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械车辆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车用车内旋转吊机。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主要用于铁路养护过程中运输人员、工具和材料,目前大部分轨道车辆的工具和材料装卸是依靠人力来完成,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作业时间紧,在装卸过程存在部件脱落、搬运时间长、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现场施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减轻施工人员对工具、材料的装卸强度,提高装卸效率,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结构轻巧,方便人员装卸工具和材料,提高装卸效率,保证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位于车体内靠近门口位置处的立柱、拐臂、撬杆,立柱上端可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座处,立柱下端可转动连接于下固定座处,用于装吊机的拐臂固定于立柱上,立柱径向设有插装孔,当需要转动立柱以带动拐臂旋转至车外时,一端插装于插装孔处的撬杆形成用于手动推动立柱转动的手柄。
所述拐臂有用于配合吊机滑动的轨道,拐臂端部设有止挡。
所述拐臂由工字钢制成。
所述拐臂外形为“l”形的折弯结构。
所述上固定座固定于车体内上部,下固定座固定于车体内下部。
所述吊机为葫芦吊。
所述拐臂安装在立柱的偏顶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吊机结构轻巧,可安装在轨道车辆内部,行车过程中不存在旋出侵限的风险;作业时可将吊臂从车内旋出;
2、吊臂上安装有葫芦吊,并可沿吊臂移动,方便人员装卸工具和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内旋转吊机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臂总成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内旋转吊机摆动轨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于车体内的立体图;
图中,1、固定座,2、吊臂总成,3、葫芦吊,4、固定座,5、车体,6、拐臂,7、止挡,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中,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固定座1、吊臂总成2、葫芦吊3、固定座4组成;固定座1、固定座4安装车体5的内侧,用于支撑吊臂总成2;吊臂总成2由拐臂6、止挡7、立柱8组成,拐臂6外形为“l”形,以便从车体内摆出,拐臂6截面为“工”字形,葫芦吊3悬挂在拐臂6下盖板上并能沿拐臂移动,在拐臂6的端部设有止挡7用于防止葫芦吊3在拐臂上移动时脱出,拐臂6安装在立柱8的偏顶部位置;主柱8上部与固定座1连接,下部与固定座4连接,并可绕固定座1、固定座4进行旋转。撬杆一端装于插装孔处,推动撬杆使立柱8带动拐臂6可绕固定座1、固定座4旋转至车外。
从车外往车内吊装物品时,先将葫芦吊3移动至拐臂6端部,再将拐臂6摆至车外,利用葫芦吊3将物品吊起后再将拐臂6摆至车内,从车内往车外吊装物品时,则按相反操作进行。
1.一种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体内靠近门口位置处的立柱(8)、拐臂(6)、撬杆,立柱(8)上端可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座(1)处,立柱(8)下端可转动连接于下固定座(4)处,用于装吊机的拐臂(6)固定于立柱(8)上,立柱(8)径向设有插装孔,当需要转动立柱(8)以带动拐臂(6)旋转至车外时,一端插装于插装孔处的撬杆形成用于手动推动立柱转动的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6)有用于配合吊机滑动的轨道,拐臂(6)端部设有止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6)由工字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6)外形为“l”形的折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1)固定于车体内上部,下固定座(4)固定于车体内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机为葫芦吊(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内旋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6)安装在立柱(8)的偏顶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