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29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8493878a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包括u型连接底座,所述u型连接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上端防护盖,上端防护盖的两侧上端焊接有第一加固板,所述u型连接底座的两侧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第二加固板,两个第二加固板与两个第一加固板上下相互对应,通过u型连接底座和上端防护盖可以对导电排线进行防护,并且通过固定连接板和u型连接槽使得u型连接底座和上端防护盖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通过端部连接盖可以对u型连接底座和上端防护盖的两端进行封闭,使得防水更加全面。

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对母线槽的外部防水问题,但是由于母线槽的安装位置、使用环境的不同,在温差的作用下,常常会在其内部产生凝露的情况,凝露聚集在母线槽的内顶面形成水珠后向下滴落,也会对母线槽内部元件造成侵蚀。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和盖板,所述母线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密封块,所述内壁两侧密封块平行设置;

所述盖板包括左、右两块侧挡板和前、后两块主挡板,所述盖板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环形的密封件,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到母线槽上时,所述侧挡板和主挡板分别与母线槽的各侧壁贴合,所述密封件与密封块贴合;

所述盖板内还设有凝露收集机构,所述凝露收集机构设置在母线槽的正上方,所述凝露收集机构通过设置在母线槽外侧的排水管将水珠排出;

所述盖板内设有前高后低的安装槽,所述凝露收集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使所述排水管位于凝露收集机构最低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块上设有卡槽,所述密封件的上端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件与密封块贴合时,所述密封圈嵌于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凝露收集机构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下半管的开口向上,用于收集落下的凝露,所述上半管的开口向下,且所述上半管的两个侧边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下半管内,避免凝露从相邻两根所述下半管之间的间隙落下,所述下半管的下侧部分固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末端贯穿盖板并固定在排水管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上半管和下半管之间留有间隙,使下侧的水汽能够穿过上半管和下半管之间的间隙向上。

优选的,所述相邻上半管之间通过连接条固定,所述相邻下半管之间也通过连接条固定,所述上半管和下半管之间通过u型连接架固定,所述u型连接架固定在安装槽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相较于现有的装置,能够对母线槽内部的凝露进行收集并排出,有效避免了水珠滴落到母线槽内,对母线槽内的元件造成侵蚀或短路,同时,在密封圈和密封块的作用下,可以增强母线槽边侧的密封性,可抵御外部的直接淋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中母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凝露收集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凝露收集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凝露收集机构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线槽、2盖板、3密封块、4侧挡板、5主挡板、6密封件、7凝露收集机构、8排水管、9安装槽、10卡槽、11密封圈、12上半管、13下半管、14收集管、15连接条、16u型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和盖板2,所述母线槽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密封块3,所述密封块3平行设置;

所述盖板2包括左、右两块侧挡板4和前、后两块主挡板5,所述盖板2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环形的密封件6,所述盖板2固定安装到母线槽1上时,所述侧挡板4和主挡板5分别与母线槽1的各侧壁贴合,所述密封件6与密封块3贴合;

为了减少水汽对母线槽1内部的侵蚀,所述密封块3上设有卡槽10,所述密封件6的上端固定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件6与密封块3贴合时,所述密封圈11嵌于卡槽10内,可以避免水汽从母线槽1的长边缝隙进入到母线槽1内。

所述盖板2内还设有凝露收集机构7,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设置在母线槽1的正上方,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通过设置在母线槽1外侧的排水管8将水珠排出;

如图5、6、7所示,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所述下半管13的开口向上,用于收集落下的凝露,所述上半管12的开口向下,且所述上半管12的两个侧边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下半管13内,避免凝露从相邻两根所述下半管13之间的间隙落下,所述下半管13的下侧部分固定有收集管14,所述收集管14的末端贯穿盖板2并固定在排水管8的侧壁上。

所述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之间留有间隙,使下侧的水汽能够穿过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之间的间隙向上,安装时,下半管13与安装槽9之间可保持8-10mm的间隙。

所述相邻上半管12之间通过连接条15固定,所述相邻下半管13之间也通过连接条15固定,所述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之间通过u型连接架16固定,所述u型连接架16固定在安装槽9内。

如图4所示,所述盖板2内设有前高后低的安装槽9,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固定安装在安装槽9内,使所述排水管8位于凝露收集机构7最低的位置,且排水管8的排出端可设置弯头,使得水珠从母线槽1一侧排出,也可通过外部容器对水珠进行收集。

本发明在使用时,母线槽1内的水汽会顺着下半管13和上半管12之间的间隙向上,与盖板2顶部的安装槽9接触,形成凝露后落下,由于上半管12开口向下搭接在相邻的下半管13上,使得凝露最终会全部落入下半管13内,并顺着收集管14进入排水管8排出,可有效避免凝露滴落到母线槽1内部,对内部的元器件造成侵蚀,具有较强的防水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密封块(3),所述内壁两侧的密封块(3)平行设置;

所述盖板(2)包括左、右两块侧挡板(4)和前、后两块主挡板(5),所述盖板(2)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环形的密封件(6),所述盖板(2)固定安装到母线槽(1)上时,所述侧挡板(4)和主挡板(5)分别与母线槽(1)的各侧壁贴合,所述密封件(6)与密封块(3)贴合;

所述盖板(2)内还设有凝露收集机构(7),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设置在母线槽(1)的正上方,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通过设置在母线槽(1)外侧的排水管(8)将水珠排出;

所述盖板(2)内设有前高后低的安装槽(9),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固定安装在安装槽(9)内,使所述排水管(8)位于凝露收集机构(7)最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3)上设有卡槽(10),所述密封件(6)的上端固定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件(6)与密封块(3)贴合时,所述密封圈(11)嵌于卡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收集机构(7)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所述下半管(13)的开口向上,用于收集落下的凝露,所述上半管(12)的开口向下,且所述上半管(12)的两个侧边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下半管(13)内,避免凝露从相邻两根所述下半管(13)之间的间隙落下,所述下半管(13)的下侧部分固定有收集管(14),所述收集管(14)的末端贯穿盖板(2)并固定在排水管(8)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之间留有间隙,使下侧的水汽能够穿过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之间的间隙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上半管(12)之间通过连接条(15)固定,所述相邻下半管(13)之间也通过连接条(15)固定,所述上半管(12)和下半管(13)之间通过u型连接架(16)固定,所述u型连接架(16)固定在安装槽(9)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和盖板,母线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密封块,两密封块平行设置;盖板包括左、右两块侧挡板和前、后两块主挡板,盖板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环形的密封件,盖板固定安装到母线槽上时,侧挡板和主挡板分别与母线槽的各侧壁贴合,密封件与密封块贴合;盖板内还设有凝露收集机构,凝露收集机构设置在母线槽的正上方,凝露收集机构通过设置在母线槽外侧的排水管将水珠排出;盖板内设有前高后低的安装槽,本发明能够对母线槽内部的凝露进行收集并排出,有效避免了水珠滴落到母线槽内,对母线槽内的元件造成侵蚀或短路,同时,在密封圈和密封块的作用下,可以增强母线槽边侧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松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万奇电器集团(盱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