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2


本发明涉及助行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持续延长,但同时也出现了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伴随着人体生理机能的衰退,进而导致四肢运动性和灵活性下降,甚至失去行走能力。此外,由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脑损伤和脑肿瘤等疾病或事故导致运动能力受损以致偏瘫和截瘫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由于肢体受伤或活动受限,下肢功能障碍的人群需要外部设备或护理人员协助日常步行活动或步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而言,还有躯干控制的困难,导致身体无法直立。在必要的体位转换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胸腰部实现支持并且矫正姿态。

然而,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稀少,护理费用昂贵,人工辅助不能满足病人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需要借助助行器来辅助患者满足日常步行需要。按功能和结构的不同,现有的助行器产品可分为3类:无动力式助行器、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以及动力式助行器。无动力式助行器可分为助行杖以及助行架两类,其中助行架按照产品的行进方式分为步行式和轮式两种。无动力式助行更加灵活轻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普适性,但存在功能单一、安全性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满足患者在下肢康复训练时对于核心部位的支持要求和助行要求,也能提高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包括:

助行器结构、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上的腰部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腰部连接组件上的腰部支撑结构及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上的收纳组件;

所述腰部连接组件包括球轴承球头座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球轴承球头座杆一端的球轴承球头杆、固定于球轴承球头座杆另一端的球头座杆连接杆及与所述球头座杆连接杆连接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内为空心状,且移动件相对的侧面上对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贯穿有约束螺栓,所述约束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约束螺母,所述移动件固定于助行器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包括竖直杆、交叉固定于所述竖直杆上的调节杆及分别固定于所述调节杆两端上的腰部半圆环。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腰部半圆环一端上固接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与所述滑动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腰部半圆环上固定有腰部调节件,所述腰部调节件包括固定于腰部半圆环上的腰部间距调节件及套接于所述腰部间距调节件上的腰部间距固定件,所述腰部间距固定件上固接有腰部连接组件。

优选的,所述竖直杆远离调节杆一端上固接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套接于竖直杆上的锁紧扣紧固件、用于收紧锁紧扣紧固件的锁紧扣调节件、与所述锁紧扣调节件固接的锁紧扣螺栓及与所述锁紧扣螺栓螺纹连接的锁紧扣螺母。

优选的,所述助行器结构包括底部大圆围、均匀分布固定于底部大圆围上的高度调节杆、活动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上的助行器连杆、固定于所述助行器连杆上的腰部大圆围及固定于所述腰部大圆围一端上的腰部小圆围栏,所述腰部小圆围栏可拆卸连接于腰部大圆围上。

优选的,所述底部大圆围靠近底面一面上固接有多个万向轮,且所述底部大圆围一端上固接有底部小圆围,所述底部小圆围可拆卸连接于底部大圆围上。

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包括箱体、用于封闭所述箱体的箱盖、对称固定于所述箱盖上的挂持件及固定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底部支撑杆,所述挂持件套接于腰部大圆围上,所述底部支撑杆固定于助行器连杆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便于穿戴,腰部能够实现支持和矫形的作用,还可以通过附加的连接机构与其他需要的机构组合使用;后置式助行器解放双手,能使身体更加直立,给患者提供保护和支持;腰部连接结构可以适应患者在步行过程中的重心上下浮动和轻微的扭转,使患者穿戴阻力感减少;收纳结构,可以放置一些必要的用具。能够满足下肢运动障碍的人群对助行和支撑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腰部支撑助行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腰部支撑助行装置的腰部支撑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腰部支撑助行装置的腰部连接组件三维爆炸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腰部支撑助行装置的助行器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腰部支撑助行装置的收纳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包括:助行器结构3、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3上的腰部连接组件2、固定于所述腰部连接组件2上的腰部支撑结构1及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3上的收纳组件4,所述腰部支撑结构1在患者进行步态训练或者其他着地步行动作的情况下,结构能够顺应人体重心在步行时候产生的浮动,后置式的所述助行器结构3能保证患者在穿戴此装置进行移动时提供支持,不需要拐杖等其他支持工具,能使躯干更直立,减少其他支持工具的约束,所述收纳组件4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放置患者必要的物品,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拆除;所述腰部连接组件2包括球轴承球头座杆22、活动设置于所述球轴承球头座杆22一端的球轴承球头杆21、固定于球轴承球头座杆22另一端的球头座杆连接杆23及与所述球头座杆连接杆23连接的移动件26,所述移动件26内为空心状,且移动件26相对的侧面上对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贯穿有约束螺栓24,所述约束螺栓24上螺纹连接有约束螺母25,所述移动件26固定于助行器结构3上,球轴承球头座杆22一端与球轴承球头座杆22一端面接触组合实现两个自由度运动,一端与腰部支撑结构1的竖直杆螺纹配合;球头座杆连接杆穿过移动件与球轴承球头座杆22另一端进行螺纹配合;移动件26有通孔,可用约束螺栓、约束螺母与助行器的支撑杆头部配合,实现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腰部支撑结构1包括竖直杆11、交叉固定于所述竖直杆11上的调节杆12及分别固定于所述调节杆12两端上的腰部半圆环14,所述调节杆12通过调节杆固定件固定于竖直杆11上,所述调节杆12的两端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腰部半圆环14一端上固接有调节滑块13,所述调节滑块13与所述滑动槽相匹配,所述腰部半圆环14上固定有腰部调节件,所述腰部调节件包括固定于腰部半圆环14上的腰部间距调节件16及套接于所述腰部间距调节件16上的腰部间距固定件17,所述腰部间距固定件17上固接有腰部连接组件2,所述竖直杆11远离调节杆12一端上固接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既能起到支撑作用,也能作为一款腰部矫形器,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套接于竖直杆11上的锁紧扣紧固件111、用于收紧锁紧扣紧固件111的锁紧扣调节件112、与所述锁紧扣调节件112固接的锁紧扣螺栓113及与所述锁紧扣螺栓113螺纹连接的锁紧扣螺母114,一根竖直杆11作为与其他部位的连接件,竖直杆两端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一种是直筒型,一种是双排通孔型,可以使用锁紧结构和通孔连接调节件与其他不同设计的模块相组合,所述两根调节杆12与调节滑块13、腰部半圆环14相组合,便于人体穿戴也能适应不同人体固定的腰部范围需求,调节杆固定件可以固定住调节杆的位置,两对腰部半圆环14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躯干尺寸进行定制,中间断开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定的形变以适应不同人体腰部的细微变化;两对腰部间距调节件16与一对腰部间距固定件17使用紧定螺钉配合以调节腰部间距并固定;一对腰部辅助件,防止腰部半圆环14产生前部的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助行器结构3包括底部大圆围35、均匀分布固定于底部大圆围35上的高度调节杆32、活动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杆32上的助行器连杆31、固定于所述助行器连杆31上的腰部大圆围33及固定于所述腰部大圆围33一端上的腰部小圆围栏34,所述腰部小圆围栏34可拆卸连接于腰部大圆围33上,所述底部大圆围35靠近底面一面上固接有多个万向轮37,且所述底部大圆围35一端上固接有底部小圆围36,所述底部小圆围36可拆卸连接于底部大圆围35上,助行器连杆头部有通孔可与腰部连接结构相连,底部有两排错位通孔与高度调节杆打孔一端相配合,可以根据通孔的错位距离进行调节,其中有一组的连杆中部打通孔,便于与收纳结构或者其他附加结构相连;高度调节杆32另一端与底部大圆围35相连;腰部大圆围33的三处通孔与三组助行器支撑组件相连,提供腰部的支持,可与腰部小圆围栏3通过螺栓螺母进行组合,将患者的腰部包围起来,便于患者在步行过程中握持;也可以不与腰部小圆围栏3组合,此时,患者在步行过程中可以握持身侧的圆围;底部大圆围35降低整体装置的重心,约束三组助行器支撑组件的位置,并连接三个万向;底部小圆围与一个万向轮组合;底部大圆围35可与底部小圆围36进行组合,对患者进行全包围的支持、导向和保护,也可以不与底部小圆围36组合,减少占地面积。腰部大圆围33和底部大圆围35都设有限位块,使得两个小圆围不会在未组装完成前转进两个大圆围范围内,避免撞到患者。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组件4包括箱体45、用于封闭所述箱体45的箱盖44、对称固定于所述箱盖44上的挂持件41及固定于所述箱体45底部的底部支撑杆43,所述挂持件41套接于腰部大圆围33上,所述底部支撑杆43固定于助行器连杆31上,所述挂持件41通过挂持固定件42固定于箱盖44上。

患者穿戴前,需要将腰部小圆围栏34和底部小圆围36往外展开,让患者走进大圆围内;将调节杆12转到需要固定的位置,用调节杆固定件15固定住,向外滑动调节滑块13,使得腰部半圆环14向外扩展,方便患者进入。患者进入之后,向内滑动调节滑块13以调节患者与支撑结构的间隙,调整到适当位置。将腰部间距调节件16与腰部间距固定件17装配好,卡入双层腰部半圆环14内,使用紧定螺钉在腰部间距固定件17的侧面孔处固定腰部间距调节件16。按照需求,再将腰部辅助件18卡入双层腰部半圆环14内。自此,腰部穿戴完毕。按照需求可以将腰部小圆围栏34和底部小圆围36往内转入。转到底,使用螺栓将腰部小圆围栏34和腰部大圆围33固定、底部小圆围36和底部大圆围35固定。自此,助行器准备完毕,可以开始移动训练。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助行器结构(3)、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3)上的腰部连接组件(2)、固定于所述腰部连接组件(2)上的腰部支撑结构(1)及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3)上的收纳组件(4);

所述腰部连接组件(2)包括球轴承球头座杆(22)、活动设置于所述球轴承球头座杆(22)一端的球轴承球头杆(21)、固定于球轴承球头座杆(22)另一端的球头座杆连接杆(23)及与所述球头座杆连接杆(23)连接的移动件(26),所述移动件(26)内为空心状,且移动件(26)相对的侧面上对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贯穿有约束螺栓(24),所述约束螺栓(24)上螺纹连接有约束螺母(25),所述移动件(26)固定于助行器结构(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结构(1)包括竖直杆(11)、交叉固定于所述竖直杆(11)上的调节杆(12)及分别固定于所述调节杆(12)两端上的腰部半圆环(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2)的两端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腰部半圆环(14)一端上固接有调节滑块(13),所述调节滑块(13)与所述滑动槽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半圆环(14)上固定有腰部调节件,所述腰部调节件包括固定于腰部半圆环(14)上的腰部间距调节件(16)及套接于所述腰部间距调节件(16)上的腰部间距固定件(17),所述腰部间距固定件(17)上固接有腰部连接组件(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11)远离调节杆(12)一端上固接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套接于竖直杆(11)上的锁紧扣紧固件(111)、用于收紧锁紧扣紧固件(111)的锁紧扣调节件(112)、与所述锁紧扣调节件(112)固接的锁紧扣螺栓(113)及与所述锁紧扣螺栓(113)螺纹连接的锁紧扣螺母(1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结构(3)包括底部大圆围(35)、均匀分布固定于底部大圆围(35)上的高度调节杆(32)、活动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杆(32)上的助行器连杆(31)、固定于所述助行器连杆(31)上的腰部大圆围(33)及固定于所述腰部大圆围(33)一端上的腰部小圆围栏(34),所述腰部小圆围栏(34)可拆卸连接于腰部大圆围(3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大圆围(35)靠近底面一面上固接有多个万向轮(37),且所述底部大圆围(35)一端上固接有底部小圆围(36),所述底部小圆围(36)可拆卸连接于底部大圆围(35)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4)包括箱体(45)、用于封闭所述箱体(45)的箱盖(44)、对称固定于所述箱盖(44)上的挂持件(41)及固定于所述箱体(45)底部的底部支撑杆(43),所述挂持件(41)套接于腰部大圆围(33)上,所述底部支撑杆(43)固定于助行器连杆(31)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部支撑助行装置,包括:助行器结构、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上的腰部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腰部连接组件上的腰部支撑结构及固定于所述助行器结构上的收纳组件;所述腰部连接组件包括球轴承球头座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球轴承球头座杆一端的球轴承球头杆、固定于球轴承球头座杆另一端的球头座杆连接杆及与所述球头座杆连接杆连接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内为空心状,且移动件相对的侧面上对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贯穿有约束螺栓,所述约束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约束螺母,所述移动件固定于助行器结构上。根据本发明,满足患者在下肢康复训练时对于核心部位的支持要求和助行要求,也能提高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洪流;唐心意;李慧;马锁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503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