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
现有的用于室外的引导机器人在工作期间,需要消耗电量,而引导机器人自带的电源电量有限,降低了续航能力,不仅如此,现有的用于室外的引导机器人长时间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高温会缩短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包括底箱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底箱的上方,所述底箱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底箱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和语音系统,所述底箱上设有散热机构和续航机构,所述底箱通过散热机构与摄像头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升降管、第一单向阀、两个第二单向阀、两个气管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底箱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升降管竖向穿过安装孔,所述升降管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升降管内,所述底箱的顶部设有两个气孔,各气孔以升降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气管和第二单向阀均与气孔一一对应,所述气管竖向穿过气孔,所述气管与气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气管内,所述气管的底端和升降管的顶端均与底箱内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底箱内设有清水,所述气管的底端位于清水内,所述升降管位于清水的上方,所述摄像头位于升降管的一侧,所述升降管的靠近摄像头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摄像头正对设置,所述摄像头与升降管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气管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底箱内,所述升降管通过连接组件与底箱连接,所述续航机构设置在升降管的顶端,所述续航机构与升降管的顶端密封连接;
所述续航机构包括转动板、光伏板、转动组件和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转动板水平设置,所述升降管的顶端与转动板的底部抵靠,所述升降管与转动板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光伏板和设置在转动板的顶部,所述光伏板与升降管正对设置,所述辅助组件与气管一一对应,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转动板的顶部,所述光伏板位于两个辅助组件之间,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管内,所述转动组件与转动板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升降管的升降,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块、固定杆、固定块、第一弹簧和搅拌单元,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在底箱的底部,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杆的顶端,所述滑块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滑块与固定块的底部抵靠,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底箱内的底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升降管上,所述搅拌单元与滑块连接,所述搅拌单元位于滑块的远离升降管轴线的一侧。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清水的搅拌,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连杆、移动板和导杆,所述连杆的轴线与升降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导孔,所述导杆穿过导孔,所述移动板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位于清水内,所述连杆倾斜设置在移动板和滑块之间,所述滑块通过连杆与移动板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转动板的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扇叶、轴承、传动轴和扭转弹簧,所述传动轴与升降管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扇叶安装在传动轴的底端,所述扇叶位于散热孔的下方,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升降管连接,所述扇叶通过扭转弹簧与轴承的外圈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光伏板清洁效果,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管、连接板和第二弹簧,所述辅助管的轴线与升降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辅助管设置在转动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板和第二弹簧均设置在辅助管内,所述连接板与辅助管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弹簧与辅助管的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空气净化效果,所述升降管内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散热孔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通过散热机构实现了散热的功能,与现有的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通过升降管内空气的流动,还可以控制转动板转动,与续航机构实现了一体式联动结构,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续航机构提高了续航能力,与现有的续航机构相比,该续航机构还可以清除光伏板上的杂质,光伏板发电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的续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的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箱,2.摄像头,3.升降管,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气管,7.转动板,8.光伏板,9.滑块,10.固定杆,11.固定块,12.第一弹簧,13.连杆,14.移动板,15.导杆,16.扇叶,17.轴承,18.传动轴,19.扭转弹簧,20.辅助管,21.连接板,22.第二弹簧,23.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包括底箱1和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设置在底箱1的上方,所述底箱1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底箱1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和语音系统,所述底箱1上设有散热机构和续航机构,所述底箱1通过散热机构与摄像头2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升降管3、第一单向阀4、两个第二单向阀5、两个气管6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底箱1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升降管3竖向穿过安装孔,所述升降管3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4安装在升降管3内,所述底箱1的顶部设有两个气孔,各气孔以升降管3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气管6和第二单向阀5均与气孔一一对应,所述气管6竖向穿过气孔,所述气管6与气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安装在气管6内,所述气管6的底端和升降管3的顶端均与底箱1内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底箱1内设有清水,所述气管6的底端位于清水内,所述升降管3位于清水的上方,所述摄像头2位于升降管3的一侧,所述升降管3的靠近摄像头2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摄像头2正对设置,所述摄像头2与升降管3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气管6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底箱1内,所述升降管3通过连接组件与底箱1连接,所述续航机构设置在升降管3的顶端,所述续航机构与升降管3的顶端密封连接;
该机器人使用期间,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使移动装置带动底箱1移动,还控制摄像头2进行视频拍摄,同时,将视频信号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传递至终端,并且,通过语音系统可以发出声音,实现引导,而底箱1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地面上会有杂质或者凹坑,使底箱1产生振动,底箱1的振动通过连接组件则可以使升降管3实现升降,当升降管3下降时,通过第二单向阀5的单向特性,使底箱1内的水无法从气管6排出,且只能使底箱1内的空气输送至升降管3内,而升降管3内的空气则从散热孔排出并作用到摄像头2上,当升降管3上升时,则通过第一单向阀4的单向特性,使升降管3内的空气无法输送至底箱1内,且只能使空气从气管6输送至清水中并形成气泡,气泡在清水中上浮后破裂,通过空气与清水的接触,可以使空气中的灰尘溶于清水中,同时,还可以使清水对空气实现降温,这里,通过将降温后的空气作用到摄像头2上,则可以实现散热。
如图2所示,所述续航机构包括转动板7、光伏板8、转动组件和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转动板7水平设置,所述升降管3的顶端与转动板7的底部抵靠,所述升降管3与转动板7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光伏板8和设置在转动板7的顶部,所述光伏板8与升降管3正对设置,所述辅助组件与气管6一一对应,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转动板7的顶部,所述光伏板8位于两个辅助组件之间,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管3内,所述转动组件与转动板7连接。
通过光伏板8吸收光线进行光伏发电,产生的电量则可以提供该机器人工作,即可以提高续航能力,而通过空气在升降管3内的流动作为驱动力使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板7转动,转动板7的转动带动光伏板8转动,即可以使光伏板8上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光伏板8分离,防止杂质影响光伏板8的发电效率,并且,转动板7停止转动后,通过辅助组件还可以使空气作用到光伏板8上,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将光伏板8上的杂质吹离,即可以提升光伏板8杂质清除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块9、固定杆10、固定块11、第一弹簧12和搅拌单元,所述固定杆10竖向设置在底箱1的底部,所述固定块11设置在固定杆10的顶端,所述滑块9套设在固定杆10上,所述滑块9与固定块11的底部抵靠,所述滑块9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12与底箱1内的底部连接,所述滑块9设置在升降管3上,所述搅拌单元与滑块9连接,所述搅拌单元位于滑块9的远离升降管3轴线的一侧。
底箱1产生振动后,使滑块9带动升降管3在固定杆10上下降,并使第一弹簧12产生形变,随后,通过第一弹簧12的弹性作用使滑块9带动升降管3上升实现复位,即可以实现升降管3的升降,而且,通过第一弹簧12的弹性作用,还可以实现摄像头2的缓冲和减振。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清水的搅拌,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连杆13、移动板14和导杆15,所述连杆13的轴线与升降管3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移动板14上设有导孔,所述导杆15穿过导孔,所述移动板14与导杆1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4的底部位于清水内,所述连杆13倾斜设置在移动板14和滑块9之间,所述滑块9通过连杆13与移动板14连接。
滑块9的升降通过连杆13带动移动板14在导杆15上移动,移动板14的移动则可以实现搅拌清水的功能,便于空气均匀与清水接触,便于空气中的灰尘溶于清水中,同时还可以便于清水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转动板7的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扇叶16、轴承17、传动轴18和扭转弹簧19,所述传动轴18与升降管3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18的顶端设置在转动板7上,所述扇叶16安装在传动轴18的底端,所述扇叶16位于散热孔的下方,所述轴承17的内圈安装在传动轴18上,所述轴承17的外圈与升降管3连接,所述扇叶16通过扭转弹簧19与轴承17的外圈连接。
而通过空气在升降管3内的流动作为驱动力使扇叶16转动,从而可以使传动轴18在轴承17的支撑作用下转动,并使扭转弹簧19产生形变,传动轴18的转动带动转动板7转动,当升降管3内的空气停止流动后,通过扭转弹簧19的弹性作用则可以使扇叶16反向转动,扇叶16的反向转动通过传动轴18带动转动板7反向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管20、连接板21和第二弹簧22,所述辅助管20的轴线与升降管3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辅助管20设置在转动板7的底部,所述连接板21和第二弹簧22均设置在辅助管20内,所述连接板21与辅助管20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板21通过第二弹簧22与辅助管20的内壁连接。
转动板7转动期间,使辅助管20带动连接板21同步转动,且连接板2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着远离传动轴18轴线方向移动,并使第二弹簧22产生形变,当转动板7停止转动后,通过第二弹簧22的弹性作用使连接板21反向移动,即可以使辅助管20内的空气朝着光伏板8排出并作用到光伏板8上。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空气净化效果,所述升降管3内安装有滤网23,所述滤网23位于散热孔的下方。
通过滤网23可以截留空气中的灰尘,即可以提升空气净化效果。
该机器人使用期间,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使移动装置带动底箱1移动,还控制摄像头2进行视频拍摄,同时,将视频信号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传递至终端,并且,通过语音系统可以发出声音,实现引导,而底箱1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地面上会有杂质或者凹坑,使底箱1产生振动,底箱1的振动通过连接组件则可以使升降管3实现升降,当升降管3下降时,通过第二单向阀5的单向特性,使底箱1内的水无法从气管6排出,且只能使底箱1内的空气输送至升降管3内,而升降管3内的空气则从散热孔排出并作用到摄像头2上,当升降管3上升时,则通过第一单向阀4的单向特性,使升降管3内的空气无法输送至底箱1内,且只能使空气从气管6输送至清水中并形成气泡,气泡在清水中上浮后破裂,通过空气与清水的接触,可以使空气中的灰尘溶于清水中,同时,还可以使清水对空气实现降温,这里,通过将降温后的空气作用到摄像头2上,则可以实现散热,通过光伏板8吸收光线进行光伏发电,产生的电量则可以提供该机器人工作,即可以提高续航能力,而通过空气在升降管3内的流动作为驱动力使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板7转动,转动板7的转动带动光伏板8转动,即可以使光伏板8上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光伏板8分离,防止杂质影响光伏板8的发电效率,并且,转动板7停止转动后,通过辅助组件还可以使空气作用到光伏板8上,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将光伏板8上的杂质吹离,即可以提升光伏板8杂质清除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通过散热机构实现了散热的功能,与现有的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通过升降管3内空气的流动,还可以控制转动板7转动,与续航机构实现了一体式联动结构,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续航机构提高了续航能力,与现有的续航机构相比,该续航机构还可以清除光伏板8上的杂质,光伏板8发电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包括底箱(1)和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设置在底箱(1)的上方,所述底箱(1)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底箱(1)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和语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上设有散热机构和续航机构,所述底箱(1)通过散热机构与摄像头(2)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升降管(3)、第一单向阀(4)、两个第二单向阀(5)、两个气管(6)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底箱(1)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升降管(3)竖向穿过安装孔,所述升降管(3)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4)安装在升降管(3)内,所述底箱(1)的顶部设有两个气孔,各气孔以升降管(3)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气管(6)和第二单向阀(5)均与气孔一一对应,所述气管(6)竖向穿过气孔,所述气管(6)与气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安装在气管(6)内,所述气管(6)的底端和升降管(3)的顶端均与底箱(1)内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底箱(1)内设有清水,所述气管(6)的底端位于清水内,所述升降管(3)位于清水的上方,所述摄像头(2)位于升降管(3)的一侧,所述升降管(3)的靠近摄像头(2)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摄像头(2)正对设置,所述摄像头(2)与升降管(3)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气管(6)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底箱(1)内,所述升降管(3)通过连接组件与底箱(1)连接,所述续航机构设置在升降管(3)的顶端,所述续航机构与升降管(3)的顶端密封连接;
所述续航机构包括转动板(7)、光伏板(8)、转动组件和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转动板(7)水平设置,所述升降管(3)的顶端与转动板(7)的底部抵靠,所述升降管(3)与转动板(7)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光伏板(8)和设置在转动板(7)的顶部,所述光伏板(8)与升降管(3)正对设置,所述辅助组件与气管(6)一一对应,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转动板(7)的顶部,所述光伏板(8)位于两个辅助组件之间,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管(3)内,所述转动组件与转动板(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块(9)、固定杆(10)、固定块(11)、第一弹簧(12)和搅拌单元,所述固定杆(10)竖向设置在底箱(1)的底部,所述固定块(11)设置在固定杆(10)的顶端,所述滑块(9)套设在固定杆(10)上,所述滑块(9)与固定块(11)的底部抵靠,所述滑块(9)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12)与底箱(1)内的底部连接,所述滑块(9)设置在升降管(3)上,所述搅拌单元与滑块(9)连接,所述搅拌单元位于滑块(9)的远离升降管(3)轴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连杆(13)、移动板(14)和导杆(15),所述连杆(13)的轴线与升降管(3)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移动板(14)上设有导孔,所述导杆(15)穿过导孔,所述移动板(14)与导杆(1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4)的底部位于清水内,所述连杆(13)倾斜设置在移动板(14)和滑块(9)之间,所述滑块(9)通过连杆(13)与移动板(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扇叶(16)、轴承(17)、传动轴(18)和扭转弹簧(19),所述传动轴(18)与升降管(3)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18)的顶端设置在转动板(7)上,所述扇叶(16)安装在传动轴(18)的底端,所述扇叶(16)位于散热孔的下方,所述轴承(17)的内圈安装在传动轴(18)上,所述轴承(17)的外圈与升降管(3)连接,所述扇叶(16)通过扭转弹簧(19)与轴承(17)的外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管(20)、连接板(21)和第二弹簧(22),所述辅助管(20)的轴线与升降管(3)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辅助管(20)设置在转动板(7)的底部,所述连接板(21)和第二弹簧(22)均设置在辅助管(20)内,所述连接板(21)与辅助管(20)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板(21)通过第二弹簧(22)与辅助管(20)的内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户外引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3)内安装有滤网(23),所述滤网(23)位于散热孔的下方。
技术总结