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涉密场所的管理与安全监控,在企事业单位、高校、政府机关以及军警部门的各种业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关系到各项涉密资料、设备的安全,在保证社会安定、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建设的安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为了保障涉密场所中档案的安全,国家和企业对涉密场所的管理大多采取传统手段,如人工登记、定期检查、不分昼夜的安全监控。一方面这些人工管理手段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监控人员一时的疏忽会带来惨重的损失。另一方面,传统的管理手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基于rfid技术的成熟,rfid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智能仓储中,可以对进入库的物件的信息进行自动记录,大大降低人工登记的工作量,且准确性更高,可以降低人工登记错误的风险。rfid只是记录物件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物件被借出后无法追踪借用者,导致物件无法追回的情况时有发生,既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也可能造成其他危害,例如学生档案丢失影响学习毕业、就业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追踪物件的借用者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不仅可以追踪借用者,而且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降低出错的概率,保障材料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包括柜体、rfid标签和rfid读写设备,所述rfid标签用于布置在物件上,rfid读写设备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中的信息;所述柜体的柜门上设置有锁具及控制所述锁具打开或关闭的锁控单元,所述锁控单元包括存储器、控制电路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
上述上方案中,指纹识别模块可以识别管理员的指纹密码,身份证识别模块可以识别借用者的身份证号码,当获取到这两个信息之后才打开柜门,不仅可以实现密码开锁,保障安全,还可以实现记录借用者信息,方便于物件追踪。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与门和驱动电路,指纹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均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
上述方案中,当指纹识别模块和身份证识别模块均识别成功后,微控制器输出两个高电平信号,此时与门输出高电平信号,继而触发驱动电路工作,驱动锁具打开。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且成本低。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锁控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相机,所述相机设置于柜门外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相机,可以拍摄借用现场的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储备。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柜门上还设置有两个光电传感器,且两个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错开布置,且两个光电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连接。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是当有遮挡物时就不能接收到光信号,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光电传感器,且位置错开设置,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到遮挡物的先后顺序即可实现物件进出柜体的方向识别,即实现物件借用或归还的自动检测,无需人工记录,简化了物件借还的处理流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rfid读写设备为一个,且所述rfid读写设备设置于所述柜门上。rfid读写设备可以是多个,每个柜槽都设置一个,方便于读取物件上的rfid标签,但是这样会导致rfid成本的增加。本方案中,整个柜体只设置一个rfid读写设备,当物件要进/出柜体时,可以将物件上的rfid标签手工拿至rfid读写设备处供其识别,操作简单,且可以极大地降低rfid成本。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柜体包括若干个柜槽,且若干个柜槽中的至少两个柜槽的容积不同。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柜槽的容积不同,方便于放置不同的物件。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柜门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布置有均与微控制器连接的上翻按键和下翻按键、确认按键、显示屏;且所述rfid标签用于布置在物件上由以下方案代替:所述rfid标签的数量与柜槽的数量相同,一个rfid标签放置于一个柜槽内。
上述方案中,每个柜槽只放置一个rfid标签,通过与上翻按键和下翻按键、确认按键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每个物件的信息读取,但是相比于每个物件上都设置一个rfid标签,可以极大地降低rfid标签的成本。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还包括若干个定位芯片,嵌入式地布置于物件上。某些物件可能比较珍贵,一旦丢失就无法复制或补救,通过在这些物件上设置定位芯片,就可以实现该物件的定位,为追回该物件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还包括通讯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通过设置通讯模块,可以实现与指定终端(例如管理员的手机)的通信,以便于在必要时及时通知到管理员,及时处理。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还包括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均设置于柜门,且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烟雾探测器设置于柜门内部或外部均可,烟雾探测器可以进行烟雾探测,当探测到烟雾时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智能仓储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物件的可靠安全保管,还可以对借用者进行追踪,既是一种证据记录,也便于物件的追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中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的电气原理模块图。
图3为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的电气原理模块图。
图中标记:柜体10;rfid读写设备20;锁控单元30;光电传感器40;相机50;柜槽101;指纹识别模块301;身份证识别模块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包括柜体10、rfid标签和rfid读写设备20,rfid标签用于记录物件的相关信息,rfid读写设备20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中的信息;柜体10的柜门上设置有锁具及控制所述锁具打开或关闭的锁控单元30,锁控单元30包括存储器、控制电路303及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识别模块301、身份证识别模块302。
柜体10包括若干个柜槽101和柜门,柜槽101用于放置物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各个柜槽的容积相同,但是在更优选的方案中,若干个柜槽中的至少两个柜槽的容积不同,以方便于放置不同大小的物件。
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303包括微控制器、与门和驱动电路,指纹识别模块301、身份证识别模块302均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i/o口)连接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当指纹识别模块和身份证识别模块均识别成功后,微控制器输出两个高电平信号,此时与门输出高电平信号,继而触发驱动电路工作,驱动锁具打开。
具体使用时,指纹识别模块记录管理员的指纹,当借用者a要借用某一物件时,此时,需要管理员输入其指纹密码,借用者a需要提供其身份证,当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出指纹正确,且身份证识别模块识别出借用者a的身份证信息后,驱动电路驱动锁具打开。
为了有更多的信息可以追述,可选地,可以在柜门外部设置相机,相机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现场视频或图片,以及将采集的视频或图片存储于存储器。
指纹识别模块和身份证识别模块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芯片,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和身份证信息识别即可。锁具结构及其驱动电路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实施例方案对此没有进行改进。
一种方式下,rfid读写设备可以是多个,每个柜槽处安装一个rfid读写设备。但是在另一种更优的方式下,rfid读写设备为一个,其设置于柜门上,当要拿出或放入物件时,将rfid标签移动(人工拿)至rfid读写设备处读取信息,在实现物件信息读取的同时降低了rfid读写设备的成本。
一种方式下,rfid标签也可以是多个,一个物件上设置一个rfid标签。但是在另一种方式下,rfid标签也可以不设置在每个物件上,而是每个柜槽对应一个rfid标签,此时柜门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布置有均与微控制器连接的上翻按键和下翻按键、确认按键、显示屏,当需要取出或放入该柜槽里的任一物件时,先将rfid标签拿至rfid读写设备处读出信息,然后再通过上翻按键和下翻按键选择对应的信息,确认后即实现该物件的信息记录。控制面板可以在柜门上与锁控单元位置对应,例如控制面板位于柜门的外部,而锁控单元位于柜门的内部。
例如,某柜槽中放入了5个物件,每个物件对应一条信息,rfid标签中存储了该5个物件分别对应的信息,总共5条。当rfid读写设备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时,会全部读出5条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然后再通过上翻按键和下翻按键选择出需要取出的物件所对应的信息,然后按确认按键进行确认,即可实现取出物件的信息记录。通过同一柜槽内的所有物件共用一个rfid标签,可以极大地降低rfid标签的成本。
上述方案中,通过rfid读写设备只能实现物件信息的记录,但是无法实现物件是借出还是归还的记录,因此,还需要人工记录,或者不记录。因此作为更优化的方案,柜门上还设置有两个光电传感器,且两个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错开布置,且两个光电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连接。两个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错开布置的目的是使得两个光电传感器可以在不同时间检测到物件,通过检测到物件的先后顺序来实现物件是借出还是归还的记录。例如编号a的光电传感器先检测到物件,编号b的光电传感器后检测到物件,表示物件是从柜体内拿出柜体外,即借出,反之,例如编号b的光电传感器先检测到物件,编号a的光电传感器后检测到物件,表示物件是从柜体外放入柜体内,即归还。
可选地,对于某些贵重物件,可以在该物件上嵌入式地设置定位芯片,例如gm4622,otrack-128等。通过定位芯片,方便于对物件进行定位追踪。
可选地,还可以在柜门上设置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通过烟雾探测器可以实现烟雾的及时发现,发现时即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避免火灾发生,实现对柜体内物件的可靠保护。
微控制器也可以连接有通讯模块,例如实现与指定终端之间的通信,以便于当紧急情况出现时可以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以进行及时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rfid标签和rfid读写设备,所述rfid标签用于布置在物件上,rfid读写设备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中的信息;所述柜体的柜门上设置有锁具及控制所述锁具打开或关闭的锁控单元,所述锁控单元包括存储器、控制电路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与门和驱动电路,指纹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均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柜门上还设置有两个光电传感器,且两个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错开布置,且两个光电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相机,所述相机设置于柜门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设备为一个,且所述rfid读写设备设置于所述柜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若干个柜槽,且若干个柜槽中的至少两个柜槽的容积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布置有均与微控制器连接的上翻按键和下翻按键、确认按键、显示屏;且所述rfid标签用于布置在物件上由以下方案代替:所述rfid标签的数量与柜槽的数量相同,一个rfid标签放置于一个柜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定位芯片,嵌入式地布置于物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均设置于柜门,且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