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工程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而以某组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
污泥通常需要经过压滤处理得到可再利用的水,污泥进入压滤装置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混合均匀的同时,浓度、含水率等方面也有要求,现有的搅拌装置多是定轴搅拌,为了增加效果,往往是加大功率,电力成本显著增加。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包括罐体、隔板和安装板,隔板固定连接在罐体内中部,安装板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位于隔板下方,罐体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隔板和安装板上开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配合连接有搅拌机构,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入机构位于通孔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凸台环、从动齿轮和曲柄,转轴位于通孔内,转轴直径小于通孔直径的1/2,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中部,凸台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凸台环关于从动齿轮对称设置,凸台环之间间距与隔板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相配合,曲柄转动连接在罐体底部,曲柄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片,所述从动齿轮、曲柄均与动力输入机构配合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和带轮,输入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输入轴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主动齿轮的厚度大于从动齿轮的厚度,带轮固定连接在输入轴下端,带轮与曲柄之间通过皮条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转动密封连接有转环,转环外沿固连有弹性橡胶圈,弹性橡胶圈另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泥管,支撑板上方螺栓固定有加药箱,加药箱与进泥管之间管接有投药管,罐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泥管,出泥管位于隔板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周均布的万向轮,罐体左侧固定焊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通过输入轴带动主动齿轮和带轮转动,在曲柄驱动和齿轮啮合传动的联合作用下转轴开始运动,上下对称的凸台环与通孔之间的配合,使得转轴带动搅拌片自身转动的同时,呈一定夹角的摇动,该种方式能够将通过进泥管输送至罐体内的污泥充分搅拌,搅拌后的污泥通过出泥管进入后续的处理,实际使用效果好,摇动加转动的方式,使得装置在较小功率的基础上,也能实现好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的主体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中搅拌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隔板、3-安装板、4-支撑板、5-通孔、6-转轴、7-凸台环、8-从动齿轮、9-曲柄、10-搅拌片、11-输入轴、12-主动齿轮、13-带轮、14-皮条、15-转环、16-弹性橡胶圈、17-进泥管、18-加药箱、19-投药管、20-出泥管、21-万向轮、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隔板2和安装板3,隔板2固定连接在罐体1内中部,安装板3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3位于隔板2下方,罐体1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对设置的支撑板4,所述隔板2和安装板3上开有贯穿的通孔5,通孔5内配合连接有搅拌机构,安装板3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入机构位于通孔5左侧;
请参与图2,所述罐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泥管20,出泥管20位于隔板2上方;
请参阅图2-3,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6、凸台环7、从动齿轮8和曲柄9,转轴6位于通孔5内,转轴6直径小于通孔5直径的1/2,从动齿轮8固定连接在转轴6中部,凸台环7固定连接在转轴6上,凸台环7关于从动齿轮8对称设置,凸台环7之间间距与隔板2和安装板3之间的间距相配合,曲柄9转动连接在罐体1底部,曲柄9上端与转轴6转动连接,转轴6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片10,所述从动齿轮8、曲柄9均与动力输入机构配合传动;
请参阅图2,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11、主动齿轮12和带轮13,输入轴11与安装板3转动连接,输入轴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8啮合传动,主动齿轮12的厚度大于从动齿轮8的厚度,带轮13固定连接在输入轴11下端,带轮13与曲柄9之间通过皮条14传动连接;
输入轴11带动主动齿轮12和带轮13转动,在曲柄9驱动和齿轮啮合传动的联合作用下转轴6开始运动,上下对称的凸台环7与通孔5之间的配合,使得转轴6带动搅拌片10自身转动的同时,呈一定夹角的摇动;
该种方式能够将通过进泥管17输送至罐体1内的污泥充分搅拌,搅拌后的污泥通过出泥管20进入后续的处理;
请参阅图2,所述转轴6上转动密封连接有转环15,转环15外沿固连有弹性橡胶圈16,弹性橡胶圈16另一端与隔板2固定连接;
转环15通过弹性橡胶圈16与隔板2密封连接,避免污泥从开口较大的通孔5中流入罐体1内下方空间;
所述罐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周均布的万向轮21,罐体1左侧固定焊接有把手22。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请参阅图2,所述罐体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泥管17,支撑板4上方螺栓固定有加药箱18,加药箱18与进泥管17之间管接有投药管19,加药箱18中添加有絮凝剂,通过投药管19跟随污泥一同进入罐体1中,使得搅拌处理更容易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输入轴11带动主动齿轮12和带轮13转动,在曲柄9驱动和齿轮啮合传动的联合作用下转轴6开始运动,上下对称的凸台环7与通孔5之间的配合,使得转轴6带动搅拌片10自身转动的同时,呈一定夹角的摇动,该种方式能够将通过进泥管17输送至罐体1内的污泥充分搅拌,搅拌后的污泥通过出泥管20进入后续的处理;转环15通过弹性橡胶圈16与隔板2密封连接,避免污泥从开口较大的通孔5中流入罐体1内下方空间;加药箱18中添加有絮凝剂,通过投药管19跟随污泥一同进入罐体1中,使得搅拌处理更容易达到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隔板(2)和安装板(3),隔板(2)固定连接在罐体(1)内中部,安装板(3)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3)位于隔板(2)下方,罐体(1)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对设置的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和安装板(3)上开有贯穿的通孔(5),通孔(5)内配合连接有搅拌机构,安装板(3)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入机构位于通孔(5)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6)、凸台环(7)、从动齿轮(8)和曲柄(9),转轴(6)位于通孔(5)内,转轴(6)直径小于通孔(5)直径的1/2,从动齿轮(8)固定连接在转轴(6)中部,凸台环(7)固定连接在转轴(6)上,凸台环(7)关于从动齿轮(8)对称设置,凸台环(7)之间间距与隔板(2)和安装板(3)之间的间距相配合,曲柄(9)转动连接在罐体(1)底部,曲柄(9)上端与转轴(6)转动连接,转轴(6)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片(10),所述从动齿轮(8)、曲柄(9)均与动力输入机构配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11)、主动齿轮(12)和带轮(13),输入轴(11)与安装板(3)转动连接,输入轴(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8)啮合传动,主动齿轮(12)的厚度大于从动齿轮(8)的厚度,带轮(13)固定连接在输入轴(11)下端,带轮(13)与曲柄(9)之间通过皮条(14)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上转动密封连接有转环(15),转环(15)外沿固连有弹性橡胶圈(16),弹性橡胶圈(16)另一端与隔板(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泥管(17),支撑板(4)上方螺栓固定有加药箱(18),加药箱(18)与进泥管(17)之间管接有投药管(19),罐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泥管(20),出泥管(20)位于隔板(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程用污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周均布的万向轮(21),罐体(1)左侧固定焊接有把手(2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