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8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急救是急诊医学科必备的一项,急诊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科室的特色和融入了重症监护的优势,因而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被誉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其中急救装置由于设计不完善,造成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种种问题。现阶段,在急救科的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配合使用操作平台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现有的急救科用操作平台,多为固定结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且现有的操作平台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功能的单一性,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设备进行功能上的补足,很不方便。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板、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两组对称的翻转机构,且两组翻转机构的下半部分别与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靠近翻转机构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槽,且两个置物槽的内周均设有置物件,两组所述翻转机构下半部的内周均设有移动机构,且两组移动机构远离翻转机构一侧的内周均设有输液件,两组所述移动机构之间居中设有倒u形的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与支撑板底部的中心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靠近翻转机构一侧的中心开设有收纳室,且收纳室的内周设有推车,且推车远离收纳室的一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两组对称的限位件;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两个关于支撑板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座、从动齿轮、l形的固定板、翻转电机和主动齿轮,两个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均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焊接,且两个固定座之间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座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的中心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其中一端贯穿固定座并与从动齿轮的中心固定焊接,所述从动齿轮的上方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弯折部与支撑板的侧面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支撑板一侧的中心与翻转电机的底座固定焊接,且翻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焊接的翻转轴承座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周设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外周与从动齿轮的外周相啮合,且主动齿轮的中心与翻转电机贯穿固定板的输出轴固定焊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翻转板、移动电机、移动丝杆和移动螺母座,所述翻转板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周与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所述翻转板另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带有开口的移动轨道,且翻转板靠近从动齿轮的一侧与移动电机的底座固定焊接,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翻转板并通过联轴器与移动丝杆的一端连接,且移动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移动轴承座与移动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丝杆的外周套设有移动螺母座,且移动螺母座的外周与移动轨道的内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置物件包括直线电机、支撑杆、置物板和限位柱,所述直线电机的固定部与对应的置物槽的内周固定焊接,且直线电机的移动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半部开设有限位轨道,且支撑杆靠近限位轨道的一侧设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下半部靠近限位轨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外周与限位轨道的内周滑动连接,且限位柱远离置物板一端的外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优选的,所述输液件包括伸缩杆和输液板,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与移动螺母座远离移动轨道一侧的中心固定焊接,且伸缩杆的驱动端通过紧固件与输液板的底部连接,且输液板底部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有多个呈等距离分布的输液挂钩。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和卡接柱,所述限位板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通口,其中一个通口的内周通过焊接的固定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推车对应的一侧固定焊接,另一个通口的内周榫接有卡接柱,且支撑座靠近卡接柱的一侧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内周与卡接柱的外周相适配,且卡接柱与收纳腔的内周之间固定焊接有压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内周顶部开设有与收纳室连通的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周通过卡箍安装有环形的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喷头,安装腔内周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水泵,且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紧固件分别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支撑座并与外部的供水设备连接,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通过法兰与输送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推车的外周与收纳室的内周相适配,且推车远离收纳室一侧的中心设有隐形把手,且推车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自锁式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推车内周的上半部卡接有置物框,且推车下半部的内周一体成型有导液坡,且推车下半部的一侧设有与推车内周连通的排液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通过翻转电机的工作,由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同时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使从动齿轮由转轴带动翻转板翻转,从而使翻转板由向内翻折的收纳状态转化为向外翻折的使用状态,方便进行收纳和后续使用;通过移动电机的工作,由输出轴带动移动丝杆转动,使移动螺母座由伸缩杆带动输液板移动,调节输液板所处的位置,同时通过伸缩杆的工作,由驱动端带动输液板移动,调节输液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从而根据输液需要的位置和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后续进行输液使用;通过调节置物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竖直距离,同时通过限位螺母与限位柱螺纹连接,并通过直线电机的工作,使移动部由支撑杆带动置物板移动,从而根据需要摆放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后续对置物板内周放置的器械进行使用;通过转动限位板,使通口与收纳腔相对应,同时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带动收纳于收纳腔内周的卡接柱移出,并与对应的通口榫接,使推车与支撑座稳定地连接,同时通过水泵的工作,使消毒水液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输送至输送管,从而方便通过喷头对置物框内部放置的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冲洗消毒,该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同时方便进行收纳,以及进行多功能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推车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板、10支撑座、101水泵、11推车、111置物框、2翻转机构、21固定座、22从动齿轮、23固定板、24翻转电机、25主动齿轮、3移动机构、31翻转板、32移动电机、33移动丝杆、34移动螺母座、4置物件、41直线电机、42支撑杆、43置物板、44限位柱、5输液件、51伸缩杆、52输液板、6限位件、61限位板、62卡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发明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板1、翻转机构2和移动机构3,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两组对称的翻转机构2,且两组翻转机构2的下半部分别与支撑板1底部的两侧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1靠近翻转机构2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槽,且两个置物槽的内周均设有置物件4,两组所述翻转机构2下半部的内周均设有移动机构3,且两组移动机构3远离翻转机构2一侧的内周均设有输液件5,两组所述移动机构3之间居中设有倒u形的支撑座10,且支撑座10的顶部与支撑板1底部的中心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10靠近翻转机构2一侧的中心开设有收纳室,且收纳室的内周设有推车11,且推车11远离收纳室的一侧与支撑座10之间设有两组对称的限位件6;

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两个关于支撑板1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座21、从动齿轮22、l形的固定板23、翻转电机24和主动齿轮25,两个所述固定座21的顶部均与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焊接,且两个固定座21之间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座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21的中心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其中一端贯穿固定座21并与从动齿轮22的中心固定焊接,所述从动齿轮22的上方设有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的弯折部与支撑板1的侧面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板23远离支撑板1一侧的中心与翻转电机24的底座固定焊接,翻转电机24和移动电机32均可选为zd型正反转电机,且翻转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焊接的翻转轴承座与固定板2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3的内周设有主动齿轮25,且主动齿轮25的外周与从动齿轮22的外周相啮合,且主动齿轮25的中心与翻转电机24贯穿固定板23的输出轴固定焊接,通过翻转电机24的工作,由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25转动,同时通过主动齿轮25与从动齿轮22相啮合,使从动齿轮22由转轴带动翻转板31翻转,从而使翻转板31由向内翻折的收纳状态转化为向外翻折的使用状态;

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翻转板31、移动电机32、移动丝杆33和移动螺母座34,所述翻转板31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周与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所述翻转板31另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带有开口的移动轨道,且翻转板31靠近从动齿轮22的一侧与移动电机32的底座固定焊接,所述移动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翻转板31并通过联轴器与移动丝杆33的一端连接,且移动丝杆3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移动轴承座与移动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丝杆33的外周套设有移动螺母座34,且移动螺母座34的外周与移动轨道的内周相适配,通过移动电机32的工作,由输出轴带动移动丝杆33转动,使移动螺母座34由伸缩杆51带动输液板52移动,调节输液板52所处的位置,从而根据输液需要的位置进行调节。

具体的,所述置物件4包括直线电机41、支撑杆42、置物板43和限位柱44,直线电机41可选为bo-126型直线往复电机,所述直线电机41的固定部与对应的置物槽的内周固定焊接,且直线电机41的移动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支撑杆42,紧固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螺栓、螺钉等,所述支撑杆42上半部开设有限位轨道,且支撑杆42靠近限位轨道的一侧设有置物板43,所述置物板43下半部靠近限位轨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限位柱44,且限位柱44的外周与限位轨道的内周滑动连接,且限位柱44远离置物板43一端的外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调节置物板43与支撑板1之间的竖直距离,通过限位螺母与限位柱44螺纹连接,并打开直线电机41,同时通过直线电机41的工作,使移动部由支撑杆42带动置物板43移动,从而根据需要摆放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医护人员对置物板43内周放置的器械进行拿取并对患者进行急救使用。

具体的,所述输液件5包括伸缩杆51和输液板52,伸缩杆51可选为slel505型电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51的固定端与移动螺母座34远离移动轨道一侧的中心固定焊接,且伸缩杆51的驱动端通过紧固件与输液板52的底部连接,且输液板52底部远离伸缩杆51的一侧设有多个呈等距离分布的输液挂钩,通过伸缩杆51的工作,由驱动端带动输液板52移动,调节输液板52与支撑板1之间的竖直距离,从而根据输液需要的高度进行调节。

具体的,所述限位件6包括限位板61和卡接柱62,所述限位板61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通口,其中一个通口的内周通过焊接的固定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远离限位板61的一端与推车11对应的一侧固定焊接,另一个通口的内周榫接有卡接柱62,且支撑座10靠近卡接柱6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内周与卡接柱62的外周相适配,且卡接柱62与收纳腔的内周之间固定焊接有压簧,转动限位板61,使通口与收纳腔相对应,同时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带动收纳于收纳腔内周的卡接柱62移出,并与对应的通口榫接,使推车11与支撑座10稳定地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座10内周顶部开设有与收纳室连通的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周通过卡箍安装有环形的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喷头,安装腔内周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水泵101,水泵101可选为80hyl-18型水泵,水泵101、翻转电机24、移动电机32、直线电机41和伸缩杆51均与外部的驱动电源电性连接,可通过安装控制器进行调控,控制器可选为kv-n14at型可编程控制器,且水泵10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紧固件分别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101的一端贯穿支撑座10并与外部的供水设备(图中未画出)连接,出水管远离水泵101的一端通过法兰与输送管连通,通过水泵101的工作,使消毒水液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输送至输送管,从而通过喷头对置物框111内部放置的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冲洗消毒。

具体的,所述推车11的外周与收纳室的内周相适配,且推车11远离收纳室一侧的中心设有隐形把手,且推车11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自锁式万向轮。

具体的,所述推车11内周的上半部卡接有置物框111,且推车11下半部的内周一体成型有导液坡,且推车11下半部的一侧设有与推车11内周连通的排液管,排液管对废液进行排出。

工作原理,该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需要使用时,患者躺于支撑板1的顶部,打开翻转电机24,通过翻转电机24的工作,由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25转动,同时通过主动齿轮25与从动齿轮22相啮合,使从动齿轮22由转轴带动翻转板31翻转,从而使翻转板31由向内翻折的收纳状态转化为向外翻折的使用状态,转化完成后,打开移动电机32和伸缩杆51,通过移动电机32的工作,由输出轴带动移动丝杆33转动,使移动螺母座34由伸缩杆51带动输液板52移动,调节输液板52所处的位置,同时通过伸缩杆51的工作,由驱动端带动输液板52移动,调节输液板52与支撑板1之间的竖直距离,从而根据输液需要的位置和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即可对患者进输液处理,同时调节置物板43与支撑板1之间的竖直距离,通过限位螺母与限位柱44螺纹连接,并打开直线电机41,通过直线电机41的工作,使移动部由支撑杆42带动置物板43移动,从而根据需要摆放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医护人员对置物板43内周放置的器械进行拿取并对患者进行急救使用,使用完成后,按压卡接柱62,使卡接柱62与通口分离,同时转动限位板61,拉动隐形把手,使推车11与支撑座10分离,将使用后的器械放置于置物框111中,放置完成后,将推车11与支撑座10连接,同时转动限位板61,使通口与收纳腔相对应,同时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带动收纳于收纳腔内周的卡接柱62移出,并与对应的通口榫接,使推车11与支撑座10稳定地连接,连接完成后,打开水泵101,通过水泵101的工作,使消毒水液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输送至输送管,从而通过喷头对置物框111内部放置的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冲洗消毒,待器械静置干燥后取出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板(1)、翻转机构(2)和移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两组对称的翻转机构(2),且两组翻转机构(2)的下半部分别与支撑板(1)底部的两侧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1)靠近翻转机构(2)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槽,且两个置物槽的内周均设有置物件(4),两组所述翻转机构(2)下半部的内周均设有移动机构(3),且两组移动机构(3)远离翻转机构(2)一侧的内周均设有输液件(5),两组所述移动机构(3)之间居中设有倒u形的支撑座(10),且支撑座(10)的顶部与支撑板(1)底部的中心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10)靠近翻转机构(2)一侧的中心开设有收纳室,且收纳室的内周设有推车(11),且推车(11)远离收纳室的一侧与支撑座(10)之间设有两组对称的限位件(6);

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两个关于支撑板(1)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座(21)、从动齿轮(22)、l形的固定板(23)、翻转电机(24)和主动齿轮(25),两个所述固定座(21)的顶部均与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焊接,且两个固定座(21)之间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座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21)的中心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其中一端贯穿固定座(21)并与从动齿轮(22)的中心固定焊接,所述从动齿轮(22)的上方设有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的弯折部与支撑板(1)的侧面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板(23)远离支撑板(1)一侧的中心与翻转电机(24)的底座固定焊接,且翻转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焊接的翻转轴承座与固定板(2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3)的内周设有主动齿轮(25),且主动齿轮(25)的外周与从动齿轮(22)的外周相啮合,且主动齿轮(25)的中心与翻转电机(24)贯穿固定板(23)的输出轴固定焊接;

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翻转板(31)、移动电机(32)、移动丝杆(33)和移动螺母座(34),所述翻转板(31)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周与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所述翻转板(31)另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带有开口的移动轨道,且翻转板(31)靠近从动齿轮(22)的一侧与移动电机(32)的底座固定焊接,所述移动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翻转板(31)并通过联轴器与移动丝杆(33)的一端连接,且移动丝杆(3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移动轴承座与移动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丝杆(33)的外周套设有移动螺母座(34),且移动螺母座(34)的外周与移动轨道的内周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件(4)包括直线电机(41)、支撑杆(42)、置物板(43)和限位柱(44),所述直线电机(41)的固定部与对应的置物槽的内周固定焊接,且直线电机(41)的移动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上半部开设有限位轨道,且支撑杆(42)靠近限位轨道的一侧设有置物板(43),所述置物板(43)下半部靠近限位轨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限位柱(44),且限位柱(44)的外周与限位轨道的内周滑动连接,且限位柱(44)远离置物板(43)一端的外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件(5)包括伸缩杆(51)和输液板(52),所述伸缩杆(51)的固定端与移动螺母座(34)远离移动轨道一侧的中心固定焊接,且伸缩杆(51)的驱动端通过紧固件与输液板(52)的底部连接,且输液板(52)底部远离伸缩杆(51)的一侧设有多个呈等距离分布的输液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包括限位板(61)和卡接柱(62),所述限位板(61)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通口,其中一个通口的内周通过焊接的固定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远离限位板(61)的一端与推车(11)对应的一侧固定焊接,另一个通口的内周榫接有卡接柱(62),且支撑座(10)靠近卡接柱(6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内周与卡接柱(62)的外周相适配,且卡接柱(62)与收纳腔的内周之间固定焊接有压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内周顶部开设有与收纳室连通的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周通过卡箍安装有环形的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喷头,安装腔内周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水泵(101),且水泵(10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紧固件分别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101)的一端贯穿支撑座(10)并与外部的供水设备连接,出水管远离水泵(101)的一端通过法兰与输送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1)的外周与收纳室的内周相适配,且推车(11)远离收纳室一侧的中心设有隐形把手,且推车(11)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自锁式万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1)内周的上半部卡接有置物框(111),且推车(11)下半部的内周一体成型有导液坡,且推车(11)下半部的一侧设有与推车(11)内周连通的排液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板、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两组翻转机构,且两组翻转机构的下半部分别与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靠近翻转机构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槽,且两个置物槽的内周均设有置物件,两组所述翻转机构下半部的内周均设有移动机构,且两组移动机构远离翻转机构一侧的内周均设有输液件,两组所述移动机构之间居中设有倒U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靠近翻转机构一侧的中心开设有收纳室,且收纳室的内周设有推车,且推车远离收纳室的一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两组限位件。该急救科用多功能操作平台,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同时方便进行收纳,以及进行多功能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春秀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504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