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
背景技术:
2.逆变电源是指利用晶闸管电路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进而为交流负荷进行供电的设备。在基于储能进行供电或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等直流电输入的场景下,为了向交流负荷供电一般需要使用逆变电源。逆变电源进行交流供电时,需要将原始交流电能转换为额定交流电压输出。因此,一般需要设计专门用于逆变电源输出的变压器,提供对外的输出交流电。
3.但目前传统的应用于电压60v以内和电流30a的逆变电源的变压器中,因为选料和结构的问题,体积都比较较大,能量密度较低。因此,降低体积后又会产生散热能力不强的情况,存在变压器重量较大、成本高、散热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从而改变现有逆变电源用变压器重量、成本、散热能力差方面的缺陷。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包括铁芯、线圈骨架和绕组,所述绕组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线圈n11绕组、线圈n12绕组,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线圈n21绕组和线圈n22绕组;所述绕组采用电解铜附在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铁芯用于形成变压器的磁回路,所述绕组中的所述初级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所述绕组中的所述次级线圈用于产生电流。
6.优选地,所述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所述铁芯的材料为高频功率铁氧体。
7.优选地,所述铁芯的尺寸长度不超过60毫米,所述铁芯的宽度不超过49毫米,所述铁芯为空心矩形。
8.优选地,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铁芯的尺寸与型号对应,当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时,所述所述线圈骨架也对应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所述线圈骨架采用阻燃尼龙材料,所述线圈骨架采用帖片式骨架,用于放置所述绕组。
9.优选地,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采用夹层方法绕制,所述次级线圈在所述初级线圈之间。
10.优选地,所述绕组采用层印刷电路板迭绕。
11.优选地,所述线圈n11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一线圈的长度为6.25匝,所述第一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
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两端包括引脚a和引脚8,所述引脚a和引脚8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二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二线圈的长度为5.75匝,所述第二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二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两端包括引脚a和引脚7,所述引脚a和引脚7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12.优选地,所述线圈n12绕组包括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三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三线圈的长度为6.75匝,所述第三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三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三线圈两端包括引脚6和引脚c,所述引脚c和引脚6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四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四线圈的长度为5.25匝,所述第四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四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四线圈两端包括引脚c和引脚5,所述引脚c和引脚5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13.优选地,所述线圈n21绕组包括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所述第五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五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五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五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五线圈两端包括引脚1和引脚9,所述引脚1和引脚9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六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六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六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六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六线圈两端包括引脚9和引脚2,所述引脚9和引脚2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14.优选地,所述线圈n22绕组包括第七线圈和第八线圈,所述第七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七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七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七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七线圈两端包括引脚3和引脚10,所述引脚3和引脚10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八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八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八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八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八线圈两端包括引脚4和引脚10,所述引脚4和引脚10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方案绕组通过铜片进行绕制且采用聚酯亚胺胶带绝缘,具有绝缘性能强、散热能力强的特点;
17.2、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在初级和次级中的绕组均通过铜片采用夹层方法绕制,并利用了pcb板工艺替代传统的线圈绕组,整体上降低了变压器的体积,具有体积小、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电气原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的尺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公开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公开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公开。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23.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24.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25.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目前,传统的应用于电压60v以内和电流30a的逆变电源的变压器,因为选料和结构的问题,体积都比较较大,能量密度较低。为了降低线圈的体积,则需要减少线圈的缠绕匝数。降低线圈匝数则会影响线圈的整体的电压变换能力和磁场产生能力,因此这两者变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整体上,需要降低体积后又会产生散热能力不强的情况,目前存在变压器重量较大、成本高、散热能力差的问题。
27.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这种结构的变压器体积小,绕线匝数大大少于传统的变压器,结构更紧凑,磁耦合大大优于传统的变压器,漏抗小于0.2%,所以它可以在更高的频率下工作,有利于电源转换效率的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方案中紧密的磁芯的几何形状限制了热点的产生,降低了热耗,因此允许更高的能量密度。此外,这种结构的变压器为开关电源中开关变压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选择,省去了复杂的计算、选料和变压器绕制过程。在简化和优化设计的同时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28.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结构图。所述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包括铁芯11、线圈骨架12和绕组13,所述绕组13包括初级线圈14和次级线圈15,所述初级线圈14包括线圈n11绕组16、线圈n12绕组17,所述次级线圈15包括线圈n21绕组18和线圈n22绕组19;所述绕组采用电解铜附在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铁芯用于形成变压器的磁回路,所述绕组中的所述初级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所述绕组中的所述次级线圈用于产生电流。
29.其中,所述初级线圈14和所述次级线圈15的区分方式为接在电源端的为初级,接在负荷端的为次级,降压变压器初级绕组匝数较多,次级匝数较少,线径较粗,升压变压器,
初级圈数较少,次级圈数较多。
30.所述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所述铁芯的材料为高频功率铁氧体。其中,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铁芯的尺寸与型号对应,当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时,所述所述线圈骨架也对应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所述线圈骨架采用阻燃尼龙材料,所述线圈骨架采用帖片式骨架,用于放置所述绕组。
31.对所述铁芯11的型号,骨架按变压器所使用的磁芯(或铁芯)型号进行分类,有ei、ee、ef、epc、er、rm、pq、uu等型号,而每个型号又可按磁芯(或铁芯)大小进行区分,如ee5、ee8、ee13、ee19等大小不一的型号。
32.所述骨架12在变压器中的作用主要是为变压器中的铜线提供缠绕的空间,固定变压器中的铁芯11,所述骨架12中的线槽为变压器生产绕线时提供过线的路径。
33.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采用夹层方法绕制,所述次级线圈在所述初级线圈之间。所述的夹层方法绕制主要是只把次级线圈绕制在初级之间,这样的目的是为减少接头的数目,而且工艺更加简单,制作速度更快。
34.所述绕组13采用层印刷电路板迭绕。所述绕组13均采用铜片,附着在所述骨架12上方,且每层铜片之间进行绝缘阻燃尼龙的绝缘,通过此方式可以减少占地的同时增加绕线的匝数,提升磁通路的效果。
35.阻燃尼龙的特点是半透明,耐高温,放锡鼓里上锡,骨架不会变形,不易破裂。采用阻燃尼龙的是聚酰胺,原因为聚酰胺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的热塑性树脂总称,聚酰胺俗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性能、耐热性、韧性、耐油性、耐磨性、自润滑性、耐化学药品性等优良性能。
36.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初级和次级中的绕组均通过铜片采用夹层方法绕制,并利用了pcb板工艺替代传统的线圈绕组,整体上降低了变压器的体积,具有体积小、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37.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电气原理图。所述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中的所述绕组13共包括4类线圈,分别为线圈n11绕组16、线圈n12绕组17、线圈n21绕组18和线圈n22绕组19。对于4类线圈下又各有两个子线圈,其具体结构如下:
38.所述线圈n11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一线圈的长度为6.25匝,所述第一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两端包括引脚a和引脚8,所述引脚a和引脚8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二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二线圈的长度为5.75匝,所述第二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二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两端包括引脚a和引脚7,所述引脚a和引脚7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39.优选地,所述线圈n12绕组包括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三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三线圈的长度为6.75匝,所述第三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三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三线圈两端包括引脚6和引脚c,所述引脚c和引脚6采用横截
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四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四线圈的长度为5.25匝,所述第四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四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四线圈两端包括引脚c和引脚5,所述引脚c和引脚5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40.优选地,所述线圈n21绕组包括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所述第五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五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五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五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五线圈两端包括引脚1和引脚9,所述引脚1和引脚9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六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六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六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六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六线圈两端包括引脚9和引脚2,所述引脚9和引脚2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41.优选地,所述线圈n22绕组包括第七线圈和第八线圈,所述第七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七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七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七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七线圈两端包括引脚3和引脚10,所述引脚3和引脚10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八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八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八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八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八线圈两端包括引脚4和引脚10,所述引脚4和引脚10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42.通过该实施方式,进一步利用量测设备对所述绕组13的参数进行测量,可以获得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的电感、漏感、直流电阻、分布电容、绝缘电阻和介质耐压测量数据、测量条件如下:
43.电感量:10khz,1vrms,在25℃
±
10℃,将引脚6、8短接,测试l5
‑
7≥2mh,测试仪表:hp4263b。
44.漏感:10khz,1vrms,在25℃
±
10℃,将引脚6、8短接、引脚1、2、3、4、9、10短接,测试l1k5
‑
7≤1.5uh,测试仪表:hp4263b。
45.直流电阻:在25℃
±
10℃,r1
‑
2、r3
‑
4≤3mω,r5
‑
6、r7
‑
8≤14mω;测试仪表js2511b。
46.分布电容:10khz,1vrms,在25℃
±
10℃,短接引脚6、8,引脚2、3,测试引脚4、5的寄生电容,cp4
‑
5≤700pf,测试仪表:4263b。
47.绝缘电阻:绕组n11、n12与绕组n21、n22间,绕组与磁材之间施加dc500v,60s,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测试仪表cs2676c
‑
2。
48.介质耐电压:绕组n11、n12与绕组n21、n22间,ac,3500v,2ma,60s;绕组与磁材间施加ac 1500v,5ma,60s,无飞弧、闪络或其他损伤;测试仪表cs2671a。
49.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绕组13分散为8个子线圈,并利用铜片进行绕制且采用聚酯亚胺胶带绝缘,具有绝缘性能强、散热能力强的特点。
50.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系统的尺寸图。所述铁芯的尺寸长度不超过60毫米,所述铁芯的宽度不超过49毫米,所述铁
芯为空心矩形。本实施例中采用厚度尺寸为32mm,误差范围为
±
0.5mm,在实施执行过程中,所述的厚度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铁芯的尺寸与型号对应,当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时,所述所述线圈骨架也对应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所述线圈骨架采用阻燃尼龙材料,所述线圈骨架采用帖片式骨架,用于放置所述绕组。
51.在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绕组通过铜片绕制,采用聚酯亚胺胶带绝缘,利用pcb板工艺进行夹层方法绕制,形成平面变压器,具有绝缘性能强、散热能力强、体积小、制作成本低的优势。
52.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线圈骨架和绕组,所述绕组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线圈n11绕组、线圈n12绕组,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线圈n21绕组和线圈n22绕组;所述绕组采用电解铜附在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铁芯用于形成变压器的磁回路,所述绕组中的所述初级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所述绕组中的所述次级线圈用于产生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所述铁芯的材料为高频功率铁氧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的尺寸长度不超过60毫米,所述铁芯的宽度不超过49毫米,所述铁芯为空心矩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铁芯的尺寸与型号对应,当铁芯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时,所述线圈骨架也对应采用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类型,所述线圈骨架采用阻燃尼龙材料,所述线圈骨架采用帖片式骨架,用于放置所述绕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采用夹层方法绕制,所述次级线圈在所述初级线圈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采用层印刷电路板迭绕。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n11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一线圈的长度为6.25匝,所述第一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两端包括引脚a和引脚8,所述引脚a和引脚8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二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二线圈的长度为5.75匝,所述第二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二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一线圈两端包括引脚a和引脚7,所述引脚a和引脚7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n12绕组包括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三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三线圈的长度为6.75匝,所述第三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三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三线圈两端包括引脚6和引脚c,所述引脚c和引脚6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四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四线圈的长度为5.25匝,所述第四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四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四线圈两端包括引脚c和引脚5,所述引脚c和引脚5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n21绕组包括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所述第五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五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五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五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五线圈
两端包括引脚1和引脚9,所述引脚1和引脚9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六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六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六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六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六线圈两端包括引脚9和引脚2,所述引脚9和引脚2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n22绕组包括第七线圈和第八线圈,所述第七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七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七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七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七线圈两端包括引脚3和引脚10,所述引脚3和引脚10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八线圈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06mm*28mm的纯铜带,所述第八线圈的长度为2匝,所述第八线圈匝间中层采用横截面为0.025mm*36mm的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八线圈外包4层横截面尺寸为0.025mm*36mm聚酰亚胺胶带,所述第八线圈两端包括引脚4和引脚10,所述引脚4和引脚10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4mm*3mm的纯铜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平面全桥变压器。该平面全桥变压器包括铁芯、线圈骨架和绕组;所述绕组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线圈N11绕组、线圈N12绕组,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线圈N21绕组和线圈N22绕组;所述绕组采用电解铜附在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铁芯用于形成变压器的磁回路,所述绕组中的所述初级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所述绕组中的所述次级线圈用于产生电流。在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绕组通过铜片绕制,采用聚酯亚胺胶带绝缘,利用PCB板工艺进行夹层方法绕制,形成平面变压器,具有绝缘性能强、散热能力强、体积小、制作成本低的优势。成本低的优势。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贺旭辉 胡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梁航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1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