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93


本申请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酒店、宾馆、火车站、机场或共享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提供电源插座,但是不提供充电数据线线的,即使小部分的公共场所提供充电数据线,也都是杂乱无章,不可收纳的。

而且,在酒店或宾馆这类场所,部分入住人员在充电结束后,往往忘记拔下充电电源,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部分人员将酒店或宾馆提供使用的充电数据线直接带走,造成财务丢失。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该共享充电器可固定于电源插座外侧,充电插头组件可收纳于壳体与框架组件之间,电源插头也收纳于壳体上的空腔内,充电插头组件与电源插头均与壳体上的pcb板电性连接,pcb板固定于壳体背侧,可以起到对充电插头组件和电源插头的收纳,在用充电插头组件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完毕后,只需要将充电插头组件收纳放入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即可,而且该共享充电器固定于电源插座上,也不易丢失,方便简单,使用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所述共享充电器包括:壳体、pcb板、充电插头组件、框架组件和电源插头,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所述充电插头组件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壳体设置有空腔,所述电源插头收纳于所述空腔内,所述pcb板固定于壳体的背部,所述电源插头和充电插头组件均与pcb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插头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二维码区域和多个按键。

优选地,所述壳体背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背部的相互远离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定位片插槽。

优选地,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上框架固定板和下框架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上框架固定板一侧设置有2个第一固定插头和1个定位片,2个所述第一固定插头错位设置,所述定位片设置于2个第一固定插头之间;

其中,所述下框架固定板一侧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插头,2个所述第二固定插头为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线,所述充电插头至少设置有3个,分别与充电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线可缠绕于所述第一固定插头与所述第二固定插头外侧,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优选地,所述收纳槽设置有2个,分别为所述上框架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后形成的第一收纳槽和所述下框架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后形成的第二收纳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pcb板、充电插头组件、框架组件和电源插头,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套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之间。

在本申请中,该共享充电器可固定于电源插座外侧,充电插头组件可收纳于壳体与框架组件之间,电源插头也收纳于壳体上的空腔内,充电插头组件与电源插头均与壳体上的pcb板电性连接,pcb板固定于壳体背侧,可以起到对充电插头组件和电源插头的收纳,在用充电插头组件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完毕后,只需要将充电插头组件收纳放入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即可,而且该共享充电器固定于电源插座上,也不易丢失,方便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绕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壳体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收纳的共享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收纳的共享充电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实施例1:

参阅图1~6,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充电器包括包括:壳体110、pcb板210、充电插头组件310、框架组件410和电源插头510,壳体110与框架组件410形成可拆卸连接,壳体110与框架组件410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610,充电插头组件310收纳于收纳槽610内,壳体110设置有空腔111,电源插头510收纳于空腔111内,pcb板210固定于壳体110的背部,电源插头510和充电插头组件310均与pcb板210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壳体1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金属或绝缘阻燃材料。

其中,壳体110设置有空腔111,可也理解为,壳体110为中空结构,空腔111内设置有插头孔112,空腔111内下表面上设置有插头孔112,也就是说,电源插头510在未使用时,可插入插头孔112进行放置,插头孔112为放置孔,没有通电、供电的作用,使用时,需要将电源插头510插入电源插座即可,壳体110外表面设置有二维码区域113和多个按键114,可以理解的是,二维码区域用于印刷、粘贴对应该共享充电器100的使用二维码,而多个按键114,用于控制输出电流大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扫描二维码区域113的二维码后,会在终端上显示一组数字密码,需要用户通过按键114进行密码输入后进行解锁,才可通电使用。

其中,壳体110背部设置有第一腔体115和第二腔体116,第一腔体115和第二腔体116分别设置于壳体110背部的相互远离的上下两端,第一腔体115上设置有定位片插槽117,定位片插槽117设置于第一腔体115的中部,第一腔体115的腔体大小大于第二腔体116的腔体大小。

其中,pcb板210设置于第一腔体115内,可以理解的是,在pcb板210上还设置有蓝牙模块(图中未标识)、wifi模块(图中未标识)和无线通讯模块(图中未标识),当二维码不被识别时,终端可通过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进行通信连接,进行匹配,通过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发送密码到终端,通过按键114输入即可通电使用,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和发送短信,接收共享充电器发送的短信密码,通过按键114输入即可通电使用。

其中,框架组件410包括上框架固定板411和下框架固定板412,上框架固定板411的面积大于下框架固定板412的面积,由于上框架固定板411需要覆盖第一腔体115,下框架固定板412需要覆盖第二腔体116。

其中,上框架固定板411一侧设置有2个第一固定插头4111和1个定位片4112,2个第一固定插头4111相互远离错位设置,定位片4112设置于2个第一固定插头411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插头4111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腔体115的深度,当上框架固定板411固定于第一腔体115后,由于第一固定插头4111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腔体115的深度,第一固定插头4111与上框架固定板411之间形成空间。

下框架固定板412一侧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插头4121,2个第二固定插头4121为相互远离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固定插头4121伸出长度大于第二腔体116的深度,第二固定插头4121与下框架固定板412之间形成空间,且第一固定插头4111与第二固定插头4121所伸出的长度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平行,形成正四边形。

其中,充电插头组件310包括充电插头311和充电线312,充电插头310至少设置有3个,分别与充电线31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3个充电插头310包括microusb插头接口,type-c插头接口,lightning插头接口。

其中,充电线312可缠绕于第一固定插头4111与第二固定插头4121外侧,收纳于收纳槽610。

其中,收纳槽610设置有2个,分别为上框架固定板411与壳体110连接后形成的第一收纳槽611和下框架固定板412与壳体110连接后形成的第二收纳槽6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收纳槽611与第二收纳槽612,收纳槽空间大小相同,并且较大于充电线312,这样在收纳缠绕充电线312时,可留有充分的收纳空间。

如图3所述,其中,充电线312可缠绕于第一固定插头4111与第二固定插头4121外侧,收纳于所述收纳槽610,可以理解的是,在收纳缠绕充电线310时,绕线在绕在第一固定插头4111与第二固定插头4121外侧,并不放置于空腔111中。

如图4所示,pcb板210设置于第一腔体内115,充电插头组件310与电源插头510分别与pcb板210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插头组件310与电源插头510分别连接pcb板210的2个不同的端口,pcb板正面设置有按键114,按键114安装在壳体110上在与pcb板电性连接。

如图7所示,共享充电器110扣合固定在电源插座外侧,充电插头组件310在未使用时,在共享充电器110的一侧,处于收紧状态,并且电源插头510插与供电插座。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提供了另外一种结构的共享充电装置,该共享充电装置的插头30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充电线31不可拆卸的绕在收纳腔内,共享充电装置整体固定设置在电源插座侧外部,可以理解的是,共享充电装置固定于紧靠电源插座的墙壁上,可用过黏贴固定,紧固件连接固定等方式,这种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还起到防丢的功效。

工作方式,用户先将电源插头510拔出插入电源,再将充电插头组件310从收纳槽中取出,再将对应的插头插入终端,然后扫描二维码进行匹配,共享充电器通过通讯模块将使用密码发送给匹配后的终端,用户通过按键114输入密码,共享充电器进行对终端的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在pcb板210上还设置有蓝牙模块(图中未标识)和wifi模块(图中未标识),当二维码不被识别时,终端可通过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进行通信连接,进行匹配,通过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发送密码到终端,通过按键114输入即可通电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共享充电器110可固定于电源插座200外侧,充电插头组件可收纳于壳体与框架组件之间,电源插头也收纳于壳体上的空腔内,充电插头组件与电源插头均与壳体上的pcb板电性连接,pcb板固定于壳体背侧,可以起到对充电插头组件和电源插头的收纳,在用充电插头组件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完毕后,只需要将充电插头组件收纳放入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即可,而且该共享充电器固定于电源插座上,也不易丢失,方便简单,使用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pcb板、充电插头组件、框架组件和电源插头,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所述充电插头组件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壳体设置有空腔,所述电源插头收纳于所述空腔内,所述pcb板固定于壳体的背部,所述电源插头和充电插头组件均与pcb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插头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二维码区域和多个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背部的相互远离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定位片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上框架固定板和下框架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固定板一侧设置有2个第一固定插头和1个定位片,2个所述第一固定插头错位设置,所述定位片设置于2个第一固定插头之间。

所述下框架固定板一侧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插头,2个所述第二固定插头为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线,所述充电插头至少设置有3个,分别与充电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可缠绕于所述第一固定插头与所述第二固定插头外侧,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设置有2个,分别为所述上框架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后形成的第一收纳槽和所述下框架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后形成的第二收纳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收纳防丢共享充电器,该共享充电器可固定于电源插座外侧,充电插头组件可收纳于壳体与框架组件之间,电源插头也收纳于壳体上的空腔内,充电插头组件与电源插头均与壳体上的PCB板电性连接,PCB板固定于壳体背侧,可以起到对充电插头组件和电源插头的收纳,在用充电插头组件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完毕后,只需要将充电插头组件收纳放入壳体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共同围成收纳槽即可,而且该共享充电器固定于电源插座上,也不易丢失,方便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天盘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1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