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部件和该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120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部件和该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端子这样的电连接部件在与配对端子的电接触部处具有高电导通性和高耐磨性。从而,通常的接触部被镀有诸如金、银或锡这样的贵金属。然而,贵金属镀层的使用趋于增大了端子的制造成本。因此,已经提出了对端子的电接触部施加石墨烯膜代替贵金属镀层。

jp2013-151398a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施加交流电的同时用光照射氧化石墨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来制造由还原氧化石墨烯制成的电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来自电绝缘的氧化石墨烯的电导通的还原氧化石墨烯。jp2013-151398a将还原氧化石墨烯用作例如燃料单电池的氧还原电极的材料或者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jp2013-151398a中描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提供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然而,其包括以分开的步骤执行获得附有氧化石墨烯的电极的步骤以及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步骤。与氧化石墨烯相比,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导通性,然而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步骤并且该步骤的制造成本增大。

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电连接部件,其在使用氧化石墨烯的同时具有低的电阻,并且提供一种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电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其是电导通的;以及电接触部,其位于连接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电接触部包括氧化石墨烯膜。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并且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是1nm以上且50nm以下。

电连接部件可以是阳端子或者阴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电泳沉积法形成氧化石墨烯膜。

本发明供了一种电连接部件,其在使用氧化石墨烯的同时具有低的电阻,并且提供一种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接合状态下的阳端子与阴端子的实例的截面图。

图2是电线压接到图1所示的阳端子的带有端子的电线的实例的前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带有端子的电线的平面图。

图4是电线压接到图1所示的阴端子的带有端子的电线的实例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图示出利用电泳沉积法形成石墨烯氧化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出分散液的ph与氧化石墨烯的电动电势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以及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附图中的尺寸比例为了便于说明而夸大,并且可能与实际比例笔筒。

[电连接部件]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其是电导通的;以及电接触部,其设置在连接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由氧化石墨烯膜形成。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并且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是1nm以上且50nm以下。氧化石墨烯膜自身具有高的电阻。然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中,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为50nm以下,使得氧化石墨烯膜的电阻是低的。

参考图1至6,阳端子100和阴端子200被描述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的实例。图1是接合状态下的阳端子100与阴端子200的实例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阳端子100与阴端子200被构造为当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插入到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中时互相接合。当阳端子100与阴端子200接合时,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与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互相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如稍后所描述的,连接部10与连接部110电导通,并且因此当电接触部20与电接触部120互相进行接触时,在连接至阳端子100的电线210与连接至阴端子200的电线210之间存电连接。

(阳端子)

首先,参考图2和3描述阳端子100。图2是电线210压接到图1所示的阳端子100的带有端子的电线310的实例的前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带有端子的电线的平面图。如图2和3所示,阳端子100包括连接部10和电接触部20。阳端子100可以还包括压接部30。

阳端子100由导电部件形成。导电部件优选地是具有电导通性的金属,例如铜、铝、铁、镁以及包含这些金属中的一者的合金等。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和压接部30由导电部件的板形成,并且连接部10和压接部30具有电导通性。然而,阳端子100可以由不同累心管的多个分开的部件形成。

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是导电的,并且被构造为与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接合。连接部10是板状的,并且通过堆叠金属板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电接触部20设置在连接部1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连接部10的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当与阴端子200接合时通过阳端子100的电接触部20与阴端子200接触的连接部10的外侧处。电接触部20可以设置在板状形状的连接部10的表面中所具有的两面中的一面的一部分上,所述两面中的每个面都具有大的面积。阳端子100的电接触部20被构造为当与阴端子200接合时与阴端子200的电接触部12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电接触部20由氧化石墨烯膜形成。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氧化石墨烯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和与是模型类似的机械强度,并且因此,通过利用氧化是模型膜形成电接触部20,提高了阳端子100的接触可靠性。通过将廉价且可大量获得的石墨化学氧化而合成氧化石墨烯。

当还原氧化石墨烯时,获得石墨烯。石墨烯是具有由碳原子之间的sp2键形成的平面六边形网格结构的氮原子厚度的膜材料。石墨烯的电导通性高于绝缘的氧化石墨烯的电导通性,并且因此,作为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石墨烯通常用于要求电导通性的区域。石墨烯的电导通性优于氧化石墨烯,但是需要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过程。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在预定范围内,并且因此虽然使用了氧化石墨烯,但是电接触部的电阻是低的。

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是1nm以上且50nm以下。一个碳原子的大小是大约0.335nm,并且一个氧化石墨烯层的厚度为大约1nm。氧化石墨烯膜包括单层的氧化石墨烯的外壳,并且因此,以上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的下限被设定为1nm。将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设定为50nm以下减小了从阴端子200的电接触部120到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的距离,并且减小了氧化石墨烯膜的电阻。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优选为14nm以下,并且更优选为8nm以下。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或者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氧化石墨烯膜的截面并且测量厚度,获得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

氧化石墨烯膜中的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优选为1以上且30以下。将氧化石墨烯的层数设定在这样的范围内提供了具有优良的电导通性的阳端子100。

当氧化石墨烯膜中的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为两层以上时,可以在氧化石墨烯的层支之间夹置导电的金属。导电金属的夹置减小了氧化石墨烯的层之间的电阻。导电金属不受限制,至少其具有电导通性即可。其可以是金、银、铜、锡、镍、铁、铝、这些金属中的若干金属的混合物等。

压接部30连接到连接部10,并且被构造为压接电线210。压接部30包括:导体压接部31,其用于压接电线210的导体211;和被覆材料压接部32,用于压接电线210的被覆材料212。在压接部30中,至少导体压接部31由具有电导通性的材料形成。对于电导通材料,使用例如与用于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的材料类似的材料。

电线210包括导体211和覆盖导体211的被覆材料212。导体211的材料可以是例如铜、铝、含有铜和铝中的一者的合金等,并且优选的,是轻质的铝或者铝合金。被覆材料212的材料可以是树脂,并且优选的,是含有烯烃树脂或者聚氯乙烯(pvc)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这里,主要成分是指被覆材料212的整体质量的50%以上的成分。烯烃树脂可以是例如选自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共聚物和丙烯共聚物所组成的组的一种以上的树脂。在这些树脂中,主要包含聚丙烯(pp)或者聚氯乙烯(pvc)的树脂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它们的高柔性和耐久性。

(阴端子)

接着,将参考图4至6,描述阴端子200。图4是电线220压接到图1所示的阴端子200的带有端子的电线320的实例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如图4至6所示,阴端子200包括连接部110和电接触部120。阴端子200可以还包括压接部130。

阴端子200由导电部件形成。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和压接部130由导电部件的板形成,并且连接部110和压接部130具有电导通性。然而,阳端子100可以由不同累心管的多个分开的部件形成。构成阴端子200的导电部件可以使用与阳端子100类似的材料。

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是导电的,并且被构造为与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接合。如图4至6所示,连接部110包括:盒本体,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要插入到该盒本体内;以及板状本体,其从盒本体的一部分延伸到盒本体内,以用弹性力按压插入到盒本体内的阳端子100的连接部10。

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的盒本体包括第一壁部111、第二壁部112、第三壁部113、第四壁部114和第五壁部115,并且第五壁部115与第一壁部111的外侧重叠,形成了盒状的本体。这些壁部在与阴端子200与对置端子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弯曲为大致方形。第一壁部111与第三壁部113基本平行地隔开地互相对置。第二壁部112与第四壁部114基本平行地隔开地互相对置。

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的板状的本体包括:弹性部116,其连续地设置,并且在第三壁部113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强弯曲;以及滑动部117,其连续地设置,并且在弹性部116的端部处弱弯曲。即,弹性部116设置为具有比滑动部117小的内角。

弹性部116由于构成连接部110的其它部分,例如,第三壁部113相同的材料形成,然而,弹性部116由于其弯曲形状而设置有强弹性力。滑动部117由于构成连接部110的其它部分,例如第三壁部113相同的材料形成,然而滑动部117由于其弯曲形状而设置有弱弹性力。当阳端子100与阴端子200互相接合时,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的滑动部117具有被弹性部116的强弹性力和滑动部117的弱弹性力抵着阳端子100的电接触部20按压的动作。

电接触部120设置在连接部11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连接部110的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当与阳端子100接合时通过阴端子200的电接触部120与阳端子100接触的连接部110的一侧处。电接触部120设置在弱弯曲的滑动部117的表面中的具有大的面积的两面中的外角面的一部分上。电接触部120设置在滑动部117的接近第一壁部111的一侧上。阴端子200的电接触部120被构造为当与阳端子100接合时与阳端子100的电接触部2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电接触部120由氧化石墨烯膜形成。氧化石墨烯膜可以使用与用于阳端子100的电接触部20的氧化石墨烯膜类似的氧化石墨烯膜。即,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是1nm以上且50nm以下。

压接部130连接到连接部110,并且被构造为压接电线220。压接部130包括:导体压接部131,其用于压接电线220的导体221;和被覆材料压接部132,用于压接电线220的被覆材料222。在压接部130中,至少导体压接部131由具有电导通性的材料形成。对于电导通材料,使用例如与用于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的材料类似的材料。

电线220包括导体221和覆盖导体221的被覆材料222。对于用于电线220的导体221的导电材料,使用例如与用于电线210的导体211的导电材料类似的导电材料。对于用于电线220的被覆材料222的材料,使用例如与用于电线210的被覆材料212的材料类似的材料。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其是电导通的;以及电接触部,其位于连接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电接触部包括氧化石墨烯膜。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并且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是1nm以上且50nm以下。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虽然使用氧化石墨烯,但是具有低的电阻。

电连接部件为例如能够与配对电气部件电连接的电气部件。电连接部件不受限制,只要其表现根据本实施例的效果即可。电连接部件包括例如诸如上述阳端子或阴端子这样的端子、卡缘连接器的端子、环形端子或者u形端子。电连接部件可以是连接器端子。

电连接部件可以是阳端子或者阴端子。阳端子110的连接部10从阴端子200的连接部110拉出,或者插入到该连接部110中,与此同时,阳端子100的电接触部20与阴端子200的电接触部120互相进行接触(参见图1)。由于氧化石墨烯膜具有与石墨烯同样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所以用氧化石墨烯膜形成电接触部提高了阳端子或阴端子的接触可靠性。单链接部件可以是上述阳端子。单链接部件可以是上述阴端子。如图1所示,作为阳端子100的电连接部件与作为阴端子200的电连接部件可以互相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当阳端子与阴端子互相连接时,上述电接触部可以设置在阳端子或者阴端子中的仅一者上。

[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接着,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在电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电泳沉积法形成氧化石墨烯膜。制造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电泳沉积法在金属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石墨烯膜的步骤。

电泳沉积法是用于在电极上形成膜的技术。例如,电泳沉积法是如下的膜沉积方法:其中,通过在插入到分散液中的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电压,分散液中的带电颗粒移动以沉积在电极上。电泳沉积法不需要热处理,并且能够在常温下以非真空状态形成膜,并且因此,其能够以低的成本容易地形成氧化石墨烯膜。

图7示出了电泳沉积法中使用的电泳设备400。电泳设备400包括:电泳池410;阴极430,其连接到直流电源420的负极;和金属基材440,其连接到直流电源420的正极。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基材440是阳极。电泳池410储存分散液450,在分散液450中,氧化石墨烯460分散在水中。当直流电源420在阴极430与金属基材440(阳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具有负电动电位的氧化石墨烯460向金属基材440移动。结果,如空心圆圈所示,氧化石墨烯460在金属基材440的表面上沉积。

金属基材是电连接部件的连接部所基于的部件。金属基材不受限制,并且能够使用在上述连接部中使用的部件。金属基材优选地由导电金属形成,例如,铝、铁、镁或者含有这些金属中的一者的合金。金属基材的形状包括各种形状,例如,板状形状、杆状形状或者通过组合这些形状而获得的形状,并且能够根据应用而多样地选择例如厚度这样的尺寸。

优选地,在金属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石墨烯膜之前,去除金属基材的表面上的氧化膜。去除氧化膜的方法不受限制,并且氧化膜可以通过抛光等物理地去除,或者可以通过化学溶解而化学去除。可以根据氧化膜的特性而适当地选择化学溶液。化学溶液可以是例如酸溶液,例如,硫酸、盐酸或者硝酸。

还优选地,在金属基材上形成膜之前使金属基材的表面光滑。使金属基材的表面光滑的方法不受限制,并且金属基材的表面可以通过例如抛光而光滑。在抛光中,优选地,通过化学机械抛光而使金属基材的表面光滑。化学机械抛光(cmp)是如下方法:其通过向金属基材的表面施加化学溶液,例如,酸或者碱,并且用诸如抛光颗粒这样的颗粒将金属基材的表面机械抛光,而使金属基材的表面光滑。利用cmp,金属基材的表面能够修整为易于被化学溶液抛光,并且因此机械抛光变得容易,并且完成光滑且良好的表面。

阴极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可溶解的阴极或者不可溶解的阴极。可溶解的阴极可以是含铜的金属,例如,高磷铜、电解铜或无氧铜,或者含镍的金属,例如镍或镍合金。不可溶解的阴极可以是碳、铂、被覆有铂的钛等。

分散液含有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可以通过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或者分散液可以是可商用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氧化石墨烯可以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但是可以使用可商用的氧化石墨烯。

在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膜优选的是具有1μm至10μm的尺寸的单层。这里,氧化石墨烯膜的尺寸是指氧化石墨烯膜的表面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平均值。

氧化石墨烯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中,诸如羧基、羟基、环氧基团、羰基这样的含氧官能团键合到石墨烯。由于氧化石墨烯的官能团中的氧在具有极性的溶液中带负电荷,所以氧化石墨烯难以与不同的氧化石墨烯聚合。因此,氧化石墨烯易于在极性溶剂中均匀地分散。

如上所述,当导电金属夹置在氧化石墨烯的层之间时,分散剂可以包含例如导电金属的盐。导电金属的盐的实例包括硫酸盐和硝酸盐。从减小氧化石墨烯膜的电阻的角度考虑,在水分散液中的导电金属的盐的浓度优选为0.0005至0.01质量%,更有选的,为0.001至0.002质量%。从形成适当夹置有导电金属的氧化石墨烯膜的角度考虑,水分散液中的导电金属的盐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率优选为0.01至0.1,并且更加优选的,为0.02至0.04。

当导电金属夹置在氧化石墨烯的层之间时,分散液可以制备为使得氧化石墨烯的电动电势为正。能够通过控制分散液的ph而进行该制备。将描述分散液的ph与氧化石墨烯的电动电势之间的关系。图8是图示出氧化石墨烯的电动电势相对于分散液的ph的曲线图。如从图8所见,为了使得氧化石墨烯的电动电势为正,分散液的ph需要减小。具体的,分散液的ph优选为1至7,并且更有选的,为1至3。为了减小分散液的ph,可以添加酸,并且酸的实例包括硫酸、盐酸或硝酸。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添加0.1m硫酸而控制ph。

该分散液可以除了含有氧化石墨烯外,还含有各种添加剂。分散液可以包括例如ph缓冲剂、防腐剂等。

通过调整分散液中的氧化石墨烯的浓度、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电流密度、电压的施加时间或者电极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从形成具有适当厚度的氧化石墨烯膜的角度考虑,分散液中的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优选为0.001至100mg/l,更加优选的,为0.005至50mg/l。

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的电压优选为1v以上且5v以下。将电压设置在这样的范围内使得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适当。从减小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的角度考虑,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的电压更加优选为4v以下,并且进一步优选为3v以下。

电压的施加时间取决于电压,但是优选为0.1分钟以上且4分钟以下。将施加时间设定为0.1分钟以上在金属基材上形成了良好的氧化石墨烯膜。将施加时间设定为4分钟以下减小了氧化石墨烯膜的膜厚度。电压的施加时间更加优选为1分钟以上。电压的施加时间更加优选为3分钟以下。

阳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将电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5mm以上减小了氧化石墨烯膜的膜厚度。将电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20mm以下在金属基材上形成了良好的氧化石墨烯膜。电极之间的距离更加优选为8mm以上,并且进一步优选的为10mm以上。电极之间的距离更优选为15mm以下。

根据电泳沉积法,氧化石墨烯由于外部电场而介由库仑力移动,并且牢固地审计在金属基材的表面上。因此,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氧化石墨烯膜与金属基材之间的附着高于例如旋转涂布这样的膜形成方法所形成的附着,在所述旋转涂布中,范德华力称为附着的要素。氧化石墨烯的附着力由库仑力控制。当外部电场为e(n/c)并且电荷为q(c)时,库仑力f(n)由f=qe算出。即,施加到分散液中的氧化石墨烯的库仑力由氧化石墨烯的电荷或者外部电场控制。外部电场取决于施加的电压,并且因此受施加电压的调整。如上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电荷受电动电势,即,分散液的ph控制。因此,增大施加电压并且/或者降低分散液的ph增大了库仑力,并且增强了氧化石墨烯与金属基材之间的附着。

图1至6所示的电连接部件的连接部具有设置在连接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氧化石墨烯膜。即,连接部可以包括不形成有氧化石墨烯膜的区域。通过利用在利用电泳沉积法的处理期间遮蔽金属基材而设置这样的区域。具体地,遮盖物设置在不形成氧化石墨烯膜的区域,而后在电泳沉积法的处理之后切除该遮蔽物。

在如上所述形成氧化石墨烯膜之后,金属基材从分散液取出而后干燥。用于干燥氧化石墨烯膜的干燥温度优选为80至120℃。干燥温度优选为5至30分钟。干燥气氛优选为诸如氮这样的惰性气体气氛,以防止金属基材氧化。

如上所述,通过电泳沉积法,氧化石墨烯膜形成在金属基材上。由于氧化石墨烯膜是薄膜,所以其具有低电阻以及优良的附着性。从而,其能够用作电连接部件的电接触部。

氧化石墨烯膜可以原样用作电接触部,但是氧化石墨烯可以还原以进一步减小电阻。可以利用已知的方法,例如,化学还原处理、热还原处理或光还原处理来进行还原。

[实例]

将参考实例和比较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这些实例。

[实例1]

通过向水添加氧化石墨烯使得浓度为4mg/l而制备含有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铜金属基材作为阳极插入到储存分散液的电泳池中,并且与阳极类似的金属基材作为阴极插入到电泳池中。阴极与阳极固定到电泳池,使得阴极与阳极的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0mm。阴极与阳极然后连接到直流电源,并且3v的直流电压被施加在阴极与阳极之间3分钟。以这种方式,通过电泳沉积法氧化石墨烯膜沉积在金属基材的表面上,并且制备测试样品。

[实例2]

除了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40mg/l之外,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测试样品。

[实例3]

除了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40mg/l并且施加时间为5分钟之外,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测试样品。

[实例4]

除了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40mg/l并且施加时间为10分钟之外,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测试样品。

[比较例1]

除了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40mg/l并且施加时间为20分钟之外,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测试样品。

[评价]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如上所述制备的测试样品中的氧化石墨烯膜的膜厚度和接触电阻。作为afm,使用由parksystems提供的parknx10。为了同时测量氧化石墨烯的膜厚度和接触电阻,amf测量模式被设定为conductiveafm。在conductiveafm模式下,在测量表面形状的同时,恒定的偏压施加在针臂与样品之间,并且测量从针臂流向样品的电流的值。作为amf的针臂,使用在硅上被覆有导电金刚石的cdt-nclr-10。cdt-nclr-10的尖端具有200nm的曲率半径。针臂的载荷设定为980nn。根据获得的i-v曲线的斜率而计算氧化石墨烯膜的接触电阻。

[表格1]

如表格1所示,在根据实例1至4的测试样品中,与根据比较例1的测试样品相比,氧化石墨烯的浓度降低,并且/或者直流电压的施加时间缩短,使得氧化石墨烯的膜厚度减小至50nm以下。在根据实例1至4的测试样品中,氧化石墨烯的膜厚度为50nm以下,并且因此氧化石墨烯膜的接触电阻为100mω以下。相比之下,在比较例1的测试样品中,氧化石墨烯的膜厚度超过50nm,并且因此,氧化石墨烯膜的接触电阻超过100mω。在如根据实施例1至4的测试样品的接触电阻的情况下,端子的电接触部被认为具有足够的电导通性。

已经参考实例描述了本实施例。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能够在本实施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部件,包括:

连接部,该连接部是导电的;以及

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包括氧化石墨烯膜,其中

所述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并且所述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为1nm以上且50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点连接部件是阳端子或者阴端子。

3.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的方法,包括:

利用电泳沉积法形成所述氧化石墨烯膜。

技术总结
一种电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其是电导通的;以及电接触部,其位于连接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电接触部包括氧化石墨烯膜。氧化石墨烯膜是氧化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的堆叠,并且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是1nm以上且50nm以下。电连接部件可以是阳端子或者阴端子。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利隆;叶楠;清水哲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2.02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5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