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1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作为一种普通的动力传动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普通的直齿轮沿齿宽同时进入啮合,因而产生冲击振动噪音,传动不平稳。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则优于直齿,且可凑紧中心距用于高速重载,同时还具有传递转矩大、起动平稳、传动比分级精细等优点。

但在市场上普遍运用的斜齿轮在于花键轴配合传动时,但是花键卡接的深度较浅,虽然受力较为稳定,但是大扭矩的传递上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斜齿轮发生旋转时,齿轮本体会发生旋转,恰恰受扭转力最严重的也处于减重腔靠近转轴孔的腔壁与减重腔的腔底壁之间的连接处,若齿轮主体这两个位置壁厚不同,会直接影响整个齿轮主体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以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及设置在齿轮本体外圈上的一圈斜齿,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转轴安装孔,其转轴安装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或三个卡接槽,卡接槽的长向中心线与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平行,在齿轮本体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前延伸筒和后延伸筒,其前延伸筒的长度小于后延伸筒的长度,且外径相同,在齿轮本体的前后端面上还对应设有深度相同的圆形减重环槽,其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与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垂直,圆形减重环槽的外侧壁、前延伸筒的外壁及后延伸筒的外壁与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之间圆滑过渡,在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上围绕着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对称设有若干减重通孔,减重通孔贯穿两个平行的圆形减重环槽底面。

优选的,所述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不大于减重通孔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减重通孔的内径为圆形减重环槽底面宽度的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前延伸筒的高度不大于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后延伸筒的高度大于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斜齿轮,由于在转轴安装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或三个卡接槽,因此卡接槽相比较于普通的花键卡接,在大扭矩的力量传递上更具优势;由于圆形减重环槽的外侧壁及前后延伸筒的外壁与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之间圆滑过渡,以及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不大于减重通孔长度的一半,因此达到增强齿轮主体结构强度的作用;由于围绕着齿轮本体轴芯线减重通孔的设置,因此,当齿轮本体发生旋转时,会对空气产生搅拌作用,使圆形减重环槽底面及前后延伸筒的端面产生气流,进而对齿轮本体及前后延伸筒产生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00、齿轮本体;110、转轴安装孔;111、卡接槽;120、斜齿;130、前延伸筒;140、后延伸筒;150、圆形减重环槽;151、减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斜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00,及设置在齿轮本体100外圈上的一圈斜齿120,所述齿轮本体100的中心设有转轴安装孔110,其转轴安装孔110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三个卡接槽111,卡接槽111的长向中心线与齿轮本体100的轴芯线平行,在齿轮本体100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前延伸筒130和后延伸筒140,其前延伸筒130的长度小于后延伸筒140的长度,且外径相同,在齿轮本体100的前后端面上还对应设有深度相同的圆形减重环槽150,其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底面与齿轮本体100的轴芯线垂直,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外侧壁、前延伸筒130的外壁及后延伸筒140的外壁与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底面之间圆滑过渡,在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底面上围绕着齿轮本体100的轴芯线对称设有若干减重通孔151,减重通孔151贯穿两个平行的圆形减重环槽150底面。

所述圆形减重环槽150的深度不大于减重通孔151长度的一半。

所述减重通孔151的内径为圆形减重环槽150底面宽度的的二分之一。

所述前延伸筒130的高度不大于圆形减重环槽150的深度。

所述后延伸筒140的高度大于圆形减重环槽150的深度。

本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由于在转轴安装孔110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三个卡接槽111,因此卡接槽111相比较于普通的花键卡接,在大扭矩的力量传递上更具优势;由于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外侧壁及前延伸筒130、后延伸筒140的外壁与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底面之间圆滑过渡,以及圆形减重环槽150的深度不大于减重通孔151长度的一半,因此达到增强齿轮主体结构强度的作用;由于围绕着齿轮本体100轴芯线减重通孔151的设置,因此,当齿轮本体100发生旋转时,会对空气产生搅拌作用,使圆形减重环槽150的底面及前延伸筒130、后延伸筒140的端面产生气流,进而对齿轮本体100及前延伸筒130、后延伸筒140产生散热作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及设置在齿轮本体外圈上的一圈斜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转轴安装孔,其转轴安装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或三个卡接槽,卡接槽的长向中心线与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平行,在齿轮本体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前延伸筒和后延伸筒,其前延伸筒的长度小于后延伸筒的长度,且外径相同,在齿轮本体的前后端面上还对应设有深度相同的圆形减重环槽,其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与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垂直,圆形减重环槽的外侧壁、前延伸筒的外壁及后延伸筒的外壁与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之间圆滑过渡,在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上围绕着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对称设有若干减重通孔,减重通孔贯穿两个平行的圆形减重环槽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不大于减重通孔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通孔的内径为圆形减重环槽底面宽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延伸筒的高度不大于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延伸筒的高度大于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矩传输稳定的斜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及设置在齿轮本体外圈上的一圈斜齿,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转轴安装孔,其转轴安装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或三个卡接槽,在齿轮本体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前延伸筒和后延伸筒,在齿轮本体的前后端面上还对应设有深度相同的圆形减重环槽,在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上围绕着齿轮本体的轴芯线对称设有若干减重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斜齿轮,由于在转轴安装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或三个卡接槽,因此在大扭矩的力量传递上更具优势;由于圆形减重环槽的外侧壁及前后延伸筒的外壁与圆形减重环槽的底面之间圆滑过渡,以及圆形减重环槽的深度不大于减重通孔长度的一半,因此达到增强齿轮主体结构强度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宏隆齿轮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19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