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生产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生产线用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大部分的中药需经煎煮后使用。目前小剂量中药提取液的灭菌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对散失的能源加以利用,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易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生产线用灭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现在的灭菌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对散失的能源加以利用,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易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生产线用灭菌装置,包括用以支撑装置的支撑机构、过滤机构、制药机构、第二灭菌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上方设置有所述制药机构,所述制药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灭菌机构设置于所述过滤机构的一侧,还包括用以将煎煮中药时产生的高温蒸汽收集加以利用的集气机构、第一灭菌机构,所述集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制药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灭菌机构连通于所述集气机构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仓、过滤板,所述过滤仓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过滤仓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所述过滤板。
优选地,所述制药机构包括下料管、煎煮罐、顶盖,所述煎煮罐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内,所述煎煮罐的下端口焊接有所述下料管,所述煎煮罐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顶盖,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顶盖的上端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集气机构包括集气管、灭菌盒、第一紫外灯、真空玻璃罩,所述集气管与所述制药机构连通,所述集气管上连通有所述灭菌盒,所述灭菌盒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所述第一紫外灯,每个所述第一紫外灯外侧均设置有所述真空玻璃罩。
优选地,所述第一灭菌机构包括放置箱、排气管、箱门,所述放置箱连通于所述集气机构的下端口,所述放置箱的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排气管,所述放置箱的前侧铰接有所述箱门。
优选地,所述第二灭菌机构包括输液管、水泵、灭菌箱、微波导管、u形管、第一出液管、微波能量输出器、微波发生器,所述灭菌箱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灭菌机构的下方,所述灭菌箱的一侧连通有所述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水泵,且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过滤机构连通,所述输液管的端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有所述u形管,所述u形管的出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所述灭菌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与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微波发生器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微波能量输出器,所述微波能量输出器上连通有所述微波导管,所述微波导管贯穿所述灭菌箱。
优选地,所述第二灭菌机构包括输液管、水泵、灭菌箱、第二紫外灯、加热板、第二出液管,所述灭菌箱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灭菌机构的下方,所述灭菌箱的一侧连通有所述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水泵,且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过滤机构连通,所述灭菌箱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所述第二紫外灯,所述第二紫外灯下方设置有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灭菌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灭菌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第二出液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集气管将煎煮中药时产生的高温蒸汽收集起来对第一灭菌机构内的软袋进行消毒灭菌,对能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通过设置第一紫外灯和真空玻璃罩对收集起来的蒸汽进行消毒灭菌,保证蒸汽的质量,从而可配合第一灭菌机构对软袋进行杀菌工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滤仓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1、底座;12、支架;2、过滤机构;21、过滤仓;22、过滤板;3、制药机构;31、下料管;32、煎煮罐;33、顶盖;4、集气机构;41、集气管;42、灭菌盒;43、第一紫外灯;44、真空玻璃罩;5、第一灭菌机构;51、放置箱;52、排气管;53、箱门;6、第二灭菌机构;61、输液管;62、水泵;63、灭菌箱;64、微波导管;65、u形管;66、第一出液管;67、微波能量输出器;68、微波发生器;601、第二紫外灯;602、加热板;603、第二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中药生产线用灭菌装置,包括用以支撑装置的支撑机构1、过滤机构2、制药机构3、第二消毒机构6,支撑机构1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上方设置有制药机构3,制药机构3与支撑机构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消毒机构6设置于过滤机构2的一侧,还包括用以将煎煮中药时产生的高温蒸汽收集加以利用的集气机构4、第一消毒机构5,集气机构4设置于制药机构3的一侧,第一消毒机构5连通于集气机构4的下方,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支架12,支架12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11的上方,用以支撑煎煮罐32,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仓21、过滤板22,过滤仓21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11上,过滤仓21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过滤板22,如此设置用以增强过滤效果,制药机构3包括下料管31、煎煮罐32、顶盖33,煎煮罐32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架12内,煎煮罐32的下端口焊接有下料管31,煎煮罐32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3,下料管31上设置有阀门,顶盖33的上端口内设置有过滤网,用以防止排出的蒸汽内携带细小的中药材杂质,集气机构4包括集气管41、消毒盒42、第一紫外灯43、真空玻璃罩44,集气管41与顶盖33连通,集气管41上连通有消毒盒42,消毒盒42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第一紫外灯43,每个第一紫外灯43外侧均设置有真空玻璃罩44,用以将第一紫外灯43与高温空气隔离,阻隔热量传递,避免影响第一紫外灯43的运行,第一消毒机构5包括放置箱51、排气管52、箱门53,放置箱51连通于集气管41的下端口,放置箱51的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排气管52,放置箱51的前侧铰接有箱门53,如此设置利用收集的蒸汽对装中药的软袋进行消毒,节省能源,第二消毒机构6包括输液管61、水泵62、消毒箱63、微波导管64、u形管65、第一出液管66、微波能量输出器67、微波发生器68,消毒箱63通过螺钉固定于放置箱51的下方,消毒箱63的一侧连通有输液管61,输液管6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62,且输液管61与过滤机构2连通,用以将过滤的中药液抽出进行杀菌,输液管61的端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有u形管65,u形管65的出口处通过法兰连接第一出液管66,用以将杀菌后的中药排出至下一工序,消毒箱63的一侧设置有微波发生器68,微波发生器68与底座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微波发生器68的顶部设置有微波能量输出器67,微波能量输出器67上连通有微波导管64,微波导管64贯穿消毒箱63,用以对u形管65内的中药进行杀菌工作。
上述结构中:使用时,将中药材放入煎煮罐32内进行加煎煮,同时打开箱门53在放置箱51内放入装中药液的软袋,利用集气机构4灭菌过的高温蒸汽对软袋进行灭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煎煮结束后,打开下料管31使其流入过滤仓21内,经过两道过滤板22的过滤之后,启动水泵62将中药液抽至u形管65内,此时启动微波发生器68配合微波能量输出器67和微波导管64对u形管65内的中药进行消毒灭菌,杀菌后的中药从第一出液管66排出,即可将其收集进行后续加工。
实施例2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的输液管61、水泵62、灭菌箱63、微波导管64、u形管65、第一出液管66、微波能量输出器67、微波发生器68更换成输液管61、水泵62、灭菌箱63、第二紫外灯601、加热板602、第二出液管603,在对中药进行消毒灭菌时,通过水泵62将过滤后的中药抽至灭菌箱63内,启动加热板602对中药进行加热实现高温杀菌,同时配合两个第二紫外灯601实现对中药的消毒灭菌工作,灭菌结束后通过第二出液管603将中药排出,即可进行后续的加工生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