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源装置、双频微波天线及双频天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71


本申请涉及天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馈源装置、双频微波天线及双频天线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有效提升微波网络传输容量的技术手段,双频微波天线通过在同一链路传输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将高频段的高容量和低频段的长距离结合起来,在提供大容量的同时还强化了qos业务保护机制,而随着5g业务对大容量和ip化的要求以及对微波回传网络容量需求激增,高频信号可以为具有宽信道带宽的e-band(71-76ghz、81-86ghz),但e-band自身特性受空间损耗大、雨衰大、半功率角窄所导致的抗晃动性差等因素的影响,其传输距离和稳定性受到了限制,进而限制了双频微波天线的工作性能。

馈源装置是双频微波天线的核心组件,馈源装置的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频微波天线的工作性能,现有双频微波天线采用双频同轴馈源的方式实现双频带工作,外导体为工作在低频段的同轴喇叭,内导体为工作在高频段的介质棒,虽然能够实现双频段同轴馈源集成,但是高频段介质棒馈源的介质损耗比较大直接影响天线增益,并且双频微波天线在高频端的波束宽度窄且无法实现波束扫描,导致抗晃动能力差,进而使得双频微波天线的大容量高频段的可用度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源装置、双频微波天线及双频天线设备,用于集成多个高频阵元以提高双频微波天线的将晃动能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源装置,该馈源装置包括低频馈源和高频馈源,高频馈源嵌入低频馈源,该低频馈源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低频阵元,该高频馈源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高频阵元,其中,至少一个高频阵元嵌入到一所述低频阵元内部,且所述低频阵元与嵌入该低频阵元内部的每一高频阵元具有共同的波导壁;上述馈源装置通过在低频馈源内嵌入高频馈源,即在低频阵元的阵列中嵌入高频阵元的阵列内,并且采用至少一个高频阵元嵌入到一低频阵元内部,且低频阵元与嵌入该低频阵元内部的每一高频阵元具有共同的波导壁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将高频馈源和低频馈源集成为一体,使得馈源装置的结构紧凑,同时使得高频馈源和低频馈源具有很好的等化性,而由于馈源装置中集成了多个高频阵元,通过多个高频阵元的开关切换能够实现天线在高频段的波束扫描,进而能够拓宽高频段高增益波束的波束宽度以对抗晃动,故高频段具有一定抗晃动性,同时在保留低频链路的备用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提升高频大容量链路的可用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为了保证馈电装置的馈电功能,具体地,所述低频阵元与嵌入该低频阵元的每一高频阵元为相互独立馈电的两个阵元,以使得低频阵元和高频阵元虽然嵌入设置但是馈电是相互独立的,保证高频阵元嵌入到低频阵元后二者能够正常馈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低频阵元包括用于馈电的低频馈电端口,所述高频阵元包括用于馈电的高频馈电端口,所述低频阵元的低频馈电端口和嵌入所述低频阵元内的每一高频阵元的高频馈电端口电隔离,从而保证低频阵元和嵌入到该低频阵元的高频阵元之间相互独立馈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为了保证高频馈电端口和低频馈电端口电隔离,所述低频阵元为方形口径,低频馈电端口为矩形口径,并且和高频阵元为方形口径,所述高频馈电端口为矩形口径,馈电口径应满足下述关系:所述低频馈电端口的口径窄边长度小于该低频阵元的口径长度与2倍的所述高频阵元口径长度之间的差值,以使得在嵌入时高频阵元不会嵌入到低频阵元的低频馈电端口内,从而保证高频馈电端口和低频馈电端口相互隔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低频阵元为第一金属喇叭,该高频阵元为第二金属喇叭,且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的口径大于第二金属喇叭的口径。通过限定两个金属喇叭的口径关系保证两个金属喇叭中一个是高频阵元,另一是低频阵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高频阵元和低频阵元的嵌设,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邻且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喇叭包括喇叭口,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嵌入到所述第一金属喇叭内,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位于所述喇叭口内。通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将第一金属喇叭和第二金属喇叭连接为一体,从而有效地将高频馈源和低频馈源集成为一体,使得馈源装置的结构紧凑。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馈源装置的馈电,所述低频馈源至少包括4个第一金属喇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的固定相连。通过第一喇叭之间的固定连接再加上第二喇叭与第一喇叭的嵌设实现多个第一喇叭和第二喇叭的集成,保证结构的稳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的喇叭口端面固定为一体,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嵌入到所述第一金属喇叭内。以保证第一金属喇叭之间没有间隔时多个第二喇叭均嵌入到第一金属喇叭内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第一金属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时,其间隔内设置有第二金属喇叭,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固定相连。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具体地,每一第一金属喇叭内仅有一个第二金属喇叭,或者第一金属喇叭内嵌入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喇叭,沿所述低频阵元的低频馈电端口的口径宽边延伸方向,嵌入在第一金属喇叭内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喇叭排列为一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所述低频阵元之间的间隔长度小于低频阵元的工作波长,通过限定低频阵元之间的间隔距离抑制栅瓣出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所述高频阵元之间的间隔长度小于1/(1 sinθ)倍的高频阵元的工作波长,其中,θ为高频馈源的最大扫描角度,通过限定高频阵元之间的间隔距离抑制栅瓣出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频微波天线,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馈源装置;还包括馈电支路,所述馈电支路上设有与每一高频阵元相对应的射频开关,所述射频开关用于控制高频阵元的开关切换。在上述双频微波天线中,通过射频开关的动作,控制高频阵元的开关切换,实现双频微波天线在高频段的波束扫描,进而提高双频天线传输系统中高频大容量链路的可用度,同时可以保留低频链路的备用功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具体地,该双频微波天线可以为卡塞格伦天线,所述高频馈源中心区域的4个阵元所组成馈源的相位中心与卡塞格伦天线的焦点相重合。该双频微波天线还可以为环焦天线等反射面天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频天线设备,包括微波室内单元以及与所述微波室内单元信号相连的微波室外单元,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双频微波天线,所述双频微波天线与所述微波室外单元通过馈电波导相连接。在上述双频天线设备中,双频微波天线通过将低频段和高频段在同一双频微波天线中进行传输,在实现大带宽、增大传输距离的基础上,同时可以有效地拓宽高频段天线波束宽度,使得双频微波天线在高频段具有对抗晃动能力,提升高频段链路的可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馈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频微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馈源装置的一种尺寸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频天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提供的馈源装置中15ghz处的馈源增益方向图;

图11为图3所提供的馈源装置中86ghz处的馈源增益方向图;

图12应用图3所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在15ghz的增益方向图;

图13应用图3所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在86ghz的增益方向图;

图14应用图3所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在86ghz处水平方向上的波束扫描范围;

图15为图1所提供的馈源装置中15ghz处的馈源增益方向图;

图16为图1所提供的馈源装置中86ghz处的馈源增益方向图;

图17应用图1所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在15ghz的增益方向图;

图18应用图1所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在86ghz的增益方向图;

图19应用图1所提供的馈源装置的卡塞格伦天线在86ghz处水平方向上的波束扫描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微波网络传输容量不断提升,现有技术中的双频微波天线采用双频同轴馈源的方式实现双频带工作,但是高频端的波束宽度窄,导致抗晃动能力差,为了提升抗晃动能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源装置,该馈源装置通过改变高频馈源和低频馈源的结构和固定方式,以提高抗晃动能力,在多个低频阵元中嵌入多个高频阵元,并通过具有共同的波导壁的形式集成为一体,多个高频阵元的开关切换能够实现天线在高频段的波束扫描,进而能够拓宽高频段高增益波束的波束宽度以对抗晃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高频阵元是指高频馈源中的独立单元,低频阵元是指低频馈源中的独立单元,阵列排列可以包括线性阵列,如方阵,还可以包括圆形阵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波导壁的形式为金属波导壁或频率选择表面,对低频段电磁波全透射,对高频段电磁波全反射。

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具有4个低频阵元,4个低频阵元组成2x2的方阵的馈源装置进行说明,具有大于4个低频阵元的馈源装置与之相似,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高频阵元和低频阵元仅为方形口径的馈电装置进行说明,其他口径的馈电装置与之相似。

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馈源装置中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的结构及相对位置,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其中,图2和图4示出了在两种低频馈源1中高频馈源2的嵌入结构形式,首先,对馈源装置的方向进行设定,分别定义x方向及y方向,x方向为低频阵元11为方形口径,低频馈电端口113为矩形口径时,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宽边的延伸方向,y方向为低频阵元11为方形口径,低频馈电端口113为矩形口径时,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窄边的延伸方向。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7所示,图1示出了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嵌设配合的结构,图2示出了高频阵元21在低频阵元11中嵌入的位置,图3示出了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嵌设配合的结构,图4示出了高频阵元21在低频阵元11中排布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馈源装置与射频前端电路5的配合关系,由图1及图3可以看出,该馈源装置包括低频馈源1和高频馈源2,高频馈源2嵌入低频馈源1,高频馈源2可以嵌入到低频馈源1的中心位置,也可以嵌入到低频馈源1的一侧,该低频馈源1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低频阵元11,其中,低频阵元11的个数为n,n≥4,由图1、图2、图3及图4可以看出,多个低频阵元11可以排列成方阵,多个低频阵元11也可以排列成圆形阵列,该高频馈源2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高频阵元21,由图3及图4可以看出,多个高频阵元21可以矩形阵列排布,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多个高频阵元21也可以排布成方阵,其中,至少一个高频阵元21嵌入到一低频阵元11内部,沿x方向在一低频阵元11内只能嵌设有排列成一行的多个高频阵元21,沿y方在一低频阵元11内只能设有一个高频阵元21,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每一低频阵元11内嵌设有一个高频阵元21,所嵌入的高频阵元21位于多个高频阵元21所形成阵列的四个角位置,沿x方向,在每一低频阵元11内可以嵌设有排列成一行的多个高频阵元21,由图3及图4可以看出,高频阵元21全部嵌入到低频阵元11内,且每一低频阵元11内的高频阵元21的个数相同,低频阵元11与嵌入该低频阵元11内部的每一高频阵元21具有共同的波导壁,由图1可以看出,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共同的波导壁为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由图3可以看出,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共同的波导壁为由多个第一侧壁212连成一体的侧壁;此时,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相邻的高频阵元21之间通过共用侧壁的形式固定为一体,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相邻的高频阵元21之间通过共用第二侧壁211固定为一体,相邻的低频阵元11之间无间隔直接固定为一体。

因此,上述馈源装置通过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之间的共同的波导壁、高频阵元21之间共用侧壁能够有效地将高频馈源2和低频馈源1集成为一体,使得馈源装置的结构紧凑,可以通过切削加工等方式一体成型上述馈源装置,容易加工,同时较为紧凑的馈源装置的结构使得高频馈源2和低频馈源1具有很好的等化性;有图7可以看出每一个高频阵元21在所对应的馈电支路3上连接射频开关4,通过控制射频开关4可以实现对每一个高频阵元21与射频前端电路5的电连接,故通过射频开关4可以实现多个高频阵元21的开关切换,进而能够实现双频微波天线100在高频段的波束扫描,从而提高能够拓宽高频段高增益波束的波束宽度以对抗晃动,故高频段具有一定抗晃动性,同时在保留低频链路的备用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提升高频大容量链路的可用度。

在将高频阵元21嵌入到低频阵元11内时,为了保证馈电装置的馈电功能,一并参考图8,图8示出了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的尺寸关系,低频阵元11包括用于馈电的低频馈电端口113,高频阵元21包括用于馈电的高频馈电端口213,该低频阵元11与嵌入该低频阵元11的每一高频阵元21为相互独立馈电的两个阵元,低频阵元11的低频馈电端口113和嵌入低频阵元11内的每一高频阵元21的高频馈电端口213电隔离,在具体设置时,馈电口径应满足下述关系: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窄边长度小于该低频阵元11的口径长度与2倍的高频阵元21口径长度之间的差值,有图1及图2可以看出每一低频阵元11内嵌设一个高频阵元21,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窄边长度远小于该低频阵元11的口径长度与2倍的高频阵元21口径长度之间的差值,有图3及图4可以看出每一低频阵元11内嵌设一个高频阵元21,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窄边长度明显小于该低频阵元11的口径长度与2倍的高频阵元21口径长度之间的差值,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虽然嵌入设置,在嵌入时高频阵元21不会嵌入到低频阵元11的低频馈电端口113内,高频阵元21在低频阵元11内的嵌入位置可以向着低频馈电端口113延伸,但是不能够与低频馈电端口113相接触,以使得从而保证高频馈电端口213和低频馈电端口113相互隔离,进而使得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的馈电是相互独立,保证高频阵元21嵌入到低频阵元11后二者能够正常馈电,即高频阵元21嵌入到低频阵元11中不会对低频阵元11的馈电造成影响,保证了馈电装置的馈电功能,因此,上述馈电装置在不影响低频馈源1馈电工作的前提下集成了多个高频阵元21,保证了结构的紧凑性和高频段具有一定抗晃动性。

为了避免栅瓣的出现,在保证馈电装置的馈电功能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8,相邻的低频阵元11之间的间隔长度小于低频阵元11的工作波长,以使的低频阵元11间隔距离需满足栅瓣抑制条件,通过限定低频阵元11之间的间隔距离抑制栅瓣出现;相邻的高频阵元21之间的间隔长度小于1/(1 sinθ)倍的高频阵元21的工作波长,其中,θ为高频馈源2的最大扫描角度,以使的高频阵元21间隔距离需满足栅瓣抑制条件,通过限定高频阵元21之间的间隔距离抑制栅瓣出现。

由图1可以看出,低频阵元11和高频阵元21为喇叭状结构,一并参考图5以及图6,图5示出了高频阵元21的具体结构,图6示出了低频阵元11的具体结构,该低频阵元11为第一金属喇叭,该高频阵元21为第二金属喇叭,由图2及图4可以看出,第一金属喇叭和第二金属喇叭均为方形口径,第一金属喇叭的低频馈电端口113和第二金属喇叭的高频馈电端口213为矩形口径,除上述结构外,第一金属喇叭和第二金属喇叭也可以为其他口径,如矩形口径,在具体设置时,第一金属喇叭的口径大于第二金属喇叭的口径,以保证两个金属喇叭中第一金属喇叭是低频阵元11,第二金属喇叭是低频阵元11。

而为了实现高频阵元21和低频阵元11的嵌设,由图6以及图7可以看出,第二金属喇叭具有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相邻且连接,第一金属喇叭包括喇叭口111,第二金属喇叭嵌入到第一金属喇叭内,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位于喇叭口111内。由图1以及图2可以看出,每一第一金属喇叭内嵌设有一个第二金属喇叭,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为第一金属喇叭和第二金属喇叭共同的波导壁,通过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将第一金属喇叭和与嵌入该第一金属喇叭内的第二金属喇叭连接为一体,由图3以及图4可以看出每一第一金属喇叭内嵌设有多个第二金属喇叭,每一第一金属喇叭内,相邻的第二金属喇叭之间共用第二侧壁211,多个第一侧壁212相连接成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为第一金属喇叭和第二金属喇叭共同的波导壁。

而为了有效地将高频馈源2和低频馈源1集成为一体,使得馈源装置的结构紧凑,具体设置时,如图1以及图3所示,图1示出了第一金属喇叭之间具有间隔,图3示出了第一金属喇叭之间没有间隔,但是无论第一金属喇叭之间有无间隔,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喇叭的固定相连。在第一金属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时,其间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金属喇叭,由图1可以看出,在第一金属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时,其间隔内设置有两个第二金属喇叭,此时两个第二金属喇叭之间通过共用侧壁的形式实现两个第二金属喇叭之间的连接,而两个第二金属喇叭与第一金属喇叭之间也是通过共用侧壁的形式实现第二金属喇叭与第一金属喇叭之间的连接,从而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喇叭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金属喇叭固定相连,在加上第一金属喇叭和第二金属喇叭通过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固定相连,以形成将高频馈源2和低频馈源1集成为一体的馈源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由图3可以看出,第一金属喇叭之间没有间隔,可以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喇叭的喇叭口111端面112固定为一体实现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喇叭的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喇叭共用侧壁的形式实现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喇叭的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喇叭均嵌入到第一金属喇叭内部,在第二金属喇叭的个数时4个时,四个第二金属喇叭分别嵌入到4个第一金属喇叭内,当第二金属喇叭的个数大于四个时,沿x方向,多个第二金属喇叭排列成两行,且嵌入在第一金属喇叭内的至少两个第二金属喇叭排列为一行,在第一金属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时,沿x方向,每一第一金属喇叭内也可以嵌入有排成一行的多个第二金属喇叭。

另外,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频微波天线100,该双频微波天线100可以为卡塞格伦天线,也可以为环焦天线等反射面天线,还可以为各类反射阵、介质透镜、各类透射阵天线,图7示出双频微波天线100的具体结构,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的馈源装置;还包括馈电支路3,馈电支路3上设有与每一高频阵元21相对应的射频开关4,射频开关4用于控制高频阵元21的开关切换,实现射频前端电路5与高频阵元21的连通和断开,高频馈源2中心区域的4个阵元所组成馈源的相位中心与卡塞格伦天线的焦点相重合。在上述双频微波天线100中,通过射频开关4的动作,控制高频阵元21的开关切换,实现双频微波天线100在高频段的波束扫描,进而提高双频天线传输系统中高频大容量链路的可用度,同时可以保留低频链路的备用功能。

下面以图3及图4所示的馈源装置为例说明一下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抗晃动能力较高,选定卡塞格伦天线的主反射面直径为660mm,副反射面直径为100mm,馈源照射角为32度,焦径比为0.385,一并参考图8,选定低频阵元11为常规频段(15ghz),高频阵元21为e-band,低频阵元11的口径长度h为13mm,低频阵元11间隔距离d为13.5mm,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宽边ra为9mm,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窄边rb为4mm,低频阵元11辐射段长度为20mm,低频阵元11馈电波导段长度为20mm,低频阵元11的波导壁厚度为0.25mm;高频阵元21的口径长度h1为2.25mm,高频阵元21间隔距离d1为2.75mm,高频阵元21辐射段长度为5.2mm,高频阵元21馈电波导段长度为34.8mm,嵌入低频阵元11口径中的高频阵元21与低频阵元11共用第一侧壁212,第一侧壁212的厚度为0.25mm。

一并参考图7、图10、图11、图12、图13以及图14,图3示出了在高频段每4个第二金属喇叭(2×2形式)组成方阵构成e-band馈源c,通过图7的射频开关4切换,4×n个高频阵元21可以形成(2×n-1)个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在一个维度上(2×n-1)个波束扫描,由图10可以看出,馈源装置中15ghz处的馈源增益为14.5dbi,从图11可以看出,馈源装置中86ghz处的馈源增益为14.6dbi,低频段和高频段的馈源增益大致相同,故在两个工作频段馈源装置都具有比较好的等化性,由图12可以看出,卡塞格伦天线在15ghz处的增益37.4dbi,其3db波束宽度为2.1度,由图13可以看出,卡塞格伦天线在86ghz处的增益52.6dbi,其在方位面、俯仰面的3db波束宽度均为0.4度,由图14可以看出,通过开关切换,高频馈源2具有7种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双频微波天线100高频段在水平方向上的7个波束扫描,使得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水平波束宽度由0.4度拓展至2度,而通过拓展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水平波束宽度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上有效地对抗晃动,提高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抗晃动能力。

下面以图1及图2所示的馈源装置为例说明一下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抗晃动能力较高,选定卡塞格伦天线的主反射面直径为660mm,副反射面直径为100mm,馈源照射角为32度,焦径比为0.385,一并参考图8,选定低频阵元11为常规频段(15ghz),高频阵元21为e-band,低频阵元11的口径长度h为9.5mm,低频阵元11间隔距离d为15mm,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宽边ra为9.5mm,低频馈电端口113的口径窄边rb为4.5mm,低频阵元11辐射段长度为20mm,低频阵元11馈电波导段长度为20mm,低频阵元11的波导壁厚度为0.25mm;高频阵元21的口径长度h1为2.25mm,高频阵元21间隔距离d1为2.75mm,高频阵元21辐射段长度为5.2mm,高频阵元21馈电波导段长度为34.8mm,嵌入低频阵元11口径中的高频阵元21与低频阵元11共用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1的厚度为0.25mm。

一并参考图15、图16、图17、图18以及图19,图1示出了4×4个高频阵元21嵌入到低频阵元11的中心区域的结构形式,每4个高频阵元21(2×2形式)进行组阵构成e-band馈源c,通过射频开关4切换,4×4个高频阵元21可以形成3×3个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在二个维度上9个状态的波束扫描,由图15可以看出,馈源装置中15ghz处的馈源增益为12.2dbi,从图16可以看出,馈源装置中86ghz处的馈源增益为14.5dbi,低频段和高频段的馈源增益相近,故在两个工作频段馈源装置都具有比较好的等化性,由图17可以看出,卡塞格伦天线在15ghz处的增益35.6dbi,其3db波束宽度为1.9度,由图18可以看出,卡塞格伦天线在86ghz处的增益52.4bi,其在方位面、俯仰面的3db波束宽度均为0.4度,由图19可以看出,通过开关切换,高频馈源2具有9种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双频微波天线100高频段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的9个波束扫描,使得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水平波束宽度由0.4度拓展至0.9度,双频微波天线100的垂直波束宽度由0.4度拓展至0.9度,而通过拓展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水平波束宽度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上有效地对抗晃动,而通过拓展双频微波天线100的垂直波束宽度能够实现在垂直方向上有效地对抗晃动,提高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抗晃动能力。

另外,如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频天线设备,该双频天线设备可以为微波设备。图9中示出了两个微波设备构成一跳设备,两个微波设备可以构成一个网络系统或者是网络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任意一个微波设备可以包括微波室内单元200以及与微波室内单元200信号相连的微波室外单元400,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的双频微波天线100,双频微波天线100与微波室外单元400通过馈电波导相连接。在分体式双频微波传输系统中,在接收方向,本端设备的双频微波天线100接收对端设备的天线发送的射频信号,微波室外单元400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转换成模拟中频信号并通过中频电缆300向微波室内单元200传送发送,微波室内单元200对接收到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和数字化处理,分解成数字信号,实现双频微波天线100的接收功能;在发射方向,微波室内单元200将基带数字信号调制成中频模拟信号,并通过中频电缆300向微波室外单元400传送发送,微波室外单元400将传送的模拟中频信号经过上变频和放大,转换成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后,通过本端设备的双频微波天线100向对端设备天线的方向发送;其中微波室外单元400包括用于高频段(比如e-band)射频信号接入的高频室外单元、用于低频段(比如15ghz、18ghz、23ghz)射频信号接入的低频室外单元,双频天线支持低频段和高频段采用同一面双频微波天线100进行传输。在分体式双频微波传输系统中,通过绑定低频段链路500和高频段链路600,双频微波天线100通过将低频段和高频段在同一双频微波天线100中进行传输,在实现大带宽、增大传输距离的基础上,同时可以有效地拓宽高频段天线波束宽度,使得双频微波天线100在高频段具有对抗晃动能力,提升高频段链路600的可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频馈源和高频馈源,所述低频馈源包括多个低频阵元,所述高频馈源包括多个高频阵元,所述多个高频阵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高频阵元,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嵌入到一所述低频阵元内部,且所述低频阵元与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具有共同的波导壁,所述波导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低频阵元和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共同的侧壁由多个所述第一侧壁连成一体,相邻的所述第一高频阵元之间通过共用所述第二侧壁固定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阵元与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内的每一高频阵元为相互独立馈电的两个阵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阵元包括用于馈电的低频馈电端口,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包括用于馈电的高频馈电端口,所述低频阵元的低频馈电端口和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内的每一高频阵元的高频馈电端口电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阵元和所述第一高频阵元均为方形口径,所述低频馈电端口和所述高频馈电端口均为矩形口径,所述低频馈电端口的口径窄边长度小于所述低频阵元的口径长度与2倍的所述高频阵元口径长度之间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阵元为第一金属喇叭,所述第一高频阵元为第二金属喇叭,且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的口径大于第二金属喇叭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具有相邻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金属喇叭包括喇叭口,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嵌入到所述第一金属喇叭、且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喇叭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馈源至少包括4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的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的喇叭口端面固定为一体,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嵌入到所述第一金属喇叭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喇叭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喇叭固定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低频阵元的低频馈电端口的口径宽边延伸方向,嵌入在所述第一金属喇叭内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喇叭排列为一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低频阵元之间的间隔长度小于所述低频阵元的工作波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高频阵元之间的间隔长度小于1/(1 sinθ)倍的所述高频阵元的工作波长,其中,θ为高频馈源的最大扫描角度。

13.一种双频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馈源装置;还包括馈电支路,所述馈电支路上设有与每一所述第一高频阵元相对应的射频开关,所述射频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高频阵元的开关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频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微波天线为卡塞格伦天线,所述第一高频馈源中心区域的4个阵元所组成馈源的相位中心与卡塞格伦天线的焦点相重合。

15.一种双频天线设备,包括微波室内单元以及与所述微波室内单元信号相连的微波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4任一项所述的双频微波天线,所述双频微波天线与所述微波室外单元通过馈电波导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源装置、双频微波天线及双频天线设备,该馈源装置包括低频馈源和高频馈源,高频馈源嵌入低频馈源,该低频馈源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低频阵元,该高频馈源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高频阵元,其中,至少一个高频阵元嵌入到一低频阵元内部,且低频阵元与嵌入该低频阵元内部的每一高频阵元具有共同的波导壁,能够有效地将高频馈源和低频馈源集成为一体,结构较为紧凑,同时使得高频馈源和低频馈源具有很好的等化性,而通过多个高频阵元的开关切换能够实现天线在高频段的波束扫描,进而能够拓宽高频段高增益波束的波束宽度以对抗晃动,故高频段具有一定抗晃动性,同时在保留低频链路的备用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提升高频大容量链路的可用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奇;吕瑞;罗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6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5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