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2


本发明涉及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模治具。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逐渐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信号端子,电力端子,连接端子等,是电路中的连接端,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端子产品注塑完成后需要使其与模具脱离,以前是靠人力将模具和端子产品脱离,效率慢,还容易烫伤工人。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脱模治具,将待脱模的产品放于第一支撑板上,气缸带动盖板向下移动,通过凸起圆柱对模具进行敲击,使模具内的产品滑落下去,注塑产品滑落至工作台上,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产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即可,工作效率高,且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脱模,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脱模治具,包括工作台、第一挡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挡板、模具、支撑杆、气缸和盖板;

第一挡板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支撑板倾斜设置,第一支撑板前端抵靠在第一挡板和工作台上,第一支撑板底部设置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抵靠在工作台上;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前端;模具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模具前端抵靠在第二挡板上;支撑杆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支撑杆设置多组,多组支撑杆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板垂直,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第二支撑板并与盖板顶部连接;盖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下方,盖板与第一支撑板平行,盖板底部设置多组凸起圆柱;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维持盖板保持与第一支撑板平行状态进行上下移动的导向组件。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一吹风管、第四支撑板和第二吹风管;第三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后端;第一吹风管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一吹风管出风口朝向模具;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前端一侧;第二吹风管设置在第四支撑板上,第二吹风管的出风口朝向第一支撑板前端的前方,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均与送气机构连接。

优选的,导向组件包括筒体和导向杆;筒体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导向杆垂直设置在盖板底部,导向杆配合插入盖板内,筒体和导向杆设置多组。

优选的,工作台上设置放置脱模产品的垫板,垫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前端的前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将待脱模的产品放于第一支撑板上,气缸带动盖板向下移动,通过凸起圆柱对模具进行敲击,使模具内的产品滑落下去,注塑产品滑落至工作台上,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产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即可,工作效率高,且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脱模,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脱模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第一挡板;3、第一支撑板;4、角度调节机构;5、第二挡板;6、模具;7、支撑杆;8、第二支撑板;9、气缸;10、盖板;11、筒体;12、导向杆;13、凸起圆柱;14、第三支撑板;15、第一吹风管;16、第四支撑板;17、第二吹风管;18、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脱模治具,包括工作台1、第一挡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挡板5、模具6、支撑杆7、气缸9和盖板10;

第一挡板2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一支撑板3倾斜设置,第一支撑板3前端抵靠在第一挡板2和工作台1上,第一支撑板3底部设置角度调节机构4,角度调节机构4抵靠在工作台1上;第二挡板5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前端;模具6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模具6前端抵靠在第二挡板5上;支撑杆7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支撑杆7设置多组,多组支撑杆7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8;气缸9设置在第二支撑板8上,气缸9的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板3垂直,气缸9的伸缩杆穿过第二支撑板8并与盖板10顶部连接;盖板10位于第二支撑板8下方,盖板10与第一支撑板3平行,盖板10底部设置多组凸起圆柱13;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维持盖板10保持与第一支撑板3平行状态进行上下移动的导向组件。

本发明中,将待脱模的产品放于第一支撑板3上,气缸9带动盖板10向下移动,通过凸起圆柱对模具6进行敲击,使模具6内的产品滑落下去,注塑产品滑落至工作台1上,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产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即可,工作效率高,且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脱模,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支撑板14、第一吹风管15、第四支撑板16和第二吹风管17;第三支撑板14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后端;第一吹风管15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4上,第一吹风管15出风口朝向模具6;第四支撑板1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前端一侧;第二吹风管17设置在第四支撑板16上,第二吹风管17的出风口朝向第一支撑板3前端的前方,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7均与送气机构连接;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7能够及时将杂物吹走,防止下一次工作时损坏产品,且第一吹风管15还能够加速产品与模具6的脱离速度,提高脱模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包括筒体11和导向杆12;筒体11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导向杆12垂直设置在盖板10底部,导向杆12配合插入盖板10内,筒体11和导向杆12设置多组;保证盖板10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设置放置脱模产品的垫板18,垫板18位于第一支撑板3前端的前方;产品滑落到垫板18上,既能对产品提供保护,又能对工作台1提供划伤保护。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脱模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挡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挡板(5)、模具(6)、支撑杆(7)、气缸(9)和盖板(10);

第一挡板(2)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一支撑板(3)倾斜设置,第一支撑板(3)前端抵靠在第一挡板(2)和工作台(1)上,第一支撑板(3)底部设置角度调节机构(4),角度调节机构(4)抵靠在工作台(1)上;第二挡板(5)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前端;模具(6)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模具(6)前端抵靠在第二挡板(5)上;支撑杆(7)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支撑杆(7)设置多组,多组支撑杆(7)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8);气缸(9)设置在第二支撑板(8)上,气缸(9)的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板(3)垂直,气缸(9)的伸缩杆穿过第二支撑板(8)并与盖板(10)顶部连接;盖板(10)位于第二支撑板(8)下方,盖板(10)与第一支撑板(3)平行,盖板(10)底部设置多组凸起圆柱(13);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维持盖板(10)保持与第一支撑板(3)平行状态进行上下移动的导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板(14)、第一吹风管(15)、第四支撑板(16)和第二吹风管(17);第三支撑板(14)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后端;第一吹风管(15)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4)上,第一吹风管(15)出风口朝向模具(6);第四支撑板(1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前端一侧;第二吹风管(17)设置在第四支撑板(16)上,第二吹风管(17)的出风口朝向第一支撑板(3)前端的前方,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7)均与送气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治具,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包括筒体(11)和导向杆(12);筒体(11)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导向杆(12)垂直设置在盖板(10)底部,导向杆(12)配合插入盖板(10)内,筒体(11)和导向杆(12)设置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治具,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放置脱模产品的垫板(18),垫板(18)位于第一支撑板(3)前端的前方。

技术总结
一种脱模治具,包括工作台、第一挡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挡板、模具、支撑杆、气缸和盖板;第一支撑板倾斜设置,第一支撑板前端抵靠在第一挡板和工作台上,第一支撑板底部设置角度调节机构;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前端;模具前端抵靠在第二挡板上;多组支撑杆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支撑杆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第二支撑板并与盖板顶部连接;盖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下方,盖板底部设置多组凸起圆柱。本发明中,通过凸起圆柱对模具进行敲击,使模具内的产品滑落下去,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产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即可,工作效率高,且能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强;肖楚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浩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0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