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熔断体(保险丝)是电路保护的关键元件,电路中异常电流通过时,其焦耳热累积将引起熔断体可熔体温度升高直至熔断,从而切断电路实现保护功能。如图1所示的一种常规的塑料保险丝,包括位于壳体1’内的可熔体2’、两根引线3’及底座4’,壳体1’内可填充灭弧材料。其中,两根引线3’穿过底座4’中的两个预留孔(图中未示出)与可熔体2’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流通路,然后底座4’与壳体1’可通过卡扣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的完整的元器件。为了确保两个引线3’在穿过底座4’的预留孔后不发生松动现象,厂家都会通过将预留在底座4’内的这段引线31’打扁,如图2a、图2b所示,使其直径大于孔的直径,利用塑料的可塑性,强行穿入孔中并卡在孔中,以保证引线不再松动。
此类带引脚的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一般都使用波峰焊焊接方式,也有少数使用回流焊焊接方式。焊接温度一般为260℃10秒。因此,厂家所选用的塑料材料的融化点在265℃附近,在260℃10秒焊接过程中塑料外壳还没有完全达到自身的熔化点,塑料外壳还不会熔化,这时材料的性价比最高。塑料外壳虽然没有熔化,但会软化,在波峰焊接时,波峰槽内的焊锡熔化后,表面张力很大,电路板浮在焊锡上面,对引脚有一个向上的浮力。而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塑料的膨胀系数比金属(引脚)的膨胀系数大,原先卡在底座孔内的引脚会出现松动,如果此时浮力大于引脚与底座孔的摩擦力,就会出现引脚内缩的现象。这种内缩距离一般不会太大,在正常的引脚长度范围内,不会对器件的使用和焊接起到不良影响。这种塑料保险丝的引脚会被插入电路板的孔中,焊接后会将多余的引脚剪掉,有些厂家为了节省这个剪引线的过程,会要求元器件供应商提前将引线剪到正好穿过电路板的尺寸,这样引脚正好被焊锡焊到电路板上,而又不露出来,也不用再次剪掉多余的部分,即节省了引脚原材料成本,也节省了剪多余引脚的人工成本。此时,问题就产生了,如果内缩的尺寸过大,就会导致引脚在电路板孔内不能突出到电路板表面,因此焊锡也就不能焊接到器件引线导致开路,无法正常使用,引线的设计无法满足多种客户的需求。为了适应更多客户需求,我们对保险丝的引线结构进行了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可防止引线上下移动出现松动,同时可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塑料保险丝包括将可熔体位于塑料壳体内,塑料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一底座,两引线分别穿过底座后与可熔体的两端连接,各引线中保留在底座内的那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限位在底座内防止引线上下移动。
进一步,底座上预留有供引线穿过的预留孔,凸起部位于预留孔内侧,且凸起部大于受热膨胀后的预留孔的大小。
进一步,凸起部形成至少一个v形或半圆弧形的弯折部。
进一步,凸起部通过在引线中穿于底座内部的部分进行打弯或折弯形成。
进一步,同一引线穿过底座中同一轴线上的两个预留孔,两个预留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
进一步,两个预留孔之间设有一个凸起部突出挡止在两个预留孔之间。
进一步,两个预留孔之间设有两个凸起部,各凸起部分别位于预留孔内侧形成挡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引线保留在底座内的那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大于底座中膨胀后的预留孔,通过凸起部的限位挡止作用,可防止引线不会产生上下移动出现松动,避免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可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2a、图2b为图1中引线穿入底座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两引线穿入底座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底座的另一侧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显示引线穿入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塑料保险丝包括将一可熔体位于塑料壳体内(图中未示出),塑料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一底座1,两引线2分别穿过底座后于塑料壳体内与可熔体的两端形成连接(如钩住),形成一个电流通路,再将底座1与塑料壳体结合,形成一个密封的完整的元器件。
为防止引线上下移动出现松动,使产品产生不良影响,以及为了能够满足更多客户的对产品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中,各引线2中保留在底座1内的那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部21,通过凸起部21限位在底座1内防止引线2上下移动出现松动。
具体的,由于底座1上预留有供引线2穿过的预留孔(图中未示出),预留孔在使用过程可能会受热膨胀,凸起部21位于预留孔内侧,且凸起部21大于膨胀后的预留孔的大小,从而在预留孔内形成挡止限位,避免引线2产生上下移动产生内缩。其中,凸起部21可通过在引线中穿于底座1内部的部分进行打弯或折弯等方式形成。凸起部21可形成至少一个v形或半圆弧形等具有凸起的弯折部。
如图3、图4所示,凸起部21可形成一个v形的弯折部,同一引线穿过底座中同一轴线上的两个预留孔,v形的弯折部突出挡止在两个预留孔之间。当然,也可以是两个v形连接形成w形的弯折部,或是形成两个v形的弯折部分别位于预留孔内侧形成挡止。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令两个凸起部22分别形成半圆弧形的弯折部,两个凸起部分别位于两个预留孔内侧,当然,也可以是直接形成一个半圆弧凸起位于两个预留孔之间,或是多个半圆弧的弯折部形成一波浪形的凸起部位于两个预留孔之间。至于如何将具有凸起部引线与底座配合,引线2与底座1可以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可先将已形成有凸起部的引线放在模具中,再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底座1,将引线2包裹其中。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引线保留在底座内的那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大于底座中膨胀后的预留孔,通过凸起部的限位挡止作用,可防止引线不会产生上下移动出现松动,避免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可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1.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塑料保险丝包括将可熔体位于塑料壳体内,塑料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一底座,两引线分别穿过底座后与可熔体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各引线中保留在底座内的那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限位在底座内防止引线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预留有供引线穿过的预留孔,凸起部位于预留孔内侧,且凸起部大于受热膨胀后的预留孔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凸起部形成至少一个v形或半圆弧形的弯折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凸起部通过在引线中穿于底座内部的部分进行打弯或折弯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引线穿过底座中同一轴线上的两个预留孔,两个预留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预留孔之间设有一个凸起部突出挡止在两个预留孔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保险丝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预留孔之间设有两个凸起部,各凸起部分别位于预留孔内侧形成挡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