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12


本发明涉及管母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gil有一定的故障率,其故障后的处置方法需根据设备现场实际环境确定,影响因素众多,在短时间内难以快速恢复运行。以往在开展gil检修过程中,主要采用吊车来临时支撑,但该方式存在大型作业工具利用率不足,临时支撑可靠性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重叠布置的gil管母在检修过程中的吊装困难,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面对重叠布置的gil管母在检修过程中,吊车工具的利用率不足,临时支撑可靠性差,作业效率低,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以便于对上下层管母进行检修时实现断口处的支撑。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上层管母支撑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下层管母支撑配合的第二凹槽。

上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在使用时,当需要检修上层管母时,先通过所述第二凹槽将第二支撑件固定于下层管母上,再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上层管母的断口处,以形成上层管母的稳定支撑。当需要检修下层管母时,先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将第一支撑件固定于上层管母上,再通过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下层管母的断口处,以形成下层管母的稳定支撑。所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能够解决重叠布置的管母在检修过程中的不同支撑问题,可有效提高现场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提高了所述上层管母和所述下层管母与所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的连接稳定性,接触面积大,受力结构更加稳固合理,支撑可靠性强。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能够实现该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间隔的调节,且提高整体的承力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伸缩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伸缩部的伸缩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间距。通过所述伸缩部能够适应施工现场中各种间隔的管母之间的支撑,便于所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的安装,可靠性强,提高作业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互相朝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背向设置,以形成上层管母支撑架,安装时,所述第二凹槽套接于所述下层管母的顶部,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上层管母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整体结构紧凑,受力性能完好,支撑可靠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用于引导上层管母伸入第二凹槽内的第一导向斜面;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为用于引导上层管母伸入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导向斜面。在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便于所述上层管母的接入,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便于所述下层管母的接入。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能够提高所述上层管母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贴合程度,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能够提高所述下层管母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程度,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受力结构更加稳固合理,支撑可靠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杆,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螺纹配合于所述连接件上,加工和安装过程便捷,通过转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调节两端的间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连接件螺旋配合以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限位,所述第二螺母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连接件螺旋配合以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限位。安装时,先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旋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再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旋入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隔调整完成后,将所述第一锁紧螺母旋紧以抵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将所述第二锁紧螺母旋紧以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实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锁紧和限位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以形成下层管母支撑架,安装时,所述第一凹槽套接于所述上层管母的顶部,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下层管母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再通过所述连接件紧固连接,整体结构紧凑,受力性能完好,支撑可靠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螺杆,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固定。先将所述第一支撑件套设于所述上层管母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套接于所述下层管母的底部,再将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旋紧所述固定螺母,拆装过程十分便捷,结构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捆绑紧固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捆绑紧固器,所述第一捆绑紧固器用于套设于所述上层管母,所述第二捆绑紧固器用于套设于所述下层管母。通过设置第一捆绑紧固器和第二捆绑紧固器形成双重保证,所述第一捆绑紧固器套设于所述上层管母,所述第二捆绑紧固器套设于所述下层管母,保证所述上层管母和所述下层管母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受力结构合理,承力效果好,支撑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与管母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与管母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0、支撑组件;110、第一支撑件;112、第一凹槽;120、第二支撑件;122、第二凹槽;132、第一导向斜面;134、第二导向斜面;140、螺纹孔;152、第一通孔;154、第二通孔;160、销轴;170、连接件;172、伸缩部;200、上层管母;300、下层管母;410、第一捆绑紧固器;420、第二捆绑紧固器;510、第一锁紧螺母;520、第二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包括支撑组件100。该支撑组件100包括互相连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该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上层管母200支撑配合的第一凹槽112,该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与该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下层管母300支撑配合的第二凹槽122。

上述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在使用时,当需要检修上层管母200时,先通过该第二凹槽122将第二支撑件120固定于下层管母300上,再通过该第一凹槽112将该第一支撑件110连接于该上层管母200的断口处,以形成上层管母200的稳定支撑。当需要检修下层管母300时,先通过该第一凹槽112将第一支撑件110固定于上层管母200上,再通过该第二凹槽122将该第二支撑件120连接于该下层管母300的断口处,以形成下层管母300的稳定支撑。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能够解决重叠布置的管母在检修过程中的不同支撑问题,可有效提高现场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该第一凹槽112和该第二凹槽122,提高了该上层管母200和该下层管母300与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的连接稳定性,接触面积大,受力结构更加稳固合理,支撑可靠性强。

请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该第一支撑件110和该第二支撑件120可根据该管母检修的场景设置多种不同的结构。由于上层管母200检修时,拆卸一节段的上层管母200导致断口处失去支撑,即可利用该下层管母300作为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的支撑平面,断口处的上层管母200的底部需要与第一凹槽112形成支撑配合,以支撑起该上层管母200。可将第一支撑件110的顶部开设第一凹槽112,第一凹槽112与上层管母200的底部连接,将该连接件170连接于该第一支撑件110的底部,并将第二支撑件120的底部开设第二凹槽122,该第二凹槽122与下层管母300的顶部连接,第二支撑件120的顶面连接该连接件170。该下层管母300作为支撑平面,通过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能够将该上层管母200的重力传递至下层管母300,从而传递至下层管母300两端的支撑立柱上,形成结构紧凑、受力合理的针对上层管母200检修的支撑结构,支撑可靠性高。

请参照图3和图4,当下层管母300检修时,拆卸一节段的下层管母300导致断口处失去支撑,即可利用该上层管母200作为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的支撑平面,断口处的下层管母300的底部需要与第二凹槽122形成支撑配合,以提拉起该下层管母300。可将第一支撑件110设置为第一半圆件,第二支撑件120设置为第二半圆件,第二支撑件120套接于该下层管母300的底部,将该连接件170连接于该第二支撑件120的两端,并将第一支撑件110套接于该上层管母200的顶部,该第一支撑件110的两端连接该连接件170,围合形成一个闭环提拉式的支撑结构。该上层管母200作为支撑平面,通过各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给予该下层管母300一向上的提拉力,该下层管母300的重力承重于该上层管母200,并通过上层管母200传递至上层管母200两端的支撑立柱上,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支撑可靠性高,且安装便捷。

需要理解地是,本发明中的上层管母200和下层管母300指的是多层重叠布置的管母其中的两根管母,位于上方的管母指代为上层管母200,位于下方的管母指代为下层管母300,并不表示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只能运用在仅有两个管母的工作环境下。在多层重叠布置的管母中,可根据需要检修的管母情况,挑选不同结构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进行使用。

继续参照图1和图3,该支撑组件100还包括连接件170,该第一支撑件110连接通过该连接件170与该第二支撑件120连接。该连接件170设置于该第一支撑件110与该第二支撑件120之间,能够实现该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之间间隔的调节,且提高整体的承力能力。

继续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件170包括伸缩部172,该连接件170包括伸缩部172,该连接件170通过该伸缩部172的伸缩以调整该第一支撑件110和该第二支撑件120的间距。通过该伸缩部172能够适应施工现场中各种间隔的管母之间的支撑,便于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的安装,可靠性强,提高作业效率。

可选地,该连接件170可设置为通过液压或气压驱动的伸缩杆,或者设置为通过螺纹配合的螺纹紧固件,或者设置为通过滑块与锁紧块配合形成的能够实现伸缩的滑动件。

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件110设有第一凹槽112,该第二支撑件120设有第二凹槽122,该第一支撑件110通过该第一凹槽112套设于该上层管母200,该第二支撑件120通过该第二凹槽122套设于该下层管母300。通过设置该第一凹槽112与该第一支撑件110连接,设置该第二凹槽122与该第二连接部连接,提高了该上层管母200和该下层管母300与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的连接稳定性,且提高了该接触面积,受力结构更加稳固合理,支撑可靠性强。可选地,该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122可设置为方形凹槽,该方形凹槽与管母的接触面积仅有开口处的两条接触直线,设置该方形凹槽使得两条接触直线之间的管母在支撑时能够内置于该方形凹槽中,传力结构较集中,能够集中的传递与该连接件170中。该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122还可设置为与管母外壁相适配的圆弧凹槽,当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安装后,该圆弧凹槽贴合于该管母的外壁,接触面积大,降低对管母外壁的损伤。

请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上层管母200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当上层管母200需要检修时,在上层管母200的断口处安装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该第一支撑件110和该第二支撑件120均设置于该上层管母200与该下层管母300之间,该第一凹槽112与该第二凹槽122的开口方向互相朝背向设置。该第一凹槽112与该第二凹槽122的开口方向背向设置,以形成上层管母200支撑架,安装时,该第二凹槽122套接于该下层管母300的顶部,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该上层管母200的底部固定于该第一凹槽112内,整体结构紧凑,受力性能完好,支撑可靠性强。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112为用于引导上层管母200伸入第二凹槽122内的第一导向斜面132;和/或该第二凹槽122为用于引导上层管母200伸入第二凹槽122内的第二导向斜面134。在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通过该第一导向斜面132便于该上层管母200的接入,通过该第二导向斜面134便于该下层管母300的接入。该第一导向斜面132能够提高该上层管母200与该第一凹槽112的贴合程度,该第二导向斜面134能够提高该下层管母300与该第二凹槽122的贴合程度,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受力结构更加稳固合理,支撑可靠性强。

请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件170为螺杆,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均设有螺纹孔140,该连接件170螺纹配合连接于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之间。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通过螺纹配合于该连接件170上,加工和安装过程便捷,通过转动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调节两端的间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请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510和第二锁紧螺母520,该第一螺母件能够通过与该连接件170螺旋配合以与该第一支撑件110限位,该第二螺母件能够通过与该连接件170螺旋配合以与该第二支撑件120限位。安装时,先于该连接杆的两端旋入该第一锁紧螺母510和第二锁紧螺母520,再于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旋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当该第一支撑件110和该第二支撑件120之间的间隔调整完成后,将该第一锁紧螺母510旋紧以抵接该第一支撑件110,将该第二锁紧螺母520旋紧以抵接该第二支撑件120,实现该第一支撑件110和该第二支撑件120的锁紧和限位作用。

请参照图3和图4,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下层管母300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该上层管母200和该下层管母300设置于该第一支撑件110与该第二支撑件120之间,该第一凹槽112与该第二凹槽122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该第一凹槽112与该第二凹槽122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以形成下层管母300支撑架,安装时,该第一凹槽112套接于该上层管母200的顶部,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该下层管母300的底部固定于该第二凹槽122内,再通过该连接件170紧固连接,整体结构紧凑,受力性能完好,支撑可靠性强。

请参照图3和图4,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还包括固定螺母,该连接件170设置为螺杆,该第一支撑件110设有第一通孔152,该第二支撑件120设有第二通孔154,该连接件170穿设于该第一通孔152和该第二通孔154,并通过该固定螺母固定。先将该第一支撑件110套设于该上层管母200的顶部,该第二支撑件120套接于该下层管母300的底部,再将该连接件170穿设于该第一支撑件110和该第二支撑件120,旋紧该固定螺母,拆装过程十分便捷,结构简单。具体的,该第一支撑件110的两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两端均设有外翻边,该第一通孔152开设于第一支撑件110的外翻边,该第二通孔154开设于第二支撑件120的外翻边,螺杆穿设于第一通孔152和第二通孔154后通过螺母旋紧以紧固连接。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围合形成一个闭环提拉式的支撑结构,对下层管母300的支撑效果良好,可靠性高。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10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一支撑件110的第一捆绑紧固器410和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120的第二捆绑紧固器420,该第一捆绑紧固器410用于套设于该上层管母200,该第二捆绑紧固器420用于套设于该下层管母300。通过设置第一捆绑紧固器410和第二捆绑紧固器420形成双重保证,该第一捆绑紧固器410套设于该上层管母200,该第二捆绑紧固器420套设于该下层管母300,保证该上层管母200和该下层管母3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受力结构合理,承力效果好,支撑可靠性高。具体的,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中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60,该第一捆绑紧固器410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支撑件110的销轴160上,该第二捆绑紧固器420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支撑件120的销轴160上。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上层管母支撑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下层管母支撑配合的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伸缩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伸缩部的伸缩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互相朝背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用于引导上层管母伸入第二凹槽内的第一导向斜面;和/或

所述第二凹槽为用于引导上层管母伸入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导向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杆,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连接件螺旋配合以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限位,所述第二螺母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连接件螺旋配合以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螺杆,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捆绑紧固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捆绑紧固器,所述第一捆绑紧固器用于套设于所述上层管母,所述第二捆绑紧固器用于套设于所述下层管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母检修的支撑工具,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互相连接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上层管母支撑配合的第一凹槽,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下层管母支撑配合的第二凹槽。检修上层管母时,先通过第二凹槽将第二支撑件固定于下层管母,再通过第一凹槽将第一支撑件连接于上层管母的断口处,形成上层管母的稳定支撑。检修下层管母时,先通过第一凹槽将第一支撑件固定于上层管母,再通过第二凹槽将第二支撑件连接于下层管母的断口处,形成下层管母的稳定支撑。能够解决重叠布置的管母在检修过程中的不同支撑问题,可有效提高现场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曹鸿;李国艮;王典浪;刘宁;龚禹璐;王海锋;尹启;何龙翟;刘晋孝;张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3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