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120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和设备逐渐向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而在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域中,智能监控设备对区域的安全监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摄像设备安装时,受安装环境的影响,导致监控设备在进行环境的监测和监控时,同一设备无法满足不同区域的监控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监控设备在安装后,设备整体为固定式的结构,无法根据使用的需求对监控设备的位置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和移动,监控设备一旦安装后,由于监控的安装高度受环境的影响,在高点位安装后,需要对监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而监控设备的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为维护和检修增加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解决了监控设备安装后不方便移动和检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推杆,所述联动推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件;两组翻转组件,两组所述翻转组件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所述翻转组件包括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翻转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轨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内齿槽,所述第二导轨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内齿槽;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杆;第一行走电机,所述第一行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行走齿轮;第二行走电机,所述第二行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行走齿轮;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为t形结构,所述t形滑块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的t形结构相匹配,并且t形滑块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翻转轴的表面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件之间对称分布,并且两组连接件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导轨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对称分布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内齿槽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内齿槽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齿轮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内齿槽的表面啮合,所述第一行走齿轮的轴线与一个所述翻转轴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两轴线之间平行分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cm。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动件对称分布且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行走齿轮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内齿槽的内表面啮合,所述第二行走齿轮的轴线与另一个所述翻转轴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行走齿轮的轴线与另一个所述翻转轴的轴线之间平行分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cm,所述第一行走齿轮和所述第二行走齿轮之间平行分布。

优选的,还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伸缩杆调节模块、翻转调节模块和行走调节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用于操作人员进行语音智能化的控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操作人员的语音时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模块识别操作人员给出的语音操作模式,所述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操作人员给出的“开启设备维护模式”,当拾音模块拾取到“开启设备维护模式”语音时,人工智能识别模块识别正确后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依次启动调节伸缩杆调节模块、翻转调节模块和行走调节模块。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的位置进行水平移动时,分别启动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第一行走电机与第二行走电机同向转动,当第一行走电机正转,第二行走电机正转时,第一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齿轮在第一限位内齿槽和第二限位内齿槽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水平向右移动调节,安装板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水平向右移动调节;

s2当第一行走电机反转,第二行走电机反转时,第一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齿轮在第一限位内齿槽和第二限位内齿槽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水平向左移动调节,安装板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水平向左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的水平监控位置进行调节;

s3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进行维护时,优先将监控摄像头移动调节至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中心位置处,启动伸缩杆,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伸缩杆伸展时推动第一转动件移动,第一转动件通过联动推杆和第二转动件分别推动两组翻转组件相互远离,两组翻转组件同步带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远离;

s4当两侧翻转轴的轴线移动至分别与第一行走齿轮的轴线和第二行走齿轮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时,关闭伸缩杆、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反向启动两组翻转电机,一组翻转电机带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限位内齿槽围绕第一行走齿轮旋转,另一组翻转电机带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限位内齿槽围绕第二行走齿轮旋转,当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时,关闭两组翻转电机;

s5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同步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调节,安装板同步带动监控摄像头上下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和维护。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方便带动监控摄像头稳定的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移动监控,增加监控摄像头的可监控范围,两个导轨之间可以进行转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上下升降调节,用于对监控摄像头的维护和检修,不用维护人员攀爬到高处后进行维护和检修,降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监控摄像设备检修和维护的便利性,操作起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架,11、限位滑槽,2、伸缩杆,21、第一转动件,22、联动推杆,23、第二转动件,3、翻转组件,31、t形滑块,32、支撑板,33、翻转电机,34、翻转轴,35、连接件,4、第一导轨,41、第一限位内齿槽,5、第二导轨,51、第二限位内齿槽,6、安装板,61、限位滑杆,7、第一行走电机,71、第一行走齿轮,8、第二行走电机,81、第二行走齿轮,9、监控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11;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所述伸缩杆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21,所述第一转动件2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推杆22,所述联动推杆2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件23;两组翻转组件3,两组所述翻转组件3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11的内表面,所述翻转组件3包括t形滑块31,所述t形滑块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33,所述翻转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轴34,所述翻转轴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5;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所述第一导轨4和所述第二导轨5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翻转组件3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轨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内齿槽41,所述第二导轨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内齿槽51;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4的一侧,所述安装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杆61;第一行走电机7,所述第一行走电机7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6的一侧,所述第一行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行走齿轮71;第二行走电机8,所述第二行走电机8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6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行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行走齿轮81;监控摄像头9,所述监控摄像头9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

通过设置有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方便带动监控摄像头9稳定的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9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移动监控,增加监控摄像头9的可监控范围,两个导轨之间可以进行转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9上下升降调节,用于对监控摄像头9的维护和检修,不用维护人员攀爬到高处后进行维护和检修,降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监控摄像设备检修和维护的便利性。

所述限位滑槽11的内表面为t形结构,所述t形滑块31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11的t形结构相匹配,并且t形滑块31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限位滑槽11的t形结构用于t形滑块31的滑动和限位,以保障t形滑块31在固定架1上水平移动调节的稳定性,两组t形滑块31之间对称分布且平行分布,以方便伸缩杆2在伸展或收缩时同步带动两组支撑板32以及t形滑块31水平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当两组支撑板32相互远离时,方便通过两组翻转电机33、翻转轴34和连接件35同步带动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相互远离调节;

同上,当两组支撑板32相互靠近时,方便带动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相互靠近调节。

所述翻转轴34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32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板32的另一侧,所述翻转轴34的表面与所述支撑板32之间转动连接。

两组所述连接件35之间对称分布,并且两组连接件35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4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导轨5的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导轨4和所述第二导轨5之间对称分布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内齿槽41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内齿槽51的内部相互连通。

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为监控摄像头9的移动和升降调节提供支撑的作用,同时安装板6底部的限位滑杆61与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的底部之间起到限位滑动的作用。

所述第一行走齿轮7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内齿槽41的表面啮合,所述第一行走齿轮71的轴线与一个所述翻转轴3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两轴线之间平行分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cm。

所述支撑板3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动件23对称分布且尺寸相同。

所述第二行走齿轮8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内齿槽51的内表面啮合,所述第二行走齿轮81的轴线与另一个所述翻转轴3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二行走齿轮81的轴线与另一个所述翻转轴34的轴线之间平行分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cm,所述第一行走齿轮71和所述第二行走齿轮81之间平行分布。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9的位置进行水平移动时,分别启动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第一行走电机7与第二行走电机8同向转动,当第一行走电机7正转,第二行走电机8正转时,第一行走齿轮71和第二行走齿轮81在第一限位内齿槽41和第二限位内齿槽51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6水平向右移动调节,安装板6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9水平向右移动调节,由于第一限位内齿槽41的内部与第二限位内齿槽51的内部相互连通,使得第一行走齿轮71和第二行走齿轮81可以稳定的在第一限位内齿槽41和第二限位内齿槽51之间同向滚动,以方便带动安装板6以及其上的监控摄像头9同向移动;

s2当第一行走电机7反转,第二行走电机8反转时,第一行走齿轮71和第二行走齿轮81在第一限位内齿槽41和第二限位内齿槽51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6水平向左移动调节,安装板6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9水平向左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9的水平监控位置进行调节;

s3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9进行维护时,优先将监控摄像头9移动调节至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的中心位置处,启动伸缩杆2,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伸缩杆2伸展时推动第一转动件21移动,第一转动件21通过联动推杆22和第二转动件23分别推动两组翻转组件3相互远离,两组翻转组件3同步带动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相互远离;

s4当两侧翻转轴34的轴线移动至分别与第一行走齿轮71的轴线和第二行走齿轮81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时,关闭伸缩杆2、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反向启动两组翻转电机33,一组翻转电机33带动第一导轨4上的第一限位内齿槽41围绕第一行走齿轮71旋转,另一组翻转电机33带动第二导轨5上的第二限位内齿槽51围绕第二行走齿轮81旋转,当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平行时,关闭两组翻转电机33;

s5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同步带动安装板6上下移动调节,安装板6同步带动监控摄像头9上下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9的高度进行调节和维护。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9的位置进行水平移动时,分别启动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第一行走电机7与第二行走电机8同向转动,当第一行走电机7正转,第二行走电机8正转时,第一行走齿轮71和第二行走齿轮81在第一限位内齿槽41和第二限位内齿槽51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6水平向右移动调节,安装板6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9水平向右移动调节;

当第一行走电机7反转,第二行走电机8反转时,第一行走齿轮71和第二行走齿轮81在第一限位内齿槽41和第二限位内齿槽51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6水平向左移动调节,安装板6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9水平向左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9的水平监控位置进行调节;

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9进行维护时,优先将监控摄像头9移动调节至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的中心位置处,启动伸缩杆2,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伸缩杆2伸展时推动第一转动件21移动,第一转动件21通过联动推杆22和第二转动件23分别推动两组翻转组件3相互远离,两组翻转组件3同步带动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相互远离;

当两侧翻转轴34的轴线移动至分别与第一行走齿轮71的轴线和第二行走齿轮81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时,关闭伸缩杆2、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反向启动两组翻转电机33,一组翻转电机33带动第一导轨4上的第一限位内齿槽41围绕第一行走齿轮71旋转,另一组翻转电机33带动第二导轨5上的第二限位内齿槽51围绕第二行走齿轮81旋转,当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平行时,关闭两组翻转电机33;

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同步带动安装板6上下移动调节,安装板6同步带动监控摄像头9上下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9的高度进行调节和维护。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有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方便带动监控摄像头9稳定的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9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移动监控,增加监控摄像头9的可监控范围,两个导轨之间可以进行转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9上下升降调节,用于对监控摄像头9的维护和检修,不用维护人员攀爬到高处后进行维护和检修,降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监控摄像设备检修和维护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7,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还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伸缩杆调节模块、翻转调节模块和行走调节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用于操作人员进行语音智能化的控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操作人员的语音时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模块识别操作人员给出的语音操作模式,所述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操作人员给出的“开启设备维护模式”,当拾音模块拾取到“开启设备维护模式”语音时,人工智能识别模块识别正确后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依次启动调节伸缩杆调节模块、翻转调节模块和行走调节模块;

伸缩杆调节模块调节后,两侧的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相互分离;

翻转调节模块启动后,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向下翻转且调节至相互平行的状态;

行走调节模块启动后,第一行走电机7和第二行走电机8同步带动安装板6向下移动调节,从而方便智能化的控制安装板6上的监控摄像头9高度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推杆,所述联动推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件;

两组翻转组件,两组所述翻转组件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所述翻转组件包括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

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翻转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轨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内齿槽,所述第二导轨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内齿槽;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杆;

第一行走电机,所述第一行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行走齿轮;

第二行走电机,所述第二行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行走齿轮;

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为t形结构,所述t形滑块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的t形结构相匹配,并且t形滑块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翻转轴的表面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件之间对称分布,并且两组连接件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导轨的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对称分布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内齿槽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内齿槽的内部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齿轮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内齿槽的表面啮合,所述第一行走齿轮的轴线与一个所述翻转轴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两轴线之间平行分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动件对称分布且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齿轮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内齿槽的内表面啮合,所述第二行走齿轮的轴线与另一个所述翻转轴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行走齿轮的轴线与另一个所述翻转轴的轴线之间平行分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cm,所述第一行走齿轮和所述第二行走齿轮之间平行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伸缩杆调节模块、翻转调节模块和行走调节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用于操作人员进行语音智能化的控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操作人员的语音时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模块识别操作人员给出的语音操作模式,所述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操作人员给出的“开启设备维护模式”,当拾音模块拾取到“开启设备维护模式”语音时,人工智能识别模块识别正确后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依次启动调节伸缩杆调节模块、翻转调节模块和行走调节模块。

10.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的位置进行水平移动时,分别启动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第一行走电机与第二行走电机同向转动,当第一行走电机正转,第二行走电机正转时,第一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齿轮在第一限位内齿槽和第二限位内齿槽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水平向右移动调节,安装板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水平向右移动调节;

s2当第一行走电机反转,第二行走电机反转时,第一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齿轮在第一限位内齿槽和第二限位内齿槽之间进行滚动行走,行走的同时带动安装板水平向左移动调节,安装板移动时带动监控摄像头水平向左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的水平监控位置进行调节;

s3当需要对监控摄像头进行维护时,优先将监控摄像头移动调节至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中心位置处,启动伸缩杆,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伸缩杆伸展时推动第一转动件移动,第一转动件通过联动推杆和第二转动件分别推动两组翻转组件相互远离,两组翻转组件同步带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远离;

s4当两侧翻转轴的轴线移动至分别与第一行走齿轮的轴线和第二行走齿轮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时,关闭伸缩杆、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反向启动两组翻转电机,一组翻转电机带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限位内齿槽围绕第一行走齿轮旋转,另一组翻转电机带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限位内齿槽围绕第二行走齿轮旋转,当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时,关闭两组翻转电机;

s5反向启动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同步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调节,安装板同步带动监控摄像头上下移动调节,以方便对监控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和维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用便携式监控装置具有方便带动监控摄像头稳定的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移动监控,增加监控摄像头的可监控范围,两个导轨之间可以进行转动调节,以方便监控摄像头上下升降调节,用于对监控摄像头的维护和检修,不用维护人员攀爬到高处后进行维护和检修,降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监控摄像设备检修和维护的便利性,操作起来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黎伟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3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