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2


本申请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主要由线圈和阀体组成,图8示出了一种典型的电磁阀的线圈与阀体的连接方式,该电磁阀包括阀体,阀体上端设有螺纹孔,其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和导磁体,阀体穿设于线圈本体的通孔,此外,该电磁阀还包括螺栓,螺栓的螺杆穿过导磁体上的通孔后与阀体螺纹连接,线圈被阀体和螺栓的头部压紧,以实现线圈与阀体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阀,以方便线圈和阀体的安装或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线圈、线圈固定架以及连接件;

所述线圈包括导磁体和线圈本体,所述导磁体包括导磁体通孔部,所述线圈本体包括线圈本体通孔部,所述阀体穿设于所述导磁体通孔部和所述线圈本体通孔部;

所述线圈固定架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架包括线圈连接部;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能够相抵,以使所述阀体与所述线圈连接;

所述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导磁体安装部以及安装孔部,所述导磁体安装部与所述导磁体本体部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导磁体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导磁体本体,所述导磁体安装部与所述导磁体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孔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磁体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部的数量为2个以上。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电磁阀通过利用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导磁体固定连接,以及利用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线圈固定架的线圈连接部能够相抵,以使阀体与线圈连接,当第二连接部与线圈连接部未相抵时,以使阀体与线圈分离,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方便对线圈进行安装或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磁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磁阀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电磁阀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磁阀中阀体和线圈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磁阀中线圈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电磁阀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背景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电磁阀结构。

附图标记:

1-阀体;

11-阀座;

111-阀口;

12-套管;

13-阀芯组件;

14-第一接管;

15-第二接管;

2-线圈;

21-导磁体;

211-导磁体本体;

211a-导磁体通孔部;

212-导磁体安装部;

212a-安装凸起部;

213-安装孔部;

22-线圈本体;

221-线圈本体通孔部;

3-线圈固定架;

31-线圈连接部;

311-第一安装卡合部;

32-固定架安装孔部;

4-连接件;

41-第一连接部;

411-第一连接配合部;

42-第二连接部;

421-第二连接凸起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电子膨胀阀主要由线圈和阀体组成,相关技术中的线圈与阀体的连接采用在线圈的导磁体和阀体的套管之间设置一连接件,实现该连接件的固定需要在套管设置一凹点,如此导致阀体的阀芯组件的外径配合处的直径减小,从而影响了阀芯组件的吸合力。同时,该方案采用了压入式的线圈固定结构,垂直取出线圈时需要一个较大的力,如此使得操作人员在用力较小时会取不出线圈,而当用力过大时,由于线圈取出时存在惯性,如此可能使得操作人员的手撞击到空调内的其它部件而受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为图1所示电磁阀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该电磁阀包括阀体1、线圈2、线圈固定架3以及连接件4,其中:

线圈2包括导磁体21和线圈本体22,导磁体21包括导磁体通孔部211a(可参见图7),线圈本体22包括线圈本体通孔部221,阀体1穿设于导磁体通孔部211a和线圈本体通孔部221。具体而言,阀体1包括阀座11和与阀座11连接的套管12,套管12位于导磁体通孔部211a和线圈本体通孔部221。阀座11还连接有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阀座11内设置有阀口111;套管12内设置有阀芯组件13,阀芯组件13例如可以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弹簧和密封垫。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以是:线圈2在通电时,动铁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静铁芯方向运动并带动密封垫脱离阀口111,阀口111开启从而使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连通;线圈2在断电时,动铁芯不再受电磁力的作用,这样动铁芯在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静铁芯方向运动并带动密封垫向阀口111的方向运动,直至与阀口111接触而关闭阀口111,从而使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不连通。

线圈本体22具体可以包括骨架、绕制在骨架上的线圈绕组、将骨架与线圈绕组包封的包封体,导磁体21包覆在包封体的外部。

线圈固定架3与阀体1固定连接,线圈固定架3包括线圈连接部31。如图3所示,连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与导磁体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42与线圈连接部31能够相抵,以使阀体1与线圈2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磁阀通过利用连接件4的第一连接部41与导磁体21固定连接,以及利用连接件4的第二连接部42与线圈固定架3的线圈连接部31能够相抵,以使阀体1与线圈2连接,当第二连接部42与线圈连接部31未相抵时,以使阀体1与线圈2分离,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方便对线圈2进行安装或分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导磁体21包括导磁体本体211、导磁体安装部212以及安装孔部213,导磁体安装部212与导磁体本体211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导磁体安装部212设置于导磁体本体211,导磁体安装部212与导磁体本体211之间形成安装孔部213;第一连接部41穿设于安装孔部213,第一连接部41与安装孔部213固定连接,导磁体安装部212与安装孔部213的数量为2个以上。通过设置导磁体安装部212可使得连接件4的第一连接部41被牢固地固定在安装孔部213中。在一些实现方案中,导磁体安装部212可以和导磁体本体211为冲压成型结构,如此可增强导磁体本体211和导磁体安装部212之间的结构强度,当然导磁体本体211和导磁体安装部212也可以采用分体组装成型,在此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磁阀可以是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的线圈2通过线圈固定架3与阀体1固定,且该线圈固定架3不会通过与套管上设置凹点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如此不会影响阀芯组件的吸合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线圈固定架3可以包括若干个线圈连接部31,例如可以是三个,还可以是两个、四个或更多个,只需满足连接件4的第二连接部42与其中一个线圈连接部31卡合连接即可,当线圈连接部31为三个且间隔90°设置时,可避免线圈2的引线与线圈连接部31发生干涉。当然,线圈固定架3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线圈连接部31。

在上述电磁阀进行组装(即线圈2和阀体1的安装)时,线圈2首先由上至下(例如基于附图2的方位)插入套管12的外部,直至导磁体21的底面与线圈固定架3的顶面接触,然后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线圈2一个角度后,使得连接件4与其中一个线圈连接部31配合,从而实现了阀体1和线圈2的固定。

在上述电磁阀进行拆卸(即线圈2和阀体1的分离)时,首先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线圈2,使得连接件4和与其配合的一个线圈连接部31分离,然后使线圈2由下至上拔出套管12,从而实现了阀体1和线圈2的分离。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42包括第二连接凸起部421,线圈连接部31包括第一安装卡合部311,第二连接凸起部421与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卡合连接,如此可实现线圈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42的固定或分离,从而可以实现阀体1和线圈2的安装或分离。

当第二连接部42与线圈连接部31固定时,可以用手将第二连接部42的末端向远离导磁体21的方向抬起,从而使第二连接凸起部421与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卡合;当第二连接部42与线圈连接部31分离时,可以用手将第二连接部42的末端向远离导磁体21的方向抬起,从而使第二连接凸起部421与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连接凸起部421卡合到第一安装卡合部311中后,第二连接部42除第二连接凸起部421的部分能够抵接到线圈固定架3的底面,如此可实现对线圈2的轴向和周向的限位,且该限位方式利于操作人员解除限位(即通过旋转线圈2的方式即可实现分离),从而方便对线圈2的分离。此外,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可以是具有开口(可参见图5,图5示出的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具有开口),也可以不具有开口;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可以为贯穿线圈固定架3的上下表面,也可以只贯穿线圈固定架3的下表面,本申请对线圈连接部31的设置形式不进行具体限定。

当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42包括第二连接卡合部(图中未示出),线圈连接部31包括第一安装凸起部(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卡合部与第一安装凸起部卡合连接,如此也可实现线圈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42的固定或分离,从而也可以实现阀体1和线圈2的安装或分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卡合部的结构形状可以和第一安装卡合部311的结构形状类似,第一安装凸起部的结构形状可以和第二链接凸起部421的结构形状类似,具体的结构形状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1可以和第二连接部42为垂直设置的关系(即连接件4可以为“l”形结构),如此可利于连接件4安装在导磁体21的外表面上。当然,连接件4也可以为“一”字形结构,但该结构可能使连接件4与导磁体21固定的一端发生折断。

为保证第二连接部22可以相对第一连接部41折弯或回弹以及连接件4的使用寿命,连接件4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41包括第一连接配合部411,导磁体安装部212包括安装凸起部212a,安装凸起部212a向安装孔部213凸出;导磁体21和连接件4通过安装凸起部212a和第一连接配合部411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通过铆压的方式可以实现导磁体21和连接件4的固定连接。其中,安装凸起部212a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部41插入到安装孔部213中后再进行加工(例如冲压)而成。在一些实现方案中,第一连接配合部411也可以设置凹槽结构,以使安装凸起部212a能够抵接到该凹槽结构中,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导磁体21和连接件4的固定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磁体21和连接件4通过第一连接部41与安装孔部213焊接固定,如此也可以实现导磁体21和连接件4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连接部41与安装孔部213的焊接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实现二者的焊接即可。

如图5和图6所示,线圈固定架3具有用于与阀体1套接的固定架安装孔部32,固定架安装孔部32与阀体1的径向表面固定。此种定位方式可使线圈固定架3的定位可靠,既可实现对线圈2的轴向定位又可实现周向定位。而且,线圈固定架3固定在阀体1的径向表面,可以不影响阀体1内部的密封性,如此可有效预防在线圈固定架3与阀体1的连接处可能发生制冷剂外漏的情况,并且这种结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能保持线圈固定架3的材料本身的特性,例如可保证线圈固定架3的强度、抗腐蚀性都比较好;而且,线圈固定架3的成型容易,可节省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安装孔部32与套管12的径向表面固定,且线圈固定架3与阀座11的轴向表面抵接,此种结构可使线圈固定架3具有与套管12的连接作用力以及阀座11的轴向表面的支撑力,以使线圈固定架3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套管12的径向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安装孔部3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套管12的径向表面固定。例如,可以采用激光焊或氩焊的方式进行焊接,这种结构具有定位尺寸精度高,焊缝可靠的优点。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安装孔部32与阀座11的径向表面固定。例如,固定架安装孔部3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阀座11的径向表面固定。在一些实现方案中,线圈固定架3可采用激光焊与阀座11固定,激光焊接方便可靠,易保证线圈固定架3装配尺寸,这种方式受热较小,容易保持材料本身的特性,线圈固定架3的强度、抗腐蚀性都比较好。

另外,在线圈固定架3与阀座11焊接时,为了便于线圈固定架3的定位,可以在阀座11的径向表面设置定位台阶或定位第一安装卡合部311(图中未示出),定位台阶或定位第一安装卡合部311用于对线圈固定架3在轴向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架安装孔部32可以为闭口结构(可参见图6),也可以为开口结构(图中未示出),只要能实现固定架安装孔部32能够套入阀体1的径向表面即可,固定架安装孔部32的具体类型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线圈、线圈固定架以及连接件;

所述线圈包括导磁体和线圈本体,所述导磁体包括导磁体通孔部,所述线圈本体包括线圈本体通孔部,所述阀体穿设于所述导磁体通孔部和所述线圈本体通孔部;

所述线圈固定架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架包括线圈连接部;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能够相抵,以使所述阀体与所述线圈连接;

所述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导磁体安装部以及安装孔部,所述导磁体安装部与所述导磁体本体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导磁体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导磁体本体,所述导磁体安装部与所述导磁体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孔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磁体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部的数量为2个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凸起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卡合部,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卡合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凸起部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配合部,所述导磁体安装部包括安装凸起部,所述安装凸起部向所述安装孔部凸出;

所述导磁体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凸起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配合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部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架还包括固定架安装孔部,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阀体的部分套接,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阀体的部分径向表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和与所述阀座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导磁体通孔部和所述线圈本体通孔部;

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套管的径向表面固定,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阀座的轴向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套管的径向表面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凸起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卡合部,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卡合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凸起部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配合部,所述导磁体安装部包括安装凸起部,所述安装凸起部向所述安装孔部凸出,所述导磁体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凸起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配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线圈固定架还包括固定架安装孔部,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阀体的部分套接,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阀体的部分径向表面固定;

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和与所述阀座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穿设于所述导磁体通孔部和所述线圈本体通孔部;

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套管的径向表面固定,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阀座的轴向表面抵接;所述固定架安装孔部与所述套管的径向表面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包括:阀体、线圈、线圈固定架以及连接件;线圈包括导磁体和线圈本体,导磁体包括导磁体通孔部,线圈本体包括线圈本体通孔部;线圈固定架与阀体固定连接,线圈固定架包括线圈连接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导磁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线圈连接部能够相抵,以使阀体与线圈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磁阀通过利用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导磁体固定连接,以及利用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线圈固定架的线圈连接部能够相抵,以使阀体与线圈连接,当第二连接部与线圈连接部未相抵时,以使阀体与线圈分离,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方便对线圈进行安装或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唐韩维;魏先让;王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76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