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新风的要求越来越多,ptac(packagedterminalairconditioner,包装末端空调设备)窗机作为美国市场中,中高端酒店宾馆最常使用的制冷系统同样也有很强烈的需求。然而现在人们不仅要求新风,而且对新风的舒适度又提出了新的需求。相关技术中,通过将新风风道与室内侧风道连通,利用室内蒸发器作为新风蒸发器进行除湿,如此,虽然能够节约一个新风蒸发器,而由于室内风机将新风从室内出风口吹出后,会和室内气流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室内风道进行除湿。因此,未经过除湿的新风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空气,从而给用户以不舒适的体验。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室内风道壳、室内侧换热器和新风装置;室内风道壳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前侧,所述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室内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底盘,且对应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端设置;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底盘,且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所述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及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口邻近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新风壳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与所述底盘之间。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壳下方的新风壳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呈间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壳体,所述室内风道壳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所述新风壳具有出风段;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的外侧,且所述新风出口邻近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或,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呈间隔设置,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之间,且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室内侧风道相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上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还具有进风段、弧形段及连接段,所述进风段、所述弧形段、所述连接段及所述出风段依次连接,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连接段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弧形段的过风面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下表面与所述底盘相适配,上表面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相适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段包括相连的过渡区及缓冲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进风段连接,所述缓冲区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过渡区自所述进风段向所述缓冲区呈渐扩设置,所述缓冲区自所述过渡区向所述连接段呈减缩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的一侧面呈内凹的弧形设置,所述缓冲区的上表面呈外凸的弧形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前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压缩机,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压缩机分设于所述底盘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壳体,所述室内风道壳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在所述恒温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沿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在垂直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以使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一部分吹向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另一部分吹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冷媒循环管路、第一阀及第二阀;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冷媒入口设置有吸入管;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吸入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一阀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阀串接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连接所述排出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吸入管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配管所述切换装置串接于所述第一配管及所述第二配管上,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切换状态及第二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一配管导通,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排出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均电连接;在所述窗式空调器处于恒温除湿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第一切换状态,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阀完全打开、所述第二阀部分打开;和/或,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具有全制冷模式,在所述窗式空调器处于全制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第一切换状态,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阀部分打开、所述第二阀完全打开;和/或,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具有全制热模式,在所述窗式空调器处于全制热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第二切换状态,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二阀完全打开、所述第一阀部分打开。本发明窗式空调器通过使得新风壳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且新风壳的新风出口邻近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使得从新风出口吹出的气流能够立即流经室内侧换热器吸入室内侧风道内,再由室内出风口吹出,从而大部分未经除湿的新风在和室内气流充分混合前,能够先通过室内侧换热器进行除湿,然后吹入室内,大大缩减了新风的流通路径,减小风阻,且使得新风对室内温度及湿度的影响更小,从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窗式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被移除;图3为图2中窗式空调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窗式空调器摆正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又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窗式空调器的底盘及新风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窗式空调器的底盘及新风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窗式空调器的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窗式空调器的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窗式空调器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底盘413新风风道610排出管200室内风道壳414出风段620吸入管210室内侧风道415进风段700室外换热器300室内侧换热器416弧形段810第一阀310第一室内换热器416a过渡区820第二阀320第二室内换热器416b缓冲区830第一配管400新风装置417连接段840第二配管410新风壳500壳体900切换装置411新风入口510室内进风口412新风出口600压缩机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0、室内风道壳200、室内侧换热器300和新风装置400。室内风道壳200安装于底盘100的前侧,室内风道壳200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210。室内侧换热器300,安装于底盘100,且对应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端设置。新风装置400安装于底盘100,且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新风装置400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410,新风壳410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411、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412及连通新风入口411及新风出口412的新风风道413,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侧换热器300的迎风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00为窗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提供安装和支撑。空调室内器还包括壳体500,壳体500安装于底盘100,以使得壳体500和底盘100形成整个窗式空调室内器的外框架,窗式空调器均安装在壳体500和底盘10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壳体500的形状可以呈方形、筒形等,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常,为了方便制造和成型,壳体500的形状大致呈方形设置。壳体500内还设有位于底盘100后侧的室外风道壳,室外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外侧风道,室外侧风道内设有室外风机及室外换热器700,用于驱动室外气流进入室外侧风道内为室外换热器700进行散热。壳体500的后侧壁面设有室外进风口及新风口,新风口与新风入口411相连通。室内风道壳200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一致。室内侧换热器300可以安装在室内风道壳200内,也可以安装在室内风道壳200外对应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端的位置,只需使得从室内侧风道210吹出的气流为经过室内侧换热器300换热后的气流即可。壳体500上设有室内进风口510及室内出风口,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端与室内进风口510连通,室内侧风道210的出风端与室内出风口连通。室内进风口510及室内出风口均可以开设在壳体500的前侧壁面。或者使得室内进风口510位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室内出风口位于壳体500的顶面。还可以使得室内出风口位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与顶面的交界处。室内侧风道210内还可以设置室内风机,该室内风机可以是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等。通过室内风机将新风及室内气流从室内进风口510引入,经过室内侧换热器300换热后流经室内侧风道210,并从室内出风口吹出。新风入口411及新风出口412可以为矩形、圆形、长条形、椭圆形,也可以为多个微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在新风风道413内设置新风风机,用于将气流从新风入口411引向新风出口41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得新风入口411与室外侧风道连通,则可利用室外风机,将室外气流吹向新风风道413内,并从新风出口412吹出。判断窗式空调器是否需要开启除湿模式,可以通过室内的温度感温装置和湿度感知装置共同来判断。可以理解的是,新风壳410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也即新风壳410自室外风道壳一侧延伸至室内风道壳200一侧。如此,新风壳410位于室外风道壳一侧的新风入口411与室外连通,位于室内风道壳200一侧的新风出口412与室内连通,通过独立的新风风道413将室外气流直接引入室内。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出口412与室内连通,指的是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气流直接吹向室内,而非是吹向室内侧风道210,通过室内侧风道210间接吹向室内。由于室内风道壳200需要足够的空间,因此,室内风道壳200及室内侧结构通常与底盘100的长度相适配,如此,为了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紧凑。新风壳410安装在底盘100上,且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则新风壳410可以直接穿设室内风道壳200设置,且在新风壳410与室内风道壳200的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等实现密封。在另一实施例中,部分新风壳410位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与底盘100之间。使得部分新风壳410位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方,也即使得新风壳410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方引入至室内。如此,新风壳410不会对室内侧风道210产生干涉,且不必在室内风道壳200上穿孔及设置密封结构等,简化了制造工艺及安装难度。同时,减少了新风壳410的占用空间,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在满足新风独立出风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整机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设置,则新风出口412与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室内侧换热器310的厚度的10%。则新风出口412可以与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平齐,或使得新风出口412凸出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设置。也即,使得新风壳410的末端与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平齐或凸出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设置。如此,新风风道413能够直接延伸至室内换热器的迎风面,更加有利于新风经过室内侧换热器310进行除湿。还可以使得新风壳410的末端不伸出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设置,只需使得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侧换热器310的迎风面即可。此时,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新风能够顺着室内侧换热器310的底壁、底盘100及壳体500围合形成的通道吹向室内。通过使得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侧换热器300的迎风面设置,新风从新风入口411进入到新风风道413,并从新风出口412吹出时,室内风机将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气流及室内气流一齐经过室内侧换热器300除湿后吸入室内侧风道210,经过除湿后的混合气流由室内风机从室内出风口吹出。如此,能够利用室内侧换热器300进行除湿,不用另外设置新风蒸发器,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能效。且由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大部分气流能够在与室内气流充分混合之前先经过室内侧换热器300进行除湿,则可避免未经过除湿的新风进入到室内,与室内气流混合后影响室内的湿度及温度,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本发明窗式空调器通过使得新风壳410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且新风壳410的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侧换热器300的迎风面。使得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气流能够立即流经室内侧换热器300吸入室内侧风道210内,再由室内出风口吹出,从而大部分未经除湿的新风在和室内气流充分混合前,能够先通过室内侧换热器300进行除湿,然后吹入室内,大大缩减了新风的流通路径,降低未经过除湿的新风与室内风的混合率,使得新风对室内温度及湿度的影响更小,从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更佳。在结合部分新风壳410位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与底盘100之间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位于室内风道壳200下方的新风壳410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呈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壳410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之间的间隙,应在使得室内风道壳200的重力不会传至新风壳410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如此,能够避免漏风现象。通常,使得新风壳410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5mm。通过使得新风壳410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呈间隙设置,则新风壳410不会承力,进而使得新风壳410不易损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新风壳410与室内风道壳200接触或连接,如此,需要在新风壳410上设置加强筋或增加新风壳410的结构强度等,以使得新风壳410能够承受室内风道壳200的部分重力。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底盘100的壳体500,室内风道壳200及室内侧换热器300位于壳体500内,壳体500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510,室内侧换热器300对应室内进风口510设置,新风壳410具有出风段414,出风段414位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的外侧,且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进风口51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00上还设有室内出风口,室内出风口具体可以设置在壳体500的前侧壁面和顶面的连接处,则使得室内出风口向斜上方送风,一方面能够避免风直吹用户和天花板,另一方面使得气流能够吹得更远,从而使得混流效果更好,进而使得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以理解的是,新风出口412设置在出风段414上,具体可以设置在出风段414的末端。通过将新风壳410的出风段414设置在壳体500外侧,如此,使得室内侧换热器300可以直接贴合壳体500的前侧壁面,进而使得从室内进风口510进入的气流能够直接进入到室内侧换热器300中,提高换热效率。且出风段414设置在壳体500外,能够提高新风流通率,从而保证足够的新风量。使得新风出口412邻近室内进风口510设置,则在室内进风口510附近的新风能够快速被吸入至壳体500内进行除湿后由室内出风口吹出,未经除湿的新风不会被吹向远离窗式空调器的地方,从而不易和远离窗式空调室内机的地方的室内风混合,进而不会大幅度或几乎不会影响室内的气流。在另一实施例中,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呈间隔设置,出风段414位于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之间,且新风出口412与室内侧风道210相连通。通过将出风段414设置在室内换热器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之间,则可利用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出风段414吹出的新风气流能够快速吹向室内侧换热器300进行换热。也即,室内风轮能够将室内风和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新风一起吸入室内侧风道210内,且经过室内侧风道210除湿,如此,不仅对新风进行除湿,减小了新风对室内风的影响,且使得全屋的气流仅能够进行除湿,从而增大除湿效率。优选地,使得新风出口412朝向室内侧换热器300的迎风面设置。如此,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未经除湿的全部气流能够直接吹向室内侧换热器300,而不会吹向室内,进而不会影响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1至图3、图6及图7,出风段414的末端形成有新风出口412,新风出口412的开口朝上设置。若使得新风出口412朝前设置,则新风会直接吹入室内,而若使得新风出口412朝向室内侧换热器300的迎风面或室内进风口510设置,则需要使得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或使得出风段414的结构较为复杂,如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整机体积。且新风出口412正对室内侧换热器300或壳体500的前侧壁面设置,风阻大、会降低新风循环的流速。通过使得新风出口412朝上设置,则充分利用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壁面之间的间隙,增大新风的流通率,且使得从新风出口412吹出的新风能够迅速进入室内侧换热器300中进行除湿。从而在满足新风进风量的同时降低新风对室内气流的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新风出口412的开口朝向窗式空调器的前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窗式空调器安装好之后,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背向用户的一侧为后。可以使得新风壳410伸出壳体500外,使得新风出口412外露,直接与室内连通,当然,也可以使得新风出口412设置在壳体500内,并与壳体500前侧壁面的室内进风口510相连通。通过使得新风出口412朝窗式空调器的前方设置,则在满足除湿需求的同时,可以简化新风壳410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新风壳410还具有进风段415、弧形段416及连接段417,进风段415、弧形段416、连接段417及出风段414依次连接,连接段417位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与底盘100之间,连接段417的过风面积小于弧形段416的过风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壳体500内靠近室外的一侧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则靠近室外风道壳一侧的进风段415可设置成过风面积较大的一段,保证足够的新风进风量。连接段417位于底盘100与室内风道壳200之间,则为了尽量的减小对室内风道部件的影响,以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应使得连接段417的尺寸较小,也即使得连接段417的过风面积小于弧形段416的过风面积。通过弧形段416连接进风段415与连接段417,使得气流的流通更加顺畅,减小风阻及风损。出风段414设于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面之间,出风段414的过风面积可根据室内侧换热器300与壳体500的前侧面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为了保证出风量,通常使得新风出口412的宽度与室内侧换热器300及壳体500的前侧面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7,连接段417的下表面与底盘100相适配,上表面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相适配。新风壳410适配安装在底盘100上,则新风壳410的形状可根据底盘100沿宽度方向上的形状进行调整。例如,若底盘100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台阶结构,则新风壳410也设计为与底盘100的台阶结构相适配的台阶形,以使得新风壳410能够稳固贴合和安装在底盘100上。同时,使得连接段417的上表面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相适配,则连接段417与底盘100及室内风道壳200之间间隙很小,在保持结构紧凑性的同时,能够防止漏风,进而提高窗式空调器的整体工作性能。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室内风道壳200是直接安装在底盘100上,且其底面与底盘100贴合设置。因此,为了适配安装新风壳410,可以使得室内风道壳200在对应新风壳410的位置设置预留空间,以形成供新风壳410的连接段417安装的安装空间。另外,还可以在底盘100上设置凸台,使得室内风道壳200安装在凸台上,而凸台的高度与连接段417的高度相适应。从而能够抬高室内风道壳200的安装高度,以在底盘100与室内风道壳200的下端之间形成供新风壳410安装的安装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弧形段416包括相连的过渡区416a及缓冲区416b,过渡区416a与进风段415连接,缓冲区416b与连接段417连接,过渡区416a自进风段415向缓冲区416b呈渐扩设置,缓冲区416b自过渡区416a向连接段417呈减缩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段416的过渡区416a自进风段415向缓冲区416b呈渐扩设置,则新风从进风段415流入弧形段416时,能够经过过渡区416a扩流,从而有效减小噪音。缓冲区416b连接过渡区416a和连接段417,因此,通过设置缓冲区416b,使得从过渡区416a流入连接段417的气流,能够在缓冲区416b内进行缓冲,使得气流的流通更加顺畅,减小风阻及风损,且避免因尺寸的骤降引起的噪音。具体地,过渡区416a的一侧面呈内凹的弧形设置,缓冲区416b的上表面呈外凸的弧形设置。如此,使得气流在整个弧形段416的流动更加顺畅,风阻及风损更小,且能够降低噪音。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4,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底盘100的压缩机600,新风装置400与压缩机600分设于底盘10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由于压缩机600的占用空间大、且重量较大。通过使得新风装置400及压缩机600分设在底盘10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一方面使得布局更加合理,整体排布更加紧凑,充分利用底盘100上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底盘100上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因重力分布不均匀造成底盘100变形,且便于整机的安装。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5所示,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底盘100的壳体500,室内风道壳200及室内侧换热器300位于壳体500内,壳体500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510,室内侧换热器300包括对应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在恒温除湿模式下,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室内侧换热器300具有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且在恒温除湿模式下,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经过室内侧换热器300的气流能够同时被加热和除湿,经过加热和除湿后的混合风温度适宜,不会有凉风感受,往复循环后不仅能将所有的室内风及新风重新除湿,且使得窗式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整个室内温度不会下降,能够达到对全屋恒温除湿的目的。同时,除湿时能够充分利用室内侧换热器300,不用另外设置新风冷凝器及新风蒸发器,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沿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当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沿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时,从室内进风口510进入的室内风或新风,先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310除湿/加热,再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加热/除湿,室内风机将经过加热除湿后的气流从室内出风口送入室内,实现全屋恒温除湿。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和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沿进风方向层叠设置,则从室内进风口510吹出的全部气流能够被同时加热,随后同时被除湿,从而无需使得加热和除湿分为两股不同的气流,减少了混合步骤,使得从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温度及湿度更加均匀、舒适。在另一实施中,请参照图3,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在垂直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以使从室内进风口510进入的气流一部分吹向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另一部分吹向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风道210的进风方向通常为前后方向。则垂直进风方向的方向可为左右和上下方向。如此,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可以呈上下排布或左右排布,从室内进风口510进入的新风或室内风,部分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加热/除湿,另一部分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320除湿/加热,然后在室内侧风道210内混合后形成温度适宜的干燥气流,再由室内风机将恒温的干燥气流从室内出风口送入室内,实现全屋恒温除湿。当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呈上下排布设置时,可以仅通过设置一个室内换热器,而将其上部划分为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将其下部划分为第二室内换热器320,通过控制阀控制上部换热器及下部换热器中的其中一者处于换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如此,能够大大减小室内侧换热器300的占用空间,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整机体积更小。通过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沿上下或左右排布,能够大大减小室内侧换热器300的厚度,充分利用壳体500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减少室内侧换热器300的占用空间,减小整机体积和重量。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外换热器700、冷媒循环管路、第一阀810及第二阀820;窗式空调器的压缩机600的冷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610,冷媒入口设置有吸入管620;排出管610、室外换热器700、第一室内换热器310、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吸入管620通过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通;第一阀810串接在室外换热器700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第二阀820串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600可以为变频式压缩机600或定频式压缩机600。通过使得压缩机600为变频式压缩机600,能够更佳的实现制冷及恒温除湿双系统,节约了一个压缩机600,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降低成本和功率,大大提高了能效。第一阀810及第二阀820可以为电磁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能够控制其所在配管的通断或流量。通过设置第一阀810及第二阀820,能够控制冷媒是否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从而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是否参与制冷或制热。当需要开启除湿模式时,压缩机600流出的高温冷媒进入到室外换热器700(冷凝器),从而室外换热器700出来的高温冷媒到达第一阀810,此时第一阀810可以全部或大部分打开,让室外换热器700的温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一室内换热器310的温度,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为冷凝器,起到加热气流的作用,然后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310的次高温冷媒到达第二阀820,第二阀820部分打开,起到毛细管节流的作用,节流后冷媒变为低温冷媒,流过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为蒸发器,起到降温的作用,也即除湿,从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流出的冷媒再回到压缩机600。如此,新风和室内风混合后部分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加热,部分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320降温除湿,进入室内侧风道210混合后形成温度适宜的干燥气流,随后由室内出风口吹出,从而达到室内即除湿又不会吹冷风的目的,且除湿效果更佳。当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也可以作为蒸发器,则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作为冷凝器,同样可以实现恒温除湿的目的。当不需要除湿,仅需开启全制冷模式时,使得压缩机600流出的高温冷媒进入到室外换热器700(冷凝器),从而室外换热器700出来的高温冷媒到达第一阀810,此时第一阀810小部分打开起到毛细节流的作用,让第一室内换热器310的温度大大小于室外换热器700的温度,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为蒸发器,起到降温的作用,然后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310的低温冷媒到达第二阀820,第二阀820完全或大部分开启,起到完全通过或者再节流的作用,通过第二阀820的冷媒流过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为蒸发器,起到二次降温的作用,从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流出的冷媒再回到压缩机600。如此,新风和室内风混合后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310降温,然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二次降温,进入室内侧风道210后由室内出风口吹出,从而能达到室内快速降温的目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冷媒循环管路包括连接排出管610与室外换热器700的第一配管830,以及连接吸入管620与第二室内换热器320的第二配管840;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切换装置900;切换装置900串接于第一配管830及第二配管840上,切换装置900具有第一切换状态及第二切换状态;在第一切换状态下,连接于切换装置900两端的第一配管830导通,连接于切换装置900两端的第二配管840导通;在第二切换状态下,排出管610和切换装置900之间的第一配管830与切换装置900和第二室内换热器320之间的第二配管840导通,室外换热器700和切换装置900之间的第一配管830与吸入管620和切换装置900之间的第二配管840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窗式空调器还具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阀810、第二阀820及切换装置900均电连接,从而控制切换装置900的切换状态及各个阀的开关及开度。切换装置900可以为四通阀或其他使得冷媒不会同时进入室外换热器700和第二室内换热器320的切换装置900。通过切换装置900,能够使得空调器的功能增加。可以理解的是,切换装置900串接在第一配管830及第二配管840上,也即切换装置900的两端连通第一配管830,两端连通第二配管840。在切换装置900处于第一切换状态时,压缩机600的排出管610流出的高温冷媒通过第一配管830流向室外换热器700,然后依次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最后经第二配管840及吸入管620流回压缩机600。通过控制第一阀810及第二阀820的开度,能够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为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从而能够控制整个系统处于恒温除湿模式或全制冷系统。第一阀810及第二阀820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是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与上述没有切换状态的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做赘述。在切换装置900处于第二切换状态时,压缩机600的排出管610流出的高温冷媒通过第一配管830及第二配管840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320,随后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310及室外换热器700,最后通过第一配管830、第二配管840及吸入管620流回压缩机60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阀810及第二阀820的开度,进而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310是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从而控制整个系统是处于恒温除湿模式还是处于全制热状态。当开启全制热模式时,切换装置900处于第二切换状态,压缩机600的排出管610流出的高温冷媒通过第一配管830及第二配管840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320,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320起到冷凝器加热的作用,从而第二室内换热器320出来的高温冷媒到达第二阀820,此时第二阀820全部打开,高温冷媒继续流出到第一室内换热器310,第一室内换热器310起到再次加热的作用,次高温冷媒到达第一阀810后,可使得第一阀810起到毛细管节流的作用,节流后冷媒变为低温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220后回到压缩机600。如此,能实现室内快速制热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室内风道壳,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前侧,所述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
室内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底盘,且对应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端设置;以及
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底盘,且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所述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及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口邻近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新风壳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与所述底盘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壳下方的新风壳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呈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壳体,所述室内风道壳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所述新风壳具有出风段;
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的外侧,且所述新风出口邻近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或,
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呈间隔设置,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之间,且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室内侧风道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上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还具有进风段、弧形段及连接段,所述进风段、所述弧形段、所述连接段及所述出风段依次连接,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连接段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弧形段的过风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下表面与所述底盘相适配,上表面与所述室内风道壳的下端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包括相连的过渡区及缓冲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进风段连接,所述缓冲区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过渡区自所述进风段向所述缓冲区呈渐扩设置,所述缓冲区自所述过渡区向所述连接段呈减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的一侧面呈内凹的弧形设置,所述缓冲区的上表面呈外凸的弧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前方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压缩机,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压缩机分设于所述底盘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壳体,所述室内风道壳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在所述恒温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沿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在垂直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以使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一部分吹向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另一部分吹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冷媒循环管路、第一阀及第二阀;
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冷媒入口设置有吸入管;
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吸入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阀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阀串接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连接所述排出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吸入管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配管;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切换装置;
所述切换装置串接于所述第一配管及所述第二配管上,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切换状态及第二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一配管导通,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
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排出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均电连接;
在所述窗式空调器处于恒温除湿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第一切换状态,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阀完全打开、所述第二阀部分打开;和/或,
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具有全制冷模式,在所述窗式空调器处于全制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第一切换状态,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阀部分打开、所述第二阀完全打开;和/或,
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具有全制热模式,在所述窗式空调器处于全制热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处于第二切换状态,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二阀完全打开、所述第一阀部分打开。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窗式空调器,其中,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室内风道壳、室内侧换热器及新风装置;室内风道壳安装于底盘的前侧,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室内侧换热器安装于底盘,且对应室内侧风道的进风端设置;新风装置安装于底盘,且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新风入口及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新风出口邻近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本发明窗式空调器使得大部分未经除湿的新风在和室内风混合前,能够先通过室内侧换热器进行除湿,然后再吹入室内,使得新风对室内温度及湿度的影响更小,从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0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