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120


本发明属于钢承口管接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钢承口管接口形式是把钢套环前面一半埋入到混凝土管中去,又称为f型管接口。为了防止钢套环与混凝土管结合面产生渗漏,在该处设置了一个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圈。承口钢套环与混凝土管结合面处可能会有渗漏风险,插口混凝土管处凹槽质量由于制造工艺产生误差也易导致橡胶止水圈安放后产生渗漏。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所以接口处防渗漏是保证顶管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包括:

钢筋混凝土管,用于安装第一承口钢套环和第二承口钢套环;

第一承口钢套环,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承口钢套环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中;

第二承口钢套环,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承口钢套环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中;

第一环形凹槽,用于安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内壁;

第二环形凹槽,用于安装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内壁;

注水孔,用于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处注水;所述注水孔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

排气孔,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处空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中设置有第一翼环,所述第一翼环与所述第一承口钢套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中设置有第二翼环,所述第二翼环与所述第二承口钢套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包括:第一内环形凹槽和第一外环线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中,所述注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包括:第二内环形凹槽和第二外环线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中,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的使用方法,所述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包括如上述中任一所述的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凹槽;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凹槽;

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处设置注水孔;

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处设置排气孔;

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安装第一橡胶密封圈;

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安装第二橡胶密封圈;

将第一承口钢套环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

将第二承口钢套环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

向所述注水孔中注水;

排尽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处的空气;

封堵所述排气孔;

继续向所述注水孔中注水并进行压力试验;

检验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处的密封效果;

试验合格后通过所述注水孔排尽试验用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可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提高顶管工程后期运行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可避免由于接口渗漏造成湿陷性黄土地区路面沉陷等安全问题,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包括:

钢筋混凝土管1,用于安装第一承口钢套环2和第二承口钢套环3;

第一承口钢套环2,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承口钢套环2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中;

第二承口钢套环3,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承口钢套环3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中;

第一环形凹槽4,用于安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

第二环形凹槽5,用于安装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5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

注水孔6,用于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5处注水;所述注水孔6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

排气孔7,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5处空气;所述排气孔7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凹槽5,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处设置注水孔6,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处设置排气孔7,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中安装第一橡胶密封圈,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5中安装第二橡胶密封圈,将第一承口钢套环2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将第二承口钢套环3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向所述注水孔6中注水,排尽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处的空气,封堵所述排气孔7,继续向所述注水孔6中注水并进行压力试验,检验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处的密封效果,试验合格后通过所述注水孔6排尽试验用水。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中设置有第一翼环8,所述第一翼环8与所述第一承口钢套环2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翼环8用于支撑第一承口钢套环2。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中设置有第二翼环9,所述第二翼环9与所述第二承口钢套环3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翼环9用于支撑第二承口钢套环3。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包括:第一内环形凹槽41和第一外环线凹槽42,其中,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41和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42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41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42中,所述注水孔6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41和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42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内环形凹槽41和第一外环线凹槽42中对应安装一个第一橡胶密封圈,两个第一橡胶密封圈之间通过注水孔6注入水并排尽二者之间的空气,保证两个第一橡胶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凹槽5包括:第二内环形凹槽51和第二外环线凹槽52,其中,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51和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52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51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52中,所述排气孔7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51和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52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内环形凹槽51和第二外环线凹槽52中对应安装一个第二橡胶密封圈,当注水孔6注入水后,水流至两个第二橡胶密封圈之间,两个第二橡胶密封圈之间的空气通过排气孔7排出空气,保证两个第二橡胶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可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提高顶管工程后期运行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可避免由于接口渗漏造成湿陷性黄土地区路面沉陷等安全问题,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筋混凝土管,用于安装第一承口钢套环和第二承口钢套环;

第一承口钢套环,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承口钢套环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中;

第二承口钢套环,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承口钢套环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中;

第一环形凹槽,用于安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内壁;

第二环形凹槽,用于安装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内壁;

注水孔,用于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处注水;所述注水孔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

排气孔,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处空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中设置有第一翼环,所述第一翼环与所述第一承口钢套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中设置有第二翼环,所述第二翼环与所述第二承口钢套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包括:第一内环形凹槽和第一外环线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中,所述注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一外环线凹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包括:第二内环形凹槽和第二外环线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中,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外环线凹槽之间。

6.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凹槽;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凹槽;

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处设置注水孔;

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处设置排气孔;

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安装第一橡胶密封圈;

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安装第二橡胶密封圈;

将第一承口钢套环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一端;

将第二承口钢套环密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的第二端;

向所述注水孔中注水;

排尽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处的空气;

封堵所述排气孔;

继续向所述注水孔中注水并进行压力试验;

检验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处的密封效果;

试验合格后通过所述注水孔排尽试验用水。

技术总结
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管、第一承口钢套环、第二承口钢套环、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注水孔和排气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强顶管接头防渗漏处理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可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提高顶管工程后期运行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可避免由于接口渗漏造成湿陷性黄土地区路面沉陷等安全问题,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冯远平;王琪;蒋运鹏;徐迺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3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