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05


本发明创造属于制冷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一般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对于直动式电磁阀,在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呈90度夹角布置,且进、出口管分别固定在阀座两个方向上,阀座一般采用黄铜制作,不仅结构复杂,不易加工,并且装配精度也难以得到可靠保障,容易出现内漏情况,产品合格率低。由于电磁阀的泄漏量是电磁阀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系统控制精度和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制造成本来提高产品合格率,加之阀座用料多,体积大,因此经济性较差。阀体结构占用空间大,还存在影响设备整体结构布置的情况,使用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包括套筒、套筒内安装的静封头、动铁芯以及套筒外侧的线圈;

所述套筒异于静封头的一端内安装有阀座,该阀座同向布置有进口和出口,且阀座的中心孔与出口连通;所述进口上安装有进口管,出口上安装有出口管;

所述阀座包括阀座主体、阀座主体下端的安装部、以及阀座主体上端与动铁芯上钢球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套筒间的环形腔,与进口连通;所述配合部呈锥台状,所述出口延伸至配合部,并在配合部侧壁形成引导凹陷;

所述配合部外径小于阀座主体外径,阀座主体外径小于安装部外径;阀座主体与安装部结合处形成第一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装配定位面;配合部与阀座主体结合处形成第二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环形腔底面。

进一步,所述阀座采用不锈钢制作。

进一步,所述阀座与套筒间采用氩弧焊焊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进口管采用变径结构,其小径一端插装在进口内。

进一步,所述出口管采用变径结构,其小径一端插装在处气口内。

进一步,进口轴向以及出口轴向方向,均与套筒轴向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阀座上的进口、出口均偏心布置。

进一步,所述静封头上设有分磁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电磁阀的阀座安装在套筒内,占用空间小,易于结构布置,局限性小,阀座采用不锈钢材质,结构简化,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并且,阀座通过氩焊与套筒固定,易于保证阀座的阀口与套筒的同心度,因此,装配后,部件配合精度高,有效降低内漏情况发生的可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阀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设有防内漏结构的阀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中阀口未磨损时,钢球与防内漏结构未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钢球与防内漏结构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创造中阀口磨损后,钢球与防内漏结构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钢球与防内漏结构间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套筒1、套筒内安装的静封头2、动铁芯3以及套筒外侧的线圈,动铁芯与静封头间设有弹簧,通常,静封头上设有分磁环15,电磁阀线圈通电控制动铁芯动作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套筒异于静封头的一端内安装有阀座4,该阀座外端面(朝向套筒外侧的端面上)同向布置进口5和出口6,阀座内端面设有(向内突出的)与动铁芯上钢球16配合的配合部7;所述配合部呈锥台状,所述出口延伸至配合部,并在配合部侧壁形成引导凹陷24。所设置的引导凹陷有效拓展了出口内腔,保证出口在配合部处具有与进口内腔同等的流量和流速,即使是在电磁阀内介质流速较大的情况下,进入环形腔的部分介质经引导凹陷部分进入出口,避免出口上端(出口内壁与第二阶梯上表面结合部分)有湍流产生,保证电磁阀内经过的介质可平稳的流入进口。

阀座的中心孔8与套筒同轴,且中心孔与出口连通,使得阀座的阀口能够与动铁芯末端的钢球精确配合,实现通断控制操作。所述配合部与套筒间的环形腔11,与进口连通;进口上安装有进口管9,出口上安装有出口管10。

阀座包括阀座主体17、阀座主体下端的安装部18、以及阀座主体上端的配合部19;中心孔处于阀座主体(以及配合部)的中心处,即,阀座主体以及配合部的轴线,均与阀座中心孔的轴线为同一直线。

中心孔贯通配合部,并在配合部末端形成阀口。具体结构设计时,所述配合部外径小于阀座主体外径,阀座主体外径小于安装部外径;阀座主体与安装部结合处形成第一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装配定位面;配合部与阀座主体结合处形成第二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环形腔底面。

在所述阀座主体上设有贯通孔20,该贯通孔由阀座主体向配合部延伸,使进口与第二阶梯环上部环形腔连通。进口直径大于贯通孔直径,贯通孔由阀座主体向配合部延伸,在配合部中部位置截止,在钻孔时,无需调整钻头中心位置,只需更换相匹配规格的钻头即可,加工方便,难度低。

阀座主体、配合部以及安装部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制作,阀座主体呈圆柱状结构,其外壁表面加工出套筒配合面,安装部呈圆柱状结构,其外径大小与座组装的电磁阀的套筒外径一致。阀座主体与套筒紧配合,套筒末端抵住第一阶梯处的装配定位面后,阀座装配到位,通过氩焊将套筒与阀座焊接固定即可,套筒与阀口同心度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在阀座的配合部顶端加工出防内漏结构21,具体的,防内漏结构包括中部与中心孔贯通的凸台22,在凸台内壁设有环状的内唇口23,该内唇口内径大于中心孔直径,并小于钢球直径。内唇口与阀口分别对应钢球的不同部位(在竖直方向上,内唇口所在平面更靠近钢球的中心)。通常,内唇口内径比中心孔直径大1-3mm即可。

在常规使用情况下,即阀口部分未磨损时,钢球与阀口配合,形成密封关系,保证电磁阀无内漏,一旦钢球与阀口处出现一定量的磨损,则钢球会与内唇口接触,形成密封,避免内漏加剧。通过设置的内唇口,可以有效的延长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磁阀的可靠性,将电磁阀内控制开合的元件磨损造成的内漏降低至可控的范围,而且在磨损到一定量时,电磁阀闭合状态下,钢球会与内唇口配合,保障电磁阀无内漏。

正是由于防内漏结构的设计,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至少提高一倍以上,即使有磨损或某些原因导致的配合不到位的情况,钢球仍能与内唇口配合实现密封,这样的结构设计,有效保障了电磁阀使用时的可靠性。需要指出的是,内唇口上缘可以设计为斜面,适应与钢球配合时的自然磨损,始终保持密封配合关系,可延长电磁阀使用寿命。

上述进口轴向以及出口轴向方向,均与套筒轴向方向相同。为了保持结构紧凑,便于结构布置,上述阀座上的进口、出口均偏心布置,阀座的中心孔与出口连通,中心孔内侧的阀口14在动铁芯打开状态下,可以与环形腔连通。

上述阀座采用不锈钢制作,阀座与套筒间采用氩弧焊焊接固定,不会对套管与阀口的同心度造成影响,确保阀座与套筒装配精度,进而确保动铁芯上的钢球与阀口配合精度,有效减少内漏的情况发生,加之配合部突出于阀座主体,因此,阀口部分加工更为容易,加工精度更易保证,制造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进口管采用变径结构,其小径端12插装在进口内,采用钎焊焊接固定,大径端13朝外布置。上述出口管采用变径结构,其小径端插装在处气口内,大径端朝外布置,采用钎焊焊接固定。在保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节省了材料,减小了电磁阀及接管的占用空间,结构紧凑,易于结构布置,局限性小。进口管和出口管一般平行布置,当需要改变连接方向时,将进口管和/或出口管折弯或采用带弯角的管件即可。

本电磁阀在线圈通电时,动铁芯向上移动,阀门打开,介质从进口管向出口管流动;线圈断电时,动铁芯向下复位,动铁芯末端的钢球紧密贴合在阀口处,阀门关闭,介质从进口管向出口管的流动被切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阀座外置的装配形式,本电磁阀的阀座安装在套筒内,占用空间小,易于结构布置,局限性小。

阀座采用不锈钢材质,结构简化,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并且,阀座通过氩焊与套筒固定,易于保证阀座的阀口与套筒的同心度,因此,装配后,部件配合精度高,有效降低内漏情况发生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包括套筒、套筒内安装的静封头、动铁芯以及套筒外侧的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异于静封头的一端内安装有阀座,该阀座同向布置有进口和出口,且阀座的中心孔与出口连通;所述进口上安装有进口管,出口上安装有出口管;

所述阀座包括阀座主体、阀座主体下端的安装部、以及阀座主体上端与动铁芯上钢球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套筒间的环形腔,与进口连通;所述出口延伸至配合部,并在配合部侧壁形成引导凹陷;

所述配合部外径小于阀座主体外径,阀座主体外径小于安装部外径;阀座主体与安装部结合处形成第一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装配定位面;配合部与阀座主体结合处形成第二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环形腔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采用不锈钢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套筒间采用氩弧焊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采用变径结构,其小径一端插装在进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采用变径结构,其小径一端插装在处气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的轴向以及所述出口的轴向,均与套筒轴向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的进口、出口均偏心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封头上设有分磁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进出口同向布置的防内漏电磁阀,阀座上同向布置有进口和出口,且阀座的中心孔与出口连通;所述进口上安装有进口管,出口上安装有出口管;阀座包括阀座主体、安装部以及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套筒间的环形腔,与进口连通;配合部呈锥台状,出口延伸至配合部,并在配合部侧壁形成引导凹陷;配合部外径小于阀座主体外径,阀座主体外径小于安装部外径;阀座主体与安装部结合处形成第一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装配定位面;配合部与阀座主体结合处形成第二阶梯,其朝向配合部一侧具有环形腔底面。本电磁阀的阀座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并且装配精度高,能极大降低内漏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本尚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4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