鳍片主体部连续延伸。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11)在冷媒回路(6)中被配置于对冷媒进行分流的气体侧分流部件(75)和对冷媒进行分流的液体侧分流部件(85)之间,
所述热交换器(11)还具备:
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其从所述气体侧分流部件(75)延伸;
第1头域集合管(70),其与所述多个扁平管(63)连接;
多个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它们从所述液体侧分流部件(85)延伸;以及
第2头域集合管(80),其与所述多个扁平管(63)连接,
在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内部配置有隔板(81),
所述隔板(81)将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内部空间分隔开,形成与所述多个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多个空间(82a~82j),
通过所述隔板(81)分隔开的所述多个空间(82a~82j)和构成所述多个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所述多个扁平管(63)连通,
在所述热交换路径(60a~60j)中,
冷媒从与所述第1头域集合管(70)连接的所述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经过所述扁平管(63)向与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的所述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流动,或者从与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的所述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经过所述扁平管(63)向与所述第1头域集合管(70)连接的所述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流动。
7.一种空调装置(1),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